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盛世帝女 >

第190章

盛世帝女-第190章

小说: 盛世帝女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街上多了一些仿佛是从远方逃难而来的难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问之下,皆是从江淮一带逃难过来的;从他们口中,许多太原百姓知晓曾让他们羡慕不已的江淮一带,如今已是成了人间炼狱,吃树皮吃土不算,更多的人为了生存,开始残杀同类,以同类的血肉为生。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太原百姓之中传开了,令那些百姓对杨广越发反感,不愿受征召。
  此时,王威他们正站在张贴昭书的地方,高君雅疑惑地道:“奇怪,我怎么没听说陛下再四征高句丽?”
  王威摇头道:“我也没听到什么风声,如今多地形势不稳,战乱频频,陛下怎么又想去征伐高句丽了,怎么想都怎么不对。”他眼珠子一转,道:“你说这诏书会否有问题?”
  高君雅眼皮一跳,骇然道:“难不成你觉得李渊……伪造诏书?”不等王威说话,他已是摇头道:“这不可能,李渊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做这种事,而且这么做,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另外,这上面可是明明白白盖了御玺,不可能有假。”
  “你说得倒也没错,但我总觉得这道诏书有些不对劲。”思忖良久,始终是想不明白其中关键,只得道:“不管怎样,咱们还是盯紧一些李渊为好。”对于这个提议,高君雅自是连连点头,在他们二人派太原城的心腹盯紧着李渊之时,李世民来到了位于马邑的太守府,不过他此行,并不是来见此处太守王仁恭,而是他手下一名鹰扬府校尉,名刘武周。
  见太原留守的二公子来到自己宅中,刘武周自是异常恭敬小心,在一番客套之后,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二公子来见下官,是为何事?”
  李世民接过下人递来的茶,抿了一口,颔首道:“刘校尉这茶很是不错,看来府中有擅于煮茶的人,晚些时候,我可得好好请教一番。”说话间,目光瞟过站在一旁的下人。
  刘武周亦是一个聪明人,看到这一幕,顿时会过意来,对下人道:“这里没你们的事了,都下去吧。”
  在下人离去后,李世民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刘校尉可知自己已是命在旦夕。”
  刘武周大惊,连忙道:“二公子何出此言,可是下官做错了什么事,令留守大人不满?”
  “父亲常赞刘校尉有勇有谋,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李世民的话,令刘武周受宠若惊,连忙道:“想不到留守大人竟会知道下官,实在是下官之幸。”随即他试探地道:“二公子刚才的话……”
  李世民搁下茶盏,道:“刘校尉虽有才干,无奈王太守却不是一个心胸宽阔之人,相反,他一直都颇为嫉妒刘校尉的才干,否则岂会到今日,你仍只是一个校尉。”
  这句话无疑说到了刘武周心坎里,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将才之人,可王仁恭始终不肯提拔自己,令自己多年来,一直止步于校尉之职;不过在摸清李世民的来意之前,这些话他可不会说出口,只道:“想是王太守觉得下官还有所不足,想多历练下官一阵子。”
  李世民笑一笑道:“只怕王太守这会儿想的,是如何取刘校尉的性命。“
  刘武周愕然道:“这……这不可能,二公子您不要胡说。”


第三百一十四章 刘武周

  “我从来都不是无的放矢的人。”停顿片刻,他道:“刘校尉与周氏上一次见面是何时?”
  刘武周脸色一下子变得极为难看,“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仅我知道,据我所知,王太守也已经知晓这件事了,只是因为暂时没有借口动你的借口,方才让你活到现在。”
  刘武周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周氏是王仁恭的小妾,亦是刘武周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因为战乱失散,原以为再无重逢的机会,哪知竟然让他又见到了周氏,只是那个时候周氏已经成了王仁恭的小妾,二人情难自尽,背着王仁恭偷情私会,原以为这个秘密不会有人发现,哪知……
  许久,他回过神来,朝李世民跪下道:“求二公子救救下官,下官愿当牛做马报答二公子。”
  “我就是不忍见你被王仁恭害死,才走这一趟,你且起来。”在扶起刘武周后,他一字一句道:“我出面,虽可保你一时太平,却保不了一世,唯一的法子,就是取王仁恭而代之!”
  这句话令刘武周大为心动,但很快又面露难色,“下官只是区区一介校尉,官卑职小,怎可能代替他,就算二公子肯,朝廷也不会答应。”
  李世民似笑非笑地道:“刘校尉以为,如今的朝廷……还能存在多久?”
  刘武周没想到他会说出如此大胆的话,顿时愣在了那里,好一会儿方才缓过神来,小心翼翼地道:“二公子,您……您难道是想……”后面两个字实在太过渗人,令他迟迟不敢说出口。
  李世民起身道:“其实所有人都看得出,大隋已是走到了末路,如今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只需再来一阵小小的风雨,就会将其彻底摧垮;刘校尉是想随着‘精忠报国’,还是留着这有用之躯,创一番大事业?”
  刘武周紧张地思索着,良久,他道:“这是留守大人的意思?”
  李世民颔首道:“不错,父亲愿意给刘校尉机会,就看刘校尉要不要把握了。”
  这可是造反的大事,刘武周一时之间又哪里能够决断,在屋中不断来回踱步,李世民也不催促,由着他慢慢想。
  许久,刘武周一咬牙道:“留守大人要下官做什么?”
  “很简单,取王仁恭而代之,尽量搜集士兵,随后父亲就会起兵,到时候刘校尉接应即可,一旦事成,刘校尉就是开国功臣,封候拜相不在话下。”
  这番话说得刘武周大为意动,他当了那么多年的校尉实在是当够了,而且……眼下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是王仁恭亡,就是他刘武周死,没有第三条路!
  刘武周狠一狠心,再狠一狠心,终于做出了决定,跪下道:“下官誓死追随留守大人与二公子!”
  “好!”李世民面露笑意,亲手扶起刘武周,“有刘校尉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现在就回太原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
  “二公子尽管去吧,此处的事情,下官会办妥,绝不让留守大人失望。”得了刘武周这句话,李世民放心离去。
  刘武周久久望着李世民离去的方向,神色变幻不定,不知在想些什么,不过接下来事情,倒是一切顺利。
  他趁着刘恭仁视察粮仓之际,出奇不意,诛杀了刘恭仁,后者看清朝自己举刀之人,满面诧异,他想知道这个自己颇为倚重的下属为何要行刺自己,可是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带着满用疑问踏上了黄泉路。
  乱世之中,人命,从来都是不值钱,百姓如此,官员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杀了王仁恭后,刘武周就命人四处散播王仁恭如何不体恤百姓,如何贪逸恶劳,当然,之前那场败仗亦成了他大做文章的素材。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就开始征集兵力,百姓对于隋王室早就积满了怨气,当即就有人前来投兵,很快便集兵万于人;有了这些兵力,刘武周的胆子开始大了起来,先是攻破雁门郡、楼烦郡;之后又占据汾阳宫,自称太守,开仓济贫;如此一来,拥戴他的百姓自然就更多了,兵足差不多达到了两万人。
  然在成为太守之后,他并未就此满足,亦未静候李渊吩咐,而是在前来投奔的幕客怂恿下投靠了突厥,被突厥封为“定扬天子”。
  他刘武周并非无才之人,既然决定了要造反,决定了要将脑袋别在腰间,为何还要屈居别人之下;封候拜相说得好听,但说穿了,仍是一个需要朝人叩拜的臣子,与身为校尉的自己根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哪有自己做一朝君主来的舒坦。
  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晓是以一已之力难以对抗李渊以及其他各地的造反势力,所以他决定借突厥之势,让他们助自己平定中原,至于之后的事情,可以慢慢再说。
  在做完这一切后,他将目光投到了太原,那可是重中之重,若能得取太原,就是开了一个好头,也打下了最好的基础。
  怕是任谁也想不到,一个区区马邑的校尉,竟然有如此抱负与野心,如此看来,一向颇有识人之明的李渊,这次仿佛栽了个大跟头。
  在刘武周将箭指向太原时,并不知道此刻整个太原早就因为他而动了起来,李渊将所有得力部下皆给召到留守府中,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太原危急,山西危急,大隋王朝危急!”
  刘武周身在马邑,他造反的消息尚未传到太原,故而众人听得李渊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皆觉得莫名期妙,王威弹一弹胖胖的手指,道:“李公何出此言?”
  “我得到消息,刘武周在马邑叛乱,先是杀死太守王仁恭,之后又私自征幕、开仓放粮,自称太守,最可恶的是,他竟然与突厥勾结,自称什么定扬天子,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据最近传来的消息,他离我们太原,只有三百里之遥。”
  众将领悚然变色,怎么也想不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陛下才刚要“四征高句丽”,那厢,便有朝廷命官叛乱。


第三百一十五章 棋子

  王威坐直了身子,道:“据下官所知,刘武周不过是一个校尉,他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是否消息有误?”
  李渊朝站在一旁的李世民看了一眼,后者从袖中取出一封军情急报递给王威,“请王大人过目。”
  待得看过信中内容后,王威面上露出慌色,余下众人在一一看过书信后,神色皆与之差不多,高君雅最先说话,“那现在要怎么办?”
  坐在他旁边的将领道:“那还用问,当然是发征讨伐他。”
  王威亦附声道:“刘武周身为朝廷命官,不知报效朝廷,反而起兵作乱,这样的人,罪该万死,应立即将之镇压,生擒刘武周将之押解到江都交由陛下发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