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辅-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道:“待新年之后,朕会授权你扩大皇城司密探的规模,这个皇城使你可要当好!”
“臣遵旨!”赵铮欣然领命,虽说压力不小,却也饶有兴致,更关乎身家性命。
“对了,再过几日便是新年了,你继续住在礼宾院也不方便。”赵匡胤沉吟道:“等过了新年,朕会赐你一所宅邸,年纪不小了,也该有个家,否则将来委屈了符璃,朕还不好向魏王交代。”
“陛下的意思是?”赵铮顿时喜上眉梢,这么说赵匡胤是答应帮忙提亲了?
“朕答应过的事情会食言吗?”赵匡胤眉头一皱,佯作愤怒。
赵铮笑道:“自然不会,多谢陛下!”
“除夕夜宫中会设宴,你也来参加吧!”
赵匡胤的一句话让赵铮有些傻了,这是什么情况?除夕的宴会仿佛家宴的意味更浓,朝廷正式的朝贺是正月初一才开始的,自己似乎是外臣……
“是太后的意思,你来就是了!”赵匡胤补充一句,让赵铮更为不解了。
杜太后这又是唱哪出?是老太太要感谢年初定力院救命之恩?还是把自己当晚辈?抑或是认自己做义子?想起评书里面的经典桥段,赵铮一颗心砰砰直跳。
赵匡胤也不多说,只是道:“你来就是了,保准你不虚此行。”
皇帝说不虚此行,那是必然的,赵铮也不再胡思乱想,安然等待着所谓的惊喜。
……
魏王府,符彦卿夫妇也相顾愕然,宫中传来太后懿旨,让他们除夕入宫赴宴。
除夕是家宴啊!
相比起赵铮后知后觉,符彦卿自然清楚,这才觉得有些奇怪。
王妃秦氏低声揣度道:“王爷,蓉儿是光义之妻,你我也算是太后的亲家,皇亲国戚,入宫赴家宴似乎也说得过去。”
“若是平日倒也罢了,可除夕太过特殊,怕是不一样!”符彦卿沉吟片刻,低声道:“除夕你我一入宫门,这往后……”
符彦卿很清楚,这颗不简简单单是一顿饭,算是无上荣宠,却又何尝不是帝王权术呢?这顿饭吃过,以后他符家的地位便“另当别论”了。
“太后的恩宠,推辞不得啊!”秦氏喃喃自语,仿佛有几分担心。
符彦卿摇头道:“自然是推辞不得了,你没看懿旨上写明白了,让我们带着符璃一起入宫。”
“符璃?太后这是……”
“想必与五郎有关吧!”符彦卿喃喃道:“不出所料,五郎也会去赴宴的。”
“五郎?你的意思是……”
“对,就是这个意思!”符彦卿笑道:“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若太后出面,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秦氏笑着点点头,安心不少。
符彦卿道:“早些吩咐了祭祖之事,除夕夜我们不在,孩子们随意,也能快活些。唯独二丫头……唉!”
符家二娘子正是柴荣第二任皇后,如今顶着周太后的尊号别居西宫,孤儿寡母好不孤单。符家纵然想要关心探望,皇帝也是不容许的。
历朝历代,对于前代废帝的管束都是极为严格的,柴宗训能留着一条性命,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还能奢望什么呢?
第一四〇章内中酒
当汴梁百姓换上新桃符,挂上红灯笼时,建隆元年步入了最后三个时辰。
大部分人已经在准备祭祖和年夜饭,自古以来,人们都很在乎团圆,阖家团圆方能和和美美。
街上的行人很少,除了少数晚归的路人,基本只有开封府巡视的差役,以及巡城士兵。年年终岁尾,都城的治安必须要保证。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小心火烛,天干物燥的情况下,木结构的房屋很容易起火。尤其是在汴梁这种建筑密集的大城市里,一旦起火,风助火势,很可能是一场灾难。
为此开封府的兵丁除了勤加巡查之外,还准备了水龙和黄土布袋等紧急灭火之物,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权知开封府的吴廷祚更是再三叮嘱,才惴惴不安地回家,唯恐有丝毫的差错。
大宋王朝的第一个完整新年,谁敢马虎大意呢?
赵铮走在汴梁的大街上,瞧见如此情景之后,不由想起了火情院,大宋朝的开封府貌似有这么一个的衙门,不过而今似乎还未开设。像汴梁这种古代大城市,有应急消防部门实在太必要了。
今夜是除夕,每逢佳节倍思亲啊,可惜与前世的亲朋好友们时空相隔,再无相见可能。在大宋,则没有一个亲人,孤零零的一个人还不知道会孤独到何种地步?
之前赵铮还在苦恼,是该去定力院听梵唱,还是去马行街上喝花酒,熬过这个难熬的日子。
而今好了,杜太后直接发出邀请,让自己进皇宫参加晚宴,也算是有个去处。至于此行,赵铮本来没有特别在意,以为是皇室邀请勋贵举行的新年宴会。后世的影视剧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
可回到礼宾院更换衣物时,赵铮才发觉异常。作为皇城使,他能在很短时间内知道很多其他人不知道的消息。
汴梁城里似乎并无官员或权贵前去赴宴,而且按照惯例,新年赐宴是大年初一日重臣朝贺天子之后,才会在集英殿举办的。除夕夜更多的是团员,更像是家宴!
皇室的家宴邀请自己去参加,要是放在旁人或许受宠若惊,但赵铮更多的则是忐忑。印象里,自己和赵匡胤家似乎八竿子打不着。压根和皇室沾不上边,哪有资格参加皇室家宴呢?
难道说就因为年初陈桥兵变救了他们一家老小?就算时至今日杜太后依旧心怀感恩,有必要非要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有所表示吗?怎么看都似乎不合常理。
偏生赵匡胤信还说有好事,去了保准不后悔,越是如此,赵铮这心里就越发忐忑了。
罢了,去瞧瞧吧,不就是陪着老太后吃顿饭嘛!至于危险,应该是没有的。如果赵匡胤想要收拾自己太容易了,有必要如此拐弯抹角呢!
换了衣裳,带上帽子遮住那长度还有些不伦不类的头发,一个相貌堂堂的英俊男子跃然镜前。隐约之间还真有那么几分尊贵气度。
在几名禁卫的护送下,赵铮一路同行,直接进了皇宫宣佑门。保卫宫禁安全的楚昭辅此刻就等在这里,可怜老楚除夕夜都不能回家。
不过能作为禁军统领将军。足可见赵匡胤对他的信任,足以操控皇帝生死的职位,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在担当。其恩宠非同一般。
赵铮和楚昭辅算是老熟人了,两人笑呵呵地打个招呼,跟随的禁卫留下,赵铮放心随身的兵刃然后由内侍引路前去设宴的升平楼。
楚昭辅告诉赵铮,照例皇宫大门入夜后会关闭,是不能开启的。但是今晚特殊,杜太后设家宴,居住在宫外的皇弟赵光义和赵光美要入宫,当然还有类似于赵铮这样的客人。待众人入宫之后,宫门便会暂时关闭,只到宴会结束。
看宫门口的车马仪仗,赵光义和赵光美都已经到了,可自己进入之后,宫门并未立即关闭,楚昭辅依旧在张望,似乎还另有客人。
哎,除夕夜宴越发奇怪了,赵铮感慨一声,往前走的时候,天空竟又开始飘下了雪花。转弯时瞧见那厚重的宫门,脑海中不禁想起了一个词——斧声烛影!
大宋朝宫门夜开的应该屈指可数吧,今年大宋立朝头一年,杜太后尚在,希望全家团圆。倘若建隆二年,杜太后如原本历史上那般如期驾崩,那以后确实很难再有宫门夜开的机会了。
唯有的一次,恐怕就是那天晚上,也是这样的雪花飘洒的夜晚,红烛影动,隐有斧声,大宋朝便改天换地了……
也许蝴蝶效应产生,此事或许会消弭在阴差阳错之中,但作为一个“先知”,赵铮始终很难过心里那一关。每每看到赵光义,尤其是赵家两兄弟同在,相亲相爱的场面时,心里便有种怪怪的滋味。
今天也同样如此,赵铮在内侍的引导下登上升平楼,首先看到的便是赵光义夫妇。十来岁的赵光美则默默坐在一边,显得有点形单影只,他虽是赵弘殷的儿子,却并非杜太后亲生,如今年纪尚未,独自在宫外居住难免孤单。
瞧见赵铮时,赵光美礼貌点头示意,他知道在定力院是此人救了全家的性命。只是他为何会出现在家宴上呢?
年轻的赵光美不知道,但赵光义却明白,见赵铮出现,他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有些事情已经不可避免,故而脸上略微有一丝不自然。
倒是其夫人符蓉一脸笑意迎上来,笑道:“五郎来了!”
“见过夫人!”
“莫要客气,以后啊……”符蓉笑了笑,以后赵铮见了自己确实要该称呼,只是眼下不好说出口。
“五郎,这些日子辛苦了啊!”赵光义刚要打招呼,瞧见内侍引着几个人前来,连忙上前招呼道:“岳父,岳母,符璃,你们来了。”
赵铮回过头,瞧见正是符彦卿夫妇和符璃,楚昭辅要等待的客人就是他们?
今日这家宴是越发的有意思了,不仅有姓赵的,如今符家人也出现了。
不对,若说是家宴,符彦卿作为太后的亲家出现倒也合乎情理,倒是自己是个外人?
不过看到符璃,赵铮便回过味来,莫非这就是赵匡胤说的好事?杜太后要亲自做这个媒人?只是今天这个场合似乎有些特殊啊!
“见过王爷,王妃,郡主!”赵铮也上前见礼,一转眼,符璃正惊喜地看着自己,眼中满是情意绵绵。
符蓉见到,上前笑道:“今天可当真是一家子其乐融融啊!”
一语双关,不同的人听出了不同的意味。
赵光义听在耳中,心里有种怪怪的滋味,这以后赵铮和自己的关系可就复杂了。按理说该是好事,可是赵光义隐约之间有种不好的预感。
直到瞧见宫女送上一壶壶内中酒时,险些发呆的赵光义才赶忙回过神来,招待众人落座。
……
皇宫之外,千家万户同样团聚,其乐融融地家宴。
区别只在于钟鸣鼎食之家是珍馐美味,寻常之家是几道精致的小菜,贫苦之家要是能吃上几片肉,碗里多上点油水便算是美味了。
内酒坊工匠马三家,往年这时候能吃上吃块饼,喝上一碗骨头汤已经不错了。但是今年则不同,案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