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盛世帝女 >

第120章

盛世帝女-第120章

小说: 盛世帝女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他的言语,萧氏停止了挣扎,涩声道:“就算不放又如何,你我已经回不到从前,不,应该说早在十六年前,你我就已经回不去了,只是你强行将我绑在身边,如今……也该到头了!”
  “没有!”杨广急切地道:“除非朕闭上眼,否则永远都不会到头。”说话间,他紧紧抱住萧氏,喃喃道:“未央,我们要一辈子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这一次,萧氏没有挣扎,任由他抱着,目光却空洞得可怕,明明就在眼前,杨广却无法从她眼中看到自己的存在,仿佛……自己被她彻底隔绝了一般,连看一眼都嫌多余。
  一抹阴戾之色浮现在杨广眉宇间,他紧紧攥着萧氏的肩膀,厉声道:“你又在想他了是不是,不许想,朕不许你想!”
  不论他如何大声喝斥,萧氏都没有任何反应,或许……她隔绝的并不是杨广,而是她自己。


第一百九十八章 进言

  见萧氏始终不说话,杨广眉眼间阴戾之色更甚,咬牙道:“你不愿看朕是吗?好,朕现在就去长生殿将那个孽种给杀了!”
  郑英没想到他会突然这么说,赶紧上前阻止,“陛下,万万不可,晋阳公主她……”
  “滚开!”杨广一把将郑英推开,大步往外走去,就在他手触及殿门之时,身后传来萧氏的声音,“你又想要食言吗?”
  杨广豁然回身,森然道:“不是朕想食言,而是你逼朕,若不是你当初答应朕,会忘记他,好生陪在朕身边,朕怎会允许她活到现在,还封她为公主?!”
  萧氏缓步走到他身前,“但是这十六年来,韫仪视你如亲父,为了你与你的王朝不惜满身是伤,甚至连性命也可以舍弃,你就没有一丝感动吗?”
  “朕从未要求她做过什么,朕要的,只是你,也只有你!”面对杨广的言语,萧氏点点头,带着深深的无奈与悲哀道:“我明白了,我会如你所愿,继续陪在你身边,直至你闭目的那一天,陛下!”韫仪是她最大的软肋,只要前者在一日,她就一日不能摆脱杨广的控制,哪怕再恨,也只能将之压在心底。
  杨广知道,这句话萧氏说得极不情愿,但他已是顾不了这么多了,就算是用再卑劣的手段,他也要将萧氏留在身边。
  韫仪并不知发生在乾元殿的这一切,在御医的悉心调理下,她身子已是恢复的差不多了,这日服过药后,她道:“如意去将那套蝶纹纱缎宫装取来。”
  被唤作如意的宫女惊讶道:“公主您要出去吗?”
  韫仪掀了锦被走到铜镜前坐下,取过象牙梳一边梳着头发一边道:“嗯,我想去给父皇请安。”
  如意犹豫地道:“可是您的身子还未大好,皇后娘娘说让您多多歇息,不如过几日再去吧。”
  韫仪笑笑道:“我清楚自己的身子,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再这样整日躺在床上,反倒是会躺出毛病来。”说着,她又道:“好了,快替我梳洗更衣吧。”
  见她心意已定,如意只得照她的吩咐取来宫装替其换上,随后又替她梳了一个归仙髻,并取过一对镶鑫点翠缠枝菱花步摇插在发髻上,垂下长长的紫水晶,耳下则是一对梅花垂珠耳环,为她本就极为出色的容颜更添几分光彩。
  一切收拾停当之当之后,韫仪扶了如意的手往乾元殿行去,到了那边,宫人知悉其来意,躬身道:“请公主在此稍候,待奴才进去通禀。”
  “有劳了。”在宫人进去后,韫仪紧张地等在檐下,也不知父皇气消了没有,还是说仍在生她的气,甚至……不愿见她?
  过了一会儿,宫人走了出来,细声道:“皇上传公主进去。”
  韫仪心中一喜,在向宫人道了声谢后,跨过及膝的朱红门槛走了进去,杨广正坐在用整块紫檀木雕成的长案后饮酒,临窗的小几上放着一个金鸭香炉,金鸭的扁嘴中不断吐出一缕缕似有若无的氤氲,这香气,正是杨广贯用的龙涎香。
  韫仪走至殿中,屈膝行礼,“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寿圣安。”
  杨广眸中迅速掠过一丝厌恶,淡然道:“都好了?”
  韫仪恭敬地道:“有劳父皇挂心,儿臣身子已无大碍!”说着,她忽地跪下道:“儿臣今日是特来向父皇请罪的;李渊之事,确实是儿臣擅作主张,但儿臣也是想为父皇分忧解劳,希望大隋安稳。”
  杨广斟了一杯酒,一口饮尽后,淡然道:“此事到底为止,李渊该生还是该死,朕自有主张。”
  “是。”韫仪应了一声,微一咬唇道:“另外,儿臣还有一言。”
  杨广再次斟满酒杯,打量着色泽金黄的酒液,头也不抬地道:“说吧。”
  “儿臣在弘化郡之时,正逢父皇为第三次征伐高句丽而征兵,儿臣亲眼看到因为征兵之故,无数百姓与至亲之人生离,老无所依,幼无所养;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停顿片刻,她续道:“父皇,其实高句丽并无犯我大隋之举,又何必非得派兵征伐,不如……”
  “砰!”杨广将拿在手里把玩的酒杯重重一搁,冷声道:“是谁教你说这些的,李渊吗?”
  “这一切皆是儿臣目睹百姓之苦而言,并非他人教授。”韫仪咬一咬牙,继续道:“其实这些年来,因为连年征战,百姓已是不堪重负,如今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还望父皇体念百姓之苦,免了这场征伐,若将来高句丽当真有犯我大隋之举,再行征讨不迟。”
  杨广撑着长案起身,走到双膝跪地的韫仪身前,声音冰冷如霜,“你这是在教训朕吗?”
  韫仪听出他话中的不悦,连忙道:“儿臣不敢,儿臣只是希望父皇江山安稳,大隋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才斗胆……”
  杨广冷言打断,“够了,这件事不是你该过问的,回你的长生殿去。”
  韫仪身子一缩,下意识地便要退去,然在准备告退之时,脑海中浮现方家的凄况,在她没看到的地方,不知还有多少个方家为了逃避朝廷征召,铤而走险,
  想到此处,她咬一咬,再次道:“父皇,民心所向,就是天下所向;若一味压迫百姓,只怕民心会变,真到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儿臣斗胆,请父皇三思再三思!”
  “放肆!”杨广脸色阴沉地道:“朕还没罚你擅自离宫,行刺李渊之事,你倒是先训斥起朕来了,你眼里还有朕这个父皇吗?”
  “儿臣正是因为敬爱父皇,才会大胆进言。这次离京,让儿臣看到了百姓生活不易,若是遇到一个有些良心的官吏尚好,否则一年四季辛苦耕作,到最后却被贪官用各种各样的名目搜刮了去,自己连口饱饭都吃不上,长此以往,民心必定不稳,如今四处起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能让他们吃上一口饱饭,并且与家人齐齐整整的在一起,儿臣相信不会有人起义造反。”她抬头望着杨广,恳切地道:“父皇,唯有民心安定,大隋方才能够长治久安!”


第一百九十九章 逆耳

  杨广冷哼一声,不以为然地道:“不过是一群刁民罢了,成不了什么气候,再说,朕有百万雄师,谁敢造反,立刻就可以取其首级,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在他看来,那群刁民的性命根本不足一提,死了这批,自然还会有另一批补上,根本无需在意那些刁民是喜是悲,是欢是愁!
  见杨广始终听不进自己的劝,韫仪心中发急,脱口道:“若连父皇底下的百万将士也造反呢,到时候又该派谁去砍他们的头?”
  杨广脸色一变,抬掌竟似欲掴,韫仪亦知自己刚才的话说得过了,但……三征高句丽,不论对大隋百姓还是对父皇,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就算父皇怪罪,她也一定要阻止,她狠一狠心,再次道:“前两次征战,已令我大隋数十万将士丧生,而高句丽资源缺乏,就算让父皇攻下来,对我大隋也没什么用处,趁着如今尚未开始征伐高句丽,儿臣恳请父皇收回成命!”
  杨广眼角不停地抽搐着,这个该死的野种,要不是为了萧氏,他早就已经将其赐死,哪里还会允许她活到现在。
  她可倒好,不知感恩也就罢了,去了一趟弘化郡回来,竟口口声声斥他不对,还让他善待那些刁民,他身为一朝皇帝,难道还要纡尊降贵去在意那些刁民的喜怒哀乐吗?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野种——始终是野种!
  这一掌终归是没有挥下,他收回手,冷冷道:“高句丽为我大隋属国,却不供职贡,无人臣礼;而后,更收容叛贼斛斯政,若不征伐,如何显我大隋之威不可犯?再者,若不征伐,就等于默认他们所为,到时候,其他属国纷纷仿效,自立为政,又该当如何?”
  韫仪迅速思量着他的话,道:“其实父皇前两次征伐,已是令高句丽心惊胆战,至少……这一年,儿臣都未曾高句丽有对我大隋不轨之举。”
  她不提前两次征伐还好,一提之下,杨广脸色越发难看,第一次征伐是在大业八年,他率百万军队亲征高句丽,雄心满怀,认为定可一举歼灭高句丽,结果却在平壤之战被高句丽偷袭,大败奔逃,退守辽东城,而这个时候,各军伤亡、逃跑、走散的情况极其严重,士气大落,再加上秋季即将到来,粮草转运艰难,杨广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退兵。
  至于第二次,是在去年,同样是他亲征高句丽,结果负责运送粮草的杨玄感突然谋反,他怕两面受敌,被迫撤退回国镇压杨玄感的叛乱。
  这两次征伐,对于杨广而言,无疑是不光彩的印记,三征高句丽,就是为了一雪之前的耻辱,此战,一定得胜!
  韫仪见杨广不语,以为他被自己说动了心思,赶紧又道:“待过几年,我大隋国力恢复之后,父皇再行征伐不迟。”
  “荒谬!”杨广喝斥道:“我大隋国力鼎盛,何来恢复二字。”不等韫仪言语,他再次道:“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言,至于你,身为公主却擅自离宫,还做出行刺之事,实在妄为至极,罚你在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