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92章

盛世梦-第92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呢?”

管世厚:“这是天意,老天爷不让你回江陵,只让我带孩子回去,好吧!你赶回青木关救鱼要紧。”

管世厚带孩子上船了,临别刘芳又给每个孩子身上塞了张一百两的银票,便转身随马天高返回青木关鱼塘,治好了鱼病。

刘芳:“已回去十多天了,应该是返回的时候。咿,怎么只看见二顶轿子转来?是那个留在绥阳啦?”

管世敦:“三嫂,出大事了,金定永远不会回来了。”

刘芳:“这时什么话?金定怎么啦?”

管世敦:“定金走了。”

刘芳:“金定走哪的去了?”

管世敦:“她死了。”

刘芳:“好端端的回去,怎么又死了呢?你快说。”

管世敦把他们在桐梓看见绥阳那边下暴雨,二舅又追来报信,他们父子赶回,金定已死,是遭雷打死的,以及治丧经过说了一遍。

刘芳:“四弟,不要难过,你是真正的男子汉,我相信你能挺住的,太阳照样会从东方升起的。”

管世敦:“谢谢三嫂,这件事还击不倒我。是的,像太阳永远会从东边升起那样,前景永远是光明的,我也会从悲痛中振作起来的,三嫂放心。”

随即看了三嫂一眼,刘芳也带着一种若即若离的眼光看着他。

时间过了几天,是该世厚父子三人返回的时候了。刘芳有些心神不宁的盼着,若十七回转,至迟二十七该到家了,二十八了,尚无他父子的踪影,刘芳有点慌了,怎么回事呢?

管世敦:“三嫂,不要着急,或许他们在江陵要多耍几天呢。”

七月三十,八月初一,仍不见踪影。

八月初五的下午,弘仁堂的一个伙计在江边接一批药材,船还有一个时辰才到。这时,从湖广来的客船到了,这个伙计没事,就来看人家下船消磨时间。突然,看见正瑜、正瑾下船了,但后面并没有他爹世厚,大为奇怪,赶忙上前接着两个孩子,问道:“正瑜、正瑾,怎么就你两个,你爹呢?”

正瑜:“叔叔,爹被水冲走了。”说完,哇的声哭了起来。

伙计:“正瑜、正瑾别哭,到家了,到爷爷家了,我带你们回家。”

这时候跟在孩子身后的一个人说道:

“你是什么人?我是受秭归县知县大人所托,送这两个孩子回家的。”

伙计:“我是他俩的爷爷开的弘仁堂大医馆的伙计,你也是奉公行事,不如跟我一道去弘仁堂你当面交给他爷爷,好不好?”

来人:“行,当面交了人,我还要坐这船回去,弘仁堂远不远?”

伙计:“不远,就在前面进城不远处。”

一行很快来到弘仁堂,一见管上学,两个娃儿就扑过去。哭了起来,张春红听见娃儿的哭声。赶忙出来看是怎么回事,一见正瑜、正瑾回来了。忙把正瑾抱过来,说道:“幺姑,不哭,你爹怎么没见呢?”

正瑾:“婆婆,爹被水冲走了。”

管上学、张春红闻言大惊,忙问怎么回事。送娃儿的人说道:“管郎中、管夫人,是这样的,孩子一家坐的是民船,船不大。拉纤的人不太多,在素来有鬼门关之称的空岭滩时,船被江水冲翻了,人一下就落进江里,大概两个小孩轻,最先被冲下来,下面正有个老渔翁在打渔,见两个小孩冲下来了,连忙一网撒去。刚好把他们兄妹俩网上来,急忙划到岸边,把他俩救活。由于这里经常打烂船或翻船,于是秭归船邦专门成立个救助落水人员的打捞队。他们得知这个情况,立即派我去看,得知他们是去重庆。并告诉了弘仁堂管郎中的姓名,并说他们身上有钱。希望送他们回重庆,于是我就送过来了。现在两个孩子交给管郎中、管夫人。我的差事也完了,准备明天原船返回。”

管上学:“非常感谢你送我的两个孙子回来(拿出一张一百两银票)这是给你买船票的路费,今晚就在朝天门酒楼吃住,那是我开的,等会伙计送你去,我明天要送孩子到他妈那里去,就不送你了。”

那人告辞,伙计带他去了朝天门酒楼。

管上学、张春红很奇怪,明明给了充足的路费,又一再叫坐官船上等舱返回,怎么会去坐民船呢?于是问正瑜:“正瑜,来,爷爷问你个事,你们为什么不坐官船呢?”

正瑜说:“爷爷不准,太老爷也不准,说太贵了,有钱要留给他们用,我说,不用爹爹的钱,我们有钱,他们不相信我和妹妹有钱,给了我一巴掌,说细伢家家多什么嘴,我就不敢讲,后来爹爹只好带我们坐民船了。船到空岭滩,我害怕的很,上次来四川时,看见别人的船冲不上滩,翻了的。爹爹在床上躺着,我和妹妹站在门边看着拉纤的,突然船一歪,我和妹妹就落在水里,我在门边就紧紧拉着妹妹的手,爹在管家河教了我游水的,落水后,我游了几下,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等我醒来,就看见一个老爷爷,他说是他用渔网把我们两个网起来的。我忙问:我爹爹呢?老爷爷说他不晓得,只晓得满船就我和妹妹被救了,爹爹肯定被冲到那里去了。”

安顿了两个孙子,管上学又赶到朝天门去问了送娃儿来的那位,娃儿爹爹的情况,那人说:“惨啦!一船人除了这两个小孩被救,其他人全死了,根据你孙子说的他爹是穿的湖蓝色长衫,后来死难的人在空岭滩下游全捞起来了,我去看了的,有一个穿的湖蓝色长衫的,中等个,我估计是娃儿的爹,不敢给娃儿说,怕他俩太伤心,现在郎中问了,我只能实言相告。这批死者都埋在义塚了。”

管上学:“谢谢!”便告辞。

第二天,管上学、张春红送两个孙子去青木关,一见只有两个娃儿回来,刘芳便知凶多吉少,忙问正瑜,正瑜说:“空岭滩船翻了,全落水了,我拉着妹妹,被水冲了好远,最后被打渔的老爷爷网起来,后来就被送回来了。”

管上学叫刘芳到远处的地方讲了世厚已不在人世的情况,要她节哀顺变,刘芳闻之大哭。

管上学:“刘芳,我们管家连遭变故,我们心中也非常难过,你是心明如镜,学问深厚的人,一切都有定数,人伦寿算、旦夕祸福,皆由天定。刘芳,这由天命注定的事,我们只能承受,在这种前提下顺天命尽人事,只能这样了,我相信你是能挺过这一关的。”

管世敦知道这一消息,赶忙过来看刘芳,劝她节哀顺变,同样说道:“三嫂,太阳永远都会从东边升起,我们前途是光明的。”

刘芳边擦眼泪边说道:“四弟,这本是我劝你的一句话,你又用来劝我来了。”

管世敦:“这句话现在对我们两个都适用。”

“我们两个”这四个字一下触动了张春红的神经,再看看他们两个,这是多么般配的一对,一个雄才大略,一个足智多谋,如结成一体,将会对管家的兴旺产生多么大的作用。于是说道:“世敦,刘芳,你们都遭家庭变故,心里都很难过,不如一道出去走走,散散心。”

管上学:“自流井、临邛都是盛产井盐的地方,不如去川西这两个地方看看,学学,回来把盐井镇好好的兴办一下,改变目前高成本低收入的状况。”

张春红:“现在世厚走了,刘芳是我的干女,世敦,你不要老是三嫂三嫂的喊,让刘芳听起难过,就互相喊名字就行,世敦,你要像对亲妹子一样爱护刘芳。”

管世敦:“是的。我们去一趟川西看看,刘芳,你说呢?”

刘芳:“听爹妈的。”

十多天后,管上学回青木关管家院,找世敦、刘芳商量事情。

管上学:“我想起一件事,前几天世衡到弘仁堂来说,他不善经营造船坊,想出手,仍回绥阳去种麻,造麻布,看我们要不要,如要,就送给我们经营。”

刘芳:“我也发现大哥经营起来有些吃力,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当初我提出开造船坊时,是很看好它的前景的。”

管世敦:“爹,我们干脆接手过来,大哥当年用银十万起本开干,我给他十五万两,这样,他对大爸也好交代了。刘芳,你说呢?”

刘芳:“可以,让大哥解脱去干他喜欢干的事,他心情也愉快些。这样吧,我和世敦哥就从水路上川西,沿途看看人家的造船坊是怎么经营的,从临邛回成都后也顺便看看川西坝的农作情况,物种情况,和酒楼经营情况,看了自流井后再去隆昌和荣昌看麻布坊,看能否给大哥一点帮助。”

管上学:“刘芳,根据目前的情况,你作我们的女儿,你不再是大管事,而是老板了,以世敦的雄略、你的智谋,世选的实干,正好组成我们管氏产业的管理班子,以便发扬光大。今晚,我就要宣布这件事。”

刘芳:“现在管氏产业分作三大块,城里面的酒楼加以后做造船和船运这一块,青木关的农作水果、牛、羊、鱼养殖是一块,合州的种植、养鱼,养马、加盐业又是一块,已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三大块应各设一个大管事,而每一块的每一项应设一名管事具体负责,这样就形成以身使臂,再如臂使指的格局,这样每一块有人管,每一项有人管,就有条不乱了。再根据每一项、每一块的业绩决定奖赏,这样每个人干的事与他的一年所得联系起来,他就会认真干,努力干,争取今年比去年干得好,明年比今年有提高,而不是每块与每块之间的对比。爹、妈、世敦哥,你们认为这样建立起管理体系如何?”

管上学:“刘芳的建议非常好,实际上,通过这几年的具体干,管事、大管事的人选已基本定得下来了,世敦一直在掌握全面,心里应有个数,晚饭时,你先提出来,大家再斟酌一下就可以定了。这样就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年终考评,以定奖惩。”

冰雪聪明的刘芳对爹爹的意图很明白,在世敦和他都丧偶的情况下,显然是希望他与世敦结合,让她成为掌家的媳妇,世选实际上已成为干具体事情的执行大总管而已,守成可以,创业不是不足,而是不行。

经过晚饭后的磋商,形成了已管世敦为首,刘芳、管世选为副的管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