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钢蚁雄心-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日军大本营,命令平津一带的日军,暂时停止继续攻击的势头,必须等到淞沪战场平稳时,才能发起新的一轮的攻势。
8月29日凌晨,日军之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独立野战重炮兵第十五联队、独立工兵第十二联队,以及二万多名补充兵,在联合舰队的严密护送下,对吴淞口一带已登陆的日军,进行第二波的补充性增援。
本来在此次增援的序列之中,还有陆军航空兵第三飞行团。
但是由于日军目前所占据的阵地,过于偏向于海滩部位,而且战略纵深严重不够,即使能建起临时的野战机场,也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一旦遭到华夏重炮集群覆盖射击时,根本无处可逃。
因此,飞行团一事只好暂时作罢。
南京通过秘密的渠道,得知日军这一新动向后,不得不中止了原定的反击计划,而是让前线部队坚守的同时,悄悄将重炮集群的攻击方向进行微调。
接到命令后,部署在杭州湾附近的潜艇部队即刻潜出,悄悄的埋伏在日军增援舰队的必经之处,并让川西所新增援的战机,做好第二波打击的准备,此次目的是炸毁日军战列舰。
华夏的潜艇部队,成立于1935年,是当年刘郧与德国技术专家一起,联合研制新型坦克时,由德国柏林所馈赠的“特殊礼物”之一。
该部队最早只有八艘U1潜艇(一战时的产品)。
直到1936年初,华夏才在海南与广州一带,组建了中德联合潜艇总部,又重新购买了16艘U2潜艇(二战前的产品),其活动范围囊括了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1937年初才在上海附近的杭州湾,设立了秘密的潜艇基地。
“八一三事件”爆发后不久,日军舰队开始对华夏沿海进行封锁。
但是日军的第三舰队,对淞沪的威胁更大,而华夏自身的几艘破船,又要自沉于江阴要塞附近,南京军委只好命令,近半数的潜艇部队北上,在穿过了层层的封锁线后,于8月22日抵达杭州湾的秘密基地。
8月23日,华夏战机空袭日军航母一战,是事出突然,相距杭州湾的秘密基地,大约有近百海里,当潜艇部队赶到时,战事已经结束了。
海军总部也不敢让潜艇追击日军的舰队,随后救起了30多位飞行员,受到南京军委的高度赞誉。
而且由于潜艇的出现,日军舰队的嚣张气焰也消减了很多,不得不注意舰船的自身安全,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力的支援了淞沪的正面战场。
潜艇部队毕竟没有见过血,还算不得国之干城。
8月29日凌晨时分,日军舰队再次仗着夜色的保护,肆无忌惮的运输兵员与技术设备,毕竟濒临华夏近海,为了确保物资安全,一路走得很慢,而且严阵以待,以防华夏潜艇的偷袭。
直到抵达浦东海滩,仍旧没有出现意外时,日军才松了一口大气。
然而,就在此时,漆黑如幕的夜空,被一道道闪电划破,隐隐传来一阵阵破空的尖啸声,如同蚁群般登陆的日军,不由为之一顿,有经验的官兵,顿时脸白如纸,这是华夏重炮集群在进行紧急炮袭。
瞬间之后,整个登陆的海滩,被地动山摇的团团火球所覆盖,整个黑夜变得如同白昼一样,随后变成了一片火海。
登陆日军尽皆仓皇逃窜,可惜光溜溜的海滩上,又无任何可隐蔽的场地,不由纷纷发出凄厉的惨叫声,尽管夜幕依旧沉重,仍然无法掩盖战场的血腥。
在重炮的覆盖中,处处都是人间炼狱一般,连大小舰艇都被吓得纷纷外逃。
日军的舰艇需要紧急撤离,全然不顾所需要登陆的数万兵员,才投送了一半的问题,将许多陆军所需的重型设备,纷纷被扔到了海里去,最惨的还是第五重炮旅团,十多门大口径重炮,全部被倒进了大海之中。
估计今后即使能捞起来,也没什么用了,最要命的是,其中还有最紧缺的203毫米与240毫米重炮。
但是厄运之神,依旧没有宽恕日军的舰队。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天色太黑的缘故,快捷而轻盈的驱逐舰,早已自顾自的远离而去了。
几艘万吨级运输舰,因为还没来得及卸下人员与设备,因此吃水线很深,而且航速也很慢,因此隐隐绰绰的落在了最后,从而被华夏的海狼列入扑食对象。
龙宫一日游开始倒计时。
此次参与围猎的华夏海狼,共有四艘之多,全是德军的IIB型潜艇,该舰乘员25人,舰长42。7米,舰宽4。1,吃水深度3。8米,水下排水量328吨,属于电动—内燃2轴推进发动机,动力为1060马力。
该潜艇的水面航速为13节,水下6。9节,最大航程3100海里,理论下潜深度120米,它配备了三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鱼雷的储备总数为5枚,也可以选择搭载12枚水雷。
它们是黑暗中最凶猛的猎食者。
此次袭击是华夏海狼的首次攻击,它们还属于很稚嫩的菜鸟之流,因此胆子也比较小,只敢去找运输舰的麻烦。
整个袭击过程,就如同教科书所写的那样,由每两艘潜艇对付一艘运输舰,而且为了节约时间、方便自己逃走,它们以最短的时间内,将三枚鱼雷一次性发完,随后连结果都没敢看,就即刻紧急下潜。
乘着日军的混乱,与夜色的掩护,海狼们悄悄的向杭州湾驶去。
这些胆怯的海狼是跑了,不过战果还算不错。
所发射的十二枚鱼雷,几乎枚枚见血,最衰的莫过“札幌”号与“津川”号运输舰,竟被命中了十枚鱼雷,即刻发生了连环式爆炸,不久沉没到了海里,三四千登陆士兵及其设备,全都被喂了鱼。
连不远处的“大羽”号也被波及,在螺旋桨的部位挨了一枚。
待天色初亮的时候,华夏的重型战机,即刻扑向交战区域。
登陆区内一片血色,断头残肢撒了一地,其他幸存的日军士兵,早已绝望的匍匐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了,而整个海滩都是血腥冲天,连上空的海风,都隐隐带着血腥味,让一掠而过的飞行员差点当场呕吐。
不过地面上的事情,还是交给陆军去管理。
重型战机的真正目标,正是协助昨晚登陆的日军军舰。
他们早已也接到了潜艇部队的通告,他们“也许可能”击沉了几艘日军运输舰。
无论遇袭的敌舰是否沉没,日军的其他舰都会去此处搜救,因此在近五十架重型战机之中,却有二十多架反舰的俯冲轰炸机。
当机群赶到交战的海域时,只见大片大片的死尸漂浮在海面,还有部分幸存的落水士兵,一看到有飞机到了,也不管是不是自己人,扯下身上的白色衬衣,向飞机拼命的招摇嘶喊,仿佛见到救星一样。
不过飞行员们,毕竟是华夏人。
他们而不是日本鬼子,还是没有丧失起码的人性,因此没有向这些日军士兵扫射,而是将此处的情形,向南京总部报告后,继续扩大搜索范围,争取找到落网的敌军军舰。
很不幸的是,“大羽”号运输舰被发现了。
它完全不顾自身动力受损,正在全力以赴的努力逃窜,见到华夏机群到来顿时面如死色。
是否要炸沉该舰,飞行员之间有争议。
因为在周围几十海里之内,并无其他日军军舰,此艘军舰是一艘落单的军舰,因此联队长李威利认为,应该给他们一个投降的机会,于是一阵示威性的扫射之后,就通过飞机上的电台,命令该舰即刻投降,华夏军队优待俘虏芸芸。
可能是因为“大羽”号上的军人,丢不下面子的缘故,因此迟迟不做出答复。
李队长在无奈之下,只好命令一架轰炸机,向军舰两侧的不远处,分别投掷一枚750公斤的炸弹,轰然的两声巨响,激起了几十米高的水柱。
这种轰炸有个专业术语,叫着“跨炸”。
跨炸也意味着华夏空军,即将发起正式的俯冲攻击,而且是十有八九会击沉该舰。
“跨炸”,源于战列舰的射击原理。
在无畏舰时代,敌我双方往往在十多公里之外开火,而且海洋还不同于陆地,军舰炮火的准确度,受到海水波动的影响而大打折扣。
因此炮击敌舰时,往往需要一定的概率,其中最佳的炮击情况,就是出现“跨射”的现象,也就是先后两发炮弹,刚好落在敌舰舰体的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如同巨人的两只脚,刚好跨过军舰舰体而得名。
在无畏舰交战时,军舰一旦被“跨射”,就意味着噩耗。
因为随着敌舰的炮击次数增加,以及射击速度的加快,准确度也会随之提升,导致炮弹落在跨射区间之内的概率,也会直线上升,从而准确击中敌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后来演变到了飞机俯冲轰炸,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既然出现了“跨炸”,“大羽”号运输舰,也不好再装傻了。
因为运输船上还有近二千条人命,一旦被击沉就全完了,于是缓缓的升起了白旗,并听从华夏战机的指挥,开始向指定的港口驶去,其速度如同龟爬一般。
这些人或许是心有不甘,又或许在等待己方军舰的救援。
大约一小时过去,当运输舰快接近杭州湾时,从东海的西北方飞来近百架战机,上面赫然是红彤彤的旭日标志,是日军自己的战机,日舰上的士兵们那个高兴啊,救星终于来了,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李威利等人也紧张了。
他们只有近五十架战机,其中一半还是轰炸机,面对近百架日军战机,一旦交手的话,胜算也确实太低了。
日军也确实分出了一半的战机,将华夏空军隔离了起来,然后才命令剩余的战机向运输舰飞去,直到这时大家才发现,这些战机竟然全是九六式舰爆(鱼雷攻击机),目标正是“大羽号”运输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