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宰辅 >

第38章

宰辅-第38章

小说: 宰辅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了,能让他三番四次吃亏,你已经很厉害了!”符璃道:“韩微此人自视甚高,以前在汴梁城里,年轻人一辈里,有谁是他的对手?也只有你,才能让他连番落败。何况都是他占据主动和优势的情况下,这一点,足够骄傲了。”

“一个驼背而已,没什么骄傲的,只是担心他阴魂不散,很麻烦。”

“估计他也有些怕你了!”符璃道:“我相信你,总有一日肯定会抓住他!”

“嗯!”

“听说官家已经从泽州班师了,我们也该回汴梁了。”符璃的声音越来越低,仿佛有些不舍,美好的时间总是这样飞快流逝。

在汴梁,她是魏王府高贵的七郡主,而他只是个小和尚,王府围墙内外,便是巨大的身份悬殊。

回到汴梁,还能轻松见到他吗?父王和母妃又是什么态度,小郡主忧心忡忡。

赵铮还是个小和尚没错,却已经是个闻达于庙堂的小和尚,未来甚至可能闻达于天下。

这不,皇帝赵匡胤的圣旨从泽州送来,让赵铮到洛阳等候面君,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只是如此一来,符璃有些伤感了。这是最后一段旅途了,比任何时候都安全,却也将最为无趣。从潞州到青天峡,那段路虽然凶险,却也格外难忘,回味无穷。

ps:1、宋朝称呼里没有“您”,都称你;

2、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是后周太祖郭威的亲外甥,周世宗柴荣是郭威妻子的侄子,从血缘上讲,李重进更亲密;但郭威还是立了柴荣为继承人,临死之前还让李重进给柴荣跪拜,确定尊卑关系。

第四十八章唱的哪一出?

洛阳,隋唐时期的东都,武周时期的神都,大宋朝的西京。

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唯独后唐的都城建在洛阳,其余都在汴梁。

这是有原因的,除了倚仗运河便利的运输之外,洛阳本身也十分残破了。

安史之乱是第一次冲击,后来的黄巢起义,唐末一系列的战争,生生将一座宏伟富足的洛阳城弄的残破不堪。

虽然残破,却依旧是中原,尤其是河洛地区的中心,战略意义非同小可。是以大宋王朝建立,赵匡胤定都东/京汴梁,洛阳则为西京陪都。

当然了,除了地理、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之外,这可能与赵匡胤的个人情感也有关系,他出生在洛阳夹马营。

虽然与洛阳有特殊感情,可从泽州回来,东南可直达汴梁,为何要专门拐道来一趟洛阳呢?让自己在洛阳等着有要做什么?

赵铮对此很疑惑,不过皇帝下了圣旨,那就只能乖乖服从了。无奈之下,赵铮只得送小郡主离开,少不得一番依依惜别。

符璃走了,正如她所担心的那样,回到汴梁,她是高贵的郡主。而自己地位依旧低下,这是一个讲究尊卑的年代,王府的院墙内外,便是悬殊的差距。

所以想要在大宋混出个模样,要么是混出个爵位来,要么在仕途上有所发展,成为高官名将。

没错,武将也是可以的,大宋立国之初,重文轻武的局面尚未形成,看看当世的将领,哪个不是牛气哄哄的?尤其是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节度使,俨然就是土皇帝,如果运气好,成为天下的皇帝也未尝不是没有可能。

也许凭借着自己的头脑和一些点子,经商也能有所成就,甚至会成为富可敌国的巨贾。但在这个年代,士农工商是有排序的,商人地位低下,更不要说与王爵之尊的人相提并论了。

所以啊,想要在大宋混的风生水起,就得尽量立功,从而升官或获取爵位,这样才能混出点模样和地位。

陈桥兵变夜的救命之恩,这次在潞州,应该说是超额完成任务,赵匡胤是否该给奖赏呢?不过论功行赏不是该在汴梁进行吗?跑到洛阳来是几个意思?

还有个很关键的问题,严格来讲,赵铮现在还是个和尚,还俗的事情刻不容缓。潞州的事情已经了结,赵匡胤该不会再阻拦吧?

在洛阳等了几日,赵匡胤的御驾总算是回来了,当日赵普便来将自己宣入行宫。

几月不见,赵普升官迅速,从右谏议大夫升迁为枢密直学士,而今还兼任西京留守。可谓是圣眷正隆,格外信任。

“五郎伤势如何?可彻底恢复?”一见面赵普就分外热情,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多谢赵学士挂念,已经无碍了。”

赵普笑着点头道:“没事就好,官家也挂念的紧呢!”

赵铮却暗自腹诽,赵匡胤惦记?自己有这么重的分量吗?人家不过是句客气话,何必当真呢?”

“有劳官家惦记了,赵铮愧不敢当。”赵匡胤当面问候时,赵铮也是这般低调客气。

赵匡胤笑道:“这个你当得起,潞州的事情办的漂亮。”

“官家谬赞,我不过是侥幸完成任务而已,若非韩令坤将军及时到来,险些死在青天峡,还得连累符郡主。”做臣子的,在皇帝面前,谦虚是很要紧的。

“你在潞州的事情,朕都已经听说了,没看出来,你胆子不小,竟然拿着魏王和符二郎的名头出去骗人?还撒的是弥天大谎,你就不怕弄假成真,出了大乱子?”赵匡胤饶有兴趣地看着赵铮,目光很专注,多有好奇。

“被逼无奈,楚昭辅将军不明真相,若是按他当时的命令,我得杀了符郡主,这事……不合适。”赵铮道:“无奈只好撒谎了,贫僧相信符王爷一家对陛下的忠诚,也相信陛下精准的判断力,所以不担心出乱子。”

赵匡胤笑道:“好小子,等回到汴梁,魏王和符二郎怕是要找你算账。”

“不至于吧?”赵铮冤枉道:“我可是为了救他女儿,符王爷不至于这般小气吧?”

“这事符王爷自然不会见怪,可是你冒充符璃情/郎,有损其名节,魏王怕是要跟你过不去。”

“一时权宜之计嘛,相信符王爷不至于这么不近人情的。”赵铮讪讪一笑,符彦卿要是真这样蛮不讲理,那可就真冤枉了。

赵匡胤笑问道:“不过听说你与符璃关系不错?一路上拼死护着她,险些为她丢掉性命?”

“此乃陛下交代的事情,是我的职责,自当全力以赴。”

“你倒确实是尽力了,还险些丢了小命。”赵匡胤笑道:“不过符璃似乎也不错,五天五夜,衣不解带守在你病榻前,难能可贵啊!”

“啊?”赵铮知道符璃为照顾自己而憔悴,却不知五天五夜这事,一时间心里滋味怪怪的。

“怎么着,有想法?”赵匡胤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连一旁的赵普都忍不住笑了。

赵铮满头黑线,大宋皇帝和未来宰相怎么如此八卦?怎地为君不尊呢?

“别不好意思,要是真有想法,朕兴许能成全一二。”

成全?怎么成全?赵匡胤的话似似而非,让人不由自主想入非非,忍不住有些尴尬。

“当然了,是有前提的,需要拿本事和功劳来换。”赵匡胤话锋一转,神色肃穆不少,问道:“其他事情朕都知晓了,可唯独在巴公原,如果没错的话,有人堵截,你是怎么逃掉的?”

赵铮不得不佩服赵匡胤的能耐,竟然打听的如此清楚,这样隐秘的细节都知晓,在他面前,别人还有秘密可言吗?

有鉴于此,赵铮毫不掩饰,全都据实相告。

赵普忍不住赞叹:“当真是巧舌如簧,舌灿莲花啊,如此情况下竟然能侃侃而谈,说动刘继业,不简单啊!”

赵匡胤笑了笑:“三寸不烂之舌可抵百万雄师,你小子……不错,只是你给刘继业许诺了那么大的愿望,你有能耐实现吗?他能答应,也当真看得起你!”

赵铮讪讪笑道:“我当时少不得信口开河了,不过活命之恩这事也不能出尔反尔,所以得跟陛下求个恩典,将来若遇到杨家的事情,稍微网开一面。”

“到时候再说吧,你许诺的事情,自己去兑现。”赵匡胤的态度出奇的和蔼,完全像是家常玩笑。

赵铮趁机道:“陛下,那这事算不算妥当了?算不算功劳?”

赵匡胤点头道:“算,算是大功一件,你的表现比朕想象的还要出色,很好!”

听到皇帝如此恳切的表扬,赵铮心里美滋滋的,小声问道:“那还俗的事情……”

赵匡胤转身与赵普对望一眼,哈哈笑道:“是喽,还有这么件要紧事……本来不想让你还俗的,可你连《往生咒》和《地藏菩萨本愿经》都念不好,可不敢再让你丢人现眼了,还俗去吧!”

“还俗得回定力院,不知小僧何时可以回汴梁呢?”

不想赵匡胤却摆手道:“回汴梁就算了,既然是个礼节,在洛阳找个寺院办了就是了。”

“白马寺就不错!”赵普笑道:“臣可以帮着安排!”

“好,则平,那你帮着安排吧!”赵匡胤转身道:“赶快去还俗,完了朕有事情交代你。办好了,魏王府那边,朕或可成全一二,你可要珍惜机会。”

呃……

赵铮一头雾水,皇帝和未来宰相,这又唱的是哪一出?

第四十九章鸿胪少卿赵文彦

“则平,你觉得怎么样?”

赵铮去了白马寺还俗,赵匡胤坐在御座上,轻声询问。

“挺好的!”

赵匡胤问的很莫名,赵普也回答的很笼统,但一问一答,彼此都心中了然。

“你说好在哪里了?”

“年少有为,心思敏捷,辩才无双,沉稳有度。”赵普给出了十六个字的回答。

“嗯!”赵匡胤点头道:“他能在巴公原上说服刘继业,朕就更放心了,没想到在寺中念经,口才还能如此了得。”

“他的哪一项本事都不是在寺庙里能练就的,当真神奇!”赵普也是满心疑惑,有些事情当真找不到个合理的解释。

赵匡胤沉声道:“罢了,既然现在弄不明白,那就不问了,肯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就像你说的,只要他忠诚,人尽其用就是了。”

“官家圣明!”

“别尽说好听的!”赵匡胤道:“则平啊,你老实说,这事让他去成吗?”

“官家其实已经有决断,何必问臣呢?”

赵匡胤轻轻微笑:“派个老成持重之人太死板,未必能圆滑处理,而且此事也不宜太过正式,反而会弄巧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