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帝国崛起 >

第745章

帝国崛起-第745章

小说: 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不要担心遭遇海盗,甚至还有机会进行一些黑吃黑,有益身心的活动。
  打发了戈麦斯,剩下的两位多少有点沉重的交换了一些意见,打通到欧洲的航线,这个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个事情也只能他们来做,这是他们的任务之一。至于为何要从欧洲弄人口。愿意很简单,总比本地土著强吧。如果能形成一股自愿来投奔的风潮呢?这谁能说的准?退一步来说,就冒险精神而言,大明的人明显不如欧洲的番鬼。所以呢,在移民的问题上,还是多一个来源为好。至于戈麦斯怎么做,这俩一点都不关心,本来就没打算白养活他。当初在欧洲的时候,张广德自作主张,无非是希望这家伙能在北美站住脚。谁知道这货跑南美去了,还没能混出点名堂了。就冲这个,当初的投资就白瞎了。
  ………………
  马蹄声碎,清晨的原野上出现两骑。一人双马,缓缓的登上一处高地。
  伸手在马脖子上拍了拍,安抚了坐骑后,侦察兵雷春用望远镜观察四周的情况。身边的搭档柳三郎则根据口述的观察结果,用小本子和铅笔绘制简易的地图。
  经历了夏延人和科隆马人的事情后,殖民地总督府对待本地土著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最初的尽量争取与合作为基础。变成了一种比较灵活的策略。敢于挑衅者,残酷报复。北美大陆上的土著,也不都是夏延人和科隆马人这类没法和平共处的种族。
  区别对待是必要的,但是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一个人要从大明到北美,最快也要四十天,可想而知抵达北美的每一个华人,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道理这个东西,在这片大陆上不管用,至少现在是不管用的。
  远远的另一个山腰上出现红旗摇晃的醒目,放下望远镜的雷春,掏出一面小红旗也一番晃动,对面的骑兵立刻有了动作,策马下山。雷春松了一口气,拿出水壶抿一口道:“陆战队的侦骑,我们迎上去吧,上面在等消息。”
  宽广的原野上,正在相迎的两边四骑各自卷起烟尘,看着近,实则距离不近,怎么也得走个十分钟才能碰上面。北美西部的荒凉,对这些来自大明的殖民者而言,有着深刻的体会。即便是当初在草原上练兵之时,走一天还是能看见一些蒙古包的。在这里,雷春和柳三郎走了一天半了,都没见着一个活人。
  一条向西延伸的河谷中,雷春和柳三郎停了下来,对面一里地外,能看见正在过来侦骑。哗啦啦的马蹄声变的急了,两人很有耐心的等了一会,对面的侦骑在宽度十米左右的河对岸停下,大声喊话:“步兵团的兄弟,有酒么?”
  一种同类的彪悍迎面扑来,不管是陆战队还是山地旅,侦察兵(斥候)都是一群亡命之徒。看看这个停下的地点就知道了,四周都是开阔地视线极佳,两骑保持一定的距离,人不下马,有点风吹草动随时可以跑路,至少能跑一个。
  摘下水壶,雷春准备使劲丢过去的时候,对面笑道:“别丢,等着。”说完摸出一把弩,嗖的一下,弩箭飞过来,后面跟着一条细细的绳子。“找颗树绑上。”对面喊了一声,飞来的弩箭扎在地上,雷春回头做个安全的手势,翻身下马,捡起身前五米外的弩箭,看了一眼上面绑着的尼农绳,心里暗暗的骂了一声:“土豪!”
  尼农绳这个东西,在大明不是没见过,不过一直只有海军才有装备。这东西就没人知道怎么来的,流入民间的很少。绑在河边的一颗小树上,尽量的绷直了,对面滑过来一个水壶。雷春把水壶摘下,挂上自己的水壶,使劲一推滑回去。等对面回话后,松开绳子,摆摆手转身上马。上马之后,打开对面的水壶盖子往外倒,出来一张手绘的地图。
  “辛苦了,兄弟!我是侦查连的雷春,干完这趟活,一起喝酒。”大声招呼之后,对面回话:“我们在安河镇,有机会过来的话,找李金贵。”
  “回了!”雷春招呼搭档,换了一匹马往回飞奔。刚走一段,就听到河谷对面传来了枪声,赶紧找地方登高远眺,发现不下一百土著正在追杀两个陆战队的倒霉蛋。这俩看来是走了狗屎运,刚刚翻上一个山包,就遭遇了一股土著游骑。这地方距离安河镇不下五十公里,土著在这一块颇为活跃,尤其是这条小河,经常有土著来此饮马。
  “赶紧布几个诡雷,我去招呼他们过来。”雷春和柳三郎是老搭档了,配合的非常默契,一个转身就走,一个掏出信号枪,装上2号弹,咚咚两响,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河对面的两位,立刻往这里跑,好在河水不深,减速之后可以轻松涉水。这不刚刚上岸,对面的土著游骑就追上来了,一顿弓箭追杀,这俩策马逃逸,屁股后面一溜烟尘和落下的箭。
  掏出弓箭的射程后,这俩停下回头,不慌不忙的用步枪点了两轮,河面上的游骑被打翻两个,换来一阵射程外的箭雨之后,这才继续调转马头跑路。看他们的样子,属于老油条了,长期在这片荒原上跟土著周旋的好手。
  雷春笑了笑,反倒不着急了。金山附近的地形并非一马平川,但也没有多少高山。属于丘陵地形,更多的是一些小山包。这种地形对于侦骑来说,活动的时候风险增大许多。看着正在跑来的两位,雷春笑嘻嘻的招呼道:“往我搭档那边跑!”
  柳三郎在百米之外忙活完了,摆摆手招呼了一下,这边的两位匆匆而过,根本就不停,只留下一句话:“多谢了,兄弟。”雷春摆摆手,端起步枪瞄准,三百米的距离打移动靶子,难度不小。不过对于专门训练过的雷春来说,扣动扳机的瞬间就知道有了。
  砰的一声,也不看战果,雷春挂好步枪掉头就跑。柳三郎这边等雷春过来了,赶紧挂上拉线,上马之后跟上。两人配合的极为熟练,雷春跑过去五十米就停下,找到事先准备好的拉线,摘掉线头处的醒目红布,挂上拉弦。这时候柳三郎已经过去了,继续往前跑。
  如此三次之后,两人并肩往前跑了不到五十米停下,等在这里的李金贵和同伴笑嘻嘻的看着他们忙活,等这俩靠近了笑道:“活干的漂亮!”雷春摘下步枪笑道:“过奖!过奖!”
  四人极为嚣张的就在这地方停下来,仔细注意不难发现,他们处在一个小山包的顶上,身后是一片不大不小的平原,加速就能跑上好一段。
  轰的一声,炸翻了一个土著,惊了几匹马,距离不过二百米,这边的步枪很有节奏的响了,一次两声,砰砰,砰砰,两边都极为熟练的开枪,装弹,再开枪。(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一章做一根优秀的搅屎棍

  第八百三十一章做一根优秀的搅屎棍
  (注:马和夏延人的内容有误,大家就当看不见好了,嘿嘿。)
  过河的土著队伍拉出百米长,爆炸导致毫土著乱作一团。场面乱了安全度增加不少,但是四人的射击取得的效果很一般。短暂的阻击之后,战果都没仔细看,四人便调转马头跑路了。从混乱中恢复的夏延人游骑,等上高地后,连个鬼影子都没看见。
  “本打算多呆几天,看来夏延人有防备了。”李金贵多少有点懊恼,不紧不慢的催马往回走。并肩而行雷春笑了笑道:“不知道上面是怎么想的,这都过去十天了,主力迟迟不动。对了,陆战队的兄弟们改编成了骑警,习惯不习惯?”
  两人套近乎的时候,后面两位也聊了起来。每一个镇子都有一个小队的骑警,李金贵就是安河镇的骑警队长。他们在步兵到来之前就领了任务,侦查地形,寻找土著的踪影。
  “夏延人有好几个分支,我们发现了其中一个大营地,应该不是上次袭击安河镇的土著。”李金贵看了一眼自家绘制的地图,指了一下南方的一个不高山峰道:“就在那座山后面。”
  回到安河镇的时候,塔楼上的哨兵挥舞帽子,钢盔这个东西现在大家都不戴了,骑马的时候显得太沉,土著也没有能威胁的武器。四人各自安置好马匹,雷春和李金贵一道去镇中心的指挥部报信。进了大门就听到有人在商议,两人都放轻了脚步。
  “这一带地形复杂,大规模的出击对我军来说,未必是合适的选择。现在安河镇有兵力近千人,猬集在此目标过大。不如以排、班为单位,把队伍撒出去。镇内留一个连的兵力就够用了,考虑到机动性,炮兵就不要出击了。”
  “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汇总,夏延人的规模不小。至少上万人的战士。部队撒出去,来个零敲碎打,慢慢的消耗他们的实力。一旦发现夏延人集结,各部队立刻缩回来。不管土著是走还是来攻打镇子。对我们来说都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
  “就是这个道理,以其主力倾巢而出漫山遍野的寻找土著决战,不如化整为零,灵活机动的打击土著,最终扛不住的肯定是土著。”
  正在商议的是路达和田中杰。前者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下来当骑警的总队长。实际上选择回国的军官只有几个人,都是家里有特殊情况,不能不回去。军官们留在北美,固定薪水高不说,年底还有公司的分红。这些分红,自然是来自先期抵达的那些探险队组成的几个公司,先来一步的好处自然是能占据好地方,手里还有足够的土著作为劳动力。每年的分红就是一笔巨款,谁也不愿意没了这么一份收入不是。再说在殖民地。比起国内生活是苦了点,军官们多数选择熬几年发财了回老家享福,个别人有留下来长期发展的想法。
  北美殖民地在谋划发展的时候,决心做一根欧洲搅屎棍的张广德,正在审视欧洲大陆。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战争打出了一次小**,历史巨大惯性的推动下,海战中得到了大明武器的荷兰人不落下风的同时,奈特指挥的舰队依旧走在了历史的航线上。
  1667年,6月19日,奈特指挥一支舰队趁黑夜涨潮之时。先遣舰队顺潮流溯入泰晤士河,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