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恶魔导演的战争 >

第21章

恶魔导演的战争-第21章

小说: 恶魔导演的战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他又走在这条路上。与前几次相反,今天他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身子微驼。当他挥手向人们致意时也不象往常那般有力。仔细看,可从他脸上察觉出一股淡淡的倦态。
  他疲倦了吗?他的确疲倦了。
  从十月战争到现在,他为埃及、为世界做了很多的事情。每一件事情几乎都要在全球引起震动。
  四十年前,当他做为纳赛尔的“自由军官组织”的重要成员被法鲁克王朝逮捕时,在狱中曾说道这样一句话:“谁若不能首先改变自己的思想,谁就不能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任何改革,也就不能实现任何前进。”
  他把这句话奉为座右铭,而且做到了这一点——
  他曾是纳赛尔的忠实信徒,是那样真挚地热爱和崇拜纳赛尔。他当副手时。对纳赛尔的任何主张都唯命是从,不说半个“不”字,因此被有些人讥为“唯唯喏喏上校”。据说每次开会。只要他提出新建议,纳赛尔都照例要用手掌搧他的额头,叫他住嘴。结果因为搧得太多,使他额上形成了一个颇大的黑痣。他也由此养成了沉默寡言、忍辱负重的坚强性格。他当政后,发现自己的导师纳赛尔的有些政策并不可行,便毅然改变了它们。他摒弃了纳赛尔按照苏联顾问意见而建立的独裁统治模式,重新健全法制,使埃及由一个警察国家变成了使人民有更多自由与民主的共和国。
  纳赛尔视苏联为恩主,请来了不计其数的苏联专家。纳赛尔死后,萨达特发现那些苏联专家并非真心帮助埃及富强,而是千方百计地朝各个要害部门渗透,达到控制埃及的目的。一九七二年,他断然做出决定,驱逐一万两千名苏联专家出境。
  一九六七年“六日战争”后,整个阿拉伯世界充满了灰黯的失败情绪,好不惨淡!而他却不消沉,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终于在一九七三年十月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击败以军,一战扬名。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萨达特痛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之深重,决心采取“和平主义行动”。他决定亲赴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与这个世仇死敌谋求和平。当他在议会宣布这个决定时,全体内阁成员都惊得目瞪口呆,甚至以为他讲错了话。当他们弄清自己并没有听错时,顿时哗然。有人高呼:“以色列虎狼之国,万万不能去!”
  萨达特淡淡一笑:“为了和平,我将会走遍天涯海角。那么,为什么要排除以色列?”
  他力排众议。他去了。
  在耶路撒冷,他到以色列议会慷慨陈词,开始了埃以的直接对话。一九七八年,在美国的参与下签署了著名的“戴维营协议”,次年,两国又正式签订和约。三十年来埃以间的战争状态结束了。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他做了这样多的事情。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其中包括信任、荣誉、友谊,还有他的精力。连他自己都感到疲倦了。前不久他在访问美国时曾告诉前总统卡特,他准备在明年某个时候退休。4
  他走上检阅台。
  国防部长加扎勒首先致词,朗诵可兰经。萨达特总统侧着头仔细聆听。接着,加扎勒宣布阅兵式开始。
  萨达特坐下了,拿出烟斗来抽烟。现在受阅部队尚未入场,检阅台上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总统身边除了副总统穆巴拉克和加扎勒外,还有他的私人秘书哈菲兹、武装部队参谋长贝勒纳比和侍从长艾林等高级官员。他们都在交谈。
  唯有萨达特沉默着。他含着烟斗,用沉沉的目光望着天际。贝勒纳比发出一阵很响亮的笑声,也未能引他转过脸去。
  他在想什么?
  有人给私人秘书哈菲兹送来一份紧急公文,要他速呈总统。他走到总统面前,看见总统紧皱着眉头,双眼眯虚起来,心中不禁一动:总统心绪不佳。萨达特不快时总是这副表情。
  以前每次阅兵,总统总是兴致很高,今天一反常态。
  哈菲兹悄悄走到了一边,没有同总统说话。他知道总统为什么不高兴。
  这些天,总统连续碰到了几件不顺心的事。
  其一,今年初,以色列驻埃及大使馆开始活动时,开罗大学一些青年学生组织示威游行,在总统府前嚎啕大哭,号称“哭泣示威”。最近,以色列突袭伊拉克核设施成功,那些学生又一次来到总统府前,要求立即与以断交。据说这一次哭的人更多了。警察出动干涉,双方发生冲突,互有死伤。
  其二,总统前不久访问美国,中央情报局一再提醒他要注意国内的宗教极端分子的活动,他不以为然。后来以色列情报机关“摩沙德”又向他提供了一份宗教极端分子准备暗杀他的详细计划,才引起他的重视。回国后,他下令逮捕了一千五百三十六个极端分子。当他发现有许多极端分子已经渗透进军队的时候,相当吃惊。他是那样相信自己的军队,这个发现对他那一贯很强的自信心是个沉重打击。
  其三,内阁里有些人对总统的私生活有些非议,说他过于奢侈,有几十座别墅和一百多辆轿车。而纳赛尔却是一个那么俭朴的人,总统为什么不能向他的前任学习呢?
  最后一点尤其使萨达特不高兴。
  军乐骤起,阅兵式开始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步兵,他们以整齐的英国式步伐通过检阅台。跟在他们后面的是数以千计的坦克和装甲车。钢铁的洪流一眼望不到边。黄尘滚滚,太阳也变得黯淡无光。
  今天,绝大多数埃及人都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大典的实况转播。电视台的军事评论员用自豪的声音说:
  “现在,精锐无敌的埃及军队开始接受统帅的检阅。八年前的今天,正是他们奋不顾身地冲过运河……”
  萨达特站起来。向他的子弟兵行军礼。
  士兵们齐刷刷地把头偏向右边。 驶在最前面的是——辆苏制T—62坦克。它将大炮平置过来向总统致敬。又过片刻,配着红、白、蓝三色(埃及国旗的颜色)的伞兵自天而降。冉冉飘落到检阅台前。向总统行持枪礼。
  萨达待还礼。脸色还是那么凝重:
  检阅顺利地按计划进行着。
  步兵、伞兵、坦克、装甲车、导弹,依次从检阅台前通过。队伍整肃,井井有条。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有两辆苏制卡车在检阅台前熄了火,但很快被推到路边,以便让大队通过。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因为这种事情在历次阅兵大典中多次发生。
  将近两个时过去了,受阅部队只剩下炮兵方队尚未通过。检阅接近尾声。
  炮兵开过来了。
  军事评沦员说:“看,这是我们的‘战争之神’!”
  人们向西望去。尘埃中,高射炮的炮管象森林一样耸立着。反衬着如洗的蓝天。5
  炮兵中尉卡里德已经在汽车里坐了三个小时了。他觉得这三小时比三个世纪还要长。
  他不停地看表,时针仿佛凝固住了。
  卡车司机坐在他身边。从上汽车以来,他一直避免同司机说话。他心里太激动了,他相信自己如果开口说话,声调一定是颤抖的。
  他紧握着一支苏制冲锋枪。汗水从手心渗出来。司机无意碰了一下他的枪,他象被针扎了似的做出反应:“别动!”眼里迸出恶狠狠的光来。
  司机笑了:“里面又没子弹、你那样害怕做什么?”
  卡里德察觉了自己的鲁莽与不慎,为了掩怖,他想笑,但笑不出来,依然把枪紧紧地攥着。
  他不能不这样做:枪里满是实弹。
  卡里德中尉是“赎罪与迁移”组织中的一个成员,对萨达特总统恨入骨髓。这几年来,他没有一刻不想着夺取萨达特的性命,苦于没有机会。这次阅兵,他泰命率领一门北朝鲜造的一三O毫米口径的火炮参加分列式, 而且行驶路线离检阅台最近。这可是不容错过的好时机!他决定在这那一天做出令全世界震惊的事情来。
  恰在这时,萨达特下令逮捕了一千五百多名极端宗教分子,其中有卡里德的弟弟,这更增加了他下手的决心。他知道这样做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毫不在意,最大不过一死?
  ∷慌滤馈!笆曜镉肭ㄒ啤弊橹锏娜魏我桓鋈硕疾慌滤溃坏┘尤胱橹阒丈坏猛顺觯绻型痉椿诨蚋谋湫叛觯却囊欢ㄊ撬叫毯退劳觥K敲渴泵靠潭际艿秸庋慕逃何诵叛觯煞凵硭楣牵嘣谒幌А?
  他进行了周密的准备。
  他手下共有三个士兵,他故意在检阅前两天安排他们去休假,然后从同伙那儿挑选三个人来顶替。
  这三人原来都是军人。一个因为有“极端思想”而被开除了军籍,一个是自愿退伍的伍长,另一个是后备军官。三人的枪法都相当好。
  卡里德知道受阅前武器要受到严格检查,便事先把从埃及运来的子弹、手榴弹藏在炮车上。检查过后,再偷偷调包。
  昨天下午,三个同伙来到军营。他向司令官报告说,这三人是中央军区派来代替休假者参加阅兵的,并当着司令官的面,声色俱厉地训斥他们:“命令你们三点钟来,怎么拖到现在?这是绝不允许的!到禁闭室去!”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把那三人隔离起来。如果他们同别的军人接触,谈不上三句准会露馅。为了不使司令官起疑,他还仔细搜了他们的身。
  今天早上,他把他们从禁闭室里放出来。四个人打照面时,尽管无他人在场,但淮都没吭声。他们不需要再商量什么,一切都在很早以前就策划好了。他们默默交换着沉重的目光。
  开赴纳斯尔城前,卡里德向那三人伸出两个指头做“V”状。这是胜利的表示。今天,这也是死亡的表示。
  现在那三个人就坐在车厢里。时间是那样难熬……
  突然,命令传来:准备受阅。
  汽车突突地发动了。卡里德只觉得一阵晕眩,双眼发黑。他突然感到自己是那样虚弱,四肢无力。脊背上仿佛有一条小毛虫在蠕蠕爬动,那是汗。6
  一点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