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盛世帝女 >

第270章

盛世帝女-第270章

小说: 盛世帝女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少夫人稍等。”这般说着,小厮转身走了进去,在门关起后,秀珠道:“小姐,您对姑爷还有公主已经仁至义尽了,眼下是王爷不同意,与您无关。”见长孙氏不语,她又急切地道:“公主眼下看着是对您不错,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或许这一切都是她装出来的,一旦入了门,就会与您争夺姑爷,甚至是害您,她也不是没害过人,她……”
  长孙氏眸色微沉,打断道:“秀珠,你越说越过了。”
  秀珠知道她不喜欢听这些,但仍是执意道:“奴婢都是为了小姐好,不论怎么想怎么看,都是不让她入门来得更好一些。”
  长孙氏盯了她片刻,道:“你若不愿,可以回沐华轩去。”
  “小姐……”秀珠刚说了两个字,之前那名小厮从屋中走了出来,恭敬地道:“王爷请二少夫人进去。”
  长孙氏点点头,抬步走了进去,屋中,李渊正伏首于案前看着各部官员呈上来的公文,因为李世民跪在书房之故,他只得在此办公。
  长孙氏静静站在一旁,待得李渊合起手中的公文后,方才屈膝行礼,“儿媳见过公公。”
  “嗯。”李渊点点头,在命下人给长孙氏看座后,道:“你不在屋中好生养胎,来我这里做什么?”
  长孙氏在椅中欠一欠身,道:“儿媳此来,是想请公公成就一桩姻缘。”
  听得此话,李渊面色陡然一沉,冷声道:“是世民让你来的?”
  “来见公公是儿媳自己的意思,相公并不知道。”如此说着,长孙氏又道:“相公与晋阳公主情意相许,公公您何不成全他们,往后……”
  “不需要!”李渊冷冷打断她的话,“你去告诉世民,就算他在书房中跪断了双腿,又或者请天下人来做说客,本王都不会答应这门亲事,让他死了这条心!”虽然长孙氏说此行与李世民无关,李渊心中仍认定是李世民让她来做说客。
  长孙氏起身道:“儿媳知道三叔之事,一直是公公心中的一个结,但逝者已矣,不论我们做什么,都无法令三叔复生;一味回望过去,只会令自己痛苦;再说公主,当年也是因为立场不同才会误杀三叔,并非十恶不赦之人,相反,这些年来,公主一直在设法补救,在炀帝面前为公公说尽好话,又……”
  李渊冷声道:“她于我李家有恩,我李家也将她从江都救了出来,让她成为长安城的大长公主,享尽人间富贵;恩怨相抵,但玄霸的命……她仍是欠着我李家!”
  “公公……”长孙氏刚说了两个字,便被李渊所打断,“你如今怀着孩子,不宜劳累,回去歇着吧。”说着,对一旁的侍从道:“送二少夫人回去!”
  李渊坚决的态度令长孙氏明白,继续说下去只会令事情越发僵化,只得依言道:“儿媳先行告退。”
  在长孙氏无功而返之时,韫仪来到了唐王府外,正准备与往常一样进去看望长孙氏之时,却被侍卫拦住了去路,“请回。”
  如意见状,蹙眉道:“放肆,我家主子乃是当朝大长公主,你等怎敢阻拦,还不赶紧让开!”
  侍卫朝韫仪拱手道:“这是唐王的命令,卑职只是奉命行事,还请公主见谅。”
  韫仪惊讶地道:“唐王命你们阻拦于我?”
  “公主请回。”虽然侍卫没有正面回答,但无疑是默认了韫仪的话。
  吉祥哪里肯相信,上前喝斥道:“简直就是一派胡言,公主前儿个还来过府中,未见唐王有半点言语,怎么今儿个就不许公主进去了;速速让开,我们要进去见唐王。”
  侍卫没有说话,同样的,也没有收回拦在她们身前的手,如意二人气恼不已,待要与他们争辩,被韫仪所阻拦,后者沉默片刻,道:“既是不方便就算了,我带了几枝人参来,可否代我转交给二少夫人?”


第四百四十五章 踏摇娘

  “这个……”侍卫正在犹豫时,一人从府中走了出来,却是三夫人林氏,以往在弘化郡时,她对韫仪颇多照顾,后来再相遇,常有往来,关系还算不错,如意也都认得她,这会儿瞧见她出来,连忙上前行了一礼,委屈地诉道:“三夫人,这两人无端拦着不让公主进去探望二少夫人,还说是唐王的意思。”
  “我都知道了。”如此说着,林氏走到韫仪身前,“我想去集市上置办一些东西,公主可有兴致一道去?”
  “好。”韫仪应了一声,与她一起缓步往集市行去,在远离了唐王府后,林氏望着韫仪的侧脸道:“公主素来冰雪聪明,可有猜到这件事的因果?”
  韫仪眸底掠过一丝无奈,“可是因为我与二公子之事?”
  林氏扬唇一笑,“公主果然敏慧过人,一下子就猜中了。”
  走在后面的吉祥听到她们的言语,疑惑地插话道:“公主与二公子成亲是好事,唐王为何要拦着不让公主进府,好生奇怪。”
  林氏抚过耳下的水晶坠子,凉声道:“没什么好奇怪的,三公子那件事,王爷一直到现在都不曾放下,更不要说还知道四年前,是二公子故意放走了公主。”
  “三夫人也说四年前的事了,那么久的事情又何必再记着,佛家不是常说,放下方得自在吗?”对于吉祥的话,林氏淡淡一笑,“这种话说别人容易,一旦落在自己身上,想要看破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韫仪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道:“所以唐王不仅不同意这门婚事,更是不许我再踏入唐王府?”
  “不错。”这两个字犹如尖针一般,狠狠刺入韫仪耳中,令她双耳一阵刺痛,有那么一瞬间,仿佛失聪了一般,听不到任何声音。
  待得稍稍平复了心情后,她道:“二公子可还好?”
  “不算好。”在韫仪紧张的目光中,林氏道:“从昨日起,二公子就一直跪在书房中,至今未起;这俩父子算是一起犯上了倔,一个非要娶,一个非不允,哪个也不肯让。”
  吉祥气恼地道:“唐王好生没道理,要娶谁为平妻,是二公子的事情,他凭什么不答应。”
  林氏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唐王毕竟是二公子的父亲,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就不是娶妻,而是苟合。”
  韫仪停下脚步,神色复杂地道:“唐王当真如此反对?”
  林氏轻叹一声,道:“听闻世子、四公子都曾去劝过王爷,可惜王爷始终不肯松口,说句实话,情况不太乐观。”见韫仪低了头不说话,她笑一笑道:“你也别太担心,只是不太乐观,并非半点希望都没有,我也希望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次出府,就是为了你们二人。”
  “多谢三夫人。”韫仪没有细想她后面那句话,在默默走了一会儿后,她忽地道:“三夫人能否替我带一句话给二公子。”
  “自然可以。”在得了林氏的应承后,韫仪咬一咬唇,低声道:“若唐王当真不肯松口,这件事……就算了。”
  她的话令令林氏惊讶不已,盯着她道:“你不是很喜欢二公子吗,听说在从江都回来的路上,你还舍命救过二公子,为何这会儿又如此轻言放弃?”
  韫仪苦笑道:“正是因为喜欢,才不愿看他夹在我与唐王之间左右为难;其实能够与他再相见,知道他心中有我,我已经很满足了,成亲与否……并不要紧。”话虽如此,她眸中不自觉透出的悲伤却显示她并非如自己所言的那般释然。
  “公主。”如意心疼地道:“您又没有做错什么,是唐王冥顽不灵,您何必那么委屈自己”
  吉祥插话道:“就是,实在不行,咱们就请陛下去与唐王说,他毕竟是臣子,还能当真一点面子都不给陛下吗?”
  “事实上,我确实做错过,怪不得唐王。”说着,她朝林氏屈膝一礼,“劳烦三夫人了。”
  林氏摇头道:“你们两个也真是有趣,一个在书房里长跪不起非要救这桩姻缘,一个则宁愿从此两地别离,饱受相思之苦,也不愿他为难。”
  见韫仪仍维持着屈膝的姿势,她扶起道:“好了,若当真没有法子,我自会将你的话告诉二公子。”说着,她拉了韫仪往前走,一路来到瓦肆处,所谓瓦肆又称瓦舍、瓦子,里面聚集了三教九流的人,唱戏的、说书的、杂耍的、变戏法的,卖药的,什么样的都有,极为热闹。
  韫仪在江都时,曾去过江都的几处瓦肆,后来杨广视百姓疾苦于不顾,令江都变成了人间炼狱,那里的百姓能逃就逃,无处可去的,就在家中忍饥挨饿,这瓦肆自然也就没人去了。
  林氏没看别处,只将注意力放在那一间戏棚里,里面两名男子一扮男一扮女,正演着《踏摇娘》的故事。
  这是前两年兴起的一个曲目,说的是河内一名男子,貌恶嗜酒,每每醉归,必殴其妻,令其貌美善歌的妻子苦不堪言,因为妻子每每悲诉,都会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
  这个《踏摇娘》以歌舞之式加以演绎,极为新奇,每次演出都有许多人来看,这次也不例外,棚前挤满了人,很是热闹。
  演踏摇娘的那名男子,虽为男儿身,却演出了女子的柔情与悲苦,着实不错,待得落幕之后,林氏唤过随行的计春,道:“将他们带回唐王府,酬劳我出双倍。”
  计春惊讶地道:“这是为何?”
  “不要多问,照我的话去做就是了。”见林氏这般说,计春只得忍着满腹疑问离去,计春回来说已经与戏班子说好,他们收拾好东西就会去唐王府后,林氏离开了瓦肆,往来时的路行去,显然是准备回唐王府。
  韫仪见她这一路上,什么东西都没买,疑惑地道:“三夫人不是说要置办一些东西吗,为何不见买,可是都看不上眼?”
  林氏笑道:“我需要的东西,不是都已经置办好了吗?”


第四百四十六章 畅阅阁

  韫仪正要问何时置办过,蓦地想起刚才在瓦肆中的事,神色古怪地道:“三夫人说的置办,该不会是说那两名戏子吧?”
  林氏抿唇道:“公主说的不错,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