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女-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就能送到了。”
韫仪落下手中的黑子,道:“不必这么麻烦,随意选一身衣裳首饰就行了,左右都还很新。”
如意连忙道:“这怎么行,明儿个是公主的大日子,一定要好生装扮,对了,还有脂粉、石黛、眉笔、调露都得用新的,奴婢这就去看看,若是没有的,得赶紧让人送来。”
“如意!”韫仪唤住已经走到门边的如意,道:“你知道我并不在意后日之事,所以无谓费这些周折,随意就是了。”
“可是……”如意刚说了两个字,韫仪已是道:“来,陪我下棋,吉祥棋艺不行,总是输。”
如意与吉祥虽只是宫女,但自入宫始就伴在韫仪身边,后者待他们也好,师傅来长生殿教授之时,就让她们在旁边学着,所以琴棋书画都略知一些,而如意最好的就是棋艺,拼尽全力偶尔能赢韫仪几局。
“是。”如意无奈地应了一声,接过吉祥的位置与韫仪对弈了起来,落了几子后,她忍不住问道:“公主,您是不是还在想……李公子?”
第两百三十六章 九洲池
韫仪淡淡道:“想与不想重要吗?”
果然公主还是没忘了李世民,难道对这次的事情全然不上心,另外几位公主知道这件事后,早已不知嫉妒成什么样了。
公主二字,看似尊贵,其实比许多寻常女子更加不自由,而她们的婚事也完然由不得自己,陛下指了何人就是何人,若是中原的还好,否则……真是有苦自知了。
譬如义成公主,于开皇十九年,远嫁突厥,那里也不知是何风俗,父亲死后,儿子竟然可以继承父亲的妻妾,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义成公主原是嫁给突厥的启民可汗,听闻启民可汗死后,公主被迫改嫁给了始毕可汗,真是想着都可怜。
这件事,宫中许多人都知道,所以未出嫁的几位公主最害怕的就是有朝一日被指远嫁和亲,遇到好的也就罢了,否则就真是哭之不及。
如今萧氏将洛阳城中所有名门子弟乃至科举前十名皆邀到宫任由韫仪挑选,她们又怎会不羡慕嫉妒。
吉祥在一旁道:“公主,皇后娘娘这么做都是为了您好。”
韫仪漠然道:“我知道,所以后日我会照母后之意,选一人为我的驸马。”
“公主……”如意想要再劝,却不知说什么好,是啊,公主已是一切遵照萧氏之意,她还能劝什么,至于公主心中的酸苦只能靠其自己化解,她一个外人实在帮不上什么心。
吉祥蹲下身道:“奴婢与如意最想看到的,就是公主您欢欢喜喜的出嫁,从此幸福美满,无忧无虑,相信这也是皇后娘最愿见的。”
如意接过话道:“不错,后日您一定会遇到一个比李公子好上百倍千倍的男子。”
本欲落子的手因为吉祥的话语一顿,韫仪摩挲着指尖光滑的棋子,轻声道:“百倍千倍……如意,你会放过一个杀害你至亲之人吗?”
如意被她问得一愣,“呃,公主这是何意?”
棋子在纵横交错的格子中落下,韫仪摇头笑道:“没什么,好了,不说这些了,陪我好好下棋吧。”
如意点点头,彼此你一子我一子的在寸许见方的棋盘上进行着激烈不见硝烟的厮杀,韫仪今日的棋路与招数又狠又刁钻,令如意疲于应付,每一子落下之前都要考虑很久,即便是这样,如意依旧节节败退,难以挽回颓势,只能苦苦支撑。
吉祥在一旁看着,不时望向韫仪,眸中充斥着无言的忧心,她侍候韫仪多年,深知其脾气,寻常时候,与人下棋,总是留有三分余地,只有在她心情极度不好的时候,才会步步杀人,不留半分余地。看样子,公主对于选驸马的事很是反感,唉,希望后日一切顺利,不要生什么波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无穷碧。
若是问洛阳之人,何处赏荷最美,答案各不相同,但若是进过宫之人,必然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紫微宫的九洲池。
十里荷花,十里碧叶,无边无际,仿佛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不论是夏日午后的雷雨中,还是天气晴朗时,那份碧绿与艳丽鲜红都美得让人移不开目光。
六月十七,天气晴朗,一碧如洗,娇美的荷花在夏日骄阳映照下,亭亭玉立,不时有风带着阵阵芬芳与清新水气拂过,带来夏日里的一抹清凉。
蜻蜓不时扇动着透明的翅膀从远处飞来,或停在盛开的荷瓣上,或停在小小的荷尖上,不时还会飞上划着小舟采集莲藕的宫女肩上,宫女侧首一笑,宁静优美的如同一幅世间最美好的画卷,再无一处可与此相比。
此次赏花就设在九洲池边,一位位少年公子不时在宫人的引导下来到此处,欣赏九洲池在夏日时独有的美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集在此处的少年公子已是越来越多,有些相识者聚在一起说话,观这些少年公子,或是俊朗,或是温润,或是优雅,颇为不凡。
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人显得特别沉默,从来到九洲池后,就一直独自一人凭栏倚望,没有说过一句话。
有人走到他身边,道:“杜老弟,你已经看了很久了,还未看厌吗?”
被称为杜老弟之人微微一笑,侧目道:“如此美景,就算看上三日三夜也不会厌。”
那人点头道:“九洲池确实美的让人移不开目光,不过杜老弟你也别忘了,咱们今日进宫是为了什么。”说着,他压低了声音道:“听闻晋阳公主虽然性子与人有些不同,但像极了萧皇后,美貌无双,若是能娶到她,这辈子就真是再无遗憾了。”
“裴兄当知我从未想过要娶公主,此次入宫,也是因为陛下下诏,不得不来。”此人正是对梅雪痴心一片的杜如晦,大业九年,因为杜母的反对,再加上“梅雪”的拒绝,他不得含恨离开弘化郡,一路上靠着替人书写信件,卖字画为生,日子过得极为艰难,但不论多么艰难,他都没有想过要写信回去问家人要银子。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离着洛阳还有百里之远的时候,他又受了风寒,卧病在床,因为没钱交房租,他被客栈掌柜连人带行礼扔出了客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这会儿正与他说话的裴虔诚,此人虽言行有些轻浮却极为仗义,瞧不过客栈的人这样把杜如晦赶出来,教训了客栈的人一顿后,让人带杜如晦去了另一家客栈住着,并且出钱给他请大夫,治了差不多十来天的时间,杜如晦方才渐渐好转,也亏得是遇到裴虔诚,否则杜如晦根本赶不上当时的科举,之后他不止科举中第,更在殿试之中,得到了第一名,被任命为太仆寺主薄,从七品。
虽然只有从七品,却令杜如晦欢喜不已,他终于可以娶梅雪了,当夜,他就写信归家,让杜母去武家提亲,并且将梅雪带来京城,他在信中写着,若不让他娶梅雪,他就立刻挂冠而去;他知道杜母一心盼着他科举中第,振杜家门楣,为了让他好生在朝廷当官,一定会同意这件事。
第两百三十七章 往事
在寄信回去后,他就每日盼着弘化郡来人,在这段日子与他与裴虔诚经常聚在一起喝酒说话,一个佩服对方的才学,另一个感念对方的救命之恩,彼此很快成了至交好友。
足足等了两个月,他终于等到了杜母等人,却不见梅雪踪影,追问之下,竟知梅雪父女都已经死了,有说是武老三包庇女刺客被李府的人击毙,也有说他是被女刺客杀死的,不一而足。
当中最为蹊跷的莫过于梅雪,杜母说从李府打听得知,梅雪早在十月之时就死了,他们所见的那个人,根本不是梅雪,而是假扮的刺客。
虽然这个说法令他很难接受,但回想起来,那次他去见梅雪确实有些可疑,她看着自己的目光冷漠淡然,仿佛对自己完全没感情一般。
他拼命读书,那么辛苦考上科举,就是为了迎娶梅雪,如今却告诉他,梅雪在他离开弘化郡之前就已经死了,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他不愿也不敢相信这个事实,那一阵子太仆寺也不去,每日把自己关在房中借酒消愁,醉生梦死,谁来都不见,杜母等人拿他没办法。
最后还是裴虔诚强行拉着他了却,然后把他推到蓄水的缸里醒酒,随后指着他一阵喝骂,方才将他骂醒。
后来,通过裴虔诚的关系,他得以在太仆寺告假一个月,骑马日夜兼程从洛阳回到弘化郡,在那里,他先后找到了梅雪与武老三的坟墓,终于确实杜母说的都是事实,梅雪……真的已经死了。
他日夜坐在梅雪墓前,诉说着对她的思念与爱意,可是回应他的,只有虫鸣鸟叫,以及冰冷的墓碑……
在梅雪墓前守了数日后,因为时间所限,他不得不回洛阳,临行前,在梅雪墓前发誓,一定抓住害死她的凶手,以慰其在天之灵。
裴虔诚拍着他的肩膀道:“我知你念着家乡那位,可是她已经死了,你再想,她也不会死而复生,人生在世,一定要学会向前看,否则总盯着身后,只会令自己痛苦不堪。”
“裴兄说的我都明白,但有些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就放下吧,我或许会娶妻生子,但不是现在。”
裴虔诚摇头道:“你啊,真不知该说你痴情还是死脑筋得好。”说着,他又摆手道:“算了,反正我劝过你了,不听随你,正好少一个人与我争公主;来之前大哥可是与我说了,让我一定要得到晋阳公主的欢心,成为驸马爷。”
杜如晦笑道:“其实裴家势力已经不小了,何必还要争这个驸马爷。”
说到这个,裴虔诚去了玩世不恭的笑容,一本正经地道:“虽然裴家如今在洛阳城中有几分势力,但远不能与真正的高门大户相提并论,就好比杜家,还有如今已经败落的李家、杨家,皆是我等需要仰头看的。”
裴虔诚一拍栏杆道:“而且,裴家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陛下对我兄长的信任倚重上,若失了这份信任或者倚重,裴家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