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影情踪-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泉松拿来筷子酒杯和几只盘子;将蚌埠白酒打开;将酒菜装在盘子里;却是花生米、火腿肠、猪小肚、炸河虾等四个下酒冷拼。文雯说不喝酒;也给她一只酒杯摆在那里凑数。三人围在桌边上开喝。
文雯见龙剑秋问起师姐高金英;便好奇的问道:
“伯父;您对我叔高凯庭可熟?”
“熟谈不上;只是听老一辈人提过。天后宫无极国术社社长由天后宫主持张修华和老道王少三于民国20年(1931年)创建;到1940年天津特别市国术研究会成立时;高凯庭才接手担任社长;并把他在天津第六十四国术社任教时的徒弟都带了过来。他爷爷高星桥和他大伯高渤海在京津一带是大商贾;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不认识高星桥和高渤海;还不认识劝业场和渤海大楼吗?”
“爸;喝呀!给您接风啦!——哎;小雯;你也喝点儿!”
龙泉松举杯敬了他爸后又让了让文雯;随即一仰脖将酒干了。他擦了擦嘴;非常感兴趣地说道:
“爸;您就把高凯庭他家的事说说好吗?我也爱听;您再不说;恐怕知道此事的人就绝迹了!”
“好吧!咱就从头说起——天津城里原来有个高记铁匠铺,世代打造兵器;曾给清瑞王造过洋枪;最小的兄弟叫高星桥;那时只会烧火、拉风箱。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天津、北京以后;高记铁匠铺一下子就垮了;没办法;经人介绍,高星桥进了中德合办的山西井陉煤矿当个司磅员;在那里没几年就学会了说德国话。这一下可就行了;博得了煤矿德国总办韩纳艮的重用;被调进了帐房当先生。又过了几年;知人善任的韩纳艮要任命高星桥当井陉煤矿的销售经理,这个位置是高级买办;按当时的规矩起码要有十万两银子的担保才行的;这本是高星桥不可逾越的一道难关。可是;那韩纳艮就是看上了他;就在他的帮助下;高星桥楞通过德华银行为自己担保了十万两银子。这一年是1911年;高星桥整三十岁;他不仅年富力强;而且还把诚信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几年下来,在他的努力下,井陉煤矿的煤远销海内外;高星桥也成了有钱人。”
“好啦好啦;吃饺子喽!”
老太太手托着饺子盘走了进来。龙泉松用手中筷子指着饺子笑道:
“饺子就酒;越吃越有!爸;趁热吃!”
说着;就伸筷子先给他爸夹了两个;随后又给文雯夹了一个。文雯心里甜滋滋地斜眼看了他一眼;随即站起来对老太太说道:
“伯母;您坐下来吃吧;剩下的饺子我去煮。”
“咳!用不着都占着手;你们陪你爸先喝酒;一会儿我就把两锅全煮得了!”
老太太说完;就端起龙剑秋桌边的酒杯喝了一杯;道:
“这酒还不错!”便转身出去了。
下册。第四卷。彩虹映紫霞 五.华世奎醉写劝业场
更新时间:2011…1…4 11:50:57 本章字数:3824
五.华世奎醉写劝业场
龙泉松赶忙拿起酒瓶给他爸满上;遂说道:
“爸;高星桥也成了有钱人——后来呢?”
“噢!——高星桥因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认购了几十万两银子的“爱国公债”;高星桥从此成了德国贵族。在德国人眼里高星桥是世界上最讲道义的人。这时候的民国大总统是黎元洪。仗着韩纳艮和黎元洪的师生关系,高星桥又狠发了几年财。后来;在韩纳艮的倡议下,井陉煤矿的全部产权文件以及德华银行、德商起士林等其他德侨产业全部交到了高星桥手里,由他代管、经营。1924年韩纳艮在天津病逝;高星桥出资十万两银子将韩纳艮的遗体装入水晶棺运回德国。这就是高家的发家史。”
“原来高家还有这么一段历史!那他家修劝业场;渤海大楼是怎么回事?”
文雯插话问道。龙剑秋接着说道:
“天津劝业场、渤海大楼分别于1928年和1935年建成;距今已有40多年历史了。劝业场地处旧法租界;场内设有‘八大天’,即:天华景戏院、天乐戏院、天宫影院、天会轩戏院、天露茶社、天纬台球社、天纬地球社、天外天屋顶夜花园,合称八大天。开业前曾拟名‘法国商场’,因场内挂着‘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四个条幅作为办场的宗旨,后改名为‘劝业场’;它尤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大世界;远近闻名;生意兴隆。
渤海大楼是1936年建成;当时是高星桥与清庆亲王载振合股修建;建成后由高星桥之子高渤海经营,命名为‘渤海大楼’。那高渤海从14岁就喜爱上京剧,劝业场内的天华景戏院一开业;他就以劝业场少东家身份,承办天华景戏院‘稽古社’。他每天一放学就在前后台乱窜。似如鱼得水。他16岁那年与父亲高星桥商量;拜了尚和玉为师;唱武生;以演《长坂坡》、《连环套》、《刺巴杰》、《铁笼山》等为拿手。此外他还能司鼓、操琴。后来;因重用连本戏编导陈俊卿,排演二十四本的联台戏《西游记》及现代题材剧目《侠盗燕子李三》等;还在服装、道具、布景上出奇制胜;一时轰动津域。稽古社因之成为著名的‘彩头班’。那后来成为武生泰斗的张春华和张世麟、张云溪等一大批京剧名角,当时都在稽古社子弟班学艺。1944年后;他改营影业公司。52年4月因在‘打虎’运动中被捕;判刑12年。59年特赦出狱;现留用在板桥京剧团。据说他当时;就是用演戏收入盖的渤海大楼。”
“噢——!看来天津市京剧梨园的起源和繁衍与高渤海稽古社的成立和兴盛有很大关系了。”
“应该说是商业繁荣对文艺界发展的推动作用。
“嚯!爸;您的理论水平已不凡一般了!”
“那是当然;这场运动的特点就是上纲上线嘛!否则;人们怎么都懂得了‘纲举目张’呢?哈哈来喝酒;喝酒!”
“爸;我早就听说‘华世奎醉写劝业场’的故事;是否真有其事?”
“劝业场的匾额;当年为清末高官、近代天津著名大书法家华世奎先生所书;确实不假;但‘醉写’一说;纯属是那些专喜哗众取宠的无聊文人墨客;为迎合卖点;竟仿‘太白醉写’之典故;不惜歪曲事实;故弄玄虚;特意编八造魔杜撰出来的。”
“怎见得呢?”
“据我所知;华世奎他在辛亥年回津后就抽上了鸦片;因此早已忌了酒;这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象他这滴酒不沾的人;怎么能够‘醉写’呢?简直是无稽之谈——他除吸鸦片外;还吸水烟袋;一天三遍;晚上吸鸦片吸到很晚;因此他的身体极弱;加上脚又有病;走路总需人搀扶;把他说得那么潇洒;显然与事实不附。”
“喔——!原来如此!——那华世奎是何许人也?爸;您知道吗?”
“哼!——你把那‘吗’字去了!对华世奎;我不敢说句太大的话;但略知一二还是当得起的。”
“那您就给我们择些有趣的故事;聊一聊?行吗?”
“华世奎的为人;还算可以;说得过去。那我就从头说起吧!——华家祖籍江苏无锡;属望族;居住于太湖鼋头渚附近;明末才迁至直隶安次县。清康熙二年;华世奎的曾祖华文鼎;出任天津卫卫官,遂定居于天津,先住在鼓楼东大刘家胡同;后又移居现在的东门里141号大院;因他家大门口有九级青石台阶;所以天津人俗称其为‘高台阶华家’,
华家自清初就领盐引经营盐务;此外还拥有油坊、茶庄几处财产。华世奎这一辈的近支兄弟若干;他排行老七;所以市人称他“华七爷”,华世奎自4岁开始从父学书法;宗颜真卿;临摩颜真卿各个时期的碑帖;每日必仿影20字;寒暑不辍。16岁时考中秀才;22岁时入京担任国史馆校对;30岁时应顺天乡试;于光绪十九年考中恩科举人;后被升为翰林院编修;第二年是慈禧太后的60整寿;官员们都要写贺寿的文章;华世奎字体好;文章也写得很得体;被选中送呈御览;被得到慈禧的夸奖;遂被选入内阁任中书;不久又被选为军机处章京。1911年辛亥革命风云叠起;华世奎出任阁丞;并被升为军机处章京领袖;实授正三品;地位达到了顶峰;当时只听命于袁世凯一人。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的诏书是由华世奎写成;装裱成一幅横匾;从太和殿抬到tam诏告天下;清帝退位后;华世奎没在北京逗留;便马上回到了天津;当时,袁世凯曾挽留他;他称病断然推辞继续为官。
回津后他买了东门里石桥胡同一所小楼作为宅邸;又买了意、奥租界交接处二马路口的一所楼房居住;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袁世凯恢复帝制时;他多次当着别人的面骂袁为‘袁奸’;并在家多次哭祭光绪,表示对袁不满。民国13年冯玉祥发动‘逼宫’;驱逐溥仪出宫;华世奎闻知后垂涕痛哭。次年;溥仪离开北京到天津;住在日租界张园;他每逢初一、十五必去朝见;恭请圣安。但他对溥仪生活上的‘洋化’深为不满;常常哀叹‘大清出了败家子!’。溥仪潜去关外在伪满称帝后;当时他的好友高凌尉等曾请他拟写‘贺表’;他却说;‘掌柜的虽仍是老人;而东家却换成了新的;咱就不必凑这个热闹了吧!’高凌尉等人在日本侵占天津后;担任了上层汉奸要职;出面拉华世奎组织维持会;他借故年老多病而推辞拒绝了;却私下埋怨高凌尉说;‘人都是风烛残年了;烛头还能亮几天?何必再给自己添这个彩呐?’。自日军大举侵华后;华世奎对满清的复辟;感到绝望;因而;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交往;从此;家人和晚辈几乎未见过他的笑容;也未听过他与人随意聊天.
华世奎的生活起居也十分刻板,他每天上午将近午时才起床。说来可笑;他一辈子不接受牙刷牙粉;因而也就从未刷过牙;他一辈子只是擦身;从未洗过澡;也就更反对别人进澡塘洗澡。他的晚年几乎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只是抽大烟;当他感到身体连鸦片都难以接受了时;便想戒掉烟瘾;最后反得了‘烟后痢’;在天津无法医治;就去北京;结果投医无效;回天津不久便寿终正寝了。华世奎有个怪癖;那就是直到他1942年去世;他脑后一直留着那根自晚清时留下来的小辫子。
华世奎的书法学《小麻姑仙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