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女-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照此下去,议论一阵子,这事情也就渐渐淡了,即便再不满,也只能将之压在心中。
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候,事情突然起了波澜,李建成败于薛举,被李渊禁足三日,而在三日期满之后,他第一时间去了一趟兵部,调来了被薛举虐杀的那几千人名册,但凡是在长安城或者附近的,他皆一户户拜访过去,每到一处,皆会亲自向那户人家赔罪,甚是自责,之后更呈上抚恤之钱。
如此一日要走上数十户,不在附近的,则命人赠钱过去,一个不少;每一户所得的赔偿,至少在十贯以上,遇有境况特别困难的,还会多赔一些,统计下来之后,总共是五万余贯,虽然东宫富贵,但一时之间也拿不出这许多钱,卖了几处园子与地方才将之凑齐。
很快此事就传遍了长安城,原本多有非议的军士百姓,看到李建成态度这般恳切,不仅亲自登门赔罪,更是卖地卖园的凑钱私下赔偿,颇为赞赏;这言论的风向一下子就转到了对李建成有利的那一边,就连军中将士之前对于李建成的不满与怨怼,也消减了许多;正如季容所言,这是李建成最不喜欢的法子,却是最有效的。
就在李建成一个个登门赔罪之时,高城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薛举暴毙!
虽然让李建成逃走,但高城却是切切实实被他们给夺了下来,离着进逼长安又进了一步,故而薛举下令庆功。
就在这顿庆功宴上,正在与群臣畅饮的薛举,突然暴毙身亡,令场面混乱异常,原以为是酒中有毒,岂料一众大夫检查过后,皆说酒中无毒,至于薛举也不是中毒身亡,确切来说,是根本不知道他因何身亡。
暴毙,毫无缘由的暴毙!
对于这个结果,薛仁杲自然是不满意的,但也无可奈何,在安葬了薛举之后,他承继了帝位与攻下长安的志愿。
薛举一生杀人无数,背负了无数鲜血孽债,最终却在正当盛年之时,无疾暴毙,或许……这就是天道吧,他生平最不信的天道!
不管如何,这对于李渊来说,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消息,虽然还有薜仁杲在,后者也还算能征善战,但统领数十万军队,管好一个帝国,光凭“能征善战”这四个字,可是远远不够。
薛举已经够残忍了,可是薜仁杲比之他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与他名字中的那个“仁”字,背道而驰。
薜仁杲曾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放在火上烤,烤熟之后将其大卸八块分给手下食用,还有这种各样的酷刑,令人发指。
最要紧的是,薛举生前,虽残忍却赏罚分明,对于立了功的人,赏赐绝不吝啬;薜仁杲不同,他极为小气,败是固然要罚的,赢却没有任何赏赐;就在他继位的当天,就当薛举原本准备分发给众将的钱财绢帛给生生收了回来,有将士看不过眼说了几句,他恼羞成怒之下,竟然将其生生给杀了;当然,按着薜仁杲的性子,那名将士临死之前,没少受折磨。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对薛氏父子还算忠心的将士自是一批又一批的疏离,离心离德,偏偏薜仁杲对于并无察觉,依旧认为自己坐拥数十万大军,是一方霸主。
李渊在得知薛举死讯后,连夜如今李世民等人商议趁此机会彻底剿灭西秦!
第五百四十章 所谓东风
在一番连夜商议后,刘弘基提出灭薜仁杲是势在必行之举,但想要此举可成,就先得联合一人,此人就是占据了凉州的李轨。
薜仁杲的据地在金城,位于唐朝的西面,而李轨在薜仁杲的东面,只要能够与李轨联合起来,就可以孤立薜仁杲,令他无援兵可救。
至于李轨会否同意联合,刘弘基的回答是肯定的,一来,李轨与唐朝之间没有什么冲突;二来,薛举活着的时候,常派部下侵犯李轨的地界,李轨兵力不如薛举,故而经常被他撵的东躲西藏,彼此结下颇深的梁子,虽然如今薛举已死,但梁子是不会就此化解的。
虽朝堂上尚有反对之声,但李渊最终还是采纳了刘弘基的意见,除了派使臣即刻前去见李轨之外,还亲自写了一封信给李轨,并将之称之为从弟,所谓从弟,就是异姓弟弟之意,可以说给足了李轨面子。
未过多久,收了李渊亲笔书信的李轨不仅同意与唐朝联手,更派来了自己的弟弟李懋来长安,给李渊进贡;这是大唐建国以来,收到的第一份进贡,其意义不言而喻。
李轨的识趣无疑让李渊很是高兴,收下贡品之后,不仅册封李懋为大将军,还派专使到凉州,册封李轨为凉王;与此同时,李渊亦在积极调集军队,三十万大军很快便召集完毕,粮草也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一切准备,只欠东风。
这日早朝过后,李渊将李建成单独留了下来,待得进了御书房后,李渊走到案后坐下,道:“听说你这几日未曾再去探访在高城被杀的士兵亲眷,可是倦了?”
李建成恭敬地道:“回父皇的话,高城被杀数千士兵之中,有一千零九户在长安城附近,儿臣都已经去过了,余下远在异地,儿臣不便亲去的,也都让人带了钱过去安抚。”说着,他黯然道:“可惜不论儿臣做什么,都不能令他们死而复生。”
“你能做到这一步,已是很不错了,朕昨日召见军中将军,他们对你此举皆有赞言。”停顿片刻,他叮嘱道:“好生记住这一次的教训,万不要再重蹈覆辙。”
李建成连忙拱手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绝不敢望。”
李渊点一点头,道:“如今李轨已经成为我们的盟友,三十万大军也已经整集完毕,朕打算下个月就发兵剿灭薜仁杲;只是这主帅人选未定,你是太子,你倒是说说看,谁来领这个军为好?”
听得这话,李建成心思顿时飞转如轮,他自然想再次带兵,一雪前次之耻,但一来上次被围困于高城,无路可逃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虽最后平安归来,这心里终归是有了几丝怯意;二来万一这次再败,他这太子的威信可就算是彻底扫地了,事后做的再多也修补不回来。
若他不带兵,人选便只剩下了一个——李世民。
上次他的失误已是令李世民得了便宜,这次若是再让他出征,并赢了这场战,后者在军中的威望便会更高,对自己的威胁也会更大,甚至……动摇自己的太子之位。
可除了李世民之外,他实在想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不行,他不能再坐视李世民坐大,自己手下的那几名将领,虽不及李世民那般能征善战,但薜仁杲也不是什么能力强绝之人,未必就不能与之一战。
不错,他不能再坐视李世民坐大,一定要将他牢牢扼制住。
李建成越想越是,张口待要言语,无意中瞧见李渊眸中的一丝试探,他眼皮毫无征兆的一跳,下一刻,已是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李渊见李建成欲言又止,道:“怎么了?”
李建成思忖半晌,笑道:“其实父皇心中早就已经有了人选,又何必再问儿臣。”
李渊抚须一笑,“那你倒是说说,朕心中的人选是谁?”
李建成徐徐道:“世民能征善战,智谋出众,自父皇起兵以来,世民为父皇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未尝一败,在这一点上,儿臣自问不如世民;所以,此次剿灭西秦,最适合的人选,无疑就是世民。”说着,他叹道:“要是上次儿臣不曾争着带兵出战,而是让世民去,就不会遭逢惨败,令数万将士死于薛举之手;每每想起此事,儿臣都寝食难安;儿臣身为东宫太子,却上不能为父皇分忧,下不能为臣民表率,儿臣实在对不起父皇。”说到此处,他内疚的跪在地上,“请父皇责罚。”
“此事是元吉鲁莽在先,你只是被他所累,无需总是这般自责,再说,谁又能保证自己在战场上一定赢,所谓未尝一败,不过是还未遇到令自己败的对手罢了,起来。”
“谢父皇。”待得李建成起身后,李渊端起茶抿了一口,“不过你之前说得不错,世民确实是此次出征的不二人选。”
李建成顺势道:“世民这般能干,一定能替父皇荡平西秦,令大唐安稳。”
李渊摇头道:“想要大唐安稳,荡平区区一个西秦,还远远不够,李密、窦建德、杜伏威,哪一个不比薜仁杲更难对付,也更危险。”
李建成拱手道:“儿臣虽不才,也一定会替父皇扫灭这些人,令我大唐光耀千古。”
李渊欣慰地点点头,转而道:“出此大军出征,粮草一事就由你亲自督办,一定要确保前线的粮草供应,万不能因粮草短缺,而令大军陷入危局。”
李建成闻言,忙道:“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好,你退下吧。”在李渊的言语下,李建成一路回到东宫,刚一踏入长春阁,季容便迎了上来,替他解下披风,柔声道:“殿下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父皇留我说了几句话。”听得这话,季容试探地道:“可是关于剿灭西秦一事?”
李建成接过离玉递来的茶,冷声道:“不错,下个月大军就出会征,由……世民领兵。”
第五百四十一章 发难
季容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见,事实上,大唐之中,确实没有比李世民更合适的人选,她一边替李建成捏着肩膀,一边道:“三十万大军,再加上秦王,看来父皇是下决定要让西秦消失。”
李建成一口未喝的茶重重搁在小几上,冷声道:“这一战若是赢了,秦王府那边不知要如何得意忘形了。”
季容沉默片刻,忽地道:“依妾身说,他们真要是得意忘形了才好呢。”
“此话怎讲?”李建成知道季容不是随口胡言之人,既说了这话,就必有用意。
季容轻言道:“秦王立的功越多,他麾下那些将士,就会越觉得他委屈,认为他才应该居于东宫,成为大唐的储君。”
一听这话,李建成顿时不悦地道:“他只是次子,又曾犯下大错,何来储君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