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资本-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抚今追昔,李纪珠十分感谢母亲给自己的早年营造了一个欢乐、开心的成长环境,“母亲对我的唯一要求是:健康、快乐就好。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在兰阳女中校园草地上欢唱民歌,竹林里吹着和煦晚风,自由惬意地读书,‘疯看’琼瑶的小说。整个中小学时代,我过得无比欢快,一点也没有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李纪珠在乡下读女校时对数理科目极为偏好,女校里教授数理课程的女老师一直很少,临近高中毕业时,老师郑重地对李纪珠说:有一个专业叫“经济”,会用到很多数学知识,你学习起来将会比较轻松,不必要背书那样辛苦。乘坐火车到台北进行“联考”,青春年少的李纪珠坚决果断地志愿报了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但当真正学习了“经济”,她却不是很喜欢。读大学时,李纪珠将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校社团活动中,还看了为数甚多的工科书籍,曾经暗暗在心里想着要换读另一个专业,并以突出成绩考取了工科的研究所,老师们确实被她吓了一跳,他们全力说服李纪珠。直到大三,李纪珠对自己选择的经济专业或多或少还感到有些心虚、不牢靠,自认为经济学好像没有实际用途,它不像财会那样“专”,又不如企管那样“精”。可仔细地想了再想,“虚耗”了整整三年的大学宝贵年华,确实太遗憾,此时李纪珠才下定决心要认认真真地学好经济,万丈高楼平地起,李纪珠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开始,从头来读。学完了西方的经济学经典著作,李纪珠猛然顿悟,发现经济学原本是如此实用有趣,多么富有济世新知。
年仅26岁,李纪珠就拿到台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因此成为台湾最年轻的女经济学博士,且摘取了最佳博士论文奖。李纪珠庆幸自己当年听从了老师的劝告,没有转换成工科专业,“工科很冷漠,而经济学饱含强烈的人文情怀、社会关爱。之后我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那里的教授极力想要我留在美国,可我认为,从事经济学工作还是要在一个自己了解比较全面的环境。美国的失业率提高百分之一,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研究课题罢了,根本没有切身的感受;然而要是在台湾,失业率提高了百分之0。1,我就会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原因是我周围的家人或同事就有人失业了。这么一来,我的经济学工作里就包含了一份社会关怀。我觉得,经济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关怀,是感性和理性兼容得很好的科学,恰好我自己正是一个感性、理性都很丰沛的女人。”李纪珠这样说。
李纪珠一直重重生命的过程,她说:“有条件顺着自己的想法来组建自己的生活,是最开心的事情。过程和结果,我更看重过程,我不会渴慕辉煌腾达,但愿人生更多一些精彩、更加丰富就足矣。”
10多年前,台湾的“财经国师”林钟雄先生亲自率领金融考察团访问祖国大陆,李纪珠随团参访,当时她是第一次与大陆亲密接触,大陆给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广州、深圳、福州、上海、北京,他们由南向北一路访察,历时半个月,正是当年的亲身感受使李纪珠对大陆一往情深,“我深深感受到大陆的经济在酝酿着一场‘巨动’,充满着蓬勃向上生机的大幅跃动。这种‘巨动’细致入微地充分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上,所遇到和交谈的每一个人都问询我们如何把经济搞得更有成效,如何才可以发展得更迅速。虽然当年物质财富还很匮乏,人们生活条件简陋,可是从政府官员、企业负责人,到平常百姓,全在加大力度谋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那种积极奋进的渴求成长的动机使我们感触十分深切。要说缺憾,那就是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没有机会走进大陆农村,亲自了解大陆最基层农民的经济状况。”
后来,李纪珠基本上一年就有一次机会到大陆走一走,看一看,有时自己一个人,有时带领着一个企业团体,由于学金融的原因,上海肯定是一定要看的城市。
近年来,李纪珠把北大朗润园当作“根据地”多角度全面地体察祖国大陆经济发展,在北京暂住的时间长了,渐渐就掌握了北京普通话中发音难度最大的卷舌音,李纪珠深以为豪。李纪珠对记者说:“感性地体察,理性地研究,我自己对祖国大陆经济发展状况很有兴趣,从以前的计划经济过渡到今天的市场经济,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活生生范本。中国如此大规模的一个经济实体,它的改革成功跟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动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是从经济理论研究,还是从全球经济发展来说,都非常值得关注,我对这片热土怀有难以言表的个人独特感情,所以很多年来我对大陆的经济研究始终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兴趣。”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