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侠侣传-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温暖与清凉,可是谁能看见风是什么样子,摸到风是什么形状?所以说满亭清风不见风。牡丹是花中魁首,在它尚未完全绽放之时已经倾吐着它的芳香,这是洋溢着春天的繁荣景象。”
红月悟性真的那么低俗吗?怎么会呢,她只是在借机捉弄俊成而已。这时听他的解释如此憨厚老实,惹得她咯咯大笑。然后接着说:“你明明说得就是那个意思,自己还不承认。既然李少侠对于风花雪月之事甚感兴趣,不妨我再说两句。”
她说罢看了俊成一眼,见他不动声色,接着说道:
“天风送云霓远去,煦风迎艳春归来。”
俊成听罢说道:
“梅花别飞雪千里,桃花盼□□咫尺。”
红月听了只说了一个“妙”字,俊成说道:“我再想听听月姑娘的阐述,这四句又怎么解释?”
红月依旧喋喋不休的说道:“我的前两句是天风送云霓远去,煦风迎艳春归来,说得是两种不同的风。自由的天风送走了灿烂的云霞,温暖的春风迎来了妩媚的春晖。云霞虽然美丽,但它会转瞬即逝。我想要的是永恒的美丽,所以就让自由的天风送它而去。在云霞将要远去时,是温暖的春风迎来了这艳丽春天。此外是说,在一个美好的景象将要流逝之际,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景象即将来临。”
俊成听罢笑道:“解释得有板有眼,不得不让我钦佩之极。趁兴我再问问月姑娘,我的后两句又该如何解释?说来听听。”
听他的话,好像俊成故意想见识见识她的口才。红月莞尔一笑,接着说道:“首先你在文字上对得十分巧妙。我的前两句中每句都有一个风字,而你的后两句中,每句都出现了一个花字,这从诗句的形式上衬托得相当吻合。然后再说梅花与飞雪。梅花为岁寒三友之一,它在严寒中独自开放,是百花中有不可并论的高傲。梅花别飞雪千里,这是梅花对飞雪的厌倦。如果有了漫天的雪花,它就掠夺了梅花的美丽,因此梅花不能独特的展现自己。可是梅花与雪花本来就绽放在同一个季节,是无法分开的,所以只能希望相别千里。实际上是说,绽放在严寒中的梅花虽然开得很骄傲,但它并不喜欢彻骨的寒冷,希望远离飞雪,能开放在属于它的春天。如果我没有猜错,诗的最后一句你又把桃花与□□比作是我们。意思是说我如桃花在盼望着你的临近。而你早已对桃花满是爱慕之情,仿佛就近在咫尺。”
俊成笑道:“月姑娘真的能说会道,可是我所说的并不是那个意思。”
红月问道:“不是这个意思又是那个意思?”
俊成答道:“眼下世态炎凉,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如走不出的严寒,希望漫无止境的寒冷与我们远离千里,迎来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繁荣昌盛的世局,与我们近在咫尺。”
红月笑着说:“随你怎么解释我都爱听。吟诗我们到此为止,接下来我想与李少侠作画,不知再有没有兴致?”
俊成猜不透她究竟有多少才华,既然她先提出作画,怎么能不借机开开眼界呢?于是说道:“既然月姑娘先提出,我岂能不想看看?”
两个人一个乐意卖弄,一个乐意奉陪,真是珠连璧合。趁兴趣正浓之际,不到一会儿红月把文房四宝一并凑齐,放在望月亭的石几上说道:“传统的国画中有梅兰竹菊,鱼樵耕读,山水人物和鸟虫花草,不知你喜欢那一种?”
俊成说道:“无论画什么都无所谓,重要的是看你笔锋的技巧如何。”
红月道:“那是自然,不过我的画法有些与众不同。我在作画时可以同时用两支笔,蘸上不同浓度的墨汁,然后每只手各拿一支可以同时运笔。此法在我作画的技巧上叫“双管齐下”。你肯定是你闻所未闻,不妨今天就让你开开眼界。不过画得不好,你可不能取笑?”
“怎么会呢!有人用一支笔,一心一意也画不出好画,况且月姑娘是两支笔同时作画,从根本上来讲难度就相当大,能画得像模像样就不错了。”俊成说道。
红月一听他的话,分明是小瞧她,暗想,若不给她露一手,他还以为我在自夸自耀。于是当着他的面就摆弄起来。石几上放着几张比较厚实的纸张,一台砚台,三个小碟和两支狼毫。
哗啦一声,她先将纸张铺在石几上,为了不让纸张错位,她用三个小碟和砚台压住画纸的四个角。接着在砚石里磨墨,兑水,调和,这都不用吹灰之力便一气呵成。这时一个碟子里是浓墨,一个碟子里是淡墨,剩下的一个碟子里是清水。她左手拿起一支狼毫,右手拿起一支狼毫,一只手在浓墨里蘸了蘸,一只手在淡墨里蘸了蘸,开始在宣纸上运笔作画。
俊成瞪大眼睛惊奇的看着,只见她双手运笔自如,在纸张上勾画、点厾、渲染。左几笔,右几笔,画笔在淡墨里蘸一蘸,再从浓墨里蘸一蘸,一会儿将笔头在清水碟子里淘一淘,接着再画。在她作画时为了卖弄自己的绝技和助一助威风,他把自己的武功也配合在了一起。因为三个不同碟子摆放在画纸的三个角上,当她需要浓墨时,将一支笔杆衔在嘴里,单手一点石几的桌面,一个筋斗从石几的前面翻到石几的后面,当她需要淡墨的时候,再一个筋斗从石几的左面翻到石几的右面。有时再使一个“倒竖蜻蜓”,单手撑着石几的桌面,一支笔横着衔在嘴里,用一只手在纸上画几笔。前后左右翻了三五次,石几上面摆着的纸张毫无错位,三个碟子里的墨水也点滴未洒。最后在笔尖上蘸了点浓墨落题词后,她放下手中的狼毫对俊成说道:“这就是我的“双管齐下”画成的寒梅抒艳,让你见笑了!”
俊成道:“月姑娘的双管齐下在我所见所闻中是史无前例的,竟然有如此绝高的画技,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啊!”
红月听后说道:“有句话说,画画的不及看画的,局内人不如局外人。局内人在作画时那里出现了败笔,有时候自己察觉不到,偏偏局外人却是一目了然。与其李少侠夸我画得好,不如先给我的这幅画挑一挑毛病,看看这幅画那里出现了败笔?”
俊成瞥了一眼铺在石几上作好的画,说道:“笔锋柔中带刚,笔势挥洒自如,自然无可挑剔。如果月姑娘非要让我给这一幅画挑一挑毛病,自然有它的美中不足。”
红月听了甚是惊讶,她为什么要让俊成给这幅画挑一挑毛病?这是在她作完这幅画为它题词时不经意写错了一笔,所以让俊成给它挑一挑。当俊成说这幅画也有它的美中不足时,红月吃惊的问道:“既然李少侠说这幅画有它的美中不足,不妨说出来看看,看你是不是故意在对我作的这幅画吹毛求疵。”
俊成淡淡一笑,说道:“这是一幅寒梅图,笔法出神入化,淋漓尽致,就如树枝上开放的一样。美中不足的是,你在为这幅画题词的时候少写了一笔。就是寒梅抒艳四字中的艳〔艷〕字。它左边是一个丰〔豐〕字,右边是一个色字。在你写豐字的时候大概是一时的疏忽,在豆字的上面缺少了一横。”
红月笑道:“呵呵!果然好眼力!正如我刚才所说局内人不及局外人。竟然李少侠有如此明锐的目光,想必也是个局内人,不妨画一幅也让我开开眼界何如?”
俊成也笑着说:“在作画的技巧上我可能比不上月姑娘的妙笔,不过我画的不是山水花草鸟兽之类,而是人物画。如果月姑娘有些雅兴想看看,那我就献丑一回。”
红月叹道:“画人物其实比画什么都难,画山水花草那一点画得不好基本上看不到,如果是画人像没有绝高的笔法,就成了画虎不成反归犬。画人物时最好有个仿照就能画好,凭自己的想象去画人物,真有点不容易。你觉得画人物是你的擅长,倒不如为我画一张肖像怎样?”
俊成随口答道:“也好!”
说罢俊成开始调墨,红月坐在石几旁装模作样,希望他在作画时能画出她最美的姿态与俏容。俊成就坐在她的对面,他并没有看红月一眼,只是在作弄自己的画。他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画着,为画中的人物描眉,点睛……
不过一会儿,他的画终于作成了,红月不解的问:“人家为别人画像时需要不停的仿照,你在为我画像时为什么不看我一眼?”
俊成浅浅一笑,把手里的毛笔轻轻担在砚石上说道:“我画得是历史中的人物,所以在作画时不需要看你。”
红月讨了个没趣,很不高兴的说道:“你怎么一开始不告诉一声,我还以为是你给我画像呢!害得人家装模作样的。”
俊成笑道:“月姑娘生得如此貌美,我怕自己画得不好让你取笑,所以我只能画历史中的人物。这是西施浣纱图,你看我画得如何?”
红月并没有仔细看他的画,只是随意瞥了一眼。她听俊成说她生得貌美,心里有些甜蜜蜜的。便借以画中人物说道:“由此说来,李少侠只对于美女甚感兴趣。如果画人物,历史中有不少的名人,你不画别人偏偏画西施,这不是你对美女情有独钟是什么?”
“月姑娘说错了,这是今人对古人的一种怀念,一种流传。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记得有人在一首诗中是这样写的:“岭上千峰秀,溪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是一首何其悲凉的诗句。”俊成说道。
红月道:“听说当年西施在越溪洗衣时,溪水里的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就停止了游动沉在了水底,是因为她的美貌迷醉了水里的鱼儿。这就是所谓的沉鱼落雁。刚才听你夸我貌美,在你的眼里,我能不能比得上西施?”
俊成答道:“西施只是一个传说,她是美女的形象代表。其实天底下还有许多许多如同西施一样倾国倾城的女子,只是她们没有留下如同西施一样的千古芳名。”
红月接过话缝说道:“有很多的故事最后都变成了一个传说,所以我们要珍惜和把握好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