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88章

清末洋流-第88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莲拍着胸脯,大包大揽道:“妹子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只要明天打个胜仗,我再向汉王说道说道,一定能成。”

周秀英羡慕道:“姐姐与汉王很熟悉吗?”

叶莲囧道:“也不熟悉,只说过三句话而已,不过殿下很随和,一定会同意的。”

“诸位,安静,汉王有话要说!”陈玉成对下面大声喊道。

听汉王有话要讲,大帐瞬间安静下来,放下酒杯与吃食,全都目不转睛的看着李云中。

李云中举起一杯酒,煽情道:“众位兄弟,如此良辰美景,此刻我想到的并不是建功立业,也不是恢复中华,我只盼随我饮下这杯酒的弟兄都能平平安安的打完这一仗,与我一起再饮庆功酒,干!”

“干!”

北京,上书房

咸丰见肃顺深夜还要急匆匆的前来请安,知道有大事发生,立即在上书房召见。

“臣肃顺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心急火燎,但满人最重规矩,咸丰还是等肃顺问安完毕之后才急切问道:“是不是杭州有消息了?短毛真的派兵攻打杭州城?”

肃顺从衣绣中抽出奏折,双手呈上道:“据下面来报,短毛伪汉王李云中亲率十万大军兵发杭州,算算日子,今天也应该到了,这是江南提督张国梁的奏折,请皇上过目!”

太监安德海将奏折接下,回头恭敬的递给咸丰。

接过奏折,咸丰反而安静下来,像往常一样打开,看着上面八个大字,深为感动。

城存臣存城亡臣亡

咸丰强忍泪水,拿起朱笔,又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字:

杭州可失,而张国梁必不可死。

“李贼凶悍,所到之处,无不城破人亡,这杭州城能坚持几天?就算坚持的下去,偌大个大清已无援兵可派,朕负张卿矣!”咸丰将奏折转交给肃顺,破天荒的认错起来。

肃顺从安德海手接过奏折,趁机查看了一番,见上面几个朱批大字,不由感叹:张国梁此番不死,必位极人臣。

“皇上不必心忧,张国梁身经百战,实乃大清之柱石,数次抵挡李贼兵锋,相信这次也能吉人天相,守住杭州城!”肃顺有心交好张国梁,又道:“不如陛下升张国梁一干人等的官职品级,也算是对他们有个交代。”

咸丰深以为然,,低头想了会才开口,“着张国梁忠勇可嘉、屡立战功,现擢升为浙江巡抚,三等轻车都尉,冯子材为杭州总兵……”

肃顺越听越心惊,前几日湘军连送三次大捷也没有得到这种赏赐,只是轻描淡写的升塔齐布为湖南提督、胡林翼升为湖北布政使,曾国藩功过相抵,剩下赏的都是副将参将之类的小官。

“封张国梁为三等轻车都尉是否不妥,毕竟他是汉人,又领兵在外……”肃顺鼓起勇气劝谏。

咸丰点头道:“三等轻车都尉的确是太轻了,再加封张国梁为一等男爵,荫袭三代!”

一等男爵,荫袭三代!肃顺赶紧跪在地上,叩首道:“皇上三思,骤然加封张国梁,恐引起其他军队的不满情绪,不如等杭州安然无恙再行加封!”

咸丰也觉得有道理,回道:“准”

…………

求收藏,求推荐,以后可能要泪奔了。

第六十二章战杭州(二)

杭州城

从古至今,攻打坚城的最好方法就是围三缺一,可是今天李云中特殊了一回,他把六万大军全部放在北城,似乎并不在意其他几面城墙。

看着戒备森严的城墙,左宗棠嘲笑道:“张国梁精明一世糊涂一时,城外那么多的险要之处,他都不派兵驻守,偏偏把军队全都撤进城里,如果我们将他长期包围,断绝其粮道,城内有居民六十万,不出半年,必然不战自乱。”

听了左宗棠一番话,李云中摇头苦笑,解释道:“这真是张国梁的可怕之处,他很了解我,知道我不可能将大军长留于此,也明白我军善用火器,城外险要之处在大炮的轰击下,只能徒增伤亡而已。”

李春发仔细的打量城墙之上的兵员、火器配置,大笑道:“殿下英明,我军攻打一面城墙,就让清军在其它方向配置的守城器械、大炮等成了废物,而且我军可以集中火力,城墙上的大炮虽然处于高地也是无用的,必然被我军轰击的毫无还手之力!”

见李春发一语道破玄机,李云中还是得意笑道:“你们看看城门处,清军为什么不把护城河上的石桥毁掉?”

大军寂静无声,汉王反而与众将研究起清军动机来,林凤祥感叹人的名树的影!汉王能征善战果然名不虚传,要是东王在此,早已下令攻城,用实际行动试探清军城防虚实。

左宗棠抚摸三寸胡须,眯着眼睛思考起来,忽然道:“难道清军用石桥来吸引我军攻城,那么窄的桥段,挤上去必然伤亡惨重!”

众将领恍然大悟;

“这张国梁真是阴险,用此毒计来消磨我军有生力量。”

“还不止,我看他的目的是想让我军伤亡大点,汉王仁慈,必然不忍继续攻城,他就逃过一劫!”

“真是异想天开!张国梁如此处心积虑,还不是被殿下一眼看穿!”

…………

听着不断马屁声,李云中保持微笑,朝众人问道:“你们有何办法填了前面的护城河?”

李世贤看着有三十步宽的护城河,想起茶馆里说书的桥段,兴奋回道:“让士卒搬取沙袋,一日就可填平。”说完,又觉不妥,呐呐的补充道:“还是要城下大炮轰击城墙掩护士卒填河。”

靠!那得死多少人!李云中瞬间否定,回道:“太慢了,有没有更快点的方法!”

左宗棠灵光一闪,大叫:“我有办法了,大明崇祯年间,清军入寇关内,就是用骑兵扔沙袋堆积到城墙高度,从而破城屠城,我军何不依样而行,派人到上游截断水源,河水必然下降,再用全部骑兵仍沙袋进护城河中,不用两个时辰就能填平此河!”

叶莲出身骑兵,上前领命道:“末将愿意率领骑兵填河,请殿下恩准!”

“既然叶师长当仁不让,那就下去准备!命第六军、第八军及所有民夫准备两万个沙袋备用”李云中转头吩咐林凤祥、李开芳、李世贤三人。

“遵令”四人抱拳而去。

城墙之上,冯子材全身披挂,铁甲、头盔、宝剑样样不少,不停的伸头观察城下有无异动,每次都失望的看向张国梁,焦虑的汇报:“大人,短毛似乎没有上当,我们要不要给他们下战书,挑衅他们?”

残风吹过,留下阵阵寒气,张国梁用双手使劲的搓着脸颊。目光死死的盯着城下像蚂蚁似的军阵,整齐而有威势,不禁有感而发,“没想到只不过两年,反贼……兵强马壮如斯,南干,也许这杭州诚是我们的埋骨之地,南干,如果你跟钦差大人退往金华……”

听提督说如此丧气话,冯子材反而激道:“大人有所不知,平生我最敬重的有两个人,第一个是向军门,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二个人就是张军门你,于情于理我都不应该离开杭州。”

张国梁听了冯子材的肺腑之言,颇为欣慰,气势陡然而升,“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死死的守住杭州,李贼虽然凶悍,但怜惜士卒,只要我们大量杀伤敌军,他必然领兵退走,如此浙江之围可解。”

“大人放心,城中粮草够吃一年,士卒三万,人人都发誓与杭州共存亡。”冯子材对这点相当的有自信。

“报,启禀殿下,上游河水已被堵住,下游河水也被疏通!”

“报,启禀殿下,两万个沙袋已经制作完成。”

“殿下,两千骑兵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启禀殿下,大炮已经准备就绪,请殿下指示。”

李云中看着前面一排十门榴弹炮。十五门加农炮,这些全是欧洲货,只有他们能在清军大炮射程之外,轰炸到城墙,压住清军炮火。

“放”李云中右手拔出宝剑,大声喊道。

“轰”

“轰”

……

见城墙之上并没有开炮反击,李云中心头浮上一抹阴云,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继续下令,“骑兵分三批轮流上前,填平护城河!”

叶莲一马当先,左手拿着缰绳,右手提着沙袋,向护城河冲去,到了河边,漂亮的转个弯,手中沙袋已经扔到河里面去,带领身后骑兵又返回大军前方领取沙袋。

张国梁躲在墙壁后面,见敌军出动骑兵填河,大喊道:“开炮!开炮!洋枪营准备射击,射击!”

“轰”

“砰”

”轰“

……

每看到一个反贼骑兵被火炮、火枪击中倒地,张国梁就畅快大笑。

冯子材焦急的喊道:“大人!短毛的大炮全部推上来了,我们用大炮轰击他们炮兵阵地,不要再打骑兵了!”

张国梁向前望去,果然看见短毛将一门门大炮推向城墙,不顾危险的站起身,大声叫道:“向短毛大炮开火,大炮都瞄准短毛火炮……”

林凤祥看着前方战场,热血沸腾,请命道:“请殿下容许我率兵撞开城门!”

李世贤刚调到第五军,也很想表现一番,跟着说道:“末将愿意出战。”

“第六军去吧,派一个营试试就好!城墙恐怕已被封住。”李云中对林凤祥说道。

郑大毛对林军长派他的营头攻打城门是打心眼里不乐意,瞧着清军猛烈的炮火,傻子也知道这上去必然是送死,他只是一名混混,做到营长也知足了。

连长郑二毛却神情兴奋,不停的吆呼手下将冲锋车推来推去,一会又跑到郑大毛面前,龇牙咧嘴道:“大哥,这可是个机会,汉王殿下在后面看着咱们呢,只要咱们撞开城门,你……你最少是个团长!”

郑大毛用力的拍了下兄弟的额头,小声吩咐道:“你给老子记住了,等会不要急着往前冲,躲在手下后面就行了。”

郑二毛捂着额头,急道:“为啥!俺也想当营长、当团长、当师长,为啥不让俺冲,俺想当大官光宗耀祖。”

郑大毛作势又打,骂道:“团长、师长,你得有那个命才行。”

团长周立春见郑大毛办事拖拖拉拉的,骑马跑过来,训道:“娘希匹,你再不利索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