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英雄志 >

第634章

英雄志-第634章

小说: 英雄志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禁的左手、被禁的姓氏、被禁的长相,眼前的灭里不只保不住他的惯用手,他还保不住他的姓名血脉,自幼被迫移宗改姓、改穿回民装束,讨好满天满地的委吾儿人……无数悲恨灌入这只左手,有朝一日正拳击出,该是什么样的气势?在这只被禁的左手之前,千年禁传神功又算得什么?灭里才是天生被禁、一身是禁啊! 
 
    禁传神功对受禁左臂,七当家拿出绝学,已然满身黑邪之气。灭里则是面色悲郁,目光凛然。这个黑气弥漫,面如松墨泼铁锅,难看可怖。那个铁臂烧红,却如飞龙盘火柱,威势冲霄。青筋纠、黑气涨,双方各以惊人架式运气,料来最后一次对掌,必是石破天惊之势。 
 
    吼声震天,两人拼出全身功力,各朝对方拳掌击打,真力未曾对撞,但凭气劲相触,便已激出一片向上旋风,逼得旁观众人屏气后让。眼看拳掌将接,胜负欲分,猛听江面上哗啦一声,竟有一人破水而出!来势快如闪电,竟已窜跃甲板,直取魔刀! 
 
    第三路人马到来,其势不及掩耳!众人大惊失色,纷纷转头去看,只见不速之客面戴头罩,身穿黑衫,赫然也是个黑衣人!不同的是他身手更快,目光更准,区区一个鲤鱼翻身,半空旋腰,头下脚上,便已扑出了一丈远近。这超人也似的身法一露,四当家不由“啊”了一声,琼芳也是一声低呼:“是他!” 
 
    是他!这人浑身湿透,身上更结了一层薄冰,不知在水里撑了多久,此时两大高手对决,他便趁机破水而出,竟要趁双方分神之际,一举夺下魔刀。 
 
    来人深谋远虑,身法更是雄健无匹,说来已是一击必中。最后的不速之客到来,满船鬼众莫不纵声惊叫:“秦仲海来了!秦仲海来了!大家小心啊!”一个又一个怪物窜出,人人身怀绝技,好似到处都是跛者、到处都是魔王。魔王接踵到来,不免让人慌了手脚。 
 
    黑衣鬼众口中叫得激动,脚下却不由自主望后退却,眼神全都透着惊怕。 
 
    众人猝不及防,连镇墓兽也迟了一步,但见灭里收不住拳,七当家也回不了掌,只能眼睁睁见那怪客扑向魔刀,两大高手面面相觑,霎时心意相通,同声怒喝:“休想!” 
 
    拳掌同时转向,齐向黑衣人打去,那黑衣人分毫不乱,反而加速坠下甲板,前拳后掌纷来夹杀,黑衣怪客吐气扬声,双掌提胸,便以全身内劲拂开两股巨力。 
 
    喝哈!八代煞金挥左拳,七座当家出右掌,三大高手拿出看家本领,各以一手攻向身周左右。这个左打怪客、右击莽汉,那个东拒魔功、西抗神拳,一时发红神臂、璘璘紫光、禁传邪气相互夹攻,三人各以肉身承受两股猛劲。 
 
    三大高手功力悉敌,对峙成圈,内力所过之处,黑气同紫光弥漫、气流随呼声齐啸,船头狂风大起,大黑布居然不必伸手去揭,便给气劲卷上夜空!而那黑盖头下的魔刀真貌,也将惊世而出! 
 
    魔王会合魔刀,天下却是个什么景况?一片惊惶失措中,唯独四当家静默不动,他望着冉冉上天的大黑布,忍不住叹了口气,低声自语:“大掌柜,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全来了……也许这一局……” 
 
    “咱们要中计了……” 
 
    五、怒者道之勤 
 
    很久很久以前,当人们还吃不饱的时候,没人听过什么叫“仇人”。 
 
    没有“仇人”,是因为仇敌不是“人”,人们憎恨的是四肢脚的狮、是没有脚的蟒… 
 
    … 
 
    却不是两只脚的人…… 
 
    千里之外,响起了温静的嗓音,有个人在说故事。他的嗓子静静的、缓蹬的,听来斯文柔和,让人有些想睡觉。听他催眠又道:“在那洪荒古纪里,猛兽当道,灾祸肆虐,百姓不会打仗,他们刚会种稻谷……” 
 
    “一次又一次,老虎行上家门,爹爹眼睁睁望着女儿被刁走,母亲看着爱子惨死爪下,无人比得过猛兽的神力,他们心存害怕,只能暗夜啼哭……有一天,雨季到来,千万猛兽如洪水般冲向人间,逼得全天下的百姓一齐向天哭喊,悲声激昂,震勤了满天神佛,于是天界遣下了人间第一位勇者,他的名字叫……” 
 
    “英雄。” 
 
    距离北京城三百里,霸州碉堡里挤得水泄不通,人人屏氛凝神,都在望着说故事的那个人。这人约莫六十上下,年岁虽长,体魄却极为威风高大,说起话来透出一股端正庄严。不消说,他也是一个英雄。 
 
    唯英雄者,方能论英雄,老英雄双手抱胸,容色沈静,只在望向堂下。 
 
    堂下一共放置十排木椅,每排横坐十名军官,百人端坐沉默,望来好似专心听讲,其实臂膀早已锁紧气力,全数按上刀柄。堂边竖立了百来只长矛,倚立亲兵胸前,反照了一道又一道寒光,尽数映上说故事那人的脸庞。转看大堂四周,窗缝里更凸出了一只又一只蓝森森的锐铁,数百道密密麻麻的寒光,让人分不清哪些是弓箭的冷毒光、哪些是饿狼般的凶眼光。 
 
    刀藏鞘里、箭在弦上,情势一触即发。百来名听众鸦雀无声,或低头,或瞄眼,全在等候总兵大人的号令。 
 
    没有人在听讲故事,堂下如临大敌,宛如行军打仗。他们的指挥名叫钟思文,此人气定神闲,身居碉堡之中,端坐高椅之上,他凝望着面前的老英雄,随时等着下令抓人。 
 
    该怎么说这回事呢?钟思文瞧着堂上莫名其妙的老英雄,眼中泛起了迷惑。 
 
    一个时辰前,城门口出现一匹马,马上坐正一员大将,此人身披盔甲,手戴汉玉指环,一入城便自道身分,自称是怒苍本寨的“江东帆影”,欲见此城总兵钟思文。 
 
    怒苍高手辈出,正所谓“双英三雄四招抚”,纵是守城小卒也曾耳闻,“陆孤瞻”三字一出,如雷贯耳,小兵小卒吓得连滚带爬,旋即上报将领,众将赶来城门一瞧,惊见马上乘客鹤立鸡群,身高几达十尺,那胯下玉骢四足骏长,形体宛如大象。众将吓破了魂胆,慌张之下,一边差人上报总兵,一边调兵遣将,将这名十尺儒将团团包围。 
 
    消息送入总兵府,钟思文自是大喜过望。陆爷仁侠磊落,凡事与秦仲海透着相反,今日既然单枪匹马而来,若非有消息相送,便有拨乱反正之举,欣喜之下,险些倒履相迎了。也是怕对方反悔,一面派重兵将他“迎”进了碉堡,一面写了加急密件,火速送往北京。 
 
    迎来了敌方首脑,双方正要辟室密谈,哪知陆爷忽然交代下来,说他要讲个故事给众人听,对方行止怪异,钟思文自是啧啧称奇,不知他是发了高烧,还是哪根筋给挑断了,只是自己等了十年,难得遇上升官发财的良机,怎能在枝微末节上争执?于是便依着陆爷的意思,让满城将领排排坐于堂下,学着小孩儿模样听讲故事。 
 
    兵不厌诈,陆爷是否另有阴谋呢……钟思文身为兵法名家,心中多少犯疑,正忖量间,身旁一名参谋靠了过来,低声道:“总兵,这人该不会是假扮的吧?” 
 
    钟思文心下一凛,凝目去瞧堂上的正人君子,只见他白面黑须,孤身坐堂,一股仁侠磊落之气透骨而出。那椅子坐于胯下,更若板凳般低矮。没错,就是他,他便是昔年的五虎上将,今日的本寨双英,“江东帆影”陆孤瞻便是他。 
 
    这位陆爷温文尔雅,仁义为先,麾下一弓一刀,弓是解滔,刀名雪恨。每逢临敌交战之时,必定严守分际,一不教唆反叛,二不阴谋陷害,无论战况如何紧急,必为对方留下后路,从不赶尽杀绝。为了这等仁义作风,朝廷上下多尊一声“春秋君子将”,只是私下聊起来,莫不讥为“裹脚娘子军”。 
 
    无论是春秋君子,还是裹脚娘子,总之这人就是陆孤瞻。可此时钟思文认出了人,却猜不透他的来意,为何陆爷要深入敌营说故事呢?他是来投诚的?还是另有图谋? 
 
    “陆爷啊陆爷……”钟思文终于忍不住了,听他咳了一声,摇头道:“我瞧您也别说什么劳什子故事了,倒是您只要愿意……‘那个’……在下敢拍胸担保,您至少封得子爵。” 
 
    左一句这个,右一句那个,钟思文口气暧昧,说得自非光明之事。陆孤瞻听得劝降,却只面容沈静,他轻轻转动指上的汉玉环,摇头道:“总兵,容我说完故事,诸位之后要杀要剐,陆某悉听尊便。”听得陆爷说得坦荡,满堂将士眉来眼去,嘴角无不泛起了笑。 
 
    钟思文却是智足多谋之辈,对方越是示意大方豪迈!他心中反而越感猜疑。 
 
    陆孤瞻不是普通武将,这人战场上手持大铜鞭,一挥一扫,便要打死百来个人,平日江湖走动,更常拿着马鞭抓人,随手一抛一扯,正教人士手到擒来。以武功而论,这人足与“煞金”石刚平起平坐,万万小觑不得。 
 
    此时此刻,最要提防的,便是他忽然暴起发难,以这人的武功身手,一旦起意刺杀自己,碉堡内抢先冲上的几十人非死不可。下属死伤惨重也就罢了,万一自己这条老命断送在这儿,那可大大不划算。钟思文打量了情势,便缩到后排椅子上,躲到一名高大武将背后,他召来参谋,附耳悄声:“传赵教头准备鱼网,过来埋伏门外,咱们先任他装疯卖傻,等他松懈之后,咱们便如此如此……” 
 
    赵教头便是赵任通,此人出身岭南醒狮团,排行老二,乃是“铃铛老六”任宗的二哥,“七代醒狮”任勇的弟弟。见事机敏,武功卓绝,尤其要紧的,他是“客栈”的人,乃是大掌柜亲自安插在霸州的探子。整日刺探军情、打听隐私,钟思文自己出身军部,平日自是少与赵教头往来,只是不世奇功在前,此刻若要生擒五虎大将,便不能不靠这人的武术。 
 
    想起抓住了“双英”之一的陆孤瞻,堂下众将一个个眉开眼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