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激情岁月 >

第813章

重生之激情岁月-第813章

小说: 重生之激情岁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边的百家讲坛负责人丁文明,也是连忙说道。

“张宁大大,你就多说几句吧,我保证,你批评我们一百遍,我们一句也不回。”

刘芳这时也说道。

“张宁先生,其实我也想听听您的高见。”

这时,王龙新也说道。

“高见”

这话儿张宁听着耳朵不免一刺。

这要是开玩笑,倒还没什么。

可张宁听着,这分明不像是开玩笑的话呀。

r/》

“这个王龙新,自己好像没惹他吧。”

难道是因为刚才听他课的时候睡觉被他发现的缘故。

应该有可能。

点了点头,张宁觉的是这个原因。

只是,这家伙未免太心胸狭窄了吧。

你这是做电视节目,不是真正的课堂。

电视节目本来就是娱乐,你讲课讲的不好,还不准许别人睡觉呀。

“王教授,您这是什么意思”

有一些无语的,张宁直接看着王龙新。

“呵呵,张宁大,王教授说话比较直,您别在意。”

这会还没开,火药味就起来。

聂辰连忙说话劝解。

“算了,不鸟他了。”

这些名校的教授,估计个个都是清高之辈,眼高于顶,想来是来做节目还没有转换身份。

一直觉得他现在还是学校里人人仰望的教授。

“好吧,我就稍稍提几点。”

“首先,我认为,百家讲坛是一个电视类的综艺节目。也就是说,百家讲坛说是讲坛,但他其实不能算是真正的讲坛。我们的侧重点,应该与传统的综艺节目一样。俗一些的讲,那就是,我们要收视率,不求像电视剧那样的大红大紫,但至少需要一定的受众。所以,我认为,第一点,我们的百家讲坛在每一期的时候,必需要有一个看点,甚至是多个看点。”

张宁的评价得到丁文明的认可,“认可张宁大的意见,不过,我们也一直朝着这一块做的。”

不过,刚才高傲的说出一句的王龙新,接过丁文明的话,却是又说道,“不好意思,我想请问一下,张宁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看我们的百家讲坛,或者是有没有认真听我的课。别的一些教授所讲的课程有没有看点我不知道,至少,我讲的大清王朝,就有不少看点。比如,像乾隆盛世,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等,都是史学当中很精彩的看点。”

“我靠。”

又是这个王龙新。

张宁真想直接抽他丫的,“百家讲坛只是叫你前来讲课,对于节目的设制以及策划,做为讲师,他是没有资格参与的。也不知道聂辰怎么就将王龙新也召到了办公室,当然,召进来也不是不可以。毕竟百家讲坛这样的综艺性节目,讲师还是挺重要的。但重要归重要,也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不是。”

不过,张宁还是忍着。

张宁一向很尊师重道,虽然百家讲坛不是真正的上课,但在上课的时候睡着,怎么说,也似乎是自己不对再先。

“王龙新教授,可能是你理解的看点与我理解的看点不一样。做为电视节目,我们的看点是吸引用户的看点,而不是完全史学当中的看点。您说的乾隆盛世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虽然很是精彩,但这对于大家来说,并没有什么看点,因为这一些史学大家都知道,不足于吸引观众。”

“哦,这么看来,那你认为,什么样的才是看点。”

王龙新不服说道。

“我觉得,如果王教授您抛开所谓的乾隆盛世,讲一讲慈禧这个人,讲一讲慈禧到底是不是汉奸,我想,观众恐怕会更为的感兴趣。”

“慈禧是不是汉奸,咦,这不错呀。”

做为台长,聂辰一听,就感觉张宁的说法很有创新。

正如张宁所说的,平白无奇的历史传奇,大家都听厌了,再讲一遍,哪怕你再讲的精彩一些又如何,大家同样不感兴趣。但是,如果你从另一个方面去讲解,讲一些观众不知道的,甚至还可以引起话题的,那么,看点也就出来。

正待聂辰想大为称赞张宁这一个提议的时候,这时,王龙新却又是讽刺了一句。

“果然是半路子出家,慈禧到底是不是汉奸很重要吗,这在历史史学里面来说,一点儿也不重要。我觉得,这一点儿也不是看点。如果是,那只能是哗众其宠。”

“哎哎哎,王教授,我觉得,张宁先生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聂辰这时再度出来圆场。

“是呀,王教授,我也觉得张宁大说得有道理。”

丁文明也是开口说道。

“张宁大大,您继续说,刚才你说的,我都记得呢。”

刘芳一边在本子上写着什么,另一边兴奋的说道。

“嗯,百家讲坛除了看点之外,我认为,我们还要兼顾一点。”

不理会胡搅蛮缠的王龙新,张宁继续说道。

“正因为百家讲坛即是讲坛,也是一个综艺节目。所以,我们除了在每一期的节目当中抛出更多的看点之外,我们还必需迎合观众的味口。不知道大家没有调查一下,观看百家讲坛的观众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这一些人的学历,职业各是什么”

“张宁大,我们有调查过。百家讲坛的受众人群普遍为知识分子,大都是大学学历,职业倒是各种各样,但经济能力非常不错。”

刘芳向张宁说着调查出来的数字。

“都是些大学生在看呀,汗,那完了。”

一听刘芳调查出来的数字,张宁直接说道。

“完了”

“怎么完了”

这会儿,丁文明与聂辰也是奇怪。

。。。

第929章:我来就我来

“难道你们就没有调查一下目前为止中国有多少是大学生?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也没有什么,毕竟中国大学生越来越多,如果全部的大学生都会来看这个节目,受众还是很广的。但是,这一些大学生在全国几百家电视台一分,又有多少。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为主要的是,现在有多少大学生或者是知识分子,他们有兴趣看电视节目。且不说其他吧,我们做互联网这一块有一个调查。目前20…25岁的大学生,基本上已经不怎么看电视,他们改成了上网。各位,你们觉得,这样的受众群体,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还能提高得了吗?”

张宁的一分析,聂辰与丁文明,都是脸色微白。

他们此前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受众的问题,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互联网问题。

如果将20…25岁这一块占据大学会知识分子群体的人士去掉,那么,基本上,百家讲坛真的就只剩下一些老学者在那里看一下。可是,这一些老学者,老知识分子,他们的人数又有多少呢?

别说他们还不会全部来看你的节目,哪怕就是全部人一起来看,收视率也高不到哪去。

“那张宁先生,您对我们的百家讲坛有什么建议?”

丁文明问了起来。

“我的想法比较简单,也比较直接。百家讲坛是一个高雅的讲坛,但再高雅,也得面对观众,我们不是专门给学生上课,我们除了上课,我们还得要有收视率。所以,我认为,我们得将百家讲坛的定义变得更为宽泛一些。将原来的高雅,变成雅俗共赏,各位,你们觉得如何?”

“雅俗共赏?”

丁文明想了一下,然后好像大有领悟,点点头,“这个提议好。”

“我也觉得不错。”

聂辰在边上也点头称赞道。

只是,一边的王龙新又不乐意了。

“张宁先生,什么叫雅俗共赏。百家讲坛本来就是一个高雅的节目。按你所说的雅俗共赏,加入了俗套之后,百家讲坛还是百家讲坛了吗?要知道,我们的这一个节目,也正是因为高规模,高品质,这才受到了不少学术精英的喜欢。另外,学术讲解哪里来的雅俗共赏。太过于俗气,本身就给百家讲坛掉价。难道,张宁先生认为,我们的百家讲坛要打造成一个像街头那些只是看了一两本书的半文盲“说书”一类的节目?”

王龙新高傲的再次说道。

“又是这丫的。”

张宁看着王龙新。

这家伙,还真是高傲的不行。

还真将自己这个教授当一回事呀。

特别是,明显就看不起那些普通街头老百姓。

“呵,王教授,按你的意思,你是觉得,像百家讲坛这一类的高雅节目,也就是给那些学术精英或者知识分子看的,那些平头老百姓,连看得资格也没有了?”

“我可没这么说。”

王龙新冷哼一句。

“那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张宁反问,不待王龙新接话,张宁继续说道“可以这么说吧,在我看来,所有的电视类节目,都是给普通大众看的。不管你的节目是高雅的,还是俗套的,他都是为普通大众服务。你将你的节目弄得太过于高大上,普通大众怎么看得懂。所以,我才强调百家讲坛的定义,可以是雅俗共赏。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百家讲坛即可以吸引那些知识份子,又能得到普通大众的喜欢。那我们的节目,也算是真正的成功了。”

现在的百家讲坛,说得好听一点,可以说是叫好不叫座。

说得难听一点,其实就是一个失败的节目。

“说得这么容易。”

王龙新仍是高傲的说道,“要么雅,要么俗,阳春白雪是永远无法与夏里巴人相遇的。”

“怎么不可能。”

张宁这一次是彻底恨上了这个王龙新。

一尔再,再尔三的胡搅蛮缠,张宁真不想忍他了。

也难怪,百家讲坛请了像王龙新这样的不会变通的家伙来当讲师,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能提上去,那就怪了。

心下计较,张宁说道,“雅与俗虽然是处于极端,但往往,雅俗并不是不能放在一块。就如刚才我所说的慈禧是不是汉/奸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俗的学术话题。一般的学术研究者,也不会去研究这样的看起来有一些无聊的题目。但是,这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就不会这么认为了。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问题。那么,在大众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之时。在我们用无比详细的学术研究去讲解这一个话题的时候,本身上,他又变成了一件高雅的事情了。”

“呵呵,这么看来,张宁先生也对学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