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数学家-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统,你怎么回事,我这人物魅力,竟然只有58点,有没有搞错。竟然还没及格。”
“没错。寄主还是学生,身体未发育全面,对于女性吸引度,基本无视。同龄人中,稍有魅力。”
“行了,反正我还能成长就好。”杨帆郁闷之余,也不得不面对现实,自己确实平时也不太注意形象,而身高才一米七三,长相也一般。成绩一般。
“刚才熟练度满一百了,有什么奖励?”
“人物属性点加0。01,或名人幼年时附身一小时大抽奖一次。”
“系统,你是不是搞错了。0。01有什么用,比如体力,我跑步一次,可能都涨个0。01。还有,什么叫抽名人幼年,你这绝对是坑人。”
名人幼年附身,如果高斯10岁,有什么用。可能还被我吊打一通了。
“寄主一味想走捷径,对于大师系统了解缺乏,这是必然结果。”
系统高冷地回答,使杨帆有些脸红。
“那如果我现在看当代前沿物理学,熟练度满一百后,属性能加多少。”
“为防寄主胡乱测试再次走向歪路,本系统特提示一点,高等物理熟练度满百,属性点加五十。但以寄主学识,书籍可能要读一万遍才有一点熟练度,请寄主自己选择。”
满满都是套路,一点诚意都没有。所有学识,还是要靠自己积累。
“本系统,会随寄主成长而变化。现阶段下,最适合寄主发展的,就是本系统会重点给予的。例如,一本数学书,本系统会给你一个属性点,而不是杂志的0。01。而抽奖,同样可以是同等年龄下的天才。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成就全能大师,一步一个脚印,基础扎实,才能形成自身精神理念,把课程融会贯通,造就自身学术地位,被当世认可,是为大师。”
“好吧,我知道了。那个0。01的属性点,存着吧。都没什么用。”杨帆叹息,扔掉手中几本课外书,又拿起自己的课程,好好读了起来。
第五章 数学的美
“恭喜寄主达成第一个书本熟练度。请选择人物抽奖或加属性一点。”
听着悦耳的提示声,杨帆觉得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还好自己清醒的早,没有选择数学,而选择了生物。
为什么,数学读起来多拗口啊。字母,数字交错,那根本就不可能读快。而生物呢,都是很平常的句子,图形并茂字数少
这不,没到一个星期,竟然就完成了一本书。对系统来说,只要是符合现在成长的,不分必修选修。不要忘记,系统是想让杨帆称为全能大师,生物学家,也是大师。
杨帆初步估计,生物也就读了15到20遍,熟练度就满了,越是简单易懂的课程,熟练度越快。
特别是熟练度到70%以后,每次读一遍,都是4到5度的成长啊。
“请寄主选择。”
系统又一次提醒着,杨帆心里犹豫不定,抽奖大师一小时附身绝对有用,如果使用得当,甚至能得到他部分记忆传承也说不定。
而身体属性加点呢,也有用。打铁还要自身硬,长期发展,肯定属性点更有用,如果把智力加到人类顶尖,学什么东西不行。身体体能到顶尖,随便做个运动员就发大财了。
“如果我选择人物附身,是不是必须现在就使用呢?”
“寄主得到任何奖励,都可以储存,在寄主需要时使用。”
杨帆眼睛一亮,道:“行,那我就选择抽奖。”
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转盘,转盘上刻满密密麻麻的人们,转盘之大,似乎要冲破天地,而人名之小,犹如蚂蚁。可见历史长河中,大师级人物,车载斗量。
“停。”转盘转了几轮,杨帆反正无所谓谁谁,不像上次第一次附身时,可以选择,都是某方面大能,选谁都一样。
眼看指针马上停顿,杨帆又问道:“我为什么不能选择某一方面特殊才能的人物。”
“称号系统未激活。”
得,看来要等我自己首先在某方面有了一定称号,才能选择对应才能人物。
“那我可以选择人物年龄吗?”这个也是大头,上次就被系统坑过。
“声望系统未激活。”
大师地成名时间不定,有些老年发力,有些年少成名。这就需要自己声望达到一定高度,才能选择该声望内的人物。
如果我被评为吴州十大杰出青年之类,那抽奖肯定对应该等级人物。可惜,现在还只能看看。
“选择人物确定,十七岁王羲之。”
不错不错,杨帆很高兴,虽然还是少年的王羲之,但书法完全没入门的自己强大很多。
接下十天,杨帆又运气好达成三个,分别抽中了四十岁的篮球之王乔丹,二十一的歌手迈克…杰克逊,十一岁的李元霸。
都是极其牛b的人物啊,杨帆都没舍得直接用,先存放着。
眼看马上九月底了,这天刚好星期五,数学陈老师讲完课,又在结尾处说道:“大家注意了,教高一的数学老师冯耀大家肯定听过。今天晚上会在阶梯教室,挑选高中奥数联赛学生专门培养。没什么事都可以参加下。”
这话意思是,没什么信心和能力者,就别瞎起哄了。他在点过名的六人脸上扫过,得到他们肯定回应后,这才高兴地离开。
杨帆当然也是答应的,上回给的那一套卷子,一题都没空做。听说其他几人,还数次请教陈长亿了,只有自己,不管不顾。怪不好意思的。
而冯耀这人,可是顶顶有名的数学老师啊。如果被他看中传授一二,说不定就能进步一大截。
杨帆回了趟家,吃过晚饭,在7点前到达阶梯教室。马上十一放假,调休后明天星期六还要上课,所以各班级都有人。
杨帆扫了一圈,在中间处找到自己班里几人,只是边上没位子了。自己似乎还没得到认可啊。找了个角落随便坐下,等待7点钟开课。
冯耀踩着点进入教室,一看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有些不悦。每班少则三五人,多则十余人,高一道高三都有,估计有一百人多了,你们以为参加奥数是来买菜吗?
他是师范毕业,又上了水木的研究生,性情高傲,自小就是学霸。若非老校长出面请,他根本就不会到所高中来当教师。
他心中还有个未了得心愿,当年的奥数,在国际比赛中,没得到奖牌。虽然那几天因为水土不服有些发烧,但失败了就是失败,借口再多都没用。
那么就在学生身上实现吧。为了这个理念,他始终只愿意教高一学生,因为高一最容易发现好苗子,看的顺眼,就收入麾下传授两三年,可惜,有灵气者越来越少了。
“听着,你们这些人,今天到底能留多少人,看运气。如果都没有灵气,我一个也不要,奥数爱考不考,我无所谓。”
话一出口,就霸气侧漏。学生们为之一静,果然传言不虚,傲娇地一塌糊涂。听说他历年带的两个高一数学班,也是很少跟着教学大纲,想到哪就教到哪。
这两班级数学考试平均分也平平,但是数学尖子生却特别多。每次考试,顶尖分数,至少大半都是他手中带出来得。
有高二高三被他带过的学生知道,冯老师才华有,教学其实不行的。资源只针对尖子,普通学生问问题他都回一句,你这么笨,我怎么教,自己去问人,要么去翻书。
就是这样有性格,而数学的学霸,还偏偏就认定他了。
冯耀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字:142857。
“大家看见这个数字了。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数字。如果他分别乘以1到6:
142857x1=142857
142857x2=285714
142857x3=428571
142857x4=571428
142857x5=714285
142857x6=857142
“怎么样,答案是不是很有趣,转来转去,不过是数字的顺序排列,也同样是六位数。”
哎,真有意思。杨帆也来了兴趣,这个冯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教学就是和普通老师不一样。
台下所有学生,都盯着这几道算数题,越看越觉得神奇。为什么会这样呢。
冯耀继续道:“数学世界的数字,神奇的地方有很多,有些是偶然被人发现,有些是必然被人发现。可见在数学世界,我们才刚刚入门。大家再看。
142857x7=999999
突然的结果变化,让人措不及防。心里虽然觉得很平常,但是这最后的题目,又让人感到有奇妙的美感。真是怪异。
杨帆拿出纸笔,在自己的本子上也跟着算了一遍,从一到七,没有错误。
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乘以7就变化如此大。不只是杨帆有疑问,在座的每一位都在心里犯嘀咕。
见学生们都很热情,冯耀心情好了很多,数学很多时候枯燥,不似物理那么应用到生活,不似化学那么诸多变化,但数学存在,绝对是真理。就算到宇宙边缘,都是唯一。这几乎是宇宙法则。
“为什么到7后,突然升华又让人觉得美,有人说,是因为上帝创造人用了7天,所以每一位地球人看见最后一道变化,都会从心底升出另类的美感。”
讨论声瞬间变大,学生们交头接耳相互述说。数学课讲神学,这样好吗。
“当然,作为数学老师,我肯定不信的,更不要说,我们中国人和上帝完全没关系,我们始祖是女娲啊。”
“哈哈”。大家都笑了,冯老师有时候也会开开玩笑啊。
“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那就说不清了,这么重大的任务,我们还是留给后代吧。”
还有除法:
9÷7=1。2857142857142857142857142857。。。。。。
99÷7=14。142857142857142857142857142857。。。。。。
999÷7=142。7142857142857142857142857。。。。。。
……
除法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