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大帝无双 >

第83章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83章

小说: 三国之大帝无双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汉军全部进入伏龙谷,他的火油弹一发,天下从此就不会再有刘协。
  因为他已经下了军令,只要死汉帝,不要活汉帝,取汉帝头颅者,封万户侯。
  刘协入城后,出榜安民,整编降兵,休整了三天之后,在新安城的百姓欢送下出了城门,往彭池而来。
  这一仗,他未损一兵一卒,反而增加了一万士兵,留下三千兵士守城,西征部队增加到五万七千人。
  一路旌旗招展,浩浩荡荡。过午之时,大军已行至伏龙谷一里之外。
  一骑斥候飞马奔来。
  “报!前方地界是伏龙谷,谷长六七里,为通往彭池之必经之地。”
  刘协神情一凛,在他印象中,不管是书还是电视里,是个谷就会有埋伏。他转头问向诸将:“此谷太长,我等若入谷恐中埋伏,是否转道而行?”
  胡车儿抢答道:“末将曾从此谷经过好几次,深知其虚实。其宽达二三十丈,两边崖壁耸立,高达十丈,崖顶狭小,崖下少草,实非伏兵之地。”
  刘协唔了一声,朝张辽问道:“文远以为如何?”
  张辽沉思了一会,回道:“胡将军言之有理,此地实不宜伏兵,不过为稳妥起见,全军还是须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连弩营和龙弩营须装箭上弩,随时应战。”
  刘协点了点头道:“好,就依文远之见,全军戒备,列阵入谷。”
  号令迅速传来下去,全军做好应战准备,小心翼翼的继续向伏龙谷前行。
  李儒远远的看到一团黑云自远处慢慢涌了过来,黑云越涌越大,他的心激动得砰砰直跳。
  只要汉军行过他面前,就算是天兵下凡也救不了刘协了,他神情激动的转向夜荣,喝道:“传令下去,未经我的命令,不可擅自发弹,如有违反者,立诛九族。”
  汉军越来越近,李儒的心头越来越激动,他已经能够隐隐看到最前面的近卫骑兵了,渐渐的连胡车儿那五大三粗的身影也比较明晰了。
  他趴在大石上,鼻尖微微带汗,只觉的心跳的快蹦出了嗓子眼。
  昨晚他做了一个美梦:梦到一个白衣如雪,容颜如画的绝美仙子,在一片如天籁之音的仙乐中,踩着五彩祥云,对他温情款款而来,仙子取出一个插有柳枝的玉瓶,滴了三滴甘露滴在他脸上,瞬间令他如醍醐灌顶,飘飘若仙,他正要与那仙子说话时,那仙子已经驾云而去。
  早上他请人解梦,都说是仙人赐福,乃大吉之梦,日后必有大造化大福缘。如今来看,大福缘已到,因为他已经能清楚看到胡车儿那黑不溜秋的大脸了。
  汉军行得很慢,一副严阵以待,随时应战的架势。李儒不觉暗暗发笑。只要刘协的中军经过他脚下,到时成百上千的火油弹自空而降,烈焰腾空,再借助谷底的杂草和强劲的山风,瞬间便能将整个山谷蔓延成一片火海,神仙也不能阻止汉军的灭亡了。
  谷下一阵巨大的马蹄声响动——汉军近卫骑兵营已经走到了他的脚下。
  李儒强抑着心头的砰砰乱跳,声音激动得变调:“预备!”
  数百颗火油弹已经装进投弹机,士兵们打开火折子,开始点燃火把,准备随时点上火油弹的引线向下发射。
  就在那一刻,李儒突然感到脸上一凉,瞬间恍惚如梦。
  甘露,梦中仙子所赐的甘露,滴在脸上,如醍醐灌顶,飘飘若仙。
  ps:二更在19点左右,敬请关注,谢谢!


第八十二章 人算不如天算(二更苦求收藏

  一滴甘露滴到李儒脸上,一如梦中仙子所赐。
  神思恍惚间,又有一滴滴了下来。
  三滴、四滴、五滴……滴落的速度越来越快。
  “下雨了!”一个士兵惊叫道。
  李儒如梦初醒,惊疑的抬起头来,几滴豆大的雨点滴进了他的眼睛中,打湿了他的眉毛。
  下雨了,是下雨了,这将近三个月没下雨的关中,突然下起了大雨。雨下得很急,瞬间像炒豆子般下起了倾盆大雨。
  士兵们手中的火把噗噗的被雨水淋灭了。
  这就是天降甘露?铺天盖地如天漏一般的甘露!
  李儒呆呆的仰望苍天,雨水顺着他的头发和脸颊,流进了脖子,全身的衣甲完全湿透,紧紧的贴在皮肉上,他浑然不觉,如痴如傻。
  为什么?他瞪着失神的眼睛,仰问苍天。
  为了这场伏击,他准备了三个月,一步步引刘协入彀。包括在新安城中只留一万兵士守城,派了他认为形同废物的赵岑去镇守,都是为了麻痹刘协,引他中伏。
  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只有这场雨除外。
  难道他真是真命天子,有神灵庇护?
  谷下也是一片大乱,士兵们的抱怨声、骂娘声、碰撞声和将领们的呵斥声,充斥整个山谷,传到李儒耳中使得他心如针扎一般痛。
  谷下的汉军们在一片叫骂声中冒雨继续前行,李儒呆呆的望着他们,突然瞳孔收缩,心跳又急剧的跳动了起来——他看到刘协的麾盖了。
  雨虽然大,他依然可以隐隐的看到麾盖下刘协的身影。他双目尽赤,突然从边上的士兵手中抢过一张大弓,加上长箭,拼了老命的用力拉开,对着刘协的麾盖射去。
  弓弦响动,利箭迅疾射出,可惜太高太远,迅速消失在雨中,落到那个地方都不知道,没有人在意到这枝轻飘飘的箭,甚至没有人抬头往崖山看一眼。
  李儒用尽全力一射,只觉心头气血翻涌,啊的大叫一声,吐了一口鲜血,昏死过去。
  “丞相!丞相!”边上的夜荣大叫,急忙扶住他软绵绵的身子。
  雨下得更大了,已经看不清谷下的汉军了,夜荣扶着李儒,急令众兵士下山避雨。
  谷下的汉军叫苦连天,骂娘声此起彼伏,浑然不知这场大雨及时的救了他们的性命,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是骂归骂,叫归叫,在张辽等将领的呵斥和管教下,依然阵列严明的继续前行。
  走在最前的近卫营马快,眼看就要冲出谷口,胡车儿和水无尘突然看到对面影瞳瞳的一大片人马,不禁心头大惊。
  “何人?”水无尘大声惊问。
  可惜雨声太大,将他的声音淹没了。
  “备弩!”久经沙场的胡车儿直接取出连弩抬起来瞄准对面,众骑兵纷纷将连弩对准前方。
  此刻出现在面前的军队肯定是敌非友,根本无须喝问。
  果然对面的军队冒着大雨呐喊着冲了过来。
  原来那段煨接到汉军进谷的消息之后,便率兵堵住了伏龙谷的出口。下了大雨之后,段煨一时不知所措,所以并未退走,停在原地等候李儒的命令。
  此刻见到敌兵过来,他当即率兵杀了过来。
  咻咻,成千上万的弩箭破空而出,射穿了雨雾,跟着雨点一起落在了西凉军中。
  无数声惨叫和马嘶声,前面的西凉兵倒了一大片。
  一枝利箭携带着强劲的风声直奔段煨而来。段煨大惊,一刀劈开来箭,当机立断,立即喝令撤退。西凉军挨了一轮箭,丢下上千具尸体,连汉军的样子都没看清楚,就人马互相践踏、丢盔弃甲的慌乱往西面逃奔。
  雨下得实在太大,根本无法追击,胡车儿率着近卫营守住谷口,迎接后面的军队出谷。终于五万多的汉军像从水里捞出来一般,陆陆续续的出了山谷,缓缓的向彭池方向行去。
  刘协经过谷口时,望了一眼谷口横七竖八的尸体,不禁轻蔑的冷笑道:“果然有伏兵,如此伏兵,若非这场大雨,非追杀得他们全军覆没不可。”
  可惜李儒不在场,不然又会喷出一口老血。
  若非这场雨,你还能站在这里说话吗?
  这场稀奇的雨,来得猛,去的也快。
  汉军选了一处山脚下开始休整,士兵们点了一堆堆的大火一边烘烤衣服一边抱怨这场大雨。
  刘协在麾盖下虽然淋雨不多,全身却也打湿了不少地方,与诸将令围着一团篝火也在烘烤,篝火边一片蒸汽升腾。众将边烤火边讨论这场罕见的大雨,只有张辽闷着头,皱着眉不说话。
  有士兵递了一坛酒过来给刘协及众将驱除寒气,张辽接过酒碗端到嘴边,正要要喝时却突然停住,转向刘协道:“今日之事甚是蹊跷,我军背后一定还有一队贼军,贼军定是想前后夹击我军于谷中,须速速增派人马打探。”
  刘协惊讶的看着他道:“既然如此,你速去安排。”
  张辽腾的站起身来,大步走向一群烤火的士兵,加派了五路斥候四处打探。
  半个时辰后,一路斥候飞骑来报:“左边十里处杨家村边,发现一路贼军绕道朝彭池而去,约有马步军两万,统兵者樊稠。敌军亦被淋雨,行路较慢。”
  刘协大喜,站起来哈哈大笑道:“果然被张将军一语言中。近卫营,收拾好装备,随朕出击,杀他个落花流水。“
  张辽道:“只须胡将军和水将军前去即可,敌兵马步混杂不过两万,我等有五千精锐骑兵,又有神弩在手,而贼军伏击不成,淋得大雨又未休整,士气必然下降,此战必可胜也。无须陛下御驾亲征“
  张飞和关羽摩拳擦掌的请缨随军作战,一年多没打上一场仗,早把他们闲的骨头发痒,哪里肯放弃这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最后刘协不听劝谏,勒令诸将守好营地,依然带着胡、水两人以及近卫营飞骑奔向目的地,追杀西凉贼军。
  两万多西凉兵浑身湿漉漉的埋着头行军,除了将领偶尔呵斥几声,全军死气沉沉。湿漉漉、冰凉的衣服贴在身上,非常难受。而此时已经入冬了,关内的天气已经有点冷了,又加之下了一场大雨,一阵寒风吹来,吹得众将士全身瑟瑟发抖。
  当先一个黄脸的中年将领,提一杆长枪,虽然被雨淋得全身湿透,仍然不失威严,正是董卓的心腹大将之一的樊稠。
  身后跟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将,身长八尺半,骑一匹黄骠马,手中一把重四五十斤的金背宣花斧,双目如电,神威凛凛。
  两人背后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