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请薛仁贵-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通和秦怀玉走上台阶,罗通问道:“请问,这儿是薛元帅府吗?”
家人说:“是。不过如今我们老爷不做官了。请问二位贵姓高名?”
“我是罗通。”
“我是秦怀玉。”
“哦,原来是二位国公爷。不知二位国公爷有何事?”罗通说:“你快进去报信儿,就说我二人奉旨来请薛元帅,请他出府接旨。”
“是。”家人急忙往里跑去。
罗通取出圣旨,做好了宣读的准备。可是,薛仁贵没有出来,出来的是薛家的外总管王茂生。王茂生与三年前大不相同啦!如今已出落成一位呱呱叫的场面人物了。他抱拳施礼说道:“二位国公,我兄弟仁贵说他已经不做官了,所以也就不出来接旨了,请海涵。二位国公,请进府。”
罗通和秦怀玉互相瞅了一眼,那意思是说:怎么样?看这架势,十有八九是白来呀!
王茂生领着二人进府奔向待客厅。另有家人把二人带来的随从让进配厅。
罗通和秦怀玉一进待客厅,薛仁贵忙迎上前来笑着拱手说道:“二位贤弟,恕愚兄未能出门远迎。”
罗通亮出圣旨,双手一举,说:“圣旨到,大哥接旨吧。”
薛仁贵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他不但没有接旨,反倒坐下了。他坐得稳如泰山,一动不动,并且一言不发。罗通无奈,只好把圣旨放在桌上。二人给薛仁贵施礼。薛仁贵连忙起身扶起二人,赔笑说道:“二位贤弟,京都一别,十分想念。愚兄蒙冤,多蒙你们相救,此恩愚兄没齿不忘。”他吩咐家人看座,献茶。
秦怀玉说:“大哥,我二人先去拜望嫂嫂,回来再喝茶吧。”
“也好。”薛仁贵带领二人到后宅,见了柳迎春。引见之后,柳迎春忙叫丫环看座,寒暄一番之后,问道:“二位贤弟,你们不在京城陪王伴驾,来到绛州为了何事?”
二人把西凉下战表,奉旨请薛仁贵入朝挂帅带兵西征之事简要说了一下。柳迎春听完,哼了一声,柳眉立了起来,杏眼瞪得滴溜圆,问道:“二位贤弟,你大哥去吗?”
这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还没和大哥说呢。”罗通答道。
“你们既然对嫂嫂讲了,我看就不必和你大哥再说了。嫂嫂对二位贤弟直言相告,你大哥不想再做官了,就是他想去,嫂嫂我也不答应。你大哥没死在京城就算万幸……”
说到这里,泪水涌出眼眶,吧嗒吧嗒地滴落下来。
薛仁贵的眼圈儿也红了。罗通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叹了一口气,说:“嫂嫂,你别再往下说了。”
“大哥,我们到前厅去吧。”秦怀玉一见势头不妙,忙说。
罗通和秦怀玉告辞了柳迎春,同薛仁贵回到待客厅落座。薛仁贵吩咐准备酒宴,然后问道:“二位贤弟,不知我义父贵体如何?”
秦怀玉叹了一口气:“命总算保住了,可是,显得有点儿痴呆。他老人家已命宝林代他上书,提出告老还乡,天子准本了。”
薛仁贵心如刀绞,泪水簌簌而下,“嗐,义父若不是为了我,哪能落到这般地步?”
罗通与秦怀玉忙又劝解一番。不多时,酒宴摆好,薛仁贵叫人请来两位总管王茂生和梁好友一同吃酒,把二人引见给罗通、秦怀玉。吃酒中间,薛仁贵谈起自己从军之前的贫苦生活,又说:“投军之后,妻子柳迎春和顾妈妈缺吃少穿,多亏了大哥王茂生和兄弟梁好友周济,不然,妻子儿女和顾妈妈早就冻死饿死了。”
王茂生、梁好友不好意思了,说:“嗐,还说这些干什么!”
“二位好友,你们的恩德犹如天高地厚,我永远忘不了呀!我还要说在长安遭到诬陷时,如不是英国公、卢国公、义父和怀玉、罗通等众位贤弟千方百计为我求情,慢说我一个薛仁贵,就是十个薛仁贵也早死啦!这些事,我终生不忘啊!”
秦怀玉、罗通齐说:“大哥,你醉了吧!”
薛仁贵笑了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凄苦:“二位贤弟,我喝酒从来没醉过,就在老贼李道宗家里醉了一次,定是他用蒙汗药把我给迷昏的。”
“大哥,过去的事咱不提了吧。”
“好,大哥不提了。方才,二位贤弟在后宅和你嫂嫂说了几句,你们的来意我也明白了八九。西凉兴兵,天子让你二人请我入朝挂帅西征,是这么回事吧?”
“正是。”
“二位贤弟,你嫂嫂不是讲了吗?就是为兄想去,她也不答应。再说,愚兄也不会去。你们回去后对天子讲,我已身败名裂,无颜再进京城,更无颜挂帅统兵了,还是另请高明吧!”
二人听着这些话,还未气馁。用完酒饭之后,又耐心劝薛仁贵入朝。薛仁贵说:“实在对不起二位贤弟,愚兄实在不能入朝。”
王茂生说得更不客气:“你二人愿意住几天,我们就陪着在绛州玩几天;不住,你们就请回吧。别再劝仁贵入朝做官了。”
梁好友接着说:“你们和我大哥既是好友,就别害他了,饶了他吧!”
秦怀玉眼望薛仁贵:“大哥,你听我再细说说。其实,我二人本不愿意来,英国公动本让万岁传旨命我二人前来。他说:”如若没有这个机会,薛仁贵何日才能出头?‘我二人觉得言之有理,才领旨前来。西凉下战表,要我大唐献出罗家。你大概知道,苏、罗两家仇深似海。当年,苏林将我罗成叔父引至周西坡,一声令下,用乱箭射死我罗叔。
后来,罗通贤弟扫北时杀了苏林,可是,苏凤却逃跑了。苏凤逃到西凉,立志报仇。如今苏家之后苏海苏宝童当上了西凉兵马大元帅,下来战表指名道姓要我大唐献出罗通贤弟一家,不然,就以刀兵相见。实际上,西凉以此为借口,意欲夺取大唐江山。罗通贤弟在金殿上讨旨,要挂帅西征,英国公动本说,别人挂帅都敌不住苏宝童,惟有薛仁贵才能与之匹敌。我二人奉旨来请大哥,一是为了保江山,让大哥以后和我们同殿为臣;二来求大哥拿苏宝童,为罗家报仇。大哥千不看万不看,看在罗通贤弟的面上,跟我们入京,挂印为帅,带兵西征吧!我也知道大哥一肚子冤屈,待得胜回朝,我们大家一定帮助大哥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洗冤雪耻。“
秦怀玉说完,罗通又接着劝,可无论怎么说,怎么劝,薛仁贵就是不答应。他说:“我已无脸进京入朝了。记得我负屈含冤被罢掉官职去拜见义父时,义父让我火速离京。
为什么呢?就是怕我再遭横祸。我若入朝,义父也不会答应。二位贤弟,莫怪大哥不讲人情。你二人骂大哥吧,怎么骂都行,如果非叫大哥去不可,大哥只好拔剑自刎,死在二位贤弟的面前了。“
话已经说死了,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罗通和秦怀玉当然知趣,也就不再劝薛仁贵了。
秦怀玉尴尬地微微一笑:“大哥实在不想还朝,也就算了。千万要保重身体。我二人多有冒犯,大哥莫怪。我二人告辞,就不见嫂嫂了。”说完,罗通带好圣旨,二人告辞出府。
薛仁贵和二位管家将罗通、秦怀玉送出府门。随从们已吃得酒足饭饱,并喂好了马。
罗通、秦怀玉在马上抱拳作别:“大哥请回吧!”
“二位贤弟一路平安!”
闲言少叙。罗通、秦怀玉带领随从返回京城长安,各自回府。
第二天早朝,李治升殿,文武群臣参驾已毕,文东武西,归班站立。黄门官来说:“越国公罗通、胡国公秦怀玉还朝,求见万岁。”
李治急欲知道是否请来薛仁贵,连忙说道:“宣二位爱卿上殿。”
罗通、秦怀玉上殿参驾,李治问道:“二位爱卿,请来薛爱卿了吗?”
罗通奏道:“万岁,薛仁贵满腹委屈,言说他没脸面再见到义父与亲友,更没脸面挂帅统兵,不愿入朝。臣二人再三相劝,仍无济于事。他说,如若定让他进京,他就拔剑自刎。
臣二人无奈才返回京城,请万岁宽恕微臣无能。“
李治听罢,愁容满面,唉声叹气,文武群臣默默无语。李治瞅了一眼徐懋功,说道:“徐爱卿!”
“臣在。”
“你看,何人挂帅呀?”
“万岁,依臣之见,还得请薛仁贵挂帅。”
“可他不肯入朝呀,这如何是好?”
“万岁不必为难,薛仁贵不来,那是因为罗通与秦怀玉二人并未真心去请。万岁可传旨,再派二人去请薛仁贵。如果请来,论功行赏;请不来,严惩不贷。”
罗通、秦怀玉大吃一惊,暗想:你怎么给皇上出这个馊主意呀?这不是跟我们过不去吗!
罗通忙奏:“万岁,臣二人确实出于真心去请薛仁贵,可是,他说什么也不来。如果再叫臣二人去请,定然是徒劳往返。”
徐懋功笑容可掬,慢声慢语地说道:“万岁,此次去请薛仁贵,可再派二人前去。
薛仁贵提出无脸再见义父,那就派他义父的两个儿子尉迟宝林、尉迟宝庆同罗通、秦怀玉一同去请。他们多说好话,会把薛仁贵请出来的。“
李治十分相信徐懋功,叫道:“尉迟宝林、尉迟宝庆。”
尉迟宝林、尉迟宝庆出班答道:“微臣在。”
“朕命你二人与罗通、秦怀玉一同去请薛仁贵。”
“遵旨。”
罗通、秦怀玉无可奈何,只好同尉迟宝林、尉迟宝庆前往。第二天,四人带着随从,骑马离开长安直奔绛州,二请薛仁贵。
他们带领随从日夜兼程,风风火火地进了绛州城,来到薛仁贵府邸门前一看,啊!
顿时目瞪口呆。只见府门外扎着白彩,贴着白对儿,出出进进的家人全都头戴白,身穿孝。四人呆怔片刻,急忙跳下马,随从接过缰绳,前去拴马。秦怀玉看着罗通、尉迟宝林、尉迟宝庆,说:“这么大的丧事,是谁死啦?”
尉迟宝林说:“不管是谁死了,反正绝不会是薛大哥!”
“但愿如此。”
四个人说着奔府门而去,猛然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