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梦-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大人:“刘芳,大叔我知道你胸有韬略,大胆的说,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程大人:“刘芳,我们都有些当局者迷,你却是旁观者清。说说无妨。”
刘芳:“好吧!刚才我说到,三藩必反。但不是现在,他们仍在集聚力量。而朝廷方面局限于物力、财力、人力。各方面都准备不足,目前不可能撤藩。趁这个时候,首先是增强自己的实力,没有必要像前几年那样,春秋时节都以小股兵力去打一下。结果,徒作消耗。因此,我们应做积极的防御,秣马厉兵,加强实力。四川虽然经历战乱。但它有基础,首先把农作兴起来,把工商搞起来,有了农工商的兴旺,就可以支持平定吴三桂的战争。第二是加强编练军队,巴渝之人矫捷善斗,汉高帝深知巴渝之劲勇,巴蜀之军粮,是他赢得对楚战争的两大根本支柱。正规军国家要出粮饷。但忠义民兵却是历朝历代都在组织编练的,农忙务农,农闲厉五兵习战射。一旦打起来,即与官军共同御敌。”
刘大人:“首先加强自己。积蓄力量,秣马厉兵,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四川是战略要地。有四塞之险,加强南边防守力量。一旦他敢于挑起战争,我川军直捣昆明。擒杀吴三桂老贼。”
刘芳:“重庆与成都,乃四川东西两个重镇,成都虽为首脑,但无险可守,易于突破,而重庆扼川蜀水道,李国英总督重修城墙,现固若金汤,一旦成都不守,重庆则可能成抗吴指挥中心,进可收复成都,退可蔽利阆而护陕甘,掩夔巫而屏两湖,目前似乎官军不太多,宜增兵。到时,我们管家可率几万长工作忠义民兵进入重庆,作为防守的力量。一句话,重庆在,川蜀在。”
刘大人:“虽然如此,但仍然希望加强川西的防守,不能像宋末,一触即溃。那可是四川首脑所在,不知督抚打算如何?纳兰将军是一员勇谋兼备的大将军,但他手头兵力很有限,作为总管西南数省军务的统帅不能兵多将广,确实非常危险的。”
刘芳:“傅大人,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在事关国家盛衰存亡之时,我大清八旗劲旅将作何安排?”
傅将军:“管夫人,你不太清楚我们满人的八旗制度,在干政上他们很得力,在拥护皇上方面却未必,皇上只拥有上三旗的指挥权,我只能言尽于此。”
田大人:“重庆是战略要地,川蜀砥柱,一旦吴军打来,我田某誓与重庆城共存亡。从现在起,我就抓紧备战,打牢根基,存粮聚兵,让他成为抗击吴军的大本营,以此报效皇上。”
刘芳:“川东诸县,有的无险可守,建议程大人将宋末抗蒙山城利用起来,一方面抗击吴军,另一方面保住百姓,这是恢复川东的根本,好不容易,各地百姓来到这里插占落业,再不能让他们失散了。只有各山城屹立于川东各要隘,吴军就会腹背受敌。据我所知,这些山城大多尚在,略加修缮,便是坚强堡垒。当时合州的钓鱼城,泸州神臂城,涪州三台城,南州龙崖城为重庆外围的四大屏障。”
傅将军:“诸位能否就川西的具体防务进行建言?”
刘大人:“前明时期,奢崇明发动叛乱,率几万叛军围攻成都达几个月,并未攻下,当时督抚决心死守待援,动员百姓上城,终将成都保了下来,等总兵秦良玉赶到,打败奢崇明,解了成都之围,说明成都并非绝对不能守,督抚的决心也很重要。”
刘芳:“吴三桂所控制的云贵北进四川的主要道路是三条,一是东线,走贵阳、遵义,翻大娄山,二是从昆明北上,攻宜宾,沿岷江而上;三是从昆明北上昭通,经会理,攀枝花,西昌,此是距成都最近之路,因系彝人区,很难防。由于对西边不熟,我很难提出具体建议,窃以为西路极为重要,望大人以重兵防范为是。”
查大人:“为将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来四川提督应将自己布兵重点放在川南一线,择隘筑关,以相防范。我到川西后当向巡抚提出这个建议。”
程大人:“重庆南边的大娄山也是入川的孔道,尤其是娄山关,一定要驻以重兵,同样川南的五连山也要驻以重兵。”
刘大人:“综合大家所说,对川西的防守有以下几条意见,第一。加强傅大人和纳兰大人自身的兵力,使之成一支来之能站。战之能胜之军;第二加强成都城防,提高成都防御能力。必要时武装成都百姓以守成都;第三防御重点川南和川西南,首先应认真考察与云贵接壤的山川地貌,择隘置关,驻兵防范,其次,修复抗蒙山城,聚粮屯兵。第四建议纳兰将军制定整个四川的防御计划,并切实实施。”
刘芳:“我建议在纳兰将军领导下,建立一支细作队伍。深入云贵,详细了解吴三桂的兵力布署,军事动向,及他和主要人物的活动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未雨绸缪。”
傅联璧:“诸位的高论,使我心里已有一些底了,回去,当与纳兰将军以及四川督抚磋商。制定出防御计划。重庆是四川的中流砥柱,有诸位大人在,我在成都也有底气。大家看,与吴三桂摊牌。或吴三桂发动军事叛乱,我们还有多少准备时间?”
程大人:“由于对吴三桂不了解,还真不好说。”
刘大人:“这怕只有皇上才知道。因为是他在下令撤藩。”
刘芳:“从这几年刘大人参与的军事行动来看,吴三桂皆处于守势。表明他尚未准备好,要真的发动一场想倾覆我大清的叛乱。没有充分的准备是非常危险的。但他很了解朝中的情况,圣上是决心撤藩,只是尚有掣肘,一旦圣上清除了这些亲吴党羽,他吴三桂的灭亡日期便到了。因此,他不可能坐等这一天。吴三桂一直在做准备,作权衡,一旦他感到自己有力量撼动大清,他便会毫不犹豫发动叛乱。今天是康熙九年底,最多一两年时间他便会联合耿、尚二藩发动叛乱。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并不多。以上分析,仅供傅将军参考。”
傅将军:“管夫人,你对军事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我简直怀疑你是将门之后,不是普通民女。”
刘大人:“他喊我大叔,就是我侄女,当然是将门之后。”
傅将军:“原来从刘将军那学的。”
查大人:“你别听刘大人吹,刘芳侃起生意经,讲一下酒楼的经营管理,你一定认为是某富商大贾之后。”
龙会长:“她是我这商会会长的侄女,当然会侃生意经。”
傅将军:“是吗?”
刘芳:“龙会长是我姻伯。”
傅大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的。”
田大人:“傅将军,你听听他如何为这座东院选址的,你一定会认为他是风水师。其实他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她只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奇女子。”
刘芳:“田大人过奖了,我只是懂得点皮毛而已。”
然后,大家下山到鱼塘堤坎上走了一大段,看了看喂鱼,刘芳又向大家介绍了一通养鱼经。
田大人对傅将军说道:“如何?”
傅将军:“果然是一个奇女子。”
第二天,大家陪傅将军去官马场看各**,上午已时便到了官马场,并到里面看了六种名马,因为事先得知公主喜欢那匹能虚眼睛的桃花点子马,特把这匹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管世敦:“傅将军,这匹马是现在牵走?或是将军回成都时再牵走?”
傅将军:“我带回成都后,立即着人将他送回京师。”
管世敦:“傅将军,与其这样,不如直接从这里出发,包只马船从嘉陵江运到汉中,再穿褒斜道到关中,过峰凌渡到山西北上,穿太行山便进入京畿。当然最好是包只马船能直接运到扬州,再转入运河北上京师,这样马点都不吃亏了,而且时间还短一些。”
傅将军:“这样,花费太贵了吧?”
管世敦:“花费不太多,只是由你派遣跟来的亲兵或另派其他人送呢?或我找人给你送回去?”
傅将军:“叫两个亲兵护送回京就行。”
管世敦:“这**多是夫人们乘骑,不比男人们的战马,它是比较娇嫩的,坐船走最好,行程暂时定不了,我打听好了再说吧。”
随即派了一个精明的伙计去合州打听有去扬州以下的船没有。
客人然后参观了盐坊,参观了万亩大鱼塘,当天晚上住世敦开的合州酒楼旅舍。伙计向世敦报告。后天有只船要去南京,是一个老板包了的。当晚知州龙沛霖在合州酒楼设宴招待大家,特地把那位顾老板找来。说他要送一匹马进京城送进皇宫献给公主,要搭他的船。顾老板立即答应,并以此为荣,表示什么费用皆由他负担,而且还表示到扬州后代找去京师的马船。龙大人特地把他带到傅将军面前,介绍道:“是这位顾老板为公主送马。”傅将军倒了杯酒请他喝,龙大人说:“还不跪谢驸马爷!”
顾老板磕了三个响头,举杯一饮而尽,饮完把杯子揣在怀里。第三天,两个亲兵带着那匹桃花点子马登船了。顾老板特腾了一个单间让这匹宝马住,没事就守在门口不准其他人去看。到了扬州,他专门停船两天,找到马帮朋友帮忙,寻到一只去京师的马船,一听说送一匹御马进宫,那个船老板也满口答应免费护送,前前后后二十来天就顺利到达京师。两个亲兵护送着回到驸马府,并交给公主一封驸马写的长长的信。信中介绍他在成都和重庆的见闻,着重介绍了管世敦夫妇的情况,特别介绍了刘芳这个奇女子和管世敦创造的以长工模式的移民法。已成功从贵州移了三万多人到重庆巴县和合州。也着重介绍在重庆的主要官员对平定吴三桂即将叛乱的分析,极力支持朝廷平叛的决心和行动。
和硕看后,觉得里面有些极为有价值的内容。于是立即进宫面见弟弟康熙,将傅联璧的信给康熙看。康熙很重视来自地方的非官方报告,看后对姐夫傅联璧大加赞赏。从重庆官民对吴三桂的同仇敌忾,增加了自己对平叛的决心。对重庆府官员推行自己的移民填川决定的积极态度,创造出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