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张作霖秘传 >

第63章

张作霖秘传-第63章

小说: 张作霖秘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作霖瞪了张学良一眼:“写好文章来骂你爹!妈拉巴子的!”
  张学良听了这话,不敢再说什么,只是低下头来。
  张作霖一行走进宴会厅。众人起立鼓掌欢迎。
  张作霖等上讲台,马秘书将几个委任状捧到张作霖的面前,张作霖拿在手上,看了一眼,便开始在宴会上致辞,道:“诸位请坐,咱们是庆功宴。有了秦皇岛截来的这3万件军火,咱们立马就可以装备3万多人,这可是7个混成旅啊,咱奉军打这儿就起来了!这第一大功劳,就是徐次长和他的老同学杨宇霆立下的。我宣布几道任命:任命徐树铮为奉军副总司令;任命王永江为代理省长;任命杨宇霆为参谋长;任命张作相为27师师长兼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堂长。这把有的人该升官的还没升着,可你别着急。好饭不怕晚!说话间他北洋政府就得任命我为东三省巡阅使,他就是不任命我,他北洋再也不敢派一个人到东三省来。如今的东三省才真正是咱奉系的啦!吉、黑两省的督军、省长,都得咱们去当!”张作霖又拍了拍话筒,声音和缓了一些:“总之,官位有的是,就是怕没有人去做。只要你是人才,是有本事的,不管你是从那来的,我都用。只要你们好好地干。除了我老婆以外,啥都能给你!决不会亏待你们。”在一片哄笑声中,他又把张学良叫到自己身边,对众人说:“还有个事,今天我把我的大小子引见给诸位。这小子有的人认识他,有的人还不认识他。他学名叫张学良,字汉卿,小名叫小六子。这小子此前就知道玩,成天跑到基督教青年会去打球、跳舞、看电影,还说要跑到欧洲、美国去留学。这会儿他又跟我说要当军人,我都直乐,我说就你这样的能当军人?军人是好当的?当军人得不怕死!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你能行吗?他说他行!我就把他带来了,先叫他上讲武堂,往后希望大家多替我管教!现在我们爷俩给诸位敬酒,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一醉方休!”
  张作霖父子先从第一桌敬酒。第一桌坐的是:王永江、徐树铮、杨宇霆、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和张氏父子,共八个人。张氏父子敬完第一桌的酒,走向第二桌。这时汤玉麟端酒杯走到王永江面前,只见他“啪”地敬了一个军礼,大声道:“王省长,王大哥,过去汤玉麟我对你老多有得罪,多有冒犯,我给你老赔罪了!”
  王永江忙说:“哪里哪里,不敢当不敢当!王某做事也有许多欠妥当的地方。还要请汤将军多多原谅。”
  张氏父子给第二桌敬酒时,其中有一个只是起立,但并不举杯饮酒,此人就是郭松龄。张作霖注视郭松龄好一会,缓缓地说道:“如果我没认错,你就是郭松龄吧?”
  郭松龄大声道:“张督军真是过目不忘。只见过我一面,那还是在7年前了!”
  张作霖得意洋洋地摆了摆手:“我大字不识几个,记性再不好,那就啥都完犊子啦!嗯,我听说你逃出奉天就进了北京陆军大学,毕业就去投了孙中山?”
  郭松龄镇定地解释说:“已呈递给张景惠张堂长的履历表上,已写清楚自己所有的阅历,没有丝毫隐瞒,请张大帅查阅。”
  张作霖嘿嘿一笑:“你跟着孙大炮那多风光啊!孙是开国元勋,中国第一名人——你回奉天这小地方来干啥?”
  郭松龄正色道:“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真正实现民主共和,发动护法运动,郭某作为军人,投身护法,责无旁贷。护法失败,郭某唯一选择是回奉天,爱故乡之情,人人皆有。”
  张作霖沉吟了好一会,又问:“要是孙中山再起革命,你还去吗?”
  郭松龄大声道:“义无反顾!”
  整个大厅登时安静了下来,张作霖阴沉着脸面,隔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说:“那你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怀有二心了?”
  郭松龄却是凛然不惧:“郭某在奉,就努力把奉天的事情做好。督军若对郭某有所怀疑,我立刻就走!”
  张作霖突然抬头放声大笑,大厅里众人都捏着一把汗,等着张作霖表态,张作霖心想,曹操都能放走刘备,我可不能让天下英雄小瞧了,只听他说:“不必!我说了,只要你是人才,不管你是从哪来的,我都用!你要是好好干,我亏待不了你!你要是捣乱我也不怕。7年没见面了,来,咱俩喝一杯!”
  郭松龄道:“抱歉,郭某天生的体格,烟酒都不行!”
  张作霖道:“我要命令你喝哪?”
  郭松龄毫无惧色:“如果是公事,郭某绝对服从!个人私生活上的事,督军就不用太操心了。”
  张作霖不置可否,转过头走向第三桌,口中连声道:“好好!大家随意。”
  张学良第一次见到敢和父亲争强斗狠的人,不免又是钦佩又是好奇,当下走到张作相处悄声问:“二叔,郭松龄教啥?”
  张作相道:“他教战术班。”
  张学良道:“那我就上战术班!”
  张作相斜了他一眼,提醒他刚刚入堂,按照课程,得从初级学起。张学良发狠地说:“我能跟上!”
  奉天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地点位于小东边门外老龙口烧锅东侧,它最早创办于1906年,那时候原名叫做奉天讲武堂,训练期为一年,只办一期。1907年,徐世昌将讲武堂扩大,每学期定为6个月,1910年,革命军兴起,该堂即停办。1912年,巡防营改为陆军师,为整顿军队,又继续开办,办至第三期停办。曾在陆军第27师的汤玉麟、张作相都先后是该堂的毕业生。至1915年,中日交涉起,复行停办。这是讲武堂的前身。但这两期讲武堂是短训班性质,而且都是采用旧式的军训办法,因此,影响不大。
  东北讲武堂真正开始有全国影响的是指张作霖于1918年任东三省训阅使后,为了整顿东北军队,于1919年3月所成立的东三省陆军讲武堂。这个讲武堂是奉军自办的培养陆军军官的学校,张作霖认识到,军队战斗力的提高,有赖于军事学校。因此,他对独立开办学校,极为重视。解放前,中国有四大军官学校,即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东北讲武堂、黄埔军官学校和云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便是其中之一。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13年中,一共训练了11期的学员,学生8900多人。在东北军,上至最高统帅张学良,下至连排长,绝大多数都是这里毕业的。
  教室里,有张学良在内,100多名学员在听课,郭松龄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战术”两个字。然后,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台下每一个学员,铿锵有力地讲授,道:“战术。就是进行战斗的方法。战术一词,在中国唐代就有了。古希腊战术一词的意思是布阵的艺术。学军事者,都想多学些战斗的招法以取胜。战术是必须要掌握的。但是,只掌握战术,掌握再多,也是不能取胜的。因为战术永远从属于战略!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制定战略,必须洞察敌我双方的国情,即军、政、经济、地理、科学、格物等情况。大家想学好,运用好战术,必先建立正确的战略思想,要学好许多门课程和知识。孙子兵法,我国军事学之圣典,得到全世界军事家的极高评价,孙子一书贵在战略而不在战术!首先,孙子告诫:战争乃国之大事,关系到国家存亡与人民的安危。必须慎重,不可轻易言战。我们进讲武堂学军事,就是为进行战争,所以诸君建立正确战争观念至为重要。正确战争观念如何建立?军事论著要学,非兵家论著也要学,国外新思潮的论著更要学。战!只为保卫国家,维护民权而战,战为休战,为永远消灭战争而战!” 张学良兴奋地看着这个年轻教官的面庞,忍不住热烈鼓掌,学员们也被教官的激情感染,随同张学良一同鼓起掌来。
  1920年8月,直、奉两系共推靳云鹏组阁。靳内阁亲直疏奉,引起奉系不满。1921年12月,张作霖进京推倒靳内阁,支持亲日派官僚梁士诒组阁。梁上台后,赦免被通缉的皖系军阀政客,同意日本要求借日款赎回胶济铁路,将该路改为中日合办。同时梁极力抑制吴佩孚。梁内阁的卖国行为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吴佩孚和直系各省督军乘机逼迫梁士诒下台。由此即将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
  很快到了四月份。这一天,张学良骑马跑到督军府门前,将马交给卫兵,朝会议室跑去。会议室内。王永江、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四人在等待开会。张学良走进会议室直奔张作相,低声与张作相商量着事情。
  这时,张作霖手拿一张报纸,兴冲冲地走进会议室,一进来便喊:“你们看,你们看!北京选举副总统有我一票哪!”
  杨宇霆走进会议室,看着张作霖喊“有我一票”的兴奋劲,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时张作霖又把报纸举到他面前,眉飞色舞地说:“副总统居然有我张某一票呢!”
  杨宇霆脸色淡淡地说:“是吗?这可了不起啊!”
  张学良将父亲拉到一旁去,不满地说小声劝:“爸,这一票的事,老跟人家说啥呀?别说了。”
  张作霖拍了拍儿子脑袋,瞪大眼睛,又劝:“一票咋的?你可别小瞧这一票,这都是中国名人!蔡元培也一票,章太炎也一票,我跟你说儿子,就这一票就叫你爸我动心啦!咱比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差啥啦?这副总统又算个啥呀,就是大总统……”
  张学良提醒自己父亲头脑清醒一点:“爸!咱东三省的事还没整好哪……”
  张作霖指着王永江,满不在乎地说:“咱东三省兵强马壮,你王大爷理财以来,省库结余1000多万,北京政府借外国的钱好几个亿,我比他们强多了——哎?你不在讲武堂跑这疙瘩干啥来了?”
  张学良知道自己年纪又小,又没有实战的经验,在这个会议厅说什么,都没有人会听,又提醒父亲:“你们不是要开会吗?”
  张作霖点了点头,找了一张椅子坐下,说:“我们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