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抠脚大汉变男神-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事,虽然今天你的真身离开了,但是你的蜡像将与我同在。
这就是真神对于我的指示。
这还是没有脱离的了神经病的范畴。
对于残障人士尤其关爱的秦观,丝毫没有看出一丝的不满,反倒是对于杜莎夫人蜡像馆的专业而热情的服务,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他想要吐槽也不会找现在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这个馆长负责人是怎么想的,在今天秦观到来的时候,特别的约到了《每日快报》负责娱乐版块的记者,来为秦观做一个简短的专访。
制作蜡像并加入到馆内的收藏,这对于任何明星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新闻,但是秦观并不知道,就是这样的新闻,反倒十分的符合《每日快报》的风格。
这个在英国的销量排名十分的靠前,购买者的群体就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但是由于他们的构成基数极其的庞大,想要了解英国人的普通民生,只需要购买上一份快报即可。
第919章 尖锐的问题
而秦观恰巧就是欧洲老百姓们现如今最喜欢八卦的,为数不多的亚洲明星之一。
当然了,他们所有的猜测新闻都与今年下半年的威尼斯有关。
那就是这个帅气的亚洲男演员是否能够拿到欧洲三大的最后一个奖项。
为此,还有不少的地下钱庄和博彩行业提前给出了赔率。
但是由于整个民众群体对于秦观的看好,在现如今的盘口上,拿到奖项的赔率竟然只有1。08左右。
这基本上是意味着,大众们都相信秦观是百分之八九十的一定会在这一次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有所斩获了。
所以,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报纸,又怎么可能少的了去挖掘好不容易来英国一次的秦观,他身上的新闻呢。
于是杜莎蜡像馆与他们一拍即合,在安静的一层大厅的后半部分,来了一个宝贵的不足十分钟的采访。
“秦观先生,你好,我是每日快报的塔姆,很高兴你能接受我的一个简短的采访。知道你肯定是事务繁忙,但是不要担心,我的问题只有几个,不会耽误你太多的工夫的。”
“没关系,我还有一点时间。”
“好的,谢谢!首先我问一下英国粉丝们最关心的问题吧,听说秦观去年出演的两部电影顺利的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那么你认为,在这一届的威尼斯的电影节上,能圆了你的欧洲三大的大满贯的梦想吗?”
秦观听了这个问题,坐了一个十分讨喜的耸肩的动作:“这个不应该问我,我想我应该和你一起问问这次威尼斯评委会还未出炉的成员名单,问问在电影节上还没有出现的那些观影的观众,”然后秦观指指天:“以及保佑威尼斯民众们的神灵,是不是同样也保佑我。”
“呵呵呵,秦观,没想到你是这么幽默的人。”
“那么,如果你此次没有获奖的话,你会对威尼斯电影节提出质疑吗?”
“不会。”秦观坚定的摇了摇头:“一部影片的获奖与否是多方面的原因,一次的失利并不代表任何的问题。”
“更何况,这还是我的威尼斯电影节的初体验,对于那些百折不挠的老演员来说,我还年轻。”
“不着急,今年不行,明年来,总有一年影帝的桂冠会颁发在我的手中,实在不成,等我一二十年之后,评委们也会可怜我,给我来上一个终身成就奖的奖杯的。”
“就冲着我为威尼斯电影节锲而不舍的制造话题,这个奖杯,我可是当仁不让的。”
这种自身就散发着强大的自信,却不是咄咄逼人锋芒过盛的男人,让对面负责采访的记者感觉到整个采访的过程都十分的流畅。
因为好奇这个亚洲影星的这种风轻云淡,成竹在胸的限度到底在哪里,塔姆决定问一个相对比较尖锐的问题,看看他那张翩翩君子的脸上会不会带上点别的什么表情。
于是他直接改了前两个现实向问题的方向,毕竟这次是为了秦观来做蜡像的采访,不问点于此相关的问题,好像有点不太合适啊。
“那么秦观先生下面的问题……”
“是第三个问题了吧……”
“是……”
思路差点被打断了,这年头还有明星嫌弃采访多的,塔姆用怀疑的小眼神偷偷的看了秦观一眼,不是这个大明星察觉出点什么了吧?
“秦观先生,众所周知,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前身实际上就和我们报馆一样,是对世人展示消息的一种途径。”
“只不过他们是用更加真实的场景,以及一些经典的镜头,将拟人化的名人们的日常或者工作的状态呈现在观众们的面前。”
“因为它的历史性和专业性,也让杜莎夫人蜡像馆留存了一些极具历史意义以及在娱乐圈内都十分经典的名人的形象。”
“而今天,秦观你的蜡像,也将和斯大林,丘吉尔,卓别林等这些近代最著名的人物归列到了一起,成为杜莎夫人蜡像馆主会馆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你认为你的名气和你的贡献与已经现存的这些蜡像人物影响力相符吗?”
瞧瞧塔姆记者找的这些人,一提到秦观,难道不应该将他划分到娱乐明星的行列吗?刚才提到的那些人,除了卓别林,没一个人演过电影。为什么要拿一些政要人物说事?
话题也不是这么找的。
想到这里秦观反倒是笑了:“塔姆记者你真是我遇到的最幽默的一个人了。”
“因为如果从今天起我回国,打算去考一下我们国家的公务员考试的话,哦,公务员考试就类似于你们这里加入党派并参加公选的一个初级的通行证。”
“我的公务员考试顺利的通过,并在国家的安排下正式到岗之后,你只需要等上个一二十年,我可能就会通过我的助理联系你,再来回答你现在的问题了。”
“如果你询问的只是卓别林的话,我想说,创造了一代经典的人,不一定是已经逝去的或是被人缅怀的人。”
“因为蜡像馆的作用,就是为后人留存那被封存的记忆。”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也许在我逝去的时间如同卓别林大师现在那般的久的时候,那时候的世界人民,没准把我也当成了一个里程碑一般的人物。”
“所以,这个问题我还真不好回答,因为你可能需要活的更加的长久一些才行。”
好吧,秦观你这么幽默合适吗?
塔姆有些目瞪口呆,一旁的秦观却是轻拍了这个小伙子的肩膀一下,带着这个世界上最狡黠的笑容低声的说了一句:“三个了啊。”
“呵呵呵,是啊。”
“谢谢你的采访,很高兴能够认识你。”
塔姆握住了气势又变的颇足的秦观主动伸过来的告别之手,脸上挂着面条泪的想着:这难道不是我的台词吗?
被反客为主的记者与明星,好心塞。
可惜打错了算盘的塔姆,只能看到秦观一行人挥手离别的背影和身边的面皮直抽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负责人。
第920章 钢琴家
说好的顺带帮我们搞搞宣传的采访呢?被你这样一搞,你打算怎么写秦观的这次加盟?
还能怎么办?
编吧,还要往好里边编。
并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每日快报》奋力的吹捧的秦观,正在按照自己的工作节奏进行着安排,却被接下来的一个电话,给自己的行程稍微的添加了一点小插曲。
那是因为现如今,但凡要是和美国的奖项产生点什么联系的国内的影星,总是能通过七扭转的关系,找到秦观进行咨询。
因为对于美国娱乐界的了解,也因为秦观在这里的人脉,都让那些一直在本土奋斗的演员或者各界的明星们,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
但是这次不同,这次是一个特殊的人通过美国本土音乐界的朋友,找到了秦观。
人家也不是来寻求帮助的,人家是来结交的。
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郎朗,很巧的是他也是和秦观有过沟通并最终没有达成最终协议的IMG音乐公司,旗下的新签约不久的艺人之一。
这可能是与郎朗的年级有关,虽然他从小就受到的是国内的正统的音乐学院派的教育,比赛的轨迹也是少年成名,一次比一次拿到的奖项更重,在美国著名的柯蒂斯音乐学院受到的也是最正统的音乐家的教育。
但是他却永远怀有着一颗圈内人的心。
因为他性格外放,与严肃的气质高雅孤芳自赏的钢琴家格格不入,因为他认为钢琴不仅仅是艺术人的孤芳自赏,理应该用通俗的方式展现给大家。
所以他义无反顾的在从音乐学院顺利的毕业之后,就接过了IMG音乐公司向他抛过来的橄榄枝,直接就成为了流行钢琴音乐中的一员。
古典音乐与交响乐演奏厅,郎朗自觉他的灵魂无法感到有效的共鸣。
现如今,他觉得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这一年,他入围了格莱美奖的最终的提名。
这个全球音乐届的顶尖的奖项,这个北美音乐的狂欢之日,这个选出了无数优秀作品的权威的大赛,让无数的音乐人为之疯狂。
但是最为讽刺的是,郎朗的这个提名,却是因为他演奏过的《贝多芬第一/第四钢琴协奏曲》而获得第五十届格莱美最佳乐器独奏的提名。
所以获得了在格莱美颁奖礼上出场资格,并有幸与诸多音乐人同台竞技的郎朗的感官是十分的复杂的。
在他通过IMG音乐公司的人了解到他们与秦观还有这样的渊源的时候,他就积极的想要与这个同样不务正业,却不务的十分成功的老乡,好好的聊聊。
当然了,也是顺便的拉拉关系。
乡党吗,在国外,尤其的注重。
但是现如今的秦观,可不是郎朗想要见到就能约访成功的人物,因为在国外,没有什么大事就找上门,想要套关系的人可是太多了。
于是作为一个聪明的人,他自然采取了迂回的政策。
那就是抓住秦观回美国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