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剑决-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痛的包袱,可以真正地踏入武道殿堂。
这段日子他也没有闲着,除了看完一些野史典籍之外,更多的时间用来琢磨剑谱之中的三幅剑图,第一幅图的意思已经明了,运剑行云流水般如层浪迭起,威力更盛,恐怕就是那位前辈所要表达的意思。
而第二幅图所画的淡淡虚影所表示的根本毫无头绪,剑法所追求快而准,这淡淡虚影可能就是想要强调这点,但是这是天下练武之人人尽皆知的道理,画在这珍贵的剑谱中根本毫无道理,况且出剑速度完全取决于个人功力,这幅图没有提供任何诀窍法门,恐怕还是有其他意思,
第三幅图就更加怪了,让人捉摸不透,山上尾松的模样与剑法根本没有半点关系,竟然也画在剑谱上,这让秋心一度认为这最后一幅图是那位前辈闲暇之时的玩乐之作,不过剑谱所用之材水火不侵,恐怕不单单是随手所画,肯定大有深意,这让秋心纠结不已。
不过这些天来的仔细琢磨,让他更加体会到这剑谱的精妙之处,单是前半本剑谱中的一百零八个剑招,每一剑无论出剑角度手法,还是步法的走动位置,都堪称完美,既能发挥出用剑的威力,又不给对手留下丝毫破绽。
每一招都是经过仔细推敲,千锤百炼的高超法门,仅仅一招便可叫练剑之人受用无穷,怪不得世人将这本剑谱奉为至高法典,相传有成仙之秘,倒也无可厚非。对这些剑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让秋心更加想尽快熟悉一百零八个剑招,以便练习那威力绝佳的日曜。
所以,在自己能练功之日起,他一刻也不停歇,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时时刻刻都在练剑,有丝毫灵感,他都会立刻带着木剑去偏峰练剑,仿佛入魔了一般,久而久之,剑法愈加精妙,较之以前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没有了火毒的困扰,以前不能练习的剑招现在也能熟练地使出,内力的使用更加随心所欲,就连平时对他不闻不问的师父都对他赞不绝口,称他没有看错人,练剑一途,秋心果真天赋极佳。
虽然在单个剑招的使用练习时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要连续使出多个剑招,秋心仍然力不从心,要么就是内力不济,要么就是在一招出手,下一招全无章法,要么还是剑会脱手而出,无论练习多少次,好像都会出现这些问题,多日的练习后,他还是最多只能使出十余剑,无奈之下,他只得去请教师父,让师父告诉他出剑顺序。
师父的答案让他颇为吃惊。师父告诉他,并没有什么出剑顺序可言,一味的追求顺序只会限制自己的想法,他每一次使用此招顺序都不尽相同,心中所向便是出剑所向,能不能一气呵成,全靠悟性,这又让秋心摸不着头脑,只能一个人回去默默思索。
不知道太阳在这山上升落了多少次,冬天降临了,整座山都被白雪淹没了,白茫茫的一片,包裹着青色的枝叶,连日来的大雪仿佛一刻都不会停,一粒粒雪花义无反顾的扑向山顶,随风四处奔波。
这一日,如往常一样,秋心来到尾松树下,引剑而起,招招精妙,带着气流引起呼呼声音,裹挟着白色的雪花翩然而至,虽然气势惊人,但是每一招之后他都会有片刻的停顿,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与行云流水的剑招相比,一剑与一剑的连接之间的阻塞之感显得十分突兀。
秋心心中也明白,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多加练习,他只觉得那种滞涩之感在最近练剑的时候愈加强烈,以他的聪慧恐怕也明白,只要打破桎梏,消除那种阻塞感,自己就能成功,就在他一次次的出剑,一次次的运气中,别扭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样不对。
突然他翻腕转身,引剑又向肩头上方刺去,大叫一声,然后就这样毫无顾忌的接连使出三十六剑,没有丝毫停顿,就像丝绸一般,顺其自然,他心中知道,恐怕自己已经做到了,而此时的他,已经精疲力竭。
秋心足足休息了半个时辰,才恢复过来,仔细想想自己刚刚是如何做到的,那种状态根本容不得自己多想,迫不及待的想使出下一剑,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自然而然就使出三十六剑,但是顺序到底是怎样的,一时难以记起。
于是他又起身,出剑之后根本没有思考就紧接着使出下一剑,不到三十六剑丝毫不想停下来,等三十六剑均已出手,他再想接着出招时丹田之内的真气已然用尽,秋心对此也是十分无奈,想要再多使出几招,内力不足根本难以做到,短时间内想要提升内力恐怕是不可能的,但是仅仅如此,他也十分满足了,知道自己已经达到瓶颈,再练下去也难以有什么进展了,于是便收了剑,向着桑林地方飞身而去。
兴许是太兴奋了,秋心并没有注意到,在自己刚刚练剑的地方,周围数丈,地表雪花均已融化成水而后凝固,形成一层冰面覆盖在雪地上,在不远处的草屋内,师父也看到了这一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也许也是在秋心身上看到了故人的影子。
多日来,秋心都是一个人练剑,忽视了小白,今日稍有成就,早早收功来到这桑林中。自从上次小白带他来过桑林深处看过那群狐狸之后,他再也没有进来过,于是嘬口发出哨声,示意小白出来,不多时,一只白色的物什便晃头晃脑的走了出来,眼中好像还带着被人打扰的愤怒,不过看见是主人来找自己,一分疑惑,一分欢喜,还带着八分不舍,便扑向主人怀中,一齐走出了桑林。
秋心说道,“今天开心,随我去找些吃的,晚上让你大饱口福”,或许是明白晚上有好吃的,小白连忙摇着尾巴,满脸谄媚,完全忘了离开桑林时的不舍神情,看见他的样子,秋心也是忍俊不禁,笑道,“还是如此的贪吃”,说罢便带着小白四下寻找猎物去了。
当晚,酒足饭饱之后,师父叫住秋心,淡淡说道,“如今你剑法小有所成,可想下山去见识见识?”秋心闻言,连忙说道,“师父,秋心只想在山上陪着师父,休息剑道,别无所求,难道是弟子做错了什么,师父要赶我走么?”
听到秋心如此回答,中年人哈哈大笑,道,“谁要赶你下山,如今你年纪不小了,该下山看看了,况且练剑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游历凡尘还是有好处的”,秋心已然拒绝道,“弟子武功尚浅,自小生活在这山上,不通世间人情事理,还是不下山的好。”
师父哑然,正声道,“你难道真的不像到你父母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去看看吗?”说罢,秋心沉默不语。
此时,夜已经深了,天空中逐渐飘下雪来,山上显得格外寒冷。
第七章 下山入世
第七章下山入世
师傅的话在这寒夜里悄然响起,声声入耳,字字如刀,像大山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勾起他心中对家的向往,亦如归鸟回巢,他内心深处也想去看看父母走过的地方,留下的痕迹,哪怕已是一十六年过去。
沉默良久,秋心终于抬起头,坚定地说道,“弟子为人子,虽说父母离世已久,但于情于理都要去他们墓前祭扫,以尽孝道,就依师父之言,弟子近日就下山”,说完也长出一口气,像是放下心中的沉重包袱,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又听师父说道。
“当年之事,也是我对不起施允与小月,如今将你抚养成人,算是我弥补了对他们的些许亏欠,三日后你便下山前往泰山罢。”
说着从桌上拿起一封书信,早已用腊印封好,又指着桌上一摞书籍说道,“这里书信一封,你上泰山之后,亲手交予泰山掌门,他看后必然会收你做泰山弟子,还有这些天来我抄录的一些剑道典籍,都是当初剑堂被毁之物,到泰山之后也一并交予他。”
秋心见师父如此说,便大声说道,“弟子已经拜师父为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怎可再入泰山为徒?”
师父闻言,道,“并非逐你出师们,一来若你不是隐宗弟子,便去不得那泰山悬壁峰,二来你既已学得剑堂剑术,也算半个隐宗弟子,如此一来也算是归宗问祖了,师父当年也是隐宗之人,况且多一个师父教你,也不是什么坏事,大可不必在意那些礼节制度。”
听到师父这么说,秋心也暗自松了一口气,说道,“弟子明白,这就准备下山去了,待弟子祭拜过父母之后,便回来静心修习剑道。”
师父闻言轻轻点头,说道,“下山之后切莫与人争斗,习武之人便要堂堂正正,莫要污了双眼,自毁前程,也不要轻信于人,毕竟凡尘俗世,最是难懂,这些日后你也会慢慢体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使出剑谱上的武学,以免有心人看去,招来杀身之祸,也不要在外人面前提起我的名字,为师交代的就这么多了,其他种种,便要你亲自决断,好了,你且去准备,为师有些累了”,秋心点头称是,尔后起身告退。
秋心走后,房中又只剩下他一人,望着香炉上飘荡的青烟,心想,这些年来有秋心相伴,倒不觉得太过孤寂,如今他也要下山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自己真的是孤家寡人一个了,而且秋心性格淳朴善良,又跟师妹一样倔强,恐怕此次下山不会太过顺利,可千万不要像他那可怜的父亲一样误入歧途,背上千古骂名。
烛火摇曳,双手轻轻抚摸着香袋,抬头看着窗外不停的风雪,仿佛当年的一切又重新浮现在眼前,双唇微动,似乎想尽力的呼喊出哪些熟悉的人的名字,可是终究没有开口,不知何时,他那张被岁月刻下无数伤痕的脸上,悄然流下两行浊泪,灯油燃尽,房内一片黑暗,连同他的心事一起,沉入这寒冷的夜里。
从师父房中出来之后,秋心直接回到了旁边的草屋,心中涌出无数滋味,想想就要告别生活多年的地方,就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