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乱-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你们几个,怎么不裹湿布!”有人发现了边喘粗气边看热闹的周大牛等,冲过来大声质问。
周大牛想回答,张开嘴巴,却感觉到口水淅淅沥沥地淌了满胸。他觉得自己的头也开始发晕,脚下开始旋转。“我中毒了!救 ,救……”他伸出手呼救,没等来人冲到自己身边,已经一头栽倒于地上。
呵斥他的人是个校尉,见到周大牛等人软倒,赶紧叫过几个弟兄,七手八脚地将他们抬了下去。“有人中毒,快点,谷外的火堆赶快清理干净!”晕头涨脑的周大牛听到身边很多人在喊,看见很多条腿跑来跑去。下一刻,他彻底地失去了知觉。
当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周大牛发现自己躺在山谷外的河滩上。附近躺着的弟兄有数百名,每个人头上都搭着湿葛布。十几个手脚比较利落的兵士在一名郎中的指挥下,挨个给大伙灌药汤。喝过药之后,不断有人爬起来,跑到河边大口大口地呕吐。听动静,他们几乎把胆汁都给吐了出来。
“造孽啊!”周大牛听见那名郎中在自己头顶附近大声叹息。
“咱们能兵不血刃地拿下的半个山谷,多靠了孙先生的妙计。这怎么算造孽呢,先生也不算算,按今天上午的情形,此举等于救了多少条命回来!”有人在头顶笑着搭腔。周大牛哆嗦了一下,他知道说话的人是明法参军秦纲。骁果营里所有辅兵和犯了错误被打入苦囚团的人都由此人掌控。大伙适不适合转为战兵,何时能结束苦役全凭此人一句话,因此,很多人听见秦参军的名字比老鼠见了猫还老实。
“唉!”随军郎中孙晋苦笑哀叹,“秦参军有所不知,这计策,怎可能出自孙某之手!”
听到这话,周大牛本能地竖起了耳朵。他在山谷里呆得时间短,中毒本来就不深。恐惧之心一去,好奇心立刻被头顶上的谈话给勾了起来。
这么毒辣的计策,绝对不是一个医者所能想出来的。周大牛深信自己的判断。从秦参军和孙郎中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中,他慢慢得知了“毒计”的出笼始末。
原来,在中午的时候,见到雄武郎将李大人为没法传递消息给可能会出现在山谷另一侧的宇文述大人而着急,孙郎中一时多嘴,就根据行医多年的经验,建议郎将大人在本侧山谷点几堆马粪,利用动物粪便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凝而不散”的特点,告诉附近的兵马有大军赶到了山谷西北。
此番接应远征军行动,监军宇文士及大人利用父辈的关系弄来了一万五千多匹战马。所以,收集些马粪自然不是什么有难度的任务。可事情坏就坏在孙郎中过于心善,在李将军派人收集马粪的时候,他叮嘱了一句:“不要收集太多,湿马粪的烟有毒,浓了会把人熏坏!”
一语惊醒梦中人,听了孙郎中的话,李郎将和宇文监军两位大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用烟熏高句丽人的狠招。无名山谷内大河直穿,火不可能点起来,却是个放烟的好地方。这附近高山横陈,百十里内就这么一个大缺口,所以只要谷口处有烟,肯定会被山风吹到谷中去。
主将和监军都不在乎名声,底下的士兵自然更是不择手段。众骁果当中很多人在应募入伍前就是横行乡里的混混,堵个烟囱啦,下个毒啦,顺风向人眼里洒沙土啦,诸般阴损招术他们最擅长不过。很快,湿马粪里就被加入了巴豆、断肠草、五步毒、蛇涎草、毒蒿子等辽东大地土生土长的“添料”,烧出的浓烟滚滚向山谷中灌去。
起初,李旭和宇文士及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没指望毒烟真能起到克敌制胜的效果。但在毒烟涌起后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内,两位将军就陆续改变了主意。毒烟的效果太好了,出人意料的好,隔着一千多步,大伙逆着风都能听见山谷内高句丽人的惨叫声。于是,越来越多的马粪被堆到了山谷口,越来越多的毒草被放到了火堆上。
再往后,毒火木排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看到烟熏攻势能代替自己上前拼命,谁不想将战果扩到最大程度。从督尉、校尉到小兵,群策群力,无数条建议被大伙提了出来。宇文监军和李郎将两人将建议逐个筛选,总是挑那些最狠,最毒的办法付诸实施。
从第一股毒烟升起到现在,只经过了一个半时辰。前方传回来的消息却是,小半个山谷已经易手。此刻李郎将正指挥着大伙将毒火堆向前挪,大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可能。而整个骁果营为毒烟战术付出的代价只是七百多个轻微中毒的伤号,眼下都躺在河滩上等待孙郎中带人救治。
“此计无法长久,过了中段,山谷就会由窄变宽。毒烟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周大牛听见自己头顶上有人惋惜地总结。
“马粪也不够了,早知道那玩意儿有用,昨天就多给战马喂点料!”周大牛匍匐着抬起头,小声插了一句。
“这你放心,咱们李将军早有准备。等会儿谷里的烟一散了,他就立刻带人杀上去。反正咱们在上风口,弟兄们的士气正旺!”一名受了烧伤的校尉大声回应。提起自家的李将军,校尉大人满脸自豪。
“嘿嘿,估计没人能挡住咱们李将军那把黑刀!”周大牛也跟着搀和。
“你也见过李将军跟人动手?”附近,几个中毒较轻的士卒都支起头来,向周大牛羡慕地问。
“当然见过,我跟咱们将军可老相识了!”周大牛毫不客气地开吹,丝毫不在意自己还穿着罪囚的衣服。
“我来辽东的路上,刚好看见咱们将军跟人动手。有几个家伙想抢咱们将军的战马,我本来想过去帮忙,没等凑到跟前儿,只见咱们将军拔出刀来,就这么一劈,那么一砍……”周大牛比比划划地吹嘘着,眼前又晃过了那把黑漆漆的长弯刀。
此刀,不败。他现在开始相信。
第二章 虎雏 (七 上)
事实上,弯刀的主人不是不败,而是输不起。
旭子没有刘弘基的老成干练,也没有宇文士及的圆滑世故,但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微妙境遇,他却绝不是一无所知。朝廷中比他经验丰富的将领很多,他并不是领兵接应宇文述的最佳人选。但这个任务之所以最终落到他的头上,首先是由于这个任务众人避之不及,第二,才是皇帝陛下对他的赏识。
旭子明白这一点,但他知道自己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想保持个人的独立和尊严在大隋官场中生存,他必须把握住一切机会。哪怕这个机会在别人眼里不屑一顾,甚至危险重重。
此战,只有获胜,他才有机会在郎将的位置上站稳脚跟。万一失败,他会输得一无所有。他没有宇文士及所拥有的国公父亲,皇帝岳父。也不具备刘弘基、李建成等人与生俱来的广泛人脉。他只是一个误打误撞闯到险峰上的乡下小子,任何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挫折,都会将他干净利落地打到深谷中去。
因此,没等最后一缕毒烟散尽,旭子就带着六百死士潜伏到了山谷最窄段。山谷里的能见度很低,河道中还有着了火木排在喷射着毒雾,但这些不利条件他已经全顾不上了。骁果营的将士们训练不足,旭子没把握带着他们在夜间发动强攻。如果今天傍晚不一鼓作气将高句丽人赶出山谷去,到了明天,谁也不能保证风会朝哪个方向吹!
马粪毒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秘籍,只要风向一变,高句丽人就可以轻松地将隋军的招术原样奉还,对于辽东大地上的毒草模样,他们肯定比雄武营的众骁果们更清楚。
旭子调集了所有自己从护粮军中拉过来的老兵和训练时表现出色的骁果组成了第一攻击梯队。山谷中央处太窄,一次冲过去两个团的人已经是极限。因此,他只能分批次对敌军发动攻击。
李孟尝被他留在了第二攻击梯队,李安远被他放在了第三梯队,出身博陵崔家的督尉崔潜和另一位别人推荐来的校尉被他放在了第四攻击阵列,担任后卫的慕容罗也被旭子调上前线,负责指挥第五波进攻兵马。第六攻击梯队被他交给了赵子铭,第七攻击梯队交给了薛文举……受伤的宇文士及负责掌管督战队,如果发现迟疑不战者,监军有权当场执行军法。
“从中央直接向前插,突破一个营垒就跳进下一个,别管落在身后的敌人,别给前方敌人喘息时间!”李旭回头看了看,低声叮嘱,高句丽人退得不太远,当初他们一道道营垒建得辛苦,此时宁可多挨些烟熏也不忍将峡谷中的营垒全部放弃。
“也千万别给咱们自己人喘息时间!”旭子又看了身后用湿布捂着口鼻,蚂蚁样排成长队的骁果们一眼,心里暗暗祈祷。他麾下的这些骁果像极了当年苏啜部的勇士,用徐大眼当年评价霫族战士的话来形容,就是个人身手都不错,但整体作战能力缺乏。打顺风仗则越战越勇,一旦受挫则胆气全无。所以,旭子必须趁大伙还沉浸在毒计得逞的兴奋中时,把骁果营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
“监军大人建议你不要自己当先锋!”张秀贴着峭壁挤过来,低声乞求。“将是兵之胆,咱们骁果营全是些新兵蛋子,一旦你……”后半段话他不能再说了,打仗时候最忌讳的是犯口彩。
“没人比我自己更合适!”李旭摇摇头,回答。“你去协助宇文士及大人,前一波攻击队伍冲过去后,后一波必须立刻跟上。消极避战者,杀!”
说完,他再次紧了紧遮在鼻孔前的湿布,率先冲向了高句丽人的矮墙。
六百多名担任先锋的勇士跟在李旭身后快速前进,长蛇一样扑向猎物。山谷中的毒烟刚刚开始变淡,高句丽人还没来得及做出战术调整。一个半时辰的毒烟攻势,给他们造成的损失远比隋军自己的损失来得大。很多将领还在晕头涨脑地呕吐,顾不上观察已经放弃了的营垒。而了望手们因为先前站得最高,因此被浓烟熏得最狠,此刻几乎全部殉国。
为了保存实力,战斗力最强的重甲步兵被乙支文兴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