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太玄经-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志常脸色一白,嘴唇死死闭在一起,身躯颤抖,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赵玄冷笑道:“看来你是真的不想当全真弟子了?”
李志常蓦然低首,声音低沉道:“还望师叔祖撤销赵师兄之职,师叔祖若不答应,弟子便不起来。”
“那你就跪着吧,什么时候跪不下去了就给我滚蛋。”赵玄说完后便即不言不语,回到原位打起坐来。
天色越来越黯淡,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明亮的月光照在两人身上,一跪一坐,一面色苍白,双唇紧闭,可眼神却十分倔强;一个面色发黄,闭目养神,脸上冷然一片。
时间缓缓流逝,房间中两人都没有说话。
当东方天际升起了鱼肚白,赵玄才睁开双眼,微微叹了口气道:“之前就说过你锋芒太露,刚过易折,面对我的刁难,难道你就不会去请你师父做主?”
李志常一夜未睡,本就神思困倦,这时候闻言更是一愣,一时间竟呆在那里。
赵玄无奈的摇摇头道:“算了,也不能拔苗助长。赵志敬的事你放心,我与你掌教师伯都清楚,有我在这里看着,他翻不起多大浪花。”
李志常双眼闪过一道猛烈的喜色,激动道:“师……师叔祖,你说的都是真的?”
“我又必要骗你吗?”赵玄说完之后,自己却忍不住呃了下,喃喃道:“貌似刚刚就骗了,不过……这种感觉貌似还挺带劲的说。”
李志常没有听到他的小声嘀咕,大喜道:“就知道师叔祖不会让我失望,那赵志敬媚上欺下,拉帮结伙,怎么能担任代掌教之位!”
赵玄摇摇头道:“代掌教还是要让他当下去的,你不必问其他,我自有我的道理。倒是你,也是时候该下山去闯闯了。总待在山上,对你如今的成长不利。”
李志常心中一阵忐忑,道:“师叔祖你不会真的想赶我下山吧?”
“怎么,现在知道怕了?刚刚怎么没见你怕?”赵玄斜眼看着他。
李志常挠挠头,讪笑道:“那个……刚刚弟子没想那么多……”
赵玄无语的翻了个白眼,道:“赶紧给我滚蛋,两年之后,希望你能找到你的‘剑鞘’,把你这并宝剑彻底‘藏锋’,然后就到中都北京去寻我。若当时我已离去,或你还未完成‘藏锋’,回全真还是在江湖游荡都可随你。”
“是,弟子遵命!”李志常感受到赵玄言语中的亲切,知道之前几番不过都是试探,心中没有半分不喜,乐呵呵的领命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赵玄低声叹了口气道:“倒是委屈你了,不过你既有识人之明,又性格坚毅,不畏强权,若你真的能够‘藏锋’,并且我的推断没错的话……自然有你的补偿!”然后抬头望向天空,久久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房间中才响起他一声幽幽的低语:“是时候和你认真的玩一次了……”
第七十六章 比武招亲
两年后
中都北京
这里是大金国的京城,乃是当今天下第一形胜繁华之地,即便宋朝旧京汴梁、新都临安,也是有所不及。
只见这里处处红楼画阁,绣户朱门,雕车竞驻,骏马争驰。高柜巨铺,尽陈奇货异物;茶坊酒肆,但见华服珠履。真是花光满路,箫鼓喧空,金翠耀日,罗绮飘香,看的人眼花缭乱。
一个青年道士,负剑走在街道上。神情自若,对于两旁金碧辉煌的店铺视而不见。
但见他二十来岁的样貌,生的极为俊俏,可一身道袍宽大,看起来显得身形消瘦。虽然背着一柄剑,却依然给人一种羸弱之感,恐怕走到野外就会遇见劫道的。
当然这只可能是一些蠢笨愚贼才敢下手,现如今江湖上,谁不知近几年江湖上出了两名剑客。一个白衣胜雪,走动间如同天外飞仙,名叫西门吹雪,号称吹的其实不是雪,而是血,被江湖人称之为剑神,已经五年不履江湖;而另一个青衣道袍,出剑凌厉,名为李志常,乃是全真教的高徒,虽然还比不上剑神西门吹雪的名望,可依然有着小剑神的美称。
据说为他起名为小剑神的人居心叵测,因为打不过他,只能挑唆西门吹雪重出江湖。可惜西门吹雪似乎真的天外飞仙飞到了天外,再也没有履过世俗。叫那人的一门心思落空,反而成就了小剑神李志常的名声。
这青年道士就是李志常,而至于西门吹雪为何不履江湖,他也知道。因为西门吹雪是他师叔祖,他的剑法,就是师叔祖亲自教的!
小剑神的美称,恰如其分!
李志常行走在大街上,不住向两旁张望。师叔祖叫自己两年后来这里找他,可具体是哪,具体怎么找,却没有半句吩咐。
自己上该去哪里、怎么找师叔祖呢?
就在他思索的时候,忽听得前面人声喧哗,喝彩之声不绝于耳。抬起头来,远远望去,只见前方围着好大一堆人,不知在看什么。
他好奇心一起,挤上人群张望,只见中间老大一块空地,地下插了一面锦旗,白底红花,绣着“比武招亲”四个金字。旗下两人正自拳来脚去的打得热闹,一个是红衣少女,一个是长大汉子。
只见那少女举手投足皆有法度,显然武功不弱,而对面那大汉却武艺平平。拆斗数招,那红衣少女卖个破绽,上盘露空。那大汉一见大喜,一招“双蛟出洞”打出,双拳直取对方胸口。那少女身形略偏,当即滑开,左臂横扫,蓬的一声,大汉背上被击了一下。那大汉收足不住,向前直跌出去,只跌得他灰头土脸,再次爬起身来,已是满脸羞惭,挤入人丛中消失不见。
围观的人群大是喝彩,只见那少女掠了掠头发,露出明眸皓齿。虽然脸上有风尘之色,却更填靓丽,十七八岁年纪,玉立亭亭,退到旗杆之下。
杆上锦旗在朔风下飘扬飞舞,遮得那少女脸上忽明忽暗。锦旗左侧地下插着一杆铁枪,右侧插着两枝镔铁短戟。
只见那少女和身旁的一个中年汉子低声说了几句话,那汉子点点头,向众人团团作了一个四方揖,朗声说道:“在下姓穆名易,山东人氏。路经贵地,一不求名,二不为利,只为小女年已及笄,尚未许得婆家。她曾许下一愿,不望夫婿富贵,但愿是个武艺超群的好汉,因此上斗胆比武招亲。凡年在三十岁以下,尚未娶亲,能胜得小女一拳一脚的,在下即将小女许配于他。在下父女两人,自南至北,经历七路,只因成名的豪杰都已婚配,而少年英雄又少肯于下顾,是以始终未得良缘。”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抱拳说道:“北京是卧虎藏龙之地,高人侠士必多,在下行事荒唐,请各位多多包涵!”
李志常见这穆易腰粗膀阔,甚是魁梧,但背脊微驼,两鬓花白,满脸皱纹,神色间甚是愁苦。身穿一套粗布棉袄,衣裤上都打了补钉,那少女却比之穿着光鲜得多。就知这穆易必是疼爱子女之人。
心说这两人也是不易,抬眼再看,只见那穆易交代之后,等了一会,只听得到人丛中一些混混贫嘴取笑,又对那少女评头品足,却无人敢下场动手。那穆易抬头望望天,眼见铅云低压,北风更劲,自言自语了一句什么,转身便拔起旗杆。
那穆易正要把“比武招亲”的锦旗卷起,忽然,从人群中东西两边同时有人喝道:“慢!”就见两个人一齐窜入圈子。
李志常神色一呆,就见东边进去的是个肥胖的老者,满脸浓髯,胡子大半斑白,年纪少说也有五十来岁。西边来的更是好笑,竟是个光头和尚。
就在他呆愣之间,却没发现,一个人影从人群外缓缓向他接近。
来人也是一个道士,同样二十来岁的样貌,甚至同样是身形消瘦,显得弱不禁风。可相比于李志常的白净俊俏来说,新来的道士脸色蜡黄,满脸穷苦之意。恐怕就是他愿意让劫匪劫他,也没有哪个劫匪愿意劫他。
只见他一步一摇,十分悠哉,站在他面前的人群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开一条缝隙,也不见他如何动作,就像一条游鱼一般,游走在人潮人海的人群缝隙中,不一会儿就到了李志常的后面,伸手在李志常的肩膀轻轻一拍。
李志常浑身一震,心头惊骇,能接近他这么近而不被发现,岂不是随意都可以把他杀死?他心中凛然,蓦然转身,同时手悄悄按在背后的长剑上。
他那长剑是特殊打造,剑柄朝下亦不掉落。上面还有一个假的剑柄,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却不料对面那道人只看了一眼,就道:“呦呵,两年不见,你小子学的挺鸡贼啊!”
鸡贼是什么?李志常不知道。但他却知道眼前之人是谁:“师叔祖?!”
“嘘!”赵玄摇了摇手指,一指场地中的父女道:“别说话,慢慢看着,今天可有好戏瞧了。”
李志常心中不解,再次见到赵玄他本是十分激动,可此时都被那份不解代替。
抬起头看去,只见场中胖老头和那和尚正斗得难分难舍,甚至还用上了兵器。那穆易在一胖喊道:“两位住手,这里是京师之地,不可抡刀动枪!”可那两人杀得性起,哪来理他?就见那穆易忽地欺身而进,飞脚把和尚手中戒刀踢得脱手,顺手抓住了铁鞭鞭头,一扯一夺,那胖子把捏不住,只得松手。
那穆易将铁鞭重重掷在地下,和尚与胖子不敢多话,各自拾起兵刃,钻入人丛而去。
在众人轰笑声中,忽听得鸾铃响动,李志常侧头看去,只见数十名健仆拥着一个少年公子驰马而来。
那少年公子生的极为俊美,衣着华贵,见了“比武招亲”的锦旗,向那少女打量了几眼,微微一笑,下马走进人丛。
只见他与少女对话一阵,两人便动起手来。待看得几招,李志常眉头一皱,脱口而出道:“此人竟是我全真弟子?”声音又惊又疑。
全真教忌婚娶,这少年怎么还去比武招亲?
赵玄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道:“不忙急,先看看再说。”
李志常闻言沉默,只见那少女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