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辅-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李景达要是坐上皇位,自己就是太子了,将来这唐国的皇位……嘿嘿!皇家子孙,谁要是对皇位没有点心思那才奇怪。
李景达沉默了很久,问道:“赵铮最近在做什么?”
“他啊……”李从庆道:“从栖霞山回来之后,他便没闲着,每日好几家地拜访朝廷重臣,前日去了潘佑家,又去了韩熙载府上饮酒……”
“是吗?”李景达道:“栖霞山的事,从嘉没看出来,那赵铮呢?”
李从庆道:“他以为是李从嘉要算计他……”
“算计到最后还把自己算计进去,你以为赵铮会怎么想……”李景达道:“他可非同一般,不可小觑。”
“如果是这样……”李从庆有些担心了,要是赵铮怀疑到自己头上来可就麻烦了。
“已经晚了!”李景达很无奈,奉命去镇江整顿的军务,连着三日不在金陵。很多事情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延误了很多啊!
“父王,他毕竟是个外人,在江南毫无根基,翻不起多大的风浪吧?”李从庆有些侥幸,仿佛不太自信。
“哼哼,话虽如此,可……”李景达道:“他这几日频频拜访各位重臣,会不会另有文章呢?”
“不至于吧……”李从庆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更得加快速度了。”
“是啊!”李景达道:“这小子来江南日子不久,造成的麻烦却不少……任由他闹腾下去,唐国危矣!”
“父王,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可好?”李从庆比划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李景达道:“既然要跟赵匡胤翻脸,肯定不能让他活着回去,不过还不能着急……总之,他活不过中秋。”
“对啊,那夜……李璟要在东宫宴请百官,到时候正是机会一网打尽!”李从庆有些兴奋。
李景达道:“镇江和采石的驻军都是为父的亲信,唯独这金陵城里只有少部分……”
“皇甫继勋掌管着部分守军,父亲以为在他身上做点文章可否?”李从庆提出一个建议。
“他?”李景达道:“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得谨慎啊!”
正在此时,心腹来报:“宋使赵铮送来拜帖,午后前来拜访齐王。”
李景达父子对望一眼,赵铮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在外人看来,他拜访唐国重臣显贵,必然要来齐王府。可是李景达和李从庆却不以为然,总觉得赵铮是来者不善!
“让他来吧,也好会会,看看他到底有什么阴谋诡计?”李景达想着了,答应了!
……
秦淮河两岸商铺林立,酒肆茶楼不少,这些地方是饮酒酬唱,欢娱休闲之地,却也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媒体平台,路边社的核心地带。
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只要有趣,只要新鲜,诸如某勋贵包下了哪条花船上的姑娘,金陵城里哪家的小媳妇红杏出墙等等,在这里都能听到。如果你愿意,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有人会主动将来龙去脉给你调查清楚。
高手在民间,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亘古如此!
今日最劲爆的消息竟然和吴王殿下有关,皇室趣闻本就有市场,再加上李从嘉可是金陵城里的名人和才子,百姓自然关注。
内容就更劲爆了,竟然是吴王与宋使赵铮,带着王妃与舞姬在栖霞山行秽乱之事。这其中的细节又被各种演绎,香艳奇妙之处众多,然后被大肆宣扬……
涉及皇室第一才子李从嘉,与江南第一美人周娥皇,还是这样香艳的段子,极大激起了百姓的好奇心,被人津津乐道。瞬间便满城皆知,传的沸沸扬扬……原来吴王这样风/流,与王妃之间的闺房之乐这样别致……
当然了,宋使赵铮也夹杂其中,成了一个风/流浪荡之人,有人将之余多年前的陶谷相提并论。一时间《鹊桥仙》和陶谷当年所作的《风光好》瞬间成为秦淮花船上最流行的唱词。
赵铮站在河边,听到有人歌女唱道:只得邮亭一夜眠时,不禁感慨。那样国色天香,风情万种的美女,可惜只有栖霞一夜眠,回味无穷,却也遗憾啊!
就在出神的功夫,李元已经快步回来,点头道:“大人,我们的人跟踪的最先散播谣言之人,发现与他们间接接触之人,绕了很大圈子,确实有那个小院有关。”
“这就对了……”赵铮问道:“给李景达的拜帖送去了吗?”
“送去了,已经同意大人去拜访了。”
“那好!”赵铮嘿嘿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前去登门拜访吧!”
第九十一章行刺与追凶
金陵城流言四起之时,宋使赵铮骑着高头大马,摆着仪仗,在数十名禁军将士簇拥下,高调前往齐王府拜会李景达。
一走到秦淮河边,立即有人认出来,这不是流言中的另外一个男主角吗?
现在赵铮在金陵可是名人,先是在秦淮河边痛打皇甫绍杰,然后在李从嘉的宴会上写下了风靡江南的《鹊桥仙》,而今又因为与吴王殿下一起秽乱山野,人尽皆知。
江南百姓原本正津津乐道,而今看到赵铮,少不得要指指点点。甚至有不少人出来“夹道欢迎”,目的就是围观这位宋使的“风”采。
万众瞩目啊!
赵铮瞧见这个状况,只是淡淡一笑,出名有什么不好的?看看后世,有多少人绞尽脑汁,用尽各种办法搏出位也不能。而今自己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轻而易举便名声大噪,多难能可贵啊!
嘿嘿,哪怕这个出名不是好事,咱也欣然接受,完全就是抱着一副淡然处之,甚至是自黑的心态来看待。
男人嘛,风/流而已,能怎么着?金陵男人们羡慕之处正在这里。尤其是有身份的男人,都知道窅娘的身姿是如何柔美妖娆,将这样的女子纳入私房,床榻之上的滋味……当日那些参加过国主李璟寿辰宴会的官员,都忍不住啧啧叹息,好生羡慕。
所以,男人们看待赵铮的眼神并不见得都是鄙视,江南风气开放,并非都是固守礼教的老学究。当年陶谷之所以丢人,那是因为他之前装出一副不近女色,正直高尚的姿态,还因为宴会上有歌女乐舞,侍女相伴而出言讥讽,惹怒了南唐人,韩熙载才想出了那个主意。
当陶谷与秦弱兰有了肌肤之亲之后,与之前的言辞态度截然相反,变成了一个伪君子,所以才颜面尽失。要是陶谷一开始就表现的温和,哪里还有后面的事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在这个时代,有客登门,主人还时常会让小妾相陪,何况只是个歌女舞姬呢?
加上《鹊桥仙》奠定名声和好印象,舆论并未特别鄙视赵铮,有人还觉得宋使英俊,窅娘娇美,良才女貌,天作之合嘛!
除此之外,看客们更多是好奇栖霞山到底发生了什么?秽乱这两个字很笼统,其中细微之处让人遐想无限啊!
本来是很喜闻乐见的场面,可就在这“夹道欢迎”的人山人海之中,异变陡生,一支弩箭竟然破空飞来。
好在侍卫李元反应迅速,挥剑挡开,随后第二支和第三支箭接连飞来。速度和角度虽然都很刁钻,但面对的人是身手矫健的赵五郎,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三支箭并未伤到分毫,赵铮还让南唐百姓见识了一下高超的身手。百姓来不及赞叹,更多的是惊慌和恐惧。他们清楚地看到射过来的是弩箭,有无辜者已经中箭身亡,宋使所骑乘的马匹也陡然间受惊,冲撞踩踏在所难免。
顷刻之间,秦淮河边一片惊慌,围观的男男女女大声喊叫,四散逃命,场面混乱不堪。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拥挤和踩踏,死伤着实不少。
继续而来的弩箭贴着赵铮的脸颊飞过去,有两名宋朝随员也因此而受伤。很直观的情况,这是一次针对宋使的行刺。
人群好不容易散开稍许,随行的宋朝禁军士兵一分为二,一部分保护赵铮。另外一部分,则沿着街边追去,弩箭就是从那个方向射过来的。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南唐方面不可能没有反应,最先赶到的是金陵府的差役,他们一听说是宋使遇刺,一个个顿时炸毛了,惊慌不已。力所能及保护的同时,将消息飞报给金陵府尹和守军。
保护使臣,缉拿凶手,可不是他们差役能够完成的。于是乎,皇甫继勋带着三百金陵城防军赶到了。
听到赵铮遇刺,他的第一反应是兴奋,如果赵铮死了,那可真是要拍手称快了。很可惜,结果让他失望了,赵铮安然无恙。
这可就是个大问题了,上国使节在都城遇刺,是个很敏感和很麻烦的事情。首先就是保护,绝对不能让宋使出现任何闪失。哪怕他恨赵铮,非常希望他死,此刻都不能让他死。
再一个就是缉拿凶犯了,皇甫继勋打算派人先将赵铮送回礼宾院,同时追查凶手的。但是赵铮却不同意,要求必须亲自参与追捕,事实上宋朝禁军将士已经出动一些,追捕已经在进行了。
皇甫继勋扭不过赵铮,这个时候,他这个城防将军可能要承担很大责任。赵铮要是对南唐朝廷发脾气,抑或在李璟面前抱怨几句,后果都不堪设想,是以皇甫继勋不敢轻易得罪。再者,如此混乱的局面,凶手只怕早就逃之夭夭了,追查不到也是个棘手之事。如今宋朝人也亲自参与也是好事,到时候一无所获,也不必自己来交代和担责任了,何乐不为呢?
追出去之后,才发现已经有眉目,宋朝禁军一口咬定,已经追踪到刺客的行迹。皇甫继勋惊讶宋军效率的同时,不敢大意,立即带兵追了过去,目的地正是一座看似平常却僻静隐蔽的小院。
“大人,刺客就逃入了这个院中,我们人少,恐有埋伏,只是在外监视,未敢轻易进入。”立即有禁军将士上前禀报。
赵铮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面前的院落,转身道:“皇甫将军,有劳了。”
皇甫继勋无可奈何地点点头,立即指挥士兵,准备强攻这座院落。赵铮则使个眼色,李元立即心领神会,十多个禁军将士已经站到了关键之处。
随着一声令下,百多南唐士兵或是破门而入,或是翻墙,都成功进入了院中。刚一有人跳进去,便有惨叫声传来。
这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