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万相天下 >

第674章

万相天下-第674章

小说: 万相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也。”

    戒嗔点点头,说道:“梦,可以说就是一种脑细胞活动的反应,有的梦令人觉得似曾相识,在什么地方见过。有的梦则好像给人未卜先知的感觉,预示着未来。这并非什么夸张的说法,而是磁场与脑电波互动的一种展现,不知赵居士对此,有否不同理解?”

    赵铮摇摇头,肯定了戒嗔的说法。

    他方才是用科学的解释,但身为风水师,他们都明白,为什么相对来说,风水师的第六感比一般人要强一些,那就是他们更契合天道,对于即将要发生的事情,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他们要更加敏感。

    “阿弥陀佛,既然赵居士没有异议,如果赵居士知晓大日如来钟上面雕刻的是释迦摩尼佛祖正觉成道后,于鹿苑初转法轮之事,赵居士就能够理解,为何贫僧说赵居士,与我佛有缘。”

    赵铮一愣,旋即想起了他观看的有关佛教被创立时的故事。

    释迦摩尼来到距苦行处不远的伽耶城,不久后开悟成为“佛陀”。

    成为佛陀之后,他静坐约一个月后开始游行。

    他欲寻找离开自己的五比丘,途遇诡辩外道郁婆伽问他师从何人,他表明无所师从而成道,这位异学者只说“也许吧”,摇摇头往另一条路走了。这里暗示为一条邪路,郁婆伽的反应象征有些人还不愿了解这种新的学说。

    释迦摩尼来到位于波罗奈城郊外的鹿野苑,这里距伽耶城约二百一十公里,有野鹿自由活动,当时的宗教家聚集于此。他找到五比丘,他们有意表示冷淡。佛表明自己已经证悟,将示法教化。五人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质疑,但最后认可了他并听闻教导。

    他们在鹿野苑过着集体生活,五比丘一一领会了说法的内容,成为佛的首批弟子。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首次说法,被称为“初转法轮”。

    初转法轮,指的便是释迦摩尼成佛之后,开始传佛授法的故事。

    而他将佛的地点,便是鹿苑,也就是赵铮梦中梦到的画面,更是大日如来钟上面攥刻的图画。

    “没想到大日如来钟上面,描绘的竟然是初转法轮事件。这么说来,中间那棵树便是仅次于佛家菩提树的伽蓝香树,因为释迦摩尼佛就是在伽蓝香树下,开坛授法。”

    这个时候,赵铮终于知晓,为什么戒嗔说他与佛有缘了。

    他第二次踏上佛梯,大日如来钟便无风自鸣。由于整座五台山是佛教圣地,赵铮又能够引起大日如来钟的共鸣,这本身就是与佛法的一种契合。

    另外,他休息的时候做梦,梦到的又是佛祖讲法的故事。如果有人牵强附会,都可以说赵铮是佛祖的亲传弟子。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说法。

    但不可否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与佛法的共鸣,赵铮做的梦,才与佛有关,用科学的理解,便是他的脑电波与五台山上的气场产生共鸣。

    想到这里,赵铮微微一笑,说道:“从这点来看,晚辈确实与佛有缘。”

    “当然如此,否则,为什么如来钟会自鸣三次,你才晕倒,其实这本身就是如来钟催促你休息,是一种气场契合之后,保护你的展现。而这个三次,赵居士可想到什么?”

    赵铮沉思了片刻,摇摇头。

    他毕竟只是一名风水师,虽然万相经包罗万象,但并不能够面面俱到。否则的话,他在龙骨之地就不可能遇到老师刘伯温留下的后手,从而补充万相经,使得它进一步完善。

    “阿弥陀佛,我佛证觉成道有许多种说法,其中比较广泛流传的,则是四禅中得三明而悟。”戒嗔双手合十,说道。

    “三明?”赵铮脱口而出。

    在佛经里,三明包括: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

    所谓三明者,在阿罗汉叫三明,而在佛则叫三达。

    其中,宿命明:能知自己及他人的过去宿世因缘生死果报,在六种神通来说,则叫宿命通。

    天眼明:能知自己及他人的未来因缘生死果报,在六种神通来说,则叫天眼通。

    漏尽明:能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有漏烦恼的智慧,在六种神通来说,则叫漏尽通。

    佛家三明,可以说是释迦摩尼证觉成道后明悟的三大道理,创造出来的几种神通技法。其中的技法,除了少许需要绝强的天赋之外,许多技法都为佛教风水师所学习或运用。其中一些神通合在一起,变为佛家因果神通。

    “正是三明。”戒嗔点点头,说道:“连佛祖都愿意让赵居士心境通明,这还不是与佛有缘?”

    赵铮微微一笑,说道:“确实如此,竟然连佛祖都看好我。如果我哪天看破红尘,可否来仰光寺,做一个扫地小沙弥?”

    “哈哈……”

    弘忍双手合十,戒嗔朗声大笑,随后说道:“阿弥陀佛,赵居士,你先天后天掌心线繁杂,无论是事业线还是爱情线,全都多有波折。红尘未断,即便强行收入门墙,最后导致的也只能是一场悲剧,或者一个无心向佛的沙弥,此乃罪过,贫僧可不敢收一个未带紧箍咒的孙悟空回来,我可不想仰光寺被你给拆了。”

    这话一出,三个人全都大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赵铮脸上虽然依旧在微笑,但语气十分严肃,询问道:“戒嗔大师,请为晚辈解惑?”

    他指的,当然就是他与仰光寺之间的关系,毕竟无论是玄天馆的开业典礼,还是这一次前往仰光寺,戒嗔都给予了自己莫大的帮助和全力支持。

    虽然自己投桃报李,将太原市生态园的风水布局交给了他,希望他可以借此突破到六品境界,成为当世一览众山小的高手。

    但在这之前,赵铮跟他可没有任何交情。

    “阿弥陀佛。”

    戒嗔双手合十,说道:“赵居士,其实大日如来钟能够为你自鸣三响,除了你本身身具佛法慧根,与仰光寺佛教气场契合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日如来钟内,有一件物品,与你完美的契合,而且在极远的距离,就能够产生共鸣。”

    “哦?”

    赵铮很是纳闷,在他看来,大日如来钟浑然一体,并没有其他外物,戒嗔所言是什么意思?

    “敢问赵居士,佛家三明中的天眼明,又叫天眼通,能知自己及他人的未来因缘生死果报,应如何理解?”戒嗔问道。

    “可知某些人的未来某些事,与基督教的预言术,道家占星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赵铮说完,眼中闪过恍然之色。

 第七百一十一章 佛钟道言

    戒嗔的话很明显,是因为他得到了某种预言,这才主动帮助赵铮,因为缘分,或者说宿世因果。

    关于天眼通这类秘术道家也有,基督教也有。和相师不同,相师是看的人的面相,定的此人的命运。不过,不同的人因为人生的轨迹千千万万,因某些原因命运会发生改变。

    当然,无论是基督教的预言术,还是佛教的天眼通,他们能看到的只是时间长河的一部分。当那一部分因为不可抗力而给不,他们看到的天机也会变得混乱。

    赵铮可没有机会也没有资格学习佛家的天眼通,毕竟他不是佛教中嫡传弟子,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相信这样的风水技法。

    “赵居士可曾听过,智药三藏大师在菩提树下的预言?”戒嗔依旧没有正面回答赵铮的问题,继续旁征博引。

    “晚辈听过。”赵铮实话实说。

    智药三藏,南华寺的创立者,天竺人,生卒年不详。梁天监元年。航海达广州。将彼土菩提树一株,植于宋朝求那跋陀罗于法性建之戒坛畔。

    志曰:后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演上乘,传佛心印。

    求那建坛立碑曰: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

    天监元年壬午至唐仪凤五年丙子,百七十五年,六祖至此受戒弘法。这就是关于预言六祖肉身成菩萨传佛法的预言故事。

    戒嗔说道:“然也,这也正是为什么,赵居士开设玄天馆,贫僧会主动要弘忍前去恭贺的原因。”

    他说道这里,缓缓开口:“大约半年之前的一个晚上,贫僧的师叔普度大师夜观天象,忽然发现紫薇星异动,太阴星与太阳星光芒大甚,天机蒙蔽,竟使得无数星辰之气涌入凡尘。期间,大日如来钟忽然发出低沉的嗡嗡声,与此等现象遥相辉映,好像在传递一种兴奋的情感。”

    “普度大师不知天机如何,自知大限将至,便利用最后一丝力气,施展了佛家的天眼通之术,看到了未来的某个片段。之后,他给我们留下几句话,便以九十九岁的高龄圆寂。圆寂后,形成一粒至善舍利子。”

    所谓的至善舍利子,不过是心脏附近的位置,形成的非心舍利的舍利子。用佛家的说法,这位圆寂的法师,一心向善,此乃大善却未完成的说话,视为至善舍利。

    “半年之前?”

    听到这四个字,赵铮眼中瞬间闪过一道精光。半年之前,不正是自己在归隐湖获得万相经传承的那个时间吗?

    “这佛家的天眼通之术,果然神奇。”他心中感慨着,继续聆听戒嗔的教诲。

    “而随后的日子,一共分四次,大日如来钟都发出了嗡嗡声,而且一次比一次炽烈,无比的兴奋。”戒嗔继续说道。

    得到传承之后,又嗡鸣了四次,一次比一次兴奋?

    赵铮咀嚼着这句话,有些没有头绪,不知道是哪一方面对应自己。

    “阿弥陀佛,赵居士心有疑惑?”戒嗔问道。

    赵铮点点头,说道:“如果说半年之前,如来钟嗡鸣,有天地异象发生,晚辈可能略知一二。但之后四次嗡鸣,晚辈暂时没有想到是何原因?”

    “无妨,相信接下来我要叙述的事情,能够帮助赵居士解惑。半年之前星辰异变,还有这半年中,大日如来钟四次嗡鸣之外,还有普度大师留下的一句话。”

    “今有大佛缘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