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女-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或者让杨广直接下旨赐婚;但这样一来,这桩婚事从一开始就充斥着强迫与不愿,她在还好,她若不在,只怕韫仪的日子会过得很艰难。
在翻看了一阵册子后,萧氏道:“你去请齐夫人、赵夫人、钱夫人入宫一趟,她们家中皆有未曾娶亲的适龄子嗣。”
红鲤应了一声,犹豫地道:“娘娘,奴婢记得钱夫人的相公只是一名四品官,且非士族出身,这门第……会否太低了一些?”
萧氏摇头道:“低一些无所谓,要紧的是他们不信流言,肯真心实意接纳韫仪。”
红鲤想想也是,待要出去,有宫人进来道:“娘娘,崔夫人在宫外求见。”
萧氏惊讶地道:“清河崔氏吗?”
“正是。”面对宫人的回答,萧氏道:“去请崔夫人进来。”
待宫人下去后,红鲤疑惑地道:“清河崔氏与娘娘并无什么深交,往常也未见到有入宫给娘娘请安,怎么今儿个会过来。”
第两百六十四章 求亲
“本宫也不清楚,且等他自己说吧。”过了约摸一盏茶的功夫,一名中年美妇随宫人走了进来,福一福恭声道:“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
“崔夫人请起。”在命宫人赐座后,萧氏笑道:“本宫记得上一次见到崔夫人还是三年前宫中大宴之时,如今三年光阴已过,崔夫人的模样却是丝毫未变,风采依旧,实在令人羡慕。”
崔夫人垂目道:“娘娘好记性,不过妾身只是蒲柳之姿,实在当不起娘娘如此夸赞。”
萧氏笑一笑未说话,待得宫人奉了茶上来后,她道:“崔夫人今日入宫见本宫,不知所谓何事?”
崔夫人闻言,连忙搁下刚刚接过的茶盏,起身道:“妾身此来,是想求皇后娘娘赐一桩恩典。”
萧氏惊讶地道:“哦?是何恩典?”
“不瞒娘娘,妾身之子崔济,自从见过晋阳公主之后,一直对公主念念不忘,只是当时公主选择了郑家公子,所以也没法子,如今郑家公子意外过世,他想……”崔夫人犹豫片刻,微咬了银牙道:“他想迎娶公主,故而请妾身入宫向娘娘求赐恩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于崔济,萧氏是有印象的,在当时入选的三十八名少年公子之中,就属他与独孤弘几人最为出色,后来崔济与郑阳入选,她原以为韫仪会选温文尔雅的崔济为驸马,没想到最后韫仪选了爽朗的郑阳。
她以为韫仪与崔济的交集早在半年前就结束了,万万没想到崔济一直对韫仪念念不忘,更没想到他竟会托其母亲进宫向韫仪求亲。
与她之前考虑的齐、赵等人相比,不论是家世还是品貌,崔济无疑都要好上许多,最要紧的是他对韫仪情意深长,若韫仪能够与他成亲,实在是一桩再好不过的事情。
萧氏压下心中的欢喜,道:“想不到崔济这孩子有如此心思,实在令本宫意外。”
“谁说不是呢,妾身昨日听闻之时也是吓了一跳,毕竟……”她话音一顿,转而笑道:“没什么,不知娘娘可愿成全这桩婚事?”
虽然崔夫人话锋转得很快,但仍是被萧氏听出了端倪,望着她道:“最近流传于城中的谣言,崔夫人可曾听说?”
崔夫人神色微滞,笑容亦变得有些勉强,“娘娘可是说关于公主克夫的谣传?”
“不错,据本宫所知,崔济乃是崔夫人唯一的子嗣,崔夫人不害怕吗?”与其等成了亲崔家人再来后悔,倒不如趁着现在,先说清楚,以免他们到时候为难韫仪。
默然半晌,崔夫人长叹一口气道:“不瞒娘娘,要说一点担心都没有,那是假的,甚至妾身曾劝过济儿,让他放弃这个念头,可是济儿态度很坚决,甚至告诉妾身,若不能娶得公主,他宁愿孤身一世;另外他也说了,郑家公子的死是意外,克夫之说更是百姓以讹传讹的谣言,听信不得,妾身仔细想了一夜,觉得他说得不无道理,所以便答应了。”不等萧氏言语,她又急忙道:“娘娘放心,若崔家有幸得公主下嫁,一定会恭敬对待,断然不会对公主有半分不敬。”
萧氏微微点头,崔夫人这番话说得颇为中肯,也没有回避自己的问题,看来确是肺腑之言,“崔济年少有为,若与晋阳结为伉俪,实是一件好事。”
她的话令崔夫人面色一喜,倾了身子道:“这么说来,娘娘是同意了?”
萧氏笑道:“本宫自是乐见其成,不过这不是一桩小事,本宫还得与陛下商量,另外也得问问晋阳她自己的意见,崔夫人你说是不是?”
对此,崔夫人自是连连点头,在又与萧氏说了一番话后,退出了昭阳殿,在她走后,红鲤笑意盈盈地屈身道:“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萧氏笑一笑,轻抚着脸颊道:“上天总算待韫仪不薄,虽郑阳意外过世,却有崔济对她一往情深!”
红鲤笑言道:“娘娘可要现在就去见陛下?”
萧氏想一想,摇头道:“不急,本宫想先听听韫仪的意思,否则陛下那边说定了,韫仪又不肯,岂非麻烦。”
红鲤抿唇笑道:“崔公子人品学识家世,样样都好,想必公主不会拒绝,就是……”
萧氏等了一会儿不见她说下去,道:“就是什么?”
红鲤道:“这半年来,公主常传太仆寺主薄杜如晦入宫对弈品茶,而杜公子又一直没有成亲,会否……公主更中意杜公子一些?”
听得是这么一回事,萧氏顿时笑了起来,“不会,早在韫仪刚传杜如晦入宫的时候,本宫就问过她,她说杜如晦是她在弘化郡时认识的一个友人,传他入宫,只是与友人叙旧罢了,并无其他。而且,杜如晦一直都有意中人……”说到此处,萧氏神色一黯,笑容早已消失无影,“他的意中人不是别人,正是梅雪;当年他之所以拼命读书赴京赶考,就是为了考中进士,说服他母亲让他迎娶梅雪,可是梅雪这孩子没福气,早早就没了,本宫连她一面也没见到,本宫对不起她!”
“逝者已矣,娘娘别太难过了。”红鲤知道,梅雪的事,一直是萧氏心中无法消除的痛楚。
萧氏缓缓攥紧双手,面有阴冷地道:“杨广……这一切都是拜杨广所赐,此仇此恨,本宫绝不会忘记!”
红鲤担心地道:“娘娘……”不等她说下去,萧氏已是道:“放心,在确保韫仪安然之前,本宫会一定会好生忍着这份恨意。”
红鲤暗自叹气,她知道,娘娘现在皆是在为晋阳公主而活,而不是后者,她怕是早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此时,长生殿中,杜如晦正接过宫女递来的小锅釜往里面倒入上等的山泉水,然后放到燃着上好银炭的风炉之中煮,待得水面有鱼眼纹,微微发声,也就是初沸之时,加了一勺盐下去;又等了一会儿,待得泉水不断冒泡,二沸之时,取瓢舀了一瓢水出来,放在旁边。
第两百六十五章 以茶为劝
如意与吉祥看着他这番动作,满面疑惑地道:“杜公子,这水烧得好好的,又没有溢出来,您舀它做什么?如今只剩这么一些水,怕是不够煮茶。”
杜如晦笑一笑道:“放心吧,这水还是要倒回去的,用来压待会儿的火头。”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竹具搅动锅里的沸水,并且取过茶罐子,将里面的茶粉洒在水中,待得再一次水开之时,如他刚才所言那般,将舀出来的水倒了回去,压住了汹涌的沸势。
再一次出现水沸时,他取锅将里面的茶水分别倒在青瓷茶盏中,稀奇的是,茶水上的浮沫竟然被他斟成了兰花形状,令人称奇。
茶总共倒了四盏,杜如晦取过其中一盏茶,递给坐在对面的韫仪,“公主请用茶!”
韫仪接在手中抿了一口,颔首道:“清香怡人,醇厚回味,甚好。”说着,她笑道:“真是奇怪,明明是一样的茶粉,可是经由你这法子煮出来,竟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我与你相识也算有些日子了,竟不知你还会这门独特的煮茶手艺。”
“若是早早就告诉公主,到时候公主日日让我入宫煮茶,这可如何是好?”他这话引得韫仪一阵轻笑,“那你就不怕现在泄露了底细,往后得日日替我煮茶吗?”
杜如晦将另外两盏茶递给如意与吉祥后,道:“臣不担心,因为会有人代替臣煮茶给公主喝。”
韫仪随口道:“你说如意与吉祥吗,她们二人如今最擅长的就是躲懒,这茶要是交给她们,非得煎坏了不可。”
如意急道:“公主冤枉人,奴婢们不就有一次不小心煮茶过了头,哪里就成故意躲懒了。”
杜如晦摇头道:“臣说的不是如意她们。”
“不是?”韫仪疑惑地道:“那你是指何人?”
杜如晦拨一拨茶汤上面的浮沫,道:“如今郑兄已经不在了,公主可有想过要重新择选一位驸马?”
韫仪打量着他,笑言道:“怎么,你想要毛遂自荐吗?不过……我可没打算嫁你。”说罢,她又道:“这茶汤不错,你且再煮一釜。”
杜如晦点点头,待得重新放了煮起山泉水后,他道:“臣可以为公主煮一时,却不可能煮一世。”
韫仪看了他一眼,淡然道:“那我不喝就是了,并没有什么大影响。”
“茶可以不喝,那人呢,难道公主准备在长生殿中终老一世?”杜如晦的话令韫仪动作一滞,旋即将茶盏搁下道:“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见她这么说,杜如晦也不再绕圈子,道:“其实臣今日入宫,是受崔兄弟所托,这半年多来,他对公主一直未曾忘情;公主可还记得发现郑兄尸体第二天,臣进宫那次,就是他特意请臣入宫看望安慰公主;还有昨日,我与他在清徐酒庄喝酒,旁边有人议论公主克夫之说,崔兄弟听到后大为生气,与那两人好一番理论。”
韫仪脸上掠过一抹讶色,随即盯着他道:“所以你今日入宫,是替崔济来做说客的?”
杜如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崔兄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