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激情岁月 >

第214章

重生之激情岁月-第214章

小说: 重生之激情岁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公报比我们明报早诞生几十年,加上又有众多资本投资,实力还是不错的。不过,我倒没想到,大公报居然开始关注内地新闻了。看来,内地果然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明报,也应该跟上脚步呀。”

“是呀,老师说的没错,我们也在近期开始关注内地新闻业务。不过,我总觉得,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之下,我们的明报已渐渐失去了当年的影响力。当然,我也知道,大公报也是如此。”

“月生,你担心的不无道理。不过,当年香江只有十几家报纸。现在香江有数百家报纸,怎么说,我们明报的影响力也都会慢慢下降。这是整个行业的大势,你不必灰心。”

金庸安慰了潘月生几句,而且,还说道,“你能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已经很不错了。我对你主持明报工作以来,没有什么意见,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谢谢老师。”

潘月生有一些感动。

二十几年前,潘月生只是明报的一个小编辑。是金庸一步一步,教会他很多东西。并且,直到现在,还将诺大的明报将交给了自己。也因此,潘月生至接任明报ceo以来,一直都是努力之后再努力,不想丢了金庸的脸面。没想到,自己在接手明报之后,在没有作出什么像样的成绩,老师却一直没有责怪,反而还安慰他。

“不过,老师,我还有一件事难于下决定,还请老师指点。”

“哦,什么事?”

“我最近发现了一部非常奇特的小说,我想将他放到我们明报上连载。”

“你是说,你想重启明报连载小说计划?”

听到这个计划,连金庸都不由得一震。

这个想法太过于惊人了。他也有一些拿不准,这会儿重启报纸连载小说业务,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将明报再次带到香江第一,还是……让明报从香江三大报纸之一的名头上,摔将下来。

“是的,只是,我却有一些拿不定主意。”

“哦……”

金庸沉默了,似乎也在考虑。

过了一会儿,金庸看向了潘月生,问道,“我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了。”

“月生,我问你,如果明报是你的报纸,你是否会拿不定主意?”

“我的报纸?”

潘月生摇摇头,“老师,我没有考虑过这一个问题。”

“那你就现在考虑。”

“我……”

潘月生低下头,认真的思索起来,过了很久,这才说道,“老师,如果明报是我的,我想,我可能已经决定了下来。”

“好,就按你决定的做吧。”

金庸拍着潘月生的肩膀,肯定的说道。

“可是,老师,明报是您创办的呀,我只是负责帮您管理明报。”

“呵呵,月生呀,还记得当年我将明报交给你是怎么说的吗?”

笑了笑,金庸围着自己种下的紫罗兰,不时走了几步,“当年我说,明报就交给你了。这个交给你,不是让你管理明报。而是让你将明报当成是自己的产业一样,用心的去管理。最近几年,我看到。你不想让我失望,一直都在不断的去努力。但是,你可知道,你的这种努力一直都有“为我在管理明报”的念想在里面,于是,在很多决策的时候,你都犹豫不决。虽然,你也没有犯什么错,明报也还是一直发展的很不错。但是,月生,我想跟你说。你在商业上的天才非常出色,你远远没有将你的天才发挥出来。从今天开始,你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明报,我既然将他交给了你,那我就不再会有任何插手……”

语重心肠的一翻话,潘月生泪流满面。

“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

“那就好,你放心大胆的去做,老师在背后支持你。”

虽然金庸对于重启明报连载小说的计划,也有一些担心,但他却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弟子。

或许,这一次计划,将再一次让明报飞跃呢?

“谢谢老师。”

“不用谢我。”

金庸笑呵呵的,朝着潘月生挥了挥手,“你先回去吧。”

“对了,你最近看中了哪一部小说,居然让你有了重启了报纸连载小说的计划。”

此前的几年时间,明报一直都有过重启报纸连载武侠小说的计划。

只是,因为武侠小说越来越衰落,加上再次连载也不知道将面临什么样的状况。

于是,这样的计划,也一直没有实行。

没想到,在今天,自己的弟子潘月生,居然提到了重启。

金庸心想,绝对是潘月生找到了一部天才级的作品,如果不然,他也没有这个决定。

“不知道老师有没有看过,这是一部内地作者写的武侠作品。”

“内地?”

“是呀,这一部小说在今古传奇武侠版上连载,反响很大,而且,也很有创新。我觉得,只要将这一部作品在我们报纸上连载,一定能如当年老师在明报上连载射雕三部曲一样,震惊整个香江。”

“今古传奇,武侠版?”

金庸越听越是耳熟,好像前些天倪匡就在自己这提到过这一部杂志。

看到金庸没有什么映像,潘月生还将一部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翻到最后压轴的连载作品,指着凡人修仙传这几个大字,有一些激动的说道,“老师,这一部作品的名字叫凡人修仙传,如果老师有空,也可以看一看。”

第216章:张宁与张小凡

大公报。

大公报是香江历史最为悠久的报纸,也是香江目前最大的报纸之一。

哪怕在上世纪明报靠着射雕三部曲一时火遍整个香江,大公报也依然坚挺。直到如今,在明报失去武侠小说的魅力之下,大公报再度发力,隐隐已成为香江三大报纸的龙头。

“朱总,明报今日在最新一期的报纸当中,做了一份调查?”

主编徐铸成拿着一份明报,放到了会议桌上。

“什么调查?”

朱启平近来顺风顺水,在与内地联手开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环节当中,大公报表现优遇。最近的朱启平,正在想方法,看看能不能制造一些更多内地新闻专栏出来,以此满足香江市民对于内地新闻的需求。

“明报做的这个调查,征对的是报纸连载武侠小说的看法。”

“咦。”

朱启平大为惊讶,“难道明报要重启连载武侠小说计划?”

朱启平对于明报的发家史自然知晓,不过,他却感觉到奇怪。

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不是不可,但武侠衰退已成事实,香江市民已经很少看武侠作品。明报如果重启连载,难道不怕被香江市民骂吗?

“我觉得,明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有几个选项。一个是,如果金庸出山,或许我会阅读。另一个选项是,不管金庸不金庸,只要有好的作者,我就支持。还有一个是,武侠已死,就不要再连载了,我不想看武侠。”

“徐主编,三个选项,你会选哪个?”

“可能,我会选第一个。”

“也就是金庸出山,我会阅读?”

“嗯。”

徐铸成点头。

“呵呵,徐主编,你觉得有可能呢?”

金庸已经70多岁了,再加上此前已经封笔,金庸又最重信誉,怎么可能再次出山。当然,或许年轻时候的金庸还有这样的可能。但如今70多岁的金庸,对于事业早已不像以前那样看得太重。他出山的概率,少之又少。除此之外,金庸也在各个场合表示,鹿鼎记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他不会再写武侠小说。事实上,不只是武侠小说,其他的作品,他都写得很少。

“我也觉得没可能,只是,我觉得,他的这一个调查,可能是引导大众支持他们明报。”

“这倒有可能。”

朱启平点点头,但对于明报连载武侠小说一事,却不很不看好,“徐主编,明报重启连载武侠小说我们虽然可以观注,但我们还是要将工作重心放到我们这一块上。而且,你要知道,他们重启该计划,一招不慎,恐怕明报就要完蛋,我们只是在边上看看就好了。”

“这个……”

徐铸成仍想再说,但最后,还是摇头。

他最担心的,不是金庸出不出山,如朱启平说的一样,金庸已不可能出山。

他担心的是,如果明报真的找到了一部惊才绝艳的作品,明报真的有可能再度崛起,超过大公报。毕竟,明报的发家,就是靠着几部作品起来的。香江市民早已经接受过报纸连载这样的阅读方式。至于为什么最近十几年没有连载,完全是因为没有好的作品。

算了,还是不去想了吧。

这个世界,哪里有这么多惊才绝艳的作品。

再者,之前他们大公报就做了几期武侠已死的专题,不时分析武侠为什么会死的原因。

虽然这几期内容可能说的并不是武侠已死的真正原因,但是,实际情况武侠早已经卖不出去。别说金庸封笔,哪怕就是有一些武侠大师,最近有稿子拿了出来,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民众已经没有这个意愿去购买武侠作品。

如此来看,哪怕这一部作品写得再好,似乎也不会有太多的人观注。

内心里,给自己安慰一下,但徐铸成仍觉得哪里不对。

……

明报。

“老师,民众反馈的意见,可是大都数希望你要出山呀。”

看到收集回来的数据,潘月生向金庸反馈说道。

“呵呵,一把老骨头了,哪能出山。”

金庸笑了笑,然后说道,“不过,这也在另一方面说明,其实人们还是对武侠有一些兴趣。只是,他们被现在一直没有创新的武侠弄得不喜欢看了而已。”

“我也是这样认为。”

潘月生点头,“我已经和内地的那个张小凡达成了协议,老师,明天之后,我们明报,将正式连载凡人修仙传这一部作品。”

“明报由你安排,你尽管做好了。”

金庸还是放手,“不过,月生呀,其实那个作者,不是叫张小凡。”

“不是叫张小凡?”

“是呀。”

说到这里,金庸不免有一些苦笑,“说到这人呀,老师其实还与他打了个赌。”

“打了什么赌?”

“这个……”

金庸少见的脸色一红,“这个不能告诉你。不过,我能告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