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秘史-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斐茂将李的人头送往许县。对这个杀害了朝廷多名重臣的刽子手,从献帝到百官无不痛恨,献帝下诏将李的人头高悬示众,同时下诏拜段煨为安南将军,封为乡侯。
钟繇到达关中时,裴茂在这里已打下了一定基础。当时活跃在关中一带的割据势力除段煨、李外还有很多股,其中马腾、韩遂的势力最为强大,钟繇给他们写信,表明利害(为陈祸福),劝他们忠于朝廷。
经过对形势的分析,马腾、韩遂选择了向许县朝廷尽忠,他们各送一名儿子到许县作为人质,以表明自己的忠心。
钟繇、裴茂开始着手经营关中,他们积极发展经济,稳定地方局势,争取各派力量对曹操的支持,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将在曹操与袁绍日后的大决战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缚虎之战
〔走投无路的刘备只得小心翼翼地待在曹操身边,努力表现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曹操决定先向吕布下手,对于这只反复无常的猛虎,他知道只预备一只笼子还不够,因为在任何情况下这只虎都会咬人。吕布死了,死得很悲凉。〕
【一、杀不杀刘备?】
曹操在南阳郡屡屡受挫,但是在关中地区却收获颇多。对于下一个打击目标,荀、郭嘉以及荀攸都主张锁定在吕布身上。曹操也认为合理,但在行动之前,对南阳郡那边也必须有所防备才行。
曹操仍然留下曹洪负责守卫南阳郡北部的曹军占领区,交给他的任务是坚守不出,绝对保证许县南线的安全。
曹操觉得还不放心,他又启用了几个从荆州北归的人,把他们派到敌占区开展工作,深入敌后,发展根据地,对曹洪进行策应。这些人里,数杜袭、赵俨最有成就。
杜袭字子绪,颍川郡定陵县人,他的曾祖父杜安很有名气。杜袭在荆州避难,与繁钦是好朋友,刘表待杜袭也不错(待以上宾之礼),但杜袭发现刘表难成大事,于是跑到长沙郡躲了起来。听说天子来到许县,那里是杜袭的老家,他辗转回到了乡里。
曹操任命杜袭为南阳郡治下的西鄂县长。这个县离宛县很近,基本上是把刺刀顶到了鬼子的鼻尖上。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杜袭很不简单,不仅站住了脚,而且还发动军民一边防卫一边开展生产。
有一次,张绣联合刘表的人马大约上万人来攻城,杜袭召集身边的骨干共五十多人,跟他们集体盟誓,共同率领西鄂县的军民拼死抵抗。杜袭亲自战斗在最前线(身执矢石),士兵受到鼓舞,个个拼死抵抗,斩杀数百名敌人,而守城的这边仅死了三十多人。
但是,敌人过于强大,最终杀进城中,杜袭率军民突围,伤亡惨重。突围出去以后,杜袭没有逃到曹洪那边求救,而是收拢散民,转战到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一带,继续坚持敌后游击战。大家听说后纷纷赶来向他汇拢,杜袭又重新组织起一支力量,不断抗击张绣的进攻。
赵俨字伯然,颍川郡阳翟县人。在避乱荆州期间,跟杜袭、繁钦很要好,他们三家像一家人一样生活(通财同计)。建安二年(197年),他也回到故乡,这一年他二十七岁。
曹操任命赵俨为朗陵县长,朗陵县虽然属于汝南郡,但这里紧邻着南阳郡,属于敌我双方开展拉锯战的地方,由于它位置靠南,贴着南阳郡的腰眼位置,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朗陵县有很多黑恶势力(多豪猾),一向无所畏忌。赵俨到任后,从打击黑恶势力头目入手,一下子抓了不少人,全部判处死刑,由此树立了威望。
在南征张绣行动中立下大功的李通长期驻守在汝南郡,他利用自己的影响,不断巩固实力,有力地策应了许县以南的安全。曹操根据李通前后立功的情况,升他作裨将军。
李通与赵俨在汝南郡共事,他们之间建立了良好关系。李通妻子的伯父是朗陵县人,因为什么事犯了法,被赵县长抓了起来。李通的妻子哭着向李通求情,希望李通去疏通一下,但李通说:“现在大家都全力以赴为曹公效力,不可因私废公。”最后,李通妻子的伯父被砍了头,李通反而称赞赵俨执法严格,跟他成为好朋友。
南面有曹洪留守,又有李通、杜袭、赵俨这样的干才,曹操基本上放下心来,专心考虑东面的战事。
曹操东面的敌人实际上就是吕布和刘备。而现在,刘备基本上可以先不考虑,要解决的敌人是吕布。
当初,吕布被曹操从兖州一路打了出来,实在无路可去,投奔了刚刚就任徐州刺史的刘备。刘备收留了吕布,让他屯驻于小沛。袁术攻击刘备,刘备率主力到微山湖一带与袁术作战,吕布趁机夺取了徐州,虏获了刘备的家眷,刘备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刘备后来又转投吕布,当时吕布手下多数人认为不能收留刘备,吕布没有听从,他跟刘备调换了个职务,自己当徐州刺史,让刘备当豫州刺史,屯驻小沛,作为徐州的军事缓冲区,目的是曹操或袁绍来攻,有人能替自己抵挡一下。
这两年,刘备一直驻守在小沛(今江苏沛县),吕布将徐州刺史部的治所移到了下邳(今江苏邳县南)。
可是,刘备并不甘心给吕布当盾牌,他暗地里跟袁绍和曹操拉起了关系。早在建安元年(196年),天子才回到洛阳,曹操刚刚以录尚书事的身份主持朝廷日常工作,刘备就暗中派人来联络。虽然刘备跟吕布一样,都是曹操昔日里在战场上动过真刀真枪的敌人,但此时曹操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瓦解敌人同盟的机会,于是以献帝的名义任命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
这件事应该发生在曹操改任大将军之时,因为此前镇东将军一职一直由曹操本人担任。在史料中提及这项任命的很少,只存在于《三国志》刘备的传记中,可以推测,这项任命或许是秘密的,曹操的思路很明确,就是拉刘备,打吕布。
刘备的小动作可能让吕布侦知了,吕布很生气,向小沛发起进攻,把刘备赶了出来,这一次刘备又成了无家可归的人。这是建安三年(198年)九月间的事。
对于吕布的翻脸,《英雄记》里有一个解释,说早在这一年的春天,吕布派人到河内郡买马,擅长骑兵作战的吕布离不了马,徐州的养马业并不发达,所以经常派人四处弄马。马对吕布来说很重要,马就是吕布的军火。
吕布的贩马队要从刘备防区经过,结果刘备来了个黑吃黑,把吕布的马给劫了。吕布大怒,派高顺、张辽攻打刘备。
如果在战场上相见,关羽、张飞组合厉害,还是高顺、张辽组合厉害?这一仗给出了明确答案:后者更厉害。
《英雄记》说,小沛被攻破,刘备逃走,刘备的夫人甘氏以及新纳的夫人糜氏又成为吕布的俘虏(获其妻息)。
刘备向西逃,十月份,在梁国境内遇到了亲率大军东征的曹操。曹操收纳了刘备,以献帝的名义任命刘备为豫州刺史,使刘备的职务合法化。
曹操命刘备以及他手下的关羽、张飞等人随大军一起行动。当时,曹操手下有人反对这样做,建议曹操趁机把刘备及其手下解决掉,免生后患。
提出这个建议的是一直留守在兖州的大胡子将军程昱。程昱劝曹操:“我看刘备这个人有雄才,而且很得民心,终究不会甘居人下,不如尽早解决他(宜早图之)。”曹操说:“现在正是聚合天下英雄之时(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个人而失天下英雄之心,不能这样做呀。”
从曹操的话里可以看出他承认刘备是个英雄,也不否认日后刘备会发展成为一个可怕对手,但他却不能杀刘备,不是不想杀,而是害怕让天下英雄寒心。
程昱的想法是出于战术上的考虑,而曹操的想法是建立在战略层面上。
从以后的发展情况来看,程昱的建议是很有道理的,但曹操的想法也不能说不对。设想一下,如果现在曹操就把刘备杀了,不久之后张绣的主动投降,以及张燕、臧霸等人在袁曹决战期间始终站在曹操一边的情况就未必会出现了。
收留刘备是有风险的,但这项风险投资值得做。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只能这样做。
【二、笼中困兽】
曹操在梁国境内与刘备会合后,指挥大军继续向东进击。在这条进攻路线上,小沛(今江苏沛县)的重要性已经降低,因为他们面前的敌人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和下邳(今江苏邳县南),而小沛在其以北较远的地方,偏离了此次作战的主轴。
吕布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他已经占领了小沛,但迅速退了回来,将主力部署到彭城一线,依托彭城周围的低矮山丘以及水、济水、泗水等河流,构筑起保卫徐州的第一道防线。
吕布亲临前线,誓死守卫彭城。但是,在他与曹操的直接交手中总是败多胜少,这一次仍不例外。
曹军有过多次痛打吕布的经验,心理上占优势,加上他对彭城这个地方很熟悉,几年前他曾率军在这里与陶谦的军队交锋,所以打起来很顺手。
曹军很快取得了胜利,攻克彭城。吕布率军退到他的第二道防线:下邳。根据史书记载,曹军攻克彭城后,又搞了一回屠城。这是曹操对彭城军民犯下的第二次大屠杀罪行。实在不太清楚曹操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对彭城人如此憎恨?如果说上次的解释是父亲及一家五十余口被陶谦杀害而要报仇的话,这一次就有些费解了。
一般来说,打江山就是占地盘,而地盘其实是不值钱的,值钱的是地盘上的人和物,尤其是现在,人口锐减,生产凋零,无论发展兵源还是组织生产,人力资源都是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资源。
屠城这种手段只在一种情况下比较理想,那就是打下的地盘守不住,地盘上的人也带不走,不想留给敌人,于是消灭。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曹操再屠彭城已经毫无理由。况且,他现在的身份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