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叩关三界 >

第141章

叩关三界-第141章

小说: 叩关三界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立海本来不想伤他,一看,不制止住他不行啊,就这么左一腿右一腿,“车轴子”就给你来“扫堂腿”,你每每得“旱地拔葱”那么躲,“拔葱”能拔几拨“葱”?常言道:“好三好,不如跳三跳”。不经过助力,那么平地往起跳,是最消耗体力的,打斗中,不出五次,就有些气喘。

    没有办法,只有让他失去扫腿的能力,自己才能解脱。

    毕立海就在第三次腾跃起来时候,落地,就不是脚掌了,而是一只小腿往血红上衣的支撑身子的那只腿跪砸下去。

    算血红上衣聪明——也可以说他的功夫不到家,他的那条腿没有硬撑着,而是一个大拐腿“哎呀”一声趴在地上。痛得他双手“啪啪”地在地上拍,挺大个小伙子,都有哭声了。

    毕立海还想对血红上衣象对高踢腿似的,说几句风凉话,就听到身后一阵脚步声,回头一看,不知从哪里钻出三个汉子,一窝蜂地向他袭来!

    **********

    (嫱子说:“坏了,三个打他一个,够他受的。”

    我说:“要有三个打你一个,你怕不怕?”

    嫱子说:“那不是‘怕不怕’就能解决问题的。常言道:‘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啊,要给你来个‘车轮战’,谁也够呛!”)

 第206章 第八个是女人

    提要:

    ★大宋年间的兵器“蒜头”

    ★设计

    **********

    毕立海和那三个人还有一段距离,他把他的拉杆箱往道边推了推,再把他的双肩包拿下来,想放到拉杆箱上,还没等他放上去,三个中一个长得像猴子样的小子,已跑到毕立海跟前,毕立海俯下身去,双手把住拉杆箱,把右脚向猴子扁踹过去,正中猴子的腹部。

    猴子的肠子什么的,有特殊连接方法,没有被踹烂,要是别人立马毙命——你想,猴子本身有一个冲力,毕立海又大力踹过去,谁受得了?况且,人体还就腹部没有防护,基本就一层皮和一些脂肪,这一脚踹过去,不把肠子踹烂了?

    谁知,猴子只是大叫了一声,倒在地上。后来证明,他的肠子什么的还好,没有被踹烂,只是排尿有些困难,到这年秋天已有所缓解。

    话在当下——且说猴子倒地之后,他身后的两个稍有迟疑。毕立海又凭空的大叫一声,吓得这两个小子,刹住了脚步。毕立海赶这个空档,把他的双肩包很工整地放在拉杆箱上,才大大方方地转过身来,对那两个人说:“都跑到这儿了,就上来吧,不试巴两下子,传出去,多丢人?”

    两个小子相互看了看,发了狠力,大叫着冲了上来。

    ——没人看到毕立海是怎么打的,反正三个人打成团,三五秒钟的功夫,两个冲上来的小子,双双被打倒在地。

    毕立海把脸扭到一边,堵住一个鼻孔,去擤鼻涕。擤完这个鼻孔,又去擤那个鼻孔。擤完了,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纸巾去揩鼻子。象冲过来的三个人,给他造成多大污染似的。

    毕立海要转身去取他的双肩包,这时,就听到后边发一声呐喊。毕立海回头一看,见从一辆大客车上冲下两个手拿器械的人。一个手里拿着一个三节棍,一个手里拿一个八、九十公分长、顶端有一个比拳头大些、蒜头儿状的木疙瘩的玩意,冲向毕立海。

    “停!”毕立海说。

    手拿木疙瘩的问道:“怕了?”

    “怕,倒是不怕。我只是不知你手拿那东西是啥?讲讲,增加增加知识。”

    “谅你也没看过这种兵器。这种兵器兴盛于大宋咸平年间,因为器头是蒜头状,就称之为‘蒜头’。有的制作成花骨朵模样,又称之为‘骨朵’。距今足足有一千年了。这种兵器,是整根的胡桃木镟制的,重如石坚如铁,着上一下,不残即伤,无一幸免。”木疙瘩说着,拿那兵器的器头地往另一只手的掌心上“啪啪”打着,以显示他手中兵器的沉重、坚硬。

    毕立海说:“一千多年了,拿出来干啥?中央电视台有一个‘鉴宝’栏目,你拿到那里,没准能卖个好价钱。”

    “你少啰嗦,吃我一‘蒜头’!”

    毕立海又伸手制止,“停!”

    木疙瘩问:“又咋地啦?”

    毕立海抓过来他的拉杆箱,问木疙瘩,“你认不认识我这是什么兵器?”

    木疙瘩看了看毕立海手中的拉杆箱,“你这是兵器?这不是个拉杆箱吗?”

    “那要用它打人,不就成了兵器了吗?”说着,毕立海把拉杆箱抡了起来,带着一股黑风向木疙瘩砸去。

    拉杆箱到不重,也不坚硬,但面积大,躲没法躲,防没法防,木疙瘩着着实实地挨了一下。他捂着头倒退了两步,很快,又举起“蒜头”向毕立海砸来。

    毕立海这时已经把拉杆箱抽了回来,他一手把着拉杆箱的把手,一手抓住拉杆箱底部的一个轮子,举起拉杆箱,挡住向自己砸来的“蒜头”。

    另一个人,也舞起了三节棍,劈头盖脑地向毕立海砸来。

    毕立海左突右挡就和两人战在一起。

    一边战,毕立海一边想,这两人怎么来得这么快呢?一伙败了,另一伙马上就到了,他们都从哪里来的呢?

    毕立海光顾和人纠缠着打了,没注意他走出“出站口”就有一辆大客车停在公路旁,毕立海走,这车就在后边跟着,而且是在左侧走,车门冲着毕立海。除了骑摩托的“高踢腿”和“血红上衣”以外,另外五个人都是从大客车上下来的。

    有人埋伏?

    当然。

    谁?

    郝元岐。不是他,是谁?

    他为什么这样做?

    看看坐在车里的都是些什么人,你就知道了。

    大客车里满满一下子人。这些人,男女老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大公司的经理,也就是未来接收“元岐武馆”毕业生的潜在客户;另一类人,就是来他武馆学武的学员。

    你们来看看,我从京都请来的老师怎么样?这样老师交出的学员,未来能不能担当起你们老板保镖的任务?

    你们学员看好了:都说我管你们要那么多的学费,就这样的老师教你们,你们花点儿学费冤吗?

    毕立海要是打不赢呢?太有这种可能了——他也不认识毕立海,也不知道他的手把到底怎么样,要败在“八大金刚”手里怎么办?

    有办法——那就说明“八大金刚”能耐呗,那个“金刚”能耐,就请来那个“金刚”做教头。

    ——这里还得说说“八大金刚”。

    这“八大金刚”只有三个人是师从民间武术家学过武的。象手拿“蒜头”的,他的爷爷是胶东史上著名的“亥涴起义”的首领“蒜头张”。“蒜头”真是他祖上的兵器,《武经总要》里说这种兵器始由宋朝,也许还要早些。

    其他人,都是打仗打出名的。后来,八个人凑到一起,惺惺相惜,就拜了把子认了异性兄弟,对外号称“八大金刚”。

    郝元岐想开武馆,不能不拜“八大金刚”。好吃好喝地请他们八个人好几次。

    郝元岐是搞广告出身的,想征服他们还不容易?八个人也非常崇拜郝元岐,奉他为“老大”。“八大金刚”里的老大,也叫他“老大”。

    其实,“八大金刚”都有私心,都想到郝元岐的武馆里,谋个教头啥的。郝元岐心知肚明,微风般的小话,也时隐时现地透过去些。

    他给干红打电话打不通,就有心想在“八大金刚”里,挑三个两个的当教头。问题是,“八大金刚”的名声不太好,一度是打仗斗殴的代名词,谁家孩子愿意让这样的人教?所以,郝元岐很是犹豫。正在这时,干红给他打电话,向他推荐毕立海。他一听,广告思路来了,就想两面考验一下毕立海和“八大金刚”,还把他潜在的用工老总和他招来的学员聚在一起,来一次现场街头比武观摩。

    他这一计划,没对毕立海讲。讲了,就打不出效果来了。他还有一个心眼儿:毕立海真被打败了、打伤了,就假戏真做,对毕立海和干红就说,你受伤是你自己摞的祸(惹的祸),不该我莫事(什么事)。

    可他当“八大金刚”讲了,“我从京都招来一个武术教师,科班出身,学搏击的,大学毕业,一般民间这些‘土八路’不放在眼里,号称胶东半岛这一片没有对手……”

    往下不说了,也说不下去了——“八大金刚”早就“嗷嗷”的了,一个个摩拳擦掌的,誓与毕立海一比高下!

    郝元岐才制定这个由老大以卖“军勾鞋”为由,寻衅滋事,老大打不赢,后边依次跟上的计划。

    但,郝元岐不认识毕立海。他就在车里给毕立海打电话,透过车窗,看哪个接电话。一看至少有七八个人在接电话,还是无法判定那个是毕立海。就又问他拿什么行李,毕立海说拿个拉杆箱。又一看,接电话的,有四五个人拖着个拉杆箱,仍是无法判定谁是毕立海。

    郝元岐看那个背着个双肩包、拉着个拉杆箱的人象毕立海。为了确认无误,郝元岐又问毕立海有没有包啥的,毕立海说自己背个双肩包,还条件反射地晃动一下肩,郝元岐这才确定了毕立海,才瞄准了目标。并且把这一信息电话传达给第一个挑衅者:骑摩托卖“军勾鞋”的“八大金刚”的老大。

    有辆出租车驶来,是老二——血红上衣给人家撵走了——不让毕立海坐出租。坐了出租,还怎么打了?问题是大客车上还有录像的呢:无论是谁赢,都将是“元岐武馆”的珍贵资料啊!

    打到现在,三节棍和“蒜头”把毕立海团团围住,时不时地就传来三节棍和“蒜头”击打在拉杆箱上的声音。毕立海手里拿着一个拉杆箱,左搪右挡,鏖战由酣,看上去,一时半会儿还分不出输赢来。

    正在这时,就听到有个女声说:“小七子,你咋又和人打起来了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