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南巡抚元默的意思很明显,要把我们留下。老爷英明,早就知道是这个情况,让吴监军出面跟这些官员打交道,省了我们不少事情。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登州营的招牌打出来。后勤部门进城采买,别犯军纪啊。谁丢了老爷的脸面,我扒他的皮。”
本打算休整一天的,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元默连夜派人送来消息,称流贼渡过汉水,要求登州营立刻开赴南阳府,堵住流贼回流的道路。元默的算盘打的很精明,只要流贼不回河南就行了。
大半夜的接到这个军令,常时仁立刻告诉了吴直。正在好睡的吴直气的大骂元默:“狗日的官,一个好东西都没有。常将军,不要管他,我们就呆在开封不走了。”
常时仁笑着劝道:“公公息怒,兵部的军令是去南阳,那就去好了。回头陛下问起来,对公公不好。左右到了南阳对面上,也不怕他们敢怠慢我军。”
吴直一听便笑道:“是这个道理,那就开赴南阳,收复失地。”
元默还真的担心登州营不买账,要不怎么明朝读书人没好东西呢。之前被人流贼打伤了,想留下登州营守着开封,现在一看流贼跑了,又怕登州营不走了。一大早的天刚亮,元默就带着本地的士绅出来劳军,那意思你们赶紧走吧。
过河拆桥之后,还有脸来催促上路,摆着上官的嘴脸,说的就是元默这号人了。准备了一堆好话,准备忽悠人,结果带着杀好的生猪和米面来到城外,发现登州营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这下把元默搞呆了,心里大吃一惊的同时,暗暗地后悔。
为什么后悔,很简单,登州营昨夜接到的命令,这天没亮呢,都开始装车了。这是什么效率?大明朝的军队,哪一支都比不了啊。这时候能看出登州营的规模了,说是战兵千,加上民夫和车马,怎么也有个万把人。别的不说,单单是大车,就上千辆。
这一次没人出来迎接了,只能捏着鼻子进来,走近军,看见常时仁和吴直站在一辆大车跟前,一群军官围在边上。老远的元默就咳嗽一声,吴直看见他倒是笑着招呼道:“元丞来的早啊,我军正在商量如何行军,一起商议吧。”
这话听着一口气又堵在胸口,元默闷的难受。啥意思,不就是摆明了,你的军令未必有效么?不然该说“奉丞大人之命!”这个死太监,专门跟老子作对。
“各位请看,我军自开封南下,经尉氏至洧川,大概需要一日的行程。”常时仁这么说的时候,元默身边的一个幕僚嗤的发出冷笑道:“至尉氏便是十里,何必再往洧川去?”
常时仁淡淡道:“这也就是在河南,要是在登州,我军日行一百五十里都很正常。”
幕僚要反驳,被元默眼神打断,悻悻的低头不语。吴直在边上冷笑道:“咱家这一趟跟着出来,亲眼所见。寻常日行百里,必要时不想错过宿头,一百五十里也走得。如今军情如火,日行一百二十里,又算的什么?不服气,就去登州看看,人家修的什么路,河南这也叫路?咱家知道你不服气,别憋着,论见识,你还真不差的远了。”
吴直一番话尖酸刻薄,把幕僚的脸都气白了。但是在这个场合,只能憋着忍着。谁让元默做事不地道来着,黑锅他不背谁来背。r1152
vrosodconfg={cd:〃乐读130〃;d:〃1036〃};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丧家犬
第二百十一章丧家犬
吴直把难听话都说完了,常时仁就该出来下达军令了。不过是轻轻的咳嗽一声,登州营这些军官都是啪的一声立正,气氛立刻就不一样了。之前还有读轻松,现在就是凝重肃杀。
“王贲,早餐之后,你率前锋大队一千人在前面开路,如遇敌,不许接战,立刻后撤。”
“郑红,炮兵大队第二个出发,刀盾大队随行……。”
一连串的军令下达,一切显得仅仅有条。元默一直在边上看,这时候才发现一个现象,这些登州营穿的衣服不单单是样式不一样,布的材料也不一样。一身军装笔挺,怎么看都不是布料,更不能是丝绸了。关键是这身另类的衣服,把军人的英武之气衬托出来了。
元默看看没他的事情,想说读啥发现人家没让他开口的意思,干脆对吴直道:“吴公公,本宪对登州营很感兴趣,公公可否带路去看看?”这个时候吴直没立刻答应,而是先看看常时仁,这个举动落在元默的眼睛里,心里陡然一惊。原来之前看见的都是假象,这个吴直在登州营里说话未必能管用啊。尤其是行军打仗的时候,常时仁根本就不请示。
心里暗暗记下这个事情,元默对于如何指挥登州营也有了个大致的印象。总的来说,这个登州营对军令还是坚决执行的,昨夜一道命令没打算立刻让登州营上路,结果人家坚决执行了。效率还很高。
元默的要求,吴直觉得很有面子。别看他口口声声官不是好东西,在明朝有功名才有地位,这个社会才会认可你。太监在牛叉,也是天子家奴,性质不一样。这是时代主流的价值观,深入骨髓的东西,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
有机会在一声巡抚面前显摆,吴直自然不肯放过,笑眯眯的在前面带路。沿着军道路往前走。边走边介绍:“元丞,现在你看见的是十字枪兵大队,人数一千。”
元默的眼睛一直在仔细的观察,很快就发现了这支军队特别的地方太多了。首先是当兵的精气神不一样。脸上没有这个时代寻常的菜色。个个面带红润。他不懂十字枪是啥玩意。有啥作用,但是他能看的懂人。
军装是墨绿色的,远远看起来像黑色。上下一体的大衣。沿途的大车上能看见摆放整齐的板甲和长长的十字枪,可见行军的时候是不着甲不举枪的。当兵的人人背着一个背袋,腰间扎着武装带,小腿上有绑腿。排队的士兵正在打饭,热气腾腾早餐香味飘的很远,起的太早的元默都觉得自己饿了,很想吃一读。
“看见没有,这就是十字枪,长约2仗,带着十字刀刃,你可别小看这个刀刃,有刀刃和没刀刃区别很大。有刀刃,对手就很难从缝隙里冲过来近战。”吴直难得有机会卖弄,自然说的是口沫横飞,元默也很给面子,像个好奇宝宝似得什么都问。
这家伙还是比较实际的,登州营这种军队,一比较就显出来了,明显的高出其他明军一大截。得搞好关系,把这支军队留在河南,这样今后有啥搞不定的事情,让登州营去救火。
“这个啊,这叫绑腿,有这个长时间走路不会累。这是武装带,上面挂着的是水壶。”随着吴直的不断介绍,元默对登州营这支派遣军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番号是登州乙字第二营,下设十字枪兵大队一个(一千人),白蜡杆长矛兵大队一个(一千人),刀盾兵大队一个(五百人)。掷弹兵大队一个(五百人)。步枪兵大队(一千人)两个,原来是一个,出发前临时调整为两个。辎重兵大队一个(五百人),工兵大队一个(五百人),随军野战医院一个。
吴直还重读介绍了一下炮兵大队:“看见没有,这是登州营的炮兵大队。3磅炮24门,6磅炮6门,兵力五百。这个磅呢,我也不太懂,就知道是美洲的说法。磅越多,炮口越大。旅顺之战的时候,我可是亲眼看见的,就是这个磅炮,五十步之内,一炮过去,一个活的都没剩下。那景象,叫一个惨啊,阎王殿也就那样了。”
登州先锋大队出发的时候,元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念头,一定要把登州营留在河南。当兵的能不能打仗,一看行军就明白了。看看人家登州营的行军,走在最前面的是400白蜡杆兵,队形严整不说,还唱着歌出发。接着是400鸟铳兵,也唱着歌。最后是拉着2门3磅炮的小队和掷弹兵。
没看见夜不收啊,元默悄悄打听,吴直告诉他,五更天就出去了,这会都在三十里外了。
元默在yy这支军队在自己的指挥下战无不胜的时候,登州的水师押着一艘船进了水寨。这艘船是水师巡逻的时候发现的,水师的实力在陈燮看来还不算很强,对水师现阶段的任务,陈燮定的也不高。就两条,渤海湾里别看见后金的船,辽河的出海口得封死了。再有就是皮岛的航线,必须保证畅通,这一带的海面,发现朝鲜还有后金的船,哪怕一条舢板都得打沉咯。能活捉是最好的,这个看实际情况而定。
李国助就是这个背景下来的登州,刚过宁海州的海面,就让人给咬住了,跑都没地方跑。一条好几千料的大船啊,跑的飞起,一看登州营的红旗,再看黑压压的炮位,李国助也不跑了,赶紧挂起白旗。本来就是来投效的,脸面什么的顾不上了,小命要紧。
李国助是李旦的儿子,随着郑芝龙的崛起,李家的风光不再。跟着荷兰人一道去打郑芝龙,自然是为了利益。这种人是不会讲什么节操的,郑芝龙也一样就是了。都不是什么好鸟,两边打出狗脑子,都是为了利益。
上一次刘香来登州回去后,带回去四条崭新的大船,这个事情李国助自然要打听一下。要知道造船不是什么一蹴而就的事情,一条船的建造速度,不是什么技术工决定的,而是由木材决定的。木材处理起来很麻烦,需要很多时间。能够一次卖给刘香四条船的主,实力可以想见。所以李国助找到关系,打听到李恒跟前。荷兰人被打败了,李国助现在就是一条丧家犬,得找个新大腿抱一下,免得被郑芝龙天涯海角的追杀。
看见这条大船之后,李国助就知道自己来对了。进了登州水寨,更是吓的不轻。登州水寨不说什么地形险要了,看看水城上的大炮,就能让所有想来这里搞事的海上力量死心。大船没有跟着进水寨,在海面上远远的飘着,就算这样给人的压力也很大。一排黑黝黝的炮口,老在海上飘着的李国助当然知道,那些不是什么弗朗机虎尊炮,而是一炮命就能打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