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49章

盛世梦-第49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魂幡,孝子管上可端灵牌,接着是两家长工抬棺,道士吹打继后,管代朋后人,余家、罗家、村民,前面已快到墓地,后面才出屋,吉时到,落葬,管上可和三四个长工先下到井里,接着放下的棺材,放正,然后放祭品,阴间用品衣禄罐,七个石侍佣。上可他们上来后,道长宣布盖土,暂时堆了个土堆,长工挖了并抬来的一大兜茅草放在坟堆上培上土。

回来后,又有办白喜事的班子准备了三十桌请送葬的乡亲,撤下孝幔,焚了“奠”字和挽联,丧事就算结束了。

第二天,龙沛潇管上学率回城的人回绥阳去了。管上可带着银票去各处结账。结完了后直奔管家湾。

管上可:“罗大哥,麦子快收完了吧?”

罗有财:“大表弟,在收尾了,大部分已经入仓。”

管上可:“今年缩小了种麦子的面积,减产的多不?”

罗有财:“入仓时,我全称了的,基本与去年差不多,加上尾子,还有可能超个几千斤。”

管上可:“爹在世时我问过他,宝珠山的猪场饲料是继续由管家湾提供呢,还是在曹家湾买地自己种,当时爹说,买地自己种的成本太高,先不忙,等秋收结算了再说,因为他老人家去过曹家村,见空地极少,且不连片,估计地价不菲,所以他才说年终算了账再说。”

罗有财:“三姨爹的想法是对的,不能不计成本,这里反正喂着猪,多办一倍也是办,同时也减少了种麦子的劳力,只是多了个装卸的手续,我把菜筐子编大些,多装些就是。”

管上可:“这无形中增加了罗大哥和大表姐的工作负担,兄弟我心中是有数的。罗大哥,爹过世了,在种庄稼上有事只能找你商量了,我有做的不对的,做的不周到的,一定要给我指出。”

罗有财:“大兄弟你是种庄稼的老手了,技术上没有问题了,有什么事,好好商量着办就是。”

管上可:“中午后我邀罗大哥和大表姐去宝珠山观览看看,五千亩稻田,三层一马平川式的摆在你面前,好喜人啊!”

中饭时,管上可又对大表姐发出了去曹家村宝珠山的邀请。

张春娟:“要得,光听说弟弟在那里买了匹山,结果变成了几千亩水田,弟弟你太有本事啦,二天让罗友耕、罗友耘跟你这个舅舅学着点本事,将来也好干大事。”

管上可:“要得,我好像记得他两兄弟是双胞胎,多少岁了?进过塾没有?”

张春娟:“是双胞胎,十九啦,进过塾,读了几年。前几年,屋里穷,只好让他扛锄头了,一会儿他两兄弟要回来了,已长大成人了,比他爹还高。”

说着说着罗友耕、罗友耘两兄弟就回来了,果然高高大大,壮壮实实,一口一个大舅舅,叫的巴巴适适。管上可一看便高兴,说道:“罗大哥,大表姐,你我至亲,外人都可照顾,何况是亲外侄,我回去和妈商量后便可回话。”

两兄弟一听说爹妈要去看舅舅的五千亩水田,也想去看看。管上可说:“也可以去看看,开开眼界,长长见识嘛。”

张春娟:“要去还不快点吃,吃了把碗筷洗了,灶房收拾好,我要换件衣服,你两兄弟把脸洗了,也要换衣服,脏兮兮的像啥样子?”

半个时辰后,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出门了。

刚到村口,偏西的太阳照在宝珠山上,亮堂堂的,管上可说道:“你们看那主山头下的一台地拖至村的中间,这一圈约一千亩,下面一层最远拖至村尾,是一千五百亩,最下面一层,这边拖至村外。西南方还拖得远些,被这边这匹山挡住了,看不见,是二千五百亩,只有到山上才能看见全部的水田。”

当他们站到山顶时,才将整个水田看完。

罗有财:“大兄弟,这么大这么宽绝对不止四千亩,我看六千亩都有。我年轻时到过贵州平坝县,当过长工,那个大绅粮做的坡地,他说他有四千亩,比大表弟的小的多了。”

管上可:“卖家是个大绅粮,从他爷爷辈就荒着,到他爹时雄心勃勃,把地平整出来种药材,一点都未收到就被松毛虫吃了,从此又荒了下来,几十年,毫无收益。去年他实然瘫了,缺现银治病,就想卖了医病,故我只花五百两就买下来了,原说六百两,叫上学几根银针一扎,就好了,起来了,就少收一百两,所以五百两就到手了。我仍用包干开垦的方法,找村长包给八个大户,大户再组织三亲六戚,改造成田,找到了很大一股水,灌上水变成水田了,交给长年曹百岁经管。走,往下走。”

大家下到底层,谷子的长势很好。

管上可:“罗大哥,你看我这头季谷子单产有多少?”

罗有财:“照目前这样,四百五十斤没得问题。”

管上可:“我追施点肥,确保谷子的长势如何?”

罗有财:“当然更好。”

管上可:“走,到管家院去坐一下。”

进到新的管家院,曹大叔正在清理镰刀,见他们进来,连忙喊曹大婶送茶来。

管上可:“曹大叔,这是我表姐和表姐夫,管家湾的山地是他们在经营,今天请他们来看看。”

随即请他们上楼看了看房间,特别是三楼的阁楼,建的高,外面村里和宝珠山的稻田一目了然。

张春娟:“大表弟,这个阁楼真好,外面的情况一下看得清清楚楚,如果管家湾的房子有个阁楼,只要站在楼上,周围九个汕头都看遍了,不需要跑进跑出,屋前屋后的转。”

管上可:“大表姐说的是,迟高粱种下去以后,我加一层就是,这还不简单,又花不了几个银子,你们就好在里面看外边了。”

张春娟:“那真要谢谢大表弟了。”

大家下楼去,五碗醪糟荷包蛋也摆在桌子上了。

曹大叔:“管老板,七月底有的就开割了,我想现在施点肥,催一下,谷子长得更好,产量更有保证,收割时,把谷庄留高些,再灌水施肥,收一季抱孙谷,用来喂猪也好嘛。”

管上可:“完全可以,这坝子里的谷子阳光好,熟的早,我想到时借他个十几家的坝子晒一下,再用风车将孬的谷子剔出来喂猪,加上抱孙谷,到明年收谷子,这一年喂猪的都有了。”

曹大叔:“是的。”

管上可:“曹大叔,谷子再晒干一点,我想留一部分到明年青黄不接时再卖,那时可以多卖点钱。”

曹大叔:“我算了一下这院里的仓根本装不下,卖就卖装不下的。”

罗有财:“大表弟,你将中间楼板取了,建成由上到下的统仓,不就增加了一倍的容量吗,只将中间正屋住人,不可以吗?”

管上可:“曹大叔,我罗三哥建议我将东南西楼上楼下打通,建成统仓,你老人家搬到正房底层的东边两间,百年兄弟搬到西边两间,这样就可装更多的谷子,你老人家同意不?我在正房两头在各加一间,一作厨房,二作茅房,要得不?”

曹大叔:“要得,要得!”

管上可:“那样,就请你老人家最近调整一下,我立即找木匠来改。”

曹大叔:“我明天上午就搬下来。”

管上可:“那我们就告辞了。”

管上可和罗有财一家往回走。

管上可:“罗大哥的这个建议,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五千亩,每亩四百五十斤,五五二五,五四二十,二百二十五万斤,要装好多间屋啊。”

罗有财:“大表弟,我觉得,要留不宜留的太多,兵荒马乱,一旦有事,粮食是带不走的,银子特别是银票,揣在身上就走了,你看是不是?”

管上可:“有道理。罗大哥,你这边帐算了没有,你那是六千亩,宝珠山也是五千亩,宝珠山每亩出的谷子是管家湾麦子的三倍,如果能解决水源,我们把坡土改成梯田又如何呢?”

罗有财:“肯定收入高得多,就是种菜产量都搞得很,种麦子也收得好些,但又是个花钱的事。”

管上可:“舍不得花小钱就赚不了大钱。”

罗有财:“你是老板,你才敢这样想。”

管上可:“罗大哥,大表姐,我们是至亲,兄弟我有了,还会忘记你们吗?现在爹过世了,这个家我当了,要干大事就要敢花大钱。”

罗有财:“要得,先改两个山头再说,同时又找水源,到收了迟高梁就可开干,主要是转熟土花功夫。”

回到管家湾,管上可与罗有财商量改造房屋的事情,仍仿曹家湾管家院,中间加阁楼,罗有财夫妇住底楼东二间,两兄弟尚未成家住底楼西边两间。目前仓库装满了新麦,无法改造。

管上可:“罗大哥,大表姐,看你们的房子暂时还动不了,等收完后,我卖出了麦子才能改,最多迟个把月。罗大哥,友耕,友耘,你们先四下问问,哪的有泉水,打听到后,再去看看,我最近还要去绥阳,与龙会长联系卖麦子的事。”

说完便骑马回去了。

第二天,管上可大早就进城了,先去龙兴药业与龙沛潇商量卖麦子的事。

龙沛潇:“由于战乱,外地田园荒芜,许多粮商都转到贵州来收粮食。我前几天去遵义在旅店就碰到几位粮商,了解了一下行情,现在已不是五个钱一斤,而是七个钱一斤的收购价,我告诉他我有麦子,只是尚未完全登场,他立马表示愿意承包收购,我说数大的很,他说越大越好,他立即问了我们龙兴药业的地点,估计最近几天他就可到来,我们三家有多少万斤?”

管上可:“约一百五十万斤。”

龙沛潇:“大兄弟,看来目前种粮食是真的比种药材划算。”

管上可:“龙会长,是的。这些一年生的来钱快些,我就担心,战乱波及到贵州来。”

龙沛潇:“目前还没有这种可能,这里多是大山区,人口分散在山里,互不联系,而且种点什么都不难填饱肚子,人又老实,不像河南,陕西有乐祸贪乱的传统,动不动就揭竿而起,从贵州历史上看很少有聚众起事的情况。”

管上可:“这么说,再置点地也是可以的?”

龙沛潇:“当然可以,提到这里,大兄弟再有机会再给我增几千亩,听说你去年买了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