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炮击金门-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活着好像只为了一件事:战斗!
小嶝的战斗可能是最残酷的,国民党老早就恨死了小嶝,所以他打我
绝不讲手下留情,地面建筑全被炸烂,岛上一片焦土。
我们的炮兵也不是吃素的,同敌人以凶对凶以狠对狠。然而,炮兵打
炮好痛快,民兵搬运炮弹好辛苦。每天半夜12点钟以后,运输船准到,由
于小嶝还未建成长码头,来船只能在浅海地段抛锚,抬炮弹必须下水。海
水挺深,淹到我的胸部,浪头涌来,人都站不稳。我那时虽然年轻劲大,
但扛80斤重的炮弹箱,上坡走将近一华里路程到无名高地,还是觉得很吃
力。刚刚出水,浑身湿漉漉的,海风一吹,三伏天也会冷得打抖,关节炎
一下加重了。算一下,解放后我在防炮洞一共住了11年,炮战中又带病下
水,骨头全坏了,现在遇到阴天下雨。所有的关节都会痛,靠老张长时间
按摩才能顶过去。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炮战期间我们饭可以吃饱,但菜天天顿顿就
是两个——盐拌海蛎子和咸萝卜干,吃得你一看到这两样东西就反胃吐苦
水。肚里没得油水,却要一晚上扛十趟八趟炮弹并且连续几个晚上这样扛,
人确实有点吃不消啦。所以,我们对解放军打急促射是既盼望又发怵,严
惩敌人谁都盼望,看着堆积如山待搬运的炮弹箱又谁都发愁。但在小嶝你
绝对听不到任何一句牢骚或怨言。炮弹从出厂到在敌人的阵地上爆炸,经
历了连续不断的转运,我们小嶝是这个过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小嶝
民兵为这个环节从未延误和卡壳而感到自豪。
运输船拉来的不光是炮弹,还有圆木、水泥、石头、麻袋。但小嶝无
法停大船,外运难以满足构筑工事的需要,材料大量还得靠本岛自行解决。
炮战刚开始,阵地上缺木料,炮兵一个营长问我咋办,我说:只有卸门板
了。那时岛上的老房子门板都很好,木头又重又结实。你要拆人家的,就
得先拆自己的,我和干部带头拆了,别人才没有话讲。就这样,我带头,
一天之内全岛几百户的门板拆得光光,成为名副其实的“夜不闭户乡”。
后来,阵地上石料又供不上了,这个好办,敌人炸毁一间房我们就扒一间
房,不管它是正房偏房,也不管是盖房的备料或厕所猪圈,能用的砖、石
全部抬走。抬的时候同房主连个招呼都不用打,因为一切为了战争,不要
讲是谁家的,全部给我用上,补偿的事以后再说。有人讲笑话,炮战使小
嶝实现了两个共产主义:物质上,被炸回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所有乡民
都没了家没了私有财产,住防炮洞,吃大锅饭;精神上,则升华到了高级
共产主义境界,做到了心甘情愿无偿地贡献一切。小嶝的群众太好了,多
少年过去,没有一个人缠住我向我讨门板讨石料,他们硬是凭自己的双手,
建起了一座新小嶝。
当然,对前线民兵而言,最大的考验还是过生死关。打仗就会死人,
尤其小嶝的炮工事做得太仓促,全是简易露天的,伤亡更难以避免。记得
有一天下小雨,炮兵一个姓王的副指导员看我没穿雨衣,伸手抓过一条麻
袋盖在我身上,对我说:小洪,今天的战斗可能特别激烈,你把阵地上的
民兵都撤下去吧。我说:不行,基干民兵和部队混编是上级的命令,没有
民兵,谁给你们运炮弹嘛。几小时后,这个王副指导员就中弹牺牲了,现
在我还经常想起他来,想起来就非常难过:他穿一个红背心,整天乐呵呵
的,爱出个洋相,会唱几句家乡小调。好好个人,一转身就没有了,这就
是战争。那天,我们无名高地被打塌了一处炮掩体,部队伤亡十几人,民
兵牺牲了4个, 名字我都记得:周坊、邱详仁、洪天雨、邱永利。人全被
炸得七零八落肠子流了一地,尸体没有一个是完整的。部队上的同志,我
们用白布一只胳膊一条腿一截身子包起,运回大陆。民兵尽量给他拼凑完
整擦洗干净,换上寿衣装进棺材,然后才通知家属来看。不能多看,看几
眼便钉棺下葬,因为死者面目全非血肉模糊,看多了怕家属接受不了心里
难过啊。然后开追悼会,誓为死去的战友报仇!然后继续战斗。现在回想,
伤亡如此惨重可无名高地上的基干民兵没有一个要求撤回来的,没有一个
偷偷开小差的,这就是我们小嶝。战后有的首长称我为“女英雄”,我诚
惶诚恐,觉得受之有愧。可报纸上称小嶝为“英雄海岛”,我心安受之,
因为这确实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一战成名天下传,不管洪秀丛是否认为自己是“英雄”,作为新中国值得骄傲的一代女杰,她的名字上了北京的报纸,印在小学生的语文课本里,也永远走进了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孩子心中。她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字竟有如此大的魅力,三十几年过去,那个早已中年的“孩子”又千里迢迢跑到厦门来,楔而不舍地寻觅求见记忆里不会消逝的偶像。
我的最后一个问题仍是爱听故事的孩子式的:后来呢?
老人笑答:几句话便可说情,文革中先由厦门水产局副局长的位子乘“降落伞”去当售货员,又一夜间坐“火箭”升任省革委会副主任,最后“官复原职”,按局级待遇退休,总之,身不由己地被折腾一番后,又顺其自然地归于了平淡和平静。
我忍不住又问了最最后的一个问题:您曾经名贯中华,而现在……您怎么看这巨大的时空反差,和晚年的寂寞呢?
老人爽朗大笑:工作、战斗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出名”的人,就永远不会有“不再出名”的烦恼;年轻时最大的愿望是享受和平,享受了和平的晚年便一定很充实很满足;我的一切都很顺其自然,何来反差?我觉得越来越开放的厦门和依然闭门禁锢的金门倒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反差现象。这几年厦门接待了不少参加过“八·二三炮战”的金门老军人,什么时候像我这样的厦门“老炮战”也能踏上金门的土地游览一番,我想我们中国就真的是前进了一大步了。
我的脸在发红发烧,我想到了自己所提问题的唐突,我不该忘记秀丛老人是小嶝人,那是一座面积袖珍而胸襟广阔的海岛。
3
1958年,小嶝岛另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是乡党支部书记洪顺利。
为了写这本书,曾跑到八一厂资料库借看了一部五十年代拍摄的纪录片《一定要解放台湾》。紧接着炮兵训练的镜头,银幕上一丛芦苇深处站起一位年轻健壮的民兵,他的衣襟在风中翻动,一张有棱有角的脸被烈日晒得黝黑,手中的枪自右向左朝着大海转动,海鸥般犀利的眼睛在海面扫视搜寻……放映员告诉我:喂,这位就是当年的洪顺利。
我要求回放一遍。八秒钟的历史镜头像一幅素描,简捷地勾勒出人物的个性:坚毅、勇敢。
洪顺利老人说:其实,我小时候胆量并不是很大,都十三、四岁了,日头一落还不敢一个人出家门呢。跟父亲出海,风浪稍大一点会吓得跑到舱里缩起来。特别是一看到当兵的腿就会打抖。那时候兵匪一家,军队祸害起老百姓来比匪还厉害。父亲一直教育我们,自古渔民有三样惹不起:台风、暗礁和丘八,望到穿黄马褂的来了,一定早早躲避开。
洪顺利到底没能躲过去。
1949年10月17日,从大嶝溃败下来的国民党对小嶝进行了疯狂的劫掠和抓兵。16岁的洪顺利已经被抓,走到小巷拐弯处,他猛地撒腿狂奔,仗着道熟,三拐两拐,从刺刀尖下逃脱。在草丛里猫了一夜,第二天清早才敢蹑手嗫脚摸回家。妈在抽泣,爸在唉叹,一问,船被国民党抢走了。他一口气跑到海边,码头上空荡荡的,全岛大小五十多条船,一条也没剩下。船,是渔民的第二条命,没有船,岛就变成了孤岛、死岛,一步也休想往外面走。没了船,家家户户都像死了爹妈,全岛一片嚎啕声。谁料想,祸不单行,灾成双来,隔天,国民党飞机又来扫射轰炸,几十颗炸弹把小嶝变成了火岛废墟,吴雄一家四口死了仁,蔡闷的丈夫被炸断了肋骨,自家门前也落弹一颗,门窗全部炸烂,屋顶掀去,家里不剩一件完整的家什。要不是解放军上岛抢救,要不是新政权贷款贩灾,这日子确实不好往下熬啦。
洪顺利拉住一个解放军当官的袖子:长官,能不能给我一枝枪?问他干什么。他从牙缝挤出两个字:报仇!
这个时候的洪顺利还完全不晓得共产党和国民党究竟为了什么打仗,更不懂什么“马列”和“主义”,但是,短短几天,他便毅然决然地投向一个阵营去反对另一个阵营,并且是要用他过去见了害怕的枪去反对,这变化对于一个原本怯懦憨实的老百姓来说诚可谓翻天覆地。官逼民反,殃人者自殃,国民党撤逃大陆前在东南沿海的烧杀抢掠,使成百上千个洪顺利一夜间成了铁杆对立面,造成一个又一个本来与世无争的“小嶝”同金门誓不两立。蒋介石陆海空三军大元帅作为中原逐鹿的输方也曾在孤岛坦率检讨:“军纪弛废是我们丧失大陆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级均不能有效约束部队,及致兵与匪同,骚扰百姓,民众对中央诚信全无,反倒乐与毛共匪帮同流合污,徒使敌人发展壮大……同志们须知,我们反攻的基础第一位是人心的归向,第二位才是强大的武力。自古未见军纪败坏而得民心者也……”
背上了长枪的洪顺利迅速变成了一个令金门头痛的人物,十几年间,他到底有多少次驾船靠近或登上金门执行任务已经数不清,所有的经历贯穿了一个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