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61章

盛世梦-第61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大人和龙姻伯三家。立即向世敦和世选表示祝贺。

管世敦讲了准备陈金定这一抬如是生儿子就过继给管世选,谁知竟是两个,这下生儿子的可能性更大。”

管上学:“金定,你过来,爹给你切切脉,看看能否知道怀的是男是女。”

陈金定过来坐在侧边,管上学反复对左右手进行了切脉,最后说道:“金定,爹认为可能是龙凤胎,你左喜脉跳的很旺盛,右喜脉弱一些,所以,可能是龙凤胎,一男一女。”

管世选:”四弟,说好了的,一男一女我都要,这样我也是儿女双全了。”

管世敦:“绝不赖账,两个都是你的,你可要早作嫁女的准备,按规矩,先把女儿红窖起,十七八年后姑娘出嫁时好喝。”

管世选:“好的,我明天吆三匹骡子去买回来马上窖起。”

子时刚到,陈金定,王二妹撤了香火,端出灶糖,大家分吃了,便休息了。

第二天,天气大好,辰时刚过,一轻红日从雾中露出笑脸,管世敦邀请客人到外面去看他的田土,一百名长工,正在将坡土改成梯田,已接近尾声。

田夫人:“世敦,我不懂农耕,坡地还好走些,为什么要改成梯田?”

管世敦:“回夫人的话,坡土水、肥都容易流失,平土就不会流失,这样产量就增加的很多,好的可增进二成。”

田大人:“世敦,你种果树的话,你准备怎么种?”

管世敦:“由于土地要种庄稼,我还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我再有几个山头的话,我立即种上桃李,杏梨,橘、柚树,而且买成年树,明年便可结果请二位大人和夫人了。”

田大人:“世敦,你南面还有山包没有?”

管世敦:“水田被占完了,但兴隆湾南边到大坟堡约十个山包还没有人占,还荒起的。”

田大人:“这十个山包归你了,立即种上果树,两年之内一定要见果子上市。”

管世敦:”谢大人,两年之内大人和夫人可以到树下摘果子尝鲜。”

田大人:“开年后即来衙门开个占地手续。”

管世敦:“是!”

管世敦心里明白,这五千亩土地的水果收入绝不亚于包谷、红苕的收入。

当天中午,管世敦立即指示长年头,以大坟堡起,以北靠缙云山的十个山包,知县田大人皆划归我门下,你们明天起,先用六十个人立即将山包的顶部开出来,施上肥,另外四十人则在缙云山下寻找,凡无主的果树全都移到上面,我要在正月十四邀请大人前往参观,这件事办好了每人赏钱五百,大坟堡名字不好,改成感恩堡。”

果不出管世敦的意料,从感恩堡到青木关二十里,原来的住户皆遗留有各种各样的大量的果树,长工们十分卖力。大年三十前,感恩坝以北的一个山包全栽上了柑桔树。相邻一个山包栽满了柚子树,初三又开干。正月十三前一个山包栽满了桃树,李子树,一个山包在上了梨树,杏树,管世敦告诉知县田大人:“田大人,承蒙大人的恩典,划了十个山包让我种果树,我移栽了别人遗弃的果树,已经建成有四个山包的两千亩果园。趁开春天气好,请大人和夫人往南去看看,长势良好。’

知县大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才给他不到二十天,他将愿望变成了现实,于是约请龙大人和夫人,骑马坐轿,半个时辰来到感恩坝。

管世敦:“二位大人,这里原来叫大坟堡。名字不好听,我已经更名感恩堡,以感谢大人的恩惠。从这里往北四个山头,皆挖好洞。从感恩堡到青木关沿缙云山下十几个废弃村庄遗留的各种果树,我全部集中到这里,分类栽种。第一个山包种的是桔柑,往北第二个山包。种的是柚子,往北第三个山包种的是桃。李,往北第四个山头种的是杏子,梨。”

田大人:“管世敦,你不仅是种庄稼的能人,而且是种果树的能人,好吧,我再奖励你,以感恩坝起往北,缙云山脊东坡,都是你的了,随便你种什么,反正到你手中,地就会被很好的利用起来。“管世敦:“谢谢大人。”

龙沛霖:“田大人,你得到管世敦这样的能人我都有点嫉妒你了。’

说完,两位大人都大笑起来。

管世敦上坡对长年头说道:“诸位干得好,为我们管家院挣了面子,回去我有话对你们讲。”

于是下到路上陪二位大人和夫人回去了。

田大人:“世敦,这种移栽果树的办法很好,既保护了现有的果树,又能迅速美化绿化荒山,变废为宝,凡我县范围内,缙云山东坡的无主果树你都可以移栽到你的果园来。”

管世敦:“谢谢大人!”

中午饭后,管世敦到长年住房宣布了几个决定:“各位,今天给我挣了面子,使田大人高兴,决定将缙云山东坡的全部无主果木让我移栽到我们果园内,所以首先将院内按片争取在他们走前载好,然后将剩下的六个山包载好,注意的是,这些坡土将变成梯田,因此,仍是六十个人平土栽树,四十个人南北找树,争取在春耕大忙前完成,我想没有问题吧?”

长年头:“没有问题。”

管世敦:“我决定把南面几个院子用起来,你们派几个人撤掉一个最烂的,将其他几个修补一下,等城里面的装修完工后,再来修整,这样你们可以把你们一些人的媳妇接来,在果园做事,而且还要修一个养猪场,也可以种菜喂猪,你们根据整修院子的情况,然后看那些迁来。”

长年头:“谢谢老板。”

管世敦:“你们几个头,将作为管事,我将按管事的月薪一律涨到一月一千个钱,我的做法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田大人格外开恩,有意栽培我们,我们自己也要争气,也要为田大人争气。现有九匹骡子,除两匹用来打窝子送粪以外,其余全用来驮果树,大一些的,树形好一些的先栽在院子里,你们三个人,一个负责整地挖坑,一个负责栽树,一个跟我去山边一带看看,看那些院子可修正出来住,哪些实在不行就拆了,加在需要整修的院子上。我说完了,大家分头去干,罗家伦,我们去看院子,李万春找果树,向志平挖树坑。”

李万春找果树很有成效,他们往北走,占田的越来越少了,一些大院子有几十棵的果树留下来。一个过去的大绅粮,有一个果园,近两百棵,都是好果木,李万春立即回去给管世敦讲这个情况,管世敦调集所有的长年,将这个果园几乎原封不动的搬来了,在大院内连夜挖坑栽下去,刚好将院子该栽的地方载满。等大人们醒来一看,原来平旷的院坝已变成绿油油的果树林,十分惊讶,直夸世敦能干。

管世敦:“向志平,你先挖坑,李万春,你们先挖成片的。罗家伦负责抢运。”

在清明节前,新得的十个山头都全部载满了果树。

管世敦带银票进城。验收两处衙门的装修并付款,弘仁堂、龙兴药业的装修业接近尾声。他留了银两在父亲处,亲自到田大人处报告十个山头的果树及院内的果树全部载好,而且由于夜雨充足,长势良好,今年可能有部分果木能结果。

田大人:“管世敦,你真是我县的农果栽培的楷模。你修过的这个后衙院子,住起来比原来好多了,衙门外面摆的两个石狮子多威武,就像我大清律条一样。令人望而生畏,这可是要谢谢你。”

管世敦:“重庆冬天短,夏天来得早,来得快,我院子里面,现在已经是果树飘香,很凉快,我再一次邀请大人和夫人在夏日炎炎时去避暑。”

田大人:“重庆这个火炉夏天真热,能避个暑当然好。世敦,装修这个衙门整个用了多少银子?”

管世敦:“不到三百两,对我来讲这是小菜一碟,大人不要挂怀。告辞了。”

管世敦又转回父亲那里,告诉两位大匠,青木关他那儿还有活要干。这里完工后即回青木关。“经罗家伦,李万春。向志平三人的安排,百名长工之中。有六十家将老婆孩子接来,分别住在简单修缮过的院子里,管世敦将种粮食的十几个山包称上管家村,将种果树的十个山包称下管家村,每村安排了一个管事,并利用旧的院子各建了一个养猪场,让他们在缙云山下利用原有的土地种菜作猪饲料。

一切安排就绪,管世衡带领的劳动人手也到了,事前,管世敦命长年们砍竹子沿大院的院墙外边搭了三面的茅草房,另在厨房的外面,盖了间大厨房,吃的完全由大院供给,每天杀一头猪,所以生活还不错,这批人已经在这里干了两年,不用吩咐,都晓得怎么干,春耕春种,梯田上的包谷,红苕,水田的谷子,平均每百人有一个领工的,都不用管家三兄弟操心。

管世衡刚进入院中,便大吃一惊,不再是光秃秃的,而是碧绿碧绿的一片果园。

管世敦详细的讲了田知县来此过年,给了他十个山头,让他将缙云山下,巴县属地无主果树全移至这个山头,归我管家所有,在青木关北边,有个废了的无人管的果园,就被他全移栽到院子里,所以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这样。

管世衡:“田知县对我们管家真好。”

管世敦:“大哥,我明天带你去看万亩果林,全是移栽的被遗弃的果树,今年已经多数开了花,有的即将开花,由于我舍得下肥料,所以果树基本上没有因移栽受到很大的影响。”

管世衡:“四弟,这条路你走的对,而且走了捷径,很快会产生效益。”

管世敦:“是的,我叫长工们回去吧媳妇接了来,在这里安家,把山脚下的院子收拾一下就把这六十来户安顿下来了,我分了两村,凡管理这二万亩包谷的叫上管家村,凡管理果树的叫下管家村,两个村相对集中在几个院子,有一个长工头管理,而且在每一个村修了一个猪场,菜苗才刚长出来,等长起来了,就把这里的猪分一些,去就有粪了,一切就进入日常管理了。”

第二天,贵州来的短工们在各自短工头的带领下,犁田翻土自觉干着,李万春仍带着他那四十人的队伍,赶着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