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大唐少年郎-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这份大礼重不重?”秦风笑着说道:“听说阿史那默若雅是阿史那沾罕的儿子,他坏了你的好事,竟然还想着找我报仇,可笑的是,见到我之后仿佛见了鬼一样的逃窜,他太天真了,普通的战马又哪里跑得过天罚呢?他死之后,他的部下已经崩溃,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任由你的部下追着辗着杀,这份大礼,你说够不够?”
“够,够。闪电大神这份大礼太够了。感谢您为我部落除去这个敌人。”突利虽然欣喜与有一种复仇后的快感,但心底更多的却是充满震撼,唐军表现出来的实力实在是乎他的想象。秦风与自己说了这么久的话,可他们坐在马上纹丝不动,没有一人出一丝骚动,这种严明的军纪以及过人的骑术,绝非突厥所能比。
“你的士兵正在追杀逃窜的敌军,本来我也打算一同作战,可……”秦风苦笑道:“你们是一样的衣着,生怕误伤就此作罢。不过,对方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你尽管放心便是。”秦风话音一转,道:“不过你固然胜了,可却也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得不说,阿史那默若雅比起他父亲更有冲劲,做事更干脆果决。”
突利望着一地的尸体,面上露出了沉痛之色。
这里有敌人的,也有他的勇士,在这片草原上,敌我双方流血牺牲,有的已让马匹踏成了肉泥,都分不清谁是谁了。
若非用上了秦风给他的“背水一战”的计谋,这五万长途奔袭的疲劳之师还真不是挟胜而来的乌拉尔部落的对手,可也正如秦风说的那般,固然胜了,却也是惨胜。
五万士兵,存活下来的恐怕已经不多了,在这片草原上,敌我双方至少留下了五万多具尸体。损失方面几乎是差不多的,这也意味着他再一次失去了一半的战士,甚至更多。
李建成道:“还是玄成最明白道理,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放心,不论是父皇还是秦王,他们都不会亏待你们的。”他说着爽朗一笑道:“急着赶路,诸位就此别过了……”他招呼了韦挺、徐师谟一声扬鞭远去。
突利苦涩一笑,回过了头去,眼尖的秦风现他的眼角已经流下了泪水。这位突厥的大汗,为了他牺牲的部下哭了。
“其实,这样也挺好的。”突利说完这话,身子一阵颤抖,刹那间,仿佛衰老了十岁一般。他不掩饰的擦干眼泪,道:“闪电大神,突利让您见笑了,突利先忙了。”他说完,转身离去。
“可汗请便。”秦风深深的看了他背影一眼,没有责怪什么。
**********
“呸!”程处默对着突利的背影狠狠的吐了一口口水,不屑道:“好一个无情无义的家伙,难怪会让颉利赶得无处可遁。”
“就是,可惜了这些可敬的勇士。跟错了人。”尉迟宝庆附和道。
其实唐军早就到了,在高处观战的唐军主将们,也为突厥双方表现出来的强悍深深的震撼了一把,双方的铮铮军骨,磊落军魂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可是突利的表现,让一些人为这些忠于突利的牺牲的勇士觉得十分不值。
“两个憨货,你们懂什么?这才是作为一个汗王聪明的地方”当然,也不乏心思机警的人,李业诩就是其中之一。
罗通也点了点头道:“我也觉得……原来我并不怎么将这个突利看在眼底,觉得他们衰败至此,便是他的无能造成的。现在,总算知道他成就过的辉煌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薛仁贵茫然的道:“我怎么没明白?”平民出生的他,比起这群权贵子弟来说,政治觉悟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秦风叹道:“自古以来,权力斗争,不死不休。没有人甘心认输,也没有人相信对手肯让步。突利已经落败,可是如果他手中还有着一支强大的军队,陛下未必就不会做他想。就算陛下不做他想,也有人会为了所谓的揣摩上意而以此为借口生事。”
秦风说到这儿,他忍不住的笑了。大家一愣也是为之失笑,因为他们正在为着可能存在的隐患才做出现在这般的手段。
“同样的,如果突利手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算他无心争取什么,可是他的部下会善罢甘休?现在,他手中可战之士不过二万左右,他自己也产生不起野心了,他身旁人就算有心也是无力了。”
“原来如此!突利还真是个聪明的人。”程处默、尉迟宝庆、薛仁贵恍然大悟。
秦风没有将话说下去,只是说了一句:“突利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历史上的突利不知还有多少实力,可秦风知道,突利的弟弟最终是谋反了的。
突利作为一个高明政客,这也是一个高明政客应该具备的觉悟。
可以争取的时候,尽力去争斗,不择手段。既知不可争,则放下一切,坦然面对失败,这是一个真正政客必需拥有的胸怀、
明知失败,却还要执迷不悟,甚至以牺牲部落的利益谋求所谓的胜利,那是蠢材行为。突利自不是蠢材,他是一个高明的人。他知道继续争下去的下场就是灭亡。他的家人亲人儿女也会受到灭顶之灾。
他已经输了,是个失败者,失败的后果自己尝就是了。困兽犹斗,并不是理智理性的做法,下场也只有连累一切与他有关的人。
所以他才说了这翻话,极为洒脱,洒脱得让人心生敬意。
能够放下一切,真是了不起。8
第386章:绊脚石
突利大败亏输,率族人投降大唐,颉利不忿,派遣亲近崛起的乌拉尔族少年族长阿史那默若雅兴四万精兵追击,双方再次决战于草原一条小河畔,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大相庭径,乌拉尔全军覆灭,阿史那默若雅复仇不成,反而惨死于大唐虎贲大将军秦风之手,至此,阿史那沾罕一脉彻底绝后。
大唐朔方方面军趁胜杀入大草原,再次向乌拉尔部落所在地挥起了屠刀。
在颉利大力支持下,乌拉尔吞并了众多见风使舵的投奔了突利,见势不妙的又返投颉利的部落,经过短时间的发展,乌拉尔部落在草原上也算是一个强大的部落。不过他们的族长死了,四万精兵没有一个活着回去的。也就是说偌大的乌拉尔部落就像一个没有丝毫抵抗力的脱光了衣服的绝世大美女一样,出现在一群色狼的面前,可是这“绝世大美女”却拥有数十万头牲口,以及十数万妇孺,这在草原是多大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了,很多部落都蠢蠢欲动,可就在他们行动的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因为这些贪婪的家伙全部让唐军顺手给灭了,至于乌拉尔部落仓促集结起来的一万多战斗力,唐军仅一个冲锋就将之杀了个片甲不留。最后,不仅是乌拉尔,连带附近二十八个中小部落全部成了唐军的囊中之物,由四万大军看押着,像蚂蚁搬家一样,浩浩荡荡的奔向了大唐,为日渐强盛的大唐输送新鲜的血液,至于数十万俘虏,则要经过一年的劳动改造,无偿的为大唐修桥铺路,一年后,表现好的则能够转为大唐的子民,以家庭为单位,同化在汉族百姓的汪洋大海之中,至于表现不好的,继续无偿干活,直到他彻底的失去了野性为止,特别恶劣的只有吃板刀面一个下场。
此消彼长之下,突厥迟早会让大唐抽干血液,只剩下一具空壳子,反之,大唐将会不断的壮大。朝堂上的那些人的眼光是何等的毒辣,这一次不但没有弹劾秦风,反而还大加褒奖。
仁义道德派满意了,因为他们可以就近传播各种先进人道思想,而且秦风没有灭人部落,这也说明了秦风的戾气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之下得到了化解。
现实派同样满意,因为人口是大唐的短板,这一次突然多了十多万人口,这绝对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没有了人口,突厥的土地再广阔也没有毛用。秦风这一手从深远影响上说比屠族更加歹毒。
至于突利部落,同样不可避免的衰败了,在那场大战中,他死去了两万三千多人,重伤致残的也有六千多人,这也意味着他仅有两万可战之力。两万人能做什么?把他们丢到人海中,兴不起半点波浪。
突利情知大势已去,很聪明的选择了无条件的投降。突利识相的做法受到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礼遇,亲自接见了他这位突厥的二可汗,设宴款待。
并且,还格外开恩,不但没有拆分了他的部落,还特地在朔北草原划出一大片草场让突利东部安顿了下来,永为大唐北方的屏障。
颉利得此讯息,自当是勃然大怒,但却又无可奈何。
突利本是他囊中之物,但因薛延陀的出击,却让大唐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接收了突利的一切财产。
盛怒之下,颉利只能将怒火发泄在薛延陀的身上……但是如今的突厥以非昔日突厥,能够傲视草原。颉利也不再是以前说一不二的大可汗,特别是失去了乌拉尔这只手臂、这把利刃的颉利日子更加艰难。很多部落开始阳奉阴违,暗地里却与大唐含情脉脉的眉来眼去。
颉利再傻,也知道局势的严峻,如果再战下去,他将变成孤家寡人,最终被优胜劣汰的草原法则给淘汰掉。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当颉利灰溜溜的准备撤军的时候,得到消息的夷男顿时知道自己让颉利给骗了,也才知道眼前的是一个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军营,发现上当的夷男整合了三万铁勒骑兵,霍然出兵。
颉利盛怒之下,也是全军出击,双方在草原上展开了一场大战,颉利作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将夷男率领的仓促组织起来的铁勒劲旅打退。
颉利承受不住伤亡,打退了铁勒联军后不作多留,灰溜溜的撤军了。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善于把握形势的夷男哪会给颉利喘息的机会,硬是承受着崩溃的压力,直接再度点起了两万铁勒骑士,浩浩荡荡的杀向了突厥。像附骨之蛀对着颉利死缠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