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237章

盛世梦-第237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大将军:“让皮埃尔先生,关于砲的使用还要请洋教习来教哟!“皮埃尔:“那是应该的,但是大将军,那也是要付费的,因为我们是公司行为,跟贵国不一样,大将军是会理解我们的。”

傅大将军:“这我理解,费用高不高?”

皮埃尔:“这倒不高,大约五千两就行。”

傅大将军:“广州有现货吗?”

皮埃尔:“应该有,如果刘大人用自己的船去运会更快些,连教习带货二个月就可回到京师。”

大将军当即付了八十万两,皮埃尔打了收条,留下了画册。

和硕公主留下刘芳吃饭,聊天,大将军去给皇上汇报购砲之事。

不久大将军回来了,说:“皇上说:‘对,大清应有自己的砲队,’命我立即着手组建。”

刘芳:“大将军,忠康现在在干什么?”

大将军:“驻在居庸关,已升副将了。这小子一开始就受你的调教,于兵书战策上很留意。一柄大刀使得可以,足以与我杀个平手了。”

刘芳:“我以水陆上将军的名义升他为砲兵统领。”

大将军:“那就多谢了。我准备把砲兵训练基地就放在居庸关外的一个叫永宁的地方。在军都山里,是一个十几里长的山中盆地。”

刘芳:“大将军,刘鸣剑的骑兵现在在什么地方受训?”

大将军:“在怀来县的狼山下,那有一片长达百里的大草甸,草甸边有个叫官厅的大海子,现在他已有三千人了,鸣剑是个好样的,训练得很认真,清一色的蒙古大汉。已很具战斗力了。我准备把忠康带的那两千人转成砲兵,这样彼此也熟悉,明天我与兵部相关官员打个招呼,叫他把这两千人另立名册。”

刘芳:“大将军,如没有其他事,我准备随让皮埃尔先生一道南下去广州运砲,并且通知海金龙那儿的四千陆战队士兵和正兴将他那儿的四千陆战队士兵出征时运到京师来,他们有几十艘运输舰,我再派上十艘货船。五艘客船便可将所有的部队运到兰州,以减少士兵的辛苦。”

大将军:“可以。”刘芳告辞出来在天坛外使馆区找到了让皮埃尔,邀他一道去广州运砲,皮埃尔当然愿意。

十五天后路过澎湖。他到虎井屿通知了海金龙,让他准备好运输舰并带上四千陆战队北上,准备平息漠西蒙古。时间可能是明年春天。接着他又去台南看了儿媳浣花和孙子海宇清。然后去到广州。皮埃尔又领她至海外试砲台看了山砲、野战砲及榴弹砲的试砲,性能不错。威力也大。

刘芳调了二只大型货船,一只装砲。一只装砲弹,并带了三位洋教习便北上了。他特绕到大连湾,见了管正兴,叫他加强对四千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准备明春参加平息漠西蒙古。

船到大沽转永定河到达官厅海子,转乘小船便到达军都山的砲兵训练营地,在会一些汉语的洋教习指导下砲兵们打开货箱,装配起各种砲,并用准备好的骡子拉着,在马道上跑圈。

在这里他见到了傅宗康,宗康已长成一位魁梧健壮的军官,刘芳是忠康的姨妈,见面后下跪口称姨妈,感谢他们提拔任砲兵统领。

刘芳:“宗康,好好干,今后我还要跟你配备更多更好的大砲,你这二千人是种子,以后就要靠这些人带出更多的砲兵,我大清这么宽广的土地,十个砲队也不多。”

刘芳回到京师,与大将军一道见了皇上。三呼叩拜后,刘芳说:“皇上,大砲已全部运到军都山,洋教习也随同来的,现已开始正规的训练,澎湖和大连的海军陆战队已通知他们加紧作战训练,随时待命出征。这样一共已有一万三千精锐之师,对付漠西蒙古我可稳操胜券。”

康熙帝:“为了更有把握,我已命甘肃提督带三万步卒随行,助助声威也好嘛!”

刘芳:“臣另有一件事想与皇上禀报。我和世敦已决定把我们开垦的全部耕地,交地方州县来管,我们大清是以农立国,一个农业县的知县,管理该县的农政,我认为我们要求不算过分,其收成分成三份,该地州县一份,交省一份,我们管家一份,这样大家都有收益。发展的更好,条件是不能改变我们创立的经营方法,我担心个别官吏偷懒,让长工们变成佃农,不管耕种的旱涝丰欠,一味只收租,一遇天灾**,人们无依无靠,又走上逃亡流徒之路,造成社会动乱,天下不安,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繁荣太平的局面。”

康熙帝:“刘芳,你们的做法难能可贵,让利于国,让地方官府有收益,也给了他们以担子,作为一位地方官吏,抓农政是其第一要要务,是本职中的本职,你们的模式是给利于农,让其生活在你们的保障之下,过着平稳安定无忧无虑的日子,所以他们治田勤谨,屡获丰收,朕才能安心治国。朕立即下旨,要求川陕湖广,严格按你们创立的管理模式管理农政。如随意更动,按违旨严惩。绝不姑息。”

刘芳:“谢谢皇上,臣准备南下。去西安过年,我的儿子正仕与儿媳郁芙蓉趁世敦开发渭河平原之机在西安鼓楼开建峨眉酒家,所以我准备去看看那里,年一过即去甘肃,与甘肃三大员为讨伐漠西蒙古做些准备。我到兰州后,将在那里制作至少一百辆铁**车,作进军回疆的准备,我将带芙蓉前去,他是兵部主事。理当为国效劳。”

康熙帝:“皇祖母说你们世代忠良,朕认为很确切,我立即去函甘肃,亮出你水陆上将军衔和一品大员的身份,要他们配合你,做好出征的准备。”

刘芳:“谢谢皇上。”拜别皇上南下了。

刘芳的坐舰穿上砲衣准备启程,突然得到消息,黄河封冻了,于是改变南下路线。准备带着侍卫骑马,从上次由西安来京的路线,让侍卫开春后将坐船开到汉中等她。她下正定,穿太行。过山西,去峰凌渡,来到华阴。忽然想起去看看西岳庙,庙门虽开着。但十分冷清,门可罗雀。进庙一看,年久失修,十分破败,刘芳向庙祝捐银一千两,得见方丈清虚道长,道长请他到客堂待茶,说道:“由于陕西长期得不到改观,农桑不举,故百姓穷困,力不从心,布施很少。”

刘芳:“自古华山乃关中胜景,游客如云,现在怎么样啰?”

清虚道长:“施主,实不相瞒,西岳大庙尚且如此,华山胜景也好不到哪的去,道路失修,宫观破败,游人寥寥,可惜哟!”

刘芳:“道长,如我家出钱,重振西岳胜景,对游人开放,可不可以?”

清虚道长:“善哉!无量天尊!此极大善事,当然,此耗资巨大,没百万两是不行的。”

刘芳:“如我出资修复,我将重立山门,凡进山者,皆出以入门之资,这样就可以有钱对山上各宫观、道路进行维修,甚至有新的修建,各道观的香火就会盛起来,方丈不会反对吧?”

清虚道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生财有道,贫道绝无异议。”

刘芳:“道教乃我国土生土长的国教,振兴道教官绅及百姓皆有其责,不久我将派我儿子及媳妇来与道长联系,他俩对道门不熟,还请道长指点才是。”

道长:“一定协助,一定协助。”

去年冬月,正仕与芙蓉就随父来到西安,土地交由地方州县管,他们轻松了许多,于是管世敦首次查看关中时把他俩叫到西安,准备开发这座古都。西安古城最繁华的是钟鼓楼中心地带,小俩口在钟楼附近寻寻觅觅,看见一个空院子,一问是前总督哈礼顺的府邸,于是找到现任总督单清川,本来单清川的妻弟看上了这个院子,但现在他有求于管家,只好以一百五十两卖给正仕。小俩口立即进去一看,光前院院坝加进门那排房子和两厢就足以建个大酒楼了,他俩决定保留前院正屋和后院后花园,形成一个四合院式的住房,然而酒楼挡在门前,不仅出门不便,而且于风水又不合。两人到外面一看,院子的左边亦为大路,且有一段空地,正好可以开朝门。他两再进院内一看,无论正房与厢房皆面阔九间三楼,格局很好转向。

芙蓉:“干脆趁兴建酒楼,把院子转向并重新装修。”

正仕:“将新正房再加高两层,威势便显出来了,把原来的石狮也移过来。”

芙蓉立即率护卫买了几套床上用品,与爹爹一道住了进去,并请单大人派人请来木工邦窦邦主先改造大院并利用前院建西安峨眉酒家川菜餐馆,拿出了管家认为最好的内江峨眉酒家的设计图,而且将楼层加高了二层——共七层,七层为自用及贵宾层,协议价为三千两,旋即开工。小两口通过辗转关系在长安县终南山找到一股很好的泉水,于是找长安县令买了块六百亩的地,让窦邦主根据资州酒坊的图建制酒厂房,准备利用秋高梁酿西京大曲。并写信回去请侄儿敬重培养六个烤炉的二百名匠人。

他们听妈讲过唐长安芙蓉园的事,背熟了‘三月三日天气清,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由于唐末已废,知者极少。最后从一个老学究那里打听到在今长安县境,唐长安城的东南角。他们沿着残存的古城墙终于找到,除了一片洼地,什么也没有了。由于黄渠不通了,浐水进不来,故古老的曲江池也没了,芙蓉园更是踪迹都没有了。二人只好作罢,他们又去考差了临潼华清池,也是有主的,他们又去寻找唐玄宗与杨贵妃生活的兴庆宫。城内很近,只有方圆二百亩的水塘,中间为一个长满荒草的岛,两人终于找到可以开发而前景看好的项目了。次日,小两口请爹爹去看了,管世敦也觉得有开发价值,于是找到西安上官云雷知府,上官一看管大人亲自来了,而且帮他在西安建官绅百姓休闲游观之所。非常支持,正仕用五百两就把近一千亩地买到手。西安知府主动将里面那几户人迁出去了。

兴庆宫是什么样子,怎么建,正在这时。上官云雷送来了时敏先生编辑的《长安志》,上面就生动的描写了唐兴庆宫的情况,并附了几张图。

小两口如获至宝。立即研读,根据现在的情况。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