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洞箫侠侣传 >

第13章

洞箫侠侣传-第13章

小说: 洞箫侠侣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丢失了身上全部的银两,因此欠了客栈十两银子的饭钱才闹成现在这个样子。为了还清风云客栈的债务,我才决定要卖了自己的这把箫。”
  “原来如此,卖掉自己箫只是为了奉还客栈十两银的债务,真是为难了你。不就区区十两银子,这有何难?”宋秉义说罢从怀里摸出了十两的一个银锭子,接着说道:“素日无事可做,身上只有这十两银,正好你可以拿去还你的债务。”
  俊成毫无推辞,双手从他手里接过银子看了看装进怀里,然后再从腰间拔出自己的紫竹箫,双手平托着说道:“既然我已经收取了你的银子,这把箫从此就归你所管。”
  宋秉义对俊成慷慨解囊并不只是因为赏识他的武艺,是因为他帮助西门红月从刀惊魂手上夺回了白玉龙对他心怀感激。而俊成不解其意,他认为自己只是在卖自己的箫,只管谈生意上的事情,别的事一概不管。只要是谁肯掏银子买他的箫,一切就应该按规矩办事。既然他收取了对方的银两,东西就应该交给别人。
  宋秉义一看要他收下那把紫竹箫,却笑道:“想必这把箫一定是你的心爱之物,岂能随便说想买就买。给你银两亦非是我要买你的东西,我只是想与你交个朋友。这把箫还是你自己收起来。”
  俊成诚恳的说:“既然我已经把它卖掉,它就再不属于是我的东西,那有拿了他人的银子不给东西的道理?倘若兄台不能收下这把箫,你的银子我自然也会一文不收!”
  宋秉义说道:“你若这般谦虚,岂不是枉费我的一片诚意。人生在世谁没有为难时刻?助于他人也就是助于自己。我向来是个轻财重义之人,结识四方朋友是我一生夙愿。今日能在这里与你相识,是我宋秉义三生之荣幸!”
  宋秉义在谈话中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俊成一听原来他是一个义薄云天,为人谦和之人,不由得对他万般崇拜。于是收回自己的紫竹箫又随手别在腰间,双手抱拳向前一步,单膝朝下一跪:“义哥待人接物义无反顾,实在是让我受宠若惊,不愧是我李俊成敬重之人,受小弟一拜!”
  李俊成说着刚要单膝下跪,被宋秉义一把搀扶起来:“使不得!你我年龄相差无几,还不知究竟是谁年长。这样做岂不折煞我也,快快请起!”
  俊成在他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他暗想:既是他向我打听春分前夕是不是帮助过一个女子,八成那女子与他有一定的关系,不是他的六亲便是他的红颜知己。当时他想问个明白,恐怕为难了对方。他们才刚刚认识,就向人家问东问西,那岂不是大失礼节。俊成又一考虑,那天他帮助女侠从刀惊魂手上夺回宝物后两个人随便说了几句,只听说她家居渭南,其他方面一个没多说,一个也多没问。到现在甚至连对方姓甚名谁都不晓得。这会儿他真好向我打听此事,我也正好顺便问他一句。就算那女子不是他的六亲朋友,至少他也知晓那女子的底细。俊成稍一镇定,接着说道:“倘若义哥不介意,在下斗胆问一句不该问的话,既然义哥一开始向我打听春分前夕帮助过一个女子之事,想必那女子一定是义哥的什么人?”
  宋秉义怎么会轻易对一个刚认识的人说出他与西门红月的关系的呢!他只是从容的一笑,说道:“你多虑了,她不是我的亲人,也不是我的朋友,因为同居渭南,只是认识而已。”
  俊成有点琢磨不透,如果他与那女子没什么重要的关系,他为什要向我打听关于那女子的事情,并且慷慨解囊,仗义疏财?想到此,俊成又说道:“如若那女子不是义哥的亲人朋友,那么,义哥一开始为何要向我打听关于她的事情,又为何对我施舍银两?”
  宋秉义笑道:“呵呵!有人说既然你能空手赤拳战败刀惊魂,说明你的身手非同一般,所以不得不让我钦佩之极。今日与贤弟趁机切磋一番,身手果然名不虚传。至于区区十两银,自然不足挂齿。”
  宋秉义没有对俊成说出他与西门红月的真实关系,俊成再不好意思问什么了,岔开话题说道:“在方才的交手中,方知义哥也是同道中人,你的身手也不得不让我可敬可佩!”
  究竟谁的身手高出一筹,在交手前的三五招后已见分晓,此时俊成还是为了尊重对方故而抬举了一句。宋秉义知道自己的身手不能与他相提并论,所以暂时不提身手谁比谁高,谁比谁低。说道:“无论怎样,今日能与你有缘相识,是我今生一大快事,请贤弟于我到舍下一叙。”
  宋秉义说话间向俊成施礼抱拳,俊成忙道:“今日义哥能对我这般青眼相待,对在下已经是仁至义尽,再岂敢同去贵舍打扰!”
  “所言差异!正所谓天下朋友多,知心能几人。今日与你相识在此,我真有些相见恨晚。倘若贤弟这般推辞,岂不是煞费我一片苦心。”宋秉义说道。
  俊成见他言语至诚,如若不随同他的意愿,白白领受了人家的十两银这样一走了之,人家岂不成了送铜不响。既然他这般诚心诚意待我,又何惧计较那些小事。他于是说道:“既然义哥不嫌弃小弟打扰,那小弟就只有唯命是从了!”
  两人言举情投意合,就这样他们一见如故,结成故人。在俊成跟随宋秉义去宋家时,他拿着宋秉义赏赐的十两银先去风云客栈还清了欠下的债务,然后两人一起去了宋家。
  俊成跟随着宋秉义走进宋家大门时,原来是一家大宅院。院子的四面都有房屋,主房厢房青堂瓦舍。院子中央是砖砌的小花园,里面堆着矮矮的怪石假山,旁边种着数株青竹。还有真在生长中开枝散叶的芍药与牡丹。看起来别有一番景致。
  宋家虽然算不了豪门大宅,但亦非一般清贫门户。他们是一家以卖衣服做为唯一生涯的商业之家,其父宋文芳雇了一个手艺高明的裁缝大师,其人名叫曹耿申,大家叫他曹师傅。此外还雇了几个针线较好女仆,在曹师傅的指导下,把从远路购买来的各种布料做成各种各样的长袍短褂,罗裙襜褕之类的再卖给本地的私人衣庄。当购买的布料用尽时,要从很远的洛阳再次购买。为什么购买一次布料要跑到千里之外的洛阳去买?因为当时最名佳天下的丝绸在苏杭二地,贩卖布料的商人从苏杭把布料运到洛阳,再由其他贩子运往各地。宋家为了节省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贴水银两,所以每次亲自要去洛阳购买。
  俊成跟随着秉义进了宋家后,他先把自己的包袱托宋秉义为他放在不被人看见的地方。然后宋秉义把他带进了客厅,并且唤来他妹妹为客人看茶。
  宋秉义的妹妹名叫宋婌亦,是个温柔贤惠的姑娘家,年龄比宋秉义小三岁。随着宋秉义的使唤,不一会儿,婌亦姑娘端着两碗茶进了客厅,宋秉义笑着对俊成介绍道:“哦!这是我妹妹,名叫淑亦。”
  婌亦只听说来了客人,因为兄长为人宽厚,认识的朋友比较多,却不知他哥哥今天带来的是什么客人。她走进客厅时在睫毛下轻轻的扫了李俊成一眼,见他生得十二分英俊。脸堂上一对眉毛不浓不淡不粗不细、一双眼睛不大不小不凸不凹、鼻子不歪不斜不高不低、一张嘴唇不薄不厚不青不红。无论是他的眉毛还是眼睛,鼻子还是嘴,都生得极其标致。这不是吹嘘,就是当代的美男子宋玉潘安比起来也差那么一点点,真不愧于一代天骄。宋婌亦只看了俊成一眼,心里就不由得砰砰乱跳。俊成一看是宋秉义的妹妹端着茶进来了,她穿着一件浅蓝色绣花紧身上衣,下面是同样颜色的百褶裙。身材亭亭玉立,容貌超凡脱俗,也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窈窕淑女。俊成忙起身搭理道:“有劳姈妹费心,多有打扰!”
  宋婌亦面无表情,说道:“不碍事,应该的。”
  她说罢把茶碗规规矩矩的摆在桌子上,在没说什么,向后退了两步,然后就转身走出了客厅的房门。俊成又坐在了椅子上,开始与宋秉义一边吃茶,一边侃侃而谈。
  因为两人敬慕彼此的武艺,还有举止言谈,他们聊得情投意合,宋秉义并且提出要与俊成结交为结义兄弟。李俊成多少年来流离失所,除了苍岭寺的方丈与几个僧人外,向宋秉义这样重义轻财的朋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身在江湖能结交几个知心朋友何乐不为?既然宋秉义诚意提出要结交,俊成也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
  晚饭后接近黄昏时分,宋秉义带着俊成进了屋后的一个园子。园子比较宽大,里面栽着数株桃树,树下围着一道篱笆,里面是淑亦姑娘种的花花草草,园子的中央摆放着一盘碾压谷物的石磨。两人来到石磨前,宋秉义说道:“当年桃源三结义,刘关张对着满园盛开的桃树结义为兄弟,这里虽然也有几棵桃树,但是桃花尚未盛开,我们就对着这一盘石磨结义吧!希望我们的誓言如同磐石一样的牢固,坚不可摧。”
  当时结交兄弟或立誓时需要焚香燃烛,或是在嘴上抹牲口的鲜血,代表他们轻易不会违背誓言。宋秉义与俊成虽知其中的礼仪,但没有焚香燃烛。他们认为只要两人真心真意,烧不烧香是无关紧要之事。但缺少了香桩蜡烛看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俊成转身在不远的墙角处拔来几根枯干的茅草插在那盘磨石的石眼里当作祭拜的香桩,然后与宋秉义一同跪在石磨前。
  当晚正是六一八年三月初三的晚上,因为天色放晴,四处风清月朗。弯弯的月牙浮在天边,静得如同画中一般。宋秉义仰面看了看天边的月牙儿,说道:“明月鉴证,我宋秉义与李俊成从此成为结义兄弟,我为兄,他为弟,日后彼此肝胆相照,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愿我们的誓言像这盘石磨一样,轻易不可动摇。无论何时何地,永不言弃!”
  李俊成也抬头看了看皎洁的月牙儿,跟随着宋秉义说道:“明月鉴证,今日我与义哥结义,情同手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