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第7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应裳本还等着讪讪吐痰,听得此言,心下不由一凛,忙道:“搞什么?少阁主又不见了?你们通报国丈了么?”许南星摇头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阁主不是孩子了,她能照顾自己的。”
听得此言,吕应裳却也点了点头。看琼芳早已是紫云轩的少阁主了,不过离家几天,算得什么?若是把消息送到国丈那儿,反要闹得鸡飞狗跳。
想起今晚府中生出的许多大事,吕应裳自也有些担心,附耳便问:“我听雨枫说了,国丈今晚对少阁主动了家法,是么?”许南星叹道:“可不是么?棒头之下出孝子,国丈从年轻到老,向来吃这套。”
吕应裳叹息道:“玉不琢,不成器啊,不怪玉瑛到今日都还恨着他。”
许南星脸色一变,忙扯住了他的衣袖,低声道:“说话小声些,你这话要给国丈听了,小心乌纱帽不保。”
吕应裳追随国丈多年,岂不明白老人家脾气?他自知失言,便摇了摇头,不敢再说了。
三更半夜之中,国丈府里静悄悄的,两人朝前厅走去,转过了花圃,忽见一处地方大门深锁,门前却放置一只大香炉,正是琼府的家庙。吕应裳瞧着瞧,忽道:“许爷,翊少爷的忌日快到了吧?”许南星狠狠白了他一眼,道:“好端端的,提那事做什么?”吕应裳叹了口气:“没什么,刚好路过此地,猛一下便想起了他。”
翊少爷便是琼芳的生身父亲,『道甫先生』琼翊,他是琼武川的长子,也是『紫云轩』真正的命主。当年吕应裳之所以踏入官场,便是他给亲手引荐的。
回想往事,两人居然一起沉默了,良久良久,反倒是许南星先开口了,听他道:“若林,你以前和翊少爷交情最好,你说他若还活在世上,会把女儿嫁给颖超么?”吕应裳摇头道:“不会。”
许南星心下一凛,道:“为什么?”
吕应裳道:“翊少爷若还活在世上,岂肯让女儿换上男装?”
许南星闻言默然,确实如此,自家少爷若是在世,许多人的一生都不同了,非只琼芳,琼玉瑛,琼武川,连华山满门上下,人人的命运都会因此转变
两人默然走着,吕应裳忽道:“对了,玉瑛近来好吗?”许南星悻悻地道:“想知道她好不好,不会自己去宫里问么?她又不会吃了你。”
吕应裳苦笑道:“你少害我了,每回她一见了我,老师拉着我打听不凡的下落你晓得,有一回皇上刚巧驾到,直吓得我是”啪地一声,吕应裳的老屁股给狠拍了一记,听得许南星骂道:“你又来了,给我小声些。”
“操。”
吕应裳嘴中紧闭,却以传音入密之法回骂一句。许南星不会武功,自也拿他没辄,只得朝地下吐了口痰,算是扯了个平。
两人相互白眼,一路无话,好容易来到了主宅,厅里已有一名官差等候,看这人约莫六十开外,年岁颇老,腰弯背驼,当是个苦命老头。他见吕应裳到来,忙起身拱手,道:“叨扰,叨扰,咱们北直隶总捕头有请,不意打扰吕大人清梦,过意不去。”
天候严寒,冷风冰如刀割,吕应裳只想造些回房抱老婆,哪里肯出门了?便道:“行了,你们总捕头究竟何事召唤?可否先说说?”那老官差摇头道:“对不住了。咱们洪捕头交代了,说一定要请到华山几位大侠,他要当面向诸位解释案情。”
“案情?”吕应裳微微一惊,忙道:“莫非莫非咱们华山弟子惹事了?”正担忧大儿子得礼在外闹事,那差人却只摇了摇头:“此事我也不清楚了。总之咱们总捕头吩咐下来,只说要几位大侠亲自过去一趟,请您赶紧动身吧。”
吕应裳满心惊疑,可连问数声,那官差口风极紧,却是探听不出,只得道:“好吧,我这就陪你走一遭。”
正要动身离开,却听那差人道:“且慢,吕大人,劳烦您随身带着剑。”
吕应裳更是一凛:“你要我带剑?”那官差颔首道:“是。您屋里若有剑,烦请带上一把。以做防身之用。”
听得此言,连许南星爷惊异不定了,忙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柄兵器,附耳道:“这是翊少爷当年得佩剑。削铁如泥,泥带着吧。”
吕应裳称谢接下,随即披上大衣,随差人进发。
若是寻常人夜半给捕头传唤,没准要吓得魂飞天外,不过吕应裳不是普通人,他是国丈的心腹,开封府清吏司的大使,大风大浪自也见惯了,只要不是儿子杀人放火,一会儿无论何事发生,总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今夜真是多事,整整发了一晚的喜帖,至今却还不得安歇。吕应裳走在路上,看极北处飘来层层雪云,夹带冰雹,说不定明早起床一看,连河水都要结冰了。
天气实在冷,吕应裳虽有内功护身,手指给北风一激,却也不免冻得僵硬,他低头呵着暖气,说道:“差大哥爷真辛苦了。这般酷寒天气,您还得冲风冒雪,当真是为国为民啊。”
那官差摇头道:“您严重了,乱世中糊口饭吃,谈什么为国为民?”听得此言,吕应裳不觉仰天长叹:“说得好啊,人生到头来,不就是【糊口饭吃】这句话么?”
光阴匆匆,江湖弟子红颜老,想当年吕应裳身高八尺二寸,样貌极为出众,与傅元影,古梦翔,宁不凡并称为『华山四少』。如今宁不凡退隐,古梦翔跑得不知所踪,四少里只剩自己与傅元影,两人年过半百,各自娶妻生子,养家糊口,成了庸庸碌碌的俗人。
想当年吕应裳也是个上进的,日夜练武,只想练它个『天下第一』,谁知几年过后,却成了狂嫖滥赌的惯犯。他微微苦笑,侧眼打量那名官差,只见此人腰悬九环刀,手指骨节外凸,足见武艺不弱,只不知维和,这人的背却驼得极弯,好似负上了千斤重担,他见那官差模样如此可怜,不由起了恻隐心,忙道:“差大哥,您多大年纪了?怎还这般劳动?”
那官差叹道:“过了年,小人就五十五了。”
吕应裳咦了一声,看着官差老态龙钟,好似八九十岁人瑞(?),没想竟与自己同年。他细细去看那官差的脸面,不由又是一愣,只见此人虽是弯腰驼背,满头霜白,实则五官极为挺拔,竟是个天生做官的好样貌。
吕应裳早年也曾住过京城,人面极广,他越瞧越觉得此人眼熟,忙道:“这位差爷,敢问您贵姓大名?”那差人别开了脸,低声道:“免贵姓【巩】。”
『巩』字一出,吕应裳立时『啊』了一声,看当今朝中第一巩姓之人,自属正统军『掌印官』巩志无疑,此人早年出身长洲,也是公门中人,想来八九不离十,这官差必是巩志的亲戚,方才给安排到京城当差。他晓得正统军是朝廷红人,忙拱了拱手,致意到:“失敬,失敬,原来大哥姓【巩】啊,敢问您与正统军的巩参谋如何相称?”
“若林兄抬举了。”
那官差叹道:“小人不过与巩师爷同姓而已,岂敢高攀?”
『若林』二字一出,吕应裳更感诧异,没料到对方居然知晓自己的别字,他反复端详对方的五官,思索这辈子识得的巩姓之人,忽然间『咦』了一声,忙道:“等等!大哥以前可在宫里当过差?”那官差无意回话,只把脸转了开来,这会儿练脸面也不想示人了。吕应裳却不放过他,只转到那官差面前,细细端详之后,猛地双手一拍,大喜道:“我想起来了!尊驾就是【御前四品带刀总护卫】,【金吾前卫都统领】巩正仪巩大人!对吧?”
听得长长一串官名,那官差把头垂得老低,好似满腹辛酸,无言以对。吕应裳却是兴高采烈,看这巩正仪威名赫赫,景泰年间曾坐镇皇城,与『李扬鹰』,『秦仲海』并驾齐驱,合称御林军四大猛将,岂同小可?难得遇上了旧识,大喜便问:“巩都统,您以前不是金吾卫统领么,什么时候改行做官差了?”
正要追问内情,忽见巩正仪伸手拭面,两行老泪滚来又滚去,已是眩然欲泣。吕应裳吓了一跳,忙把寒暄话收了回去,低声道:“巩大人,听说听说您在宫里当差时一个不巧,竟给丽妃诬为京城第一男子汉,后来后来就给皇上调去守城门了,真此事么?”巩正仪心下一酸,把手挥了挥,有气无力。吕应裳更好奇了,追问道:“巩都统,听说您看守城门时到处追打丽妃,之后便给连降二十八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传闻可是真的么?”
“姓吕的!你有完没完!”巩正仪火了,霎时握紧九环刀,大怒道:“大家都是养家糊口的人,你这般讥笑于我,是何居心?”吕应裳慌忙摇手:“没有居心,没有居心,都统大人莫要动气,大家随口聊聊而已。”
听得『都统』二字没住口的送来,巩正仪更悲了,便将九环刀重重还入鞘中,正要洒下老泪,却听『隆隆』之声大作,背后一股尘烟席卷而来,听得有人提气大吼:“让路!让路!”
快马随后而来,随时会撞伤行人,吕应裳吃了一惊,忙侧身闪避,任凭对方过去了。
吕应裳眼力奇佳,虽只一瞬间,却见马上乘客腰悬金令,全副武装,赫是锦衣卫人马飞驰而过。他心下一惊,忙道:“大半夜的,怎么锦衣卫的人还在忙?”
巩正仪叹道:“岂止锦衣卫在忙?整个京城都还没睡哪。”
吕应裳心下一凛,忙来凝目远眺,这才发觉道路尽头竟有大批官差行过,诸人装束不一,或是旗手卫的捕快,或是都察院,大理寺的公差。他啊了一声,道:“这是三法司的人巩都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您可以说了么?”
巩正仪叹道:“都统二字,小人担当不起,总之吕大人欲知详情,这便随卑职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