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百五十章 欧洲小胡子?
一个惊人的消息从柏林传到白宫,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震慑了美国政府高层。
德国驻华盛顿大使紧急求见,他为马里奥揭露了苏联准备实施的“暴行”。
“苏联准备联合德国瓜分东欧,这份秘密文件是双方的口头协议记录内容。克伦茨总理说了,将他交给美国比留在自己手里更有益处。哦对了,亚纳耶夫还提到一旦失败将采取武力的措施入侵东欧国家,德苏法三国同盟解决了后顾之忧,他可以光明正大的扩张苏联的势力范围了。”
最后一句话是克伦茨自己添油加醋的,目的是为了让马里奥了解到事情的严重性。这样一来原本是非战争的战略侵吞,在德国口中转眼之间变成了入侵问题。这样一来,美国方面就没有理由不重视了。
马里奥终于意识到投资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是他所做最正确的一件事,比起之前砸了无数资金却又血本无归的其他人,起码德国为苏联挖了一个火坑。
关于亚纳耶夫试图与德国瓜分东欧的消息通过德国驻美利坚大使馆送到白宫总统办公室的橡木桌上。马里奥总统拿着那份轻薄的纸张,却感觉重若千钧。
新上任的东德大使语重心长的叮嘱对方,“另外一份情报是克伦茨总理秘密搜集而来,有直接的证据显示亚纳耶夫准备在东欧发动一波攻势。先是怂恿德国肆无忌惮的吞并中欧,然后再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散到东欧地区。我们认为必须要阻止这个阴谋,防止邪恶帝国将势力范围扩散到整个东欧地区。”
潜台词是维护欧洲和平的任务由正义自由的美利坚来阻止阴谋的发生。
在等待已久之后,亚纳耶夫终于出手了。一上来就给马里奥总统一个惊喜,居然野心勃勃的想要搅乱欧洲的浑水,让自己的势力范围重新染指东欧。这个阴谋一旦得逞,东欧局势又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德国已经政变过一次,马里奥不希望再看到东欧来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变革。
幸好德国已经站在自己这边,所以白宫才能迅速的截获亚纳耶夫的计划,然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留了一手的德国总理给马里奥总统传达了自己的立场,他愿意将苏联一举一动的动向提供给对方,但是德国绝对不会直接加入东欧乱局之中,潜台词是东欧如何变动也只是你跟苏联之间的战争,千万别牵扯到德国的头上,他们只需要当一名旁观者,坐收渔翁之利。
反正看到苏联做大最紧张的也是美国,他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联合东欧国家制止亚纳耶夫阴谋的达成。反正谁输谁赢,对于德国而言都是胜局,他们不需要担心会在这场战争中一败涂地。就连马里奥和亚纳耶夫都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都以为自己可以利用德国来将对方一军,却没想到反过来被对方利用。
克伦茨很清楚驱虎逐狼政策的风险,但是德国想翻盘就得冒着风险去做某些事。
他与亚纳耶夫都属于疯狂的赌徒,拿着国运做赌注的那种。
“美苏之间互相的掐架,而我们远远地躲在一边操控着局势才是最正确的。之前联邦德国一直想着当欧洲的出头鸟,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美国人煽动欧洲孤立苏联的工具。成为工具的下场是悲惨的,我绝对不会允许德国再度成为美国人的工具。”
克伦茨需要改变德国的政治外交,比起法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的独立自主观点,则显得更加的激进。因为德国是要煽动起美苏之间新一轮的对立,并且置身事外的操控一切。
欧洲是他们的欧洲,不需要冻土大陆的野蛮人和拓荒者的乡下人来指挥他们怎么发展。
但是稍有不慎的话,德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收到情报之后,马里奥总统让所有人从办公室出去,并且关紧大门。只留下国家安全顾问桑迪·伯杰,他需要充分的参考顾问的意见,并且决定接下来的对苏政策。
马里奥总统炯炯有神的目光中,伯杰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感触。
“这是一个机会,桑迪。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危机组建成一个抵御苏联的东欧联盟,并且将北约部队派遣到东欧国家驻守,建立反导系统的话,将能够打造出一道牢牢困死对方的墙。让亚纳耶夫西进的计划彻底失效。他不是想一步一步的蚕食欧盟们,在总书记的位置上奋斗了这么多年也只是勉强在东欧问题上打个平手,估计是接近退休,现在终于隐忍不住了。”
马里奥总统的想法布什时代不是没有尝试过,只不过当时各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才导致这个计划最终不了了之。现在旧事重提是因为有了对美国而言有利的外部环境,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威胁。
一旦为北极熊铸造好这道钢铁栅栏,接下来的几年,美利坚和他的欧洲盟友们都将高枕无忧。
伯杰顾问却对前景不甚乐观,他指出计划的几个漏洞,“组建东欧联盟抵御苏联的邪恶侵蚀计划不是不可能,但是要一盘散沙联合起来难度还是不小,毕竟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之间还存在着南多布罗的争议。放下新仇旧恨联合到一起可不是这么容易的。还有芬兰方面,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人本来就不愿意参合这些事情,土耳其的话,对美国之前的出卖还一直的耿耿于怀,想要把他也拉进来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马里奥总统抬起头,厚重镜片后面的小眼睛里是政治家特有的阴冷眼神,“现在的东欧国家基本上恐惧苏联甚于与苏联合作,表面上保持友好的态度,背地里不是在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我们可以将苏联的计划歪曲一下,扩散给东欧诸国。在共同的敌人面前,他们没有理由不会联合到一起。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有机会组建成一个东欧的联盟。”
只要北约在背后顺水推舟,用尽手段的在东欧驻兵,苏联就会在边境线内被锁死。
动弹不得。
或许亚纳耶夫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克伦茨居然在关键的一刻出卖了自己。
然后他语带戏谑的说道,“克伦茨正是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啊,不惜出卖曾经的战友和幕后的支持者,亚纳耶夫知道的话,估计会派遣克格勃将他刺杀在公寓里吧。不过能做到这一步,也算艺高人胆大了。从各方面算计到美国肯定会出手阻止苏联的扩张计划,自己却脱身事外,冷眼旁观。这走钢丝的惊险,丝毫不亚于当初把手放在核武器手提箱上跟我们谈判的那一位。没有想到亚纳耶夫也有失算的时候,没有算准自己的合作伙伴居然是一条白眼狼。”
马里奥总统深吸一口气,起码克伦茨算对了一点,他现在真的对德国无可奈何,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完成。
“等限制住苏联的扩张之后,德国就是下一个打击的目标。德国人的失策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小聪明并不能拯救他们,而是直接的害了他们。即便美国在这一次没有动手,但是下一次保不准倒霉的是德国人。”
德国与美国之间的信任感在德意志民主复兴党上台之后就变得摇摇欲坠,因为他们一心的想要振作整个德意志,比起人畜无害的东德,更具有杀伤性。他的语气阴沉,尖锐的甚至能够钻透伯杰的思维。
马里奥要对付的人,没有一个能逃脱手掌心。
“有一个‘钢铁同志’已经足够了,我不希望欧洲再出现‘小胡子’,所以克伦茨应该被限制,如果无法限制,那就是苏伊士运河事件的翻版。”
第八百五十一章 巨大的隐患
亚纳耶夫也在等待时机,他希望能以罗马尼亚为起点,将火种点燃整个东欧。
并不是所有的风吹草动都能瞒过苏联的眼睛,政治动向要达到百分百的隐蔽几乎不可能,总有人能够从风吹草动中寻找到蛛丝马迹。美国最近的动向却让他不得不起了疑心,国务卿玛德琳频繁在东欧的频繁访问,这一点没能躲过亚纳耶夫的眼睛。美国的国事访问与苏联准备实施的战略计划相比,这并不是巧合。
隐匿在克里姆林宫厚重天鹅绒窗帘背后的身影感到惴惴不安,他担心美国的出现会全盘的搅乱原本的计划。还特地让普里马科夫留意了一下美国人的访问路线,美国的举动不同寻常,从芬兰开始,一路南下一直到土耳其,玛德琳的访问路线正好构成了一道封锁苏联的路线图,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国事访问,但是从开始到结束,两国领导人都没有发表过任何的声明。
这太不寻常了,苏联前脚商定的瓜分东欧的协议,后脚美国就在东欧砸场子,甚至在笼络欧洲进行不可告人的阴谋,这一点让他感到非常忧虑。
沾染在鞋上的泥泞虽然无伤大雅,但总会在你最不留神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双手托着下巴,亚纳耶夫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结,他在思考,对方到底有什么阴谋,只是凑巧的看穿了克里姆林宫的战略意图,还是“瓜分欧洲”的行动已经摆在白宫总统办公桌上,供白宫智囊团参考分析。
如果是后者,那么事态就变得有些严重了。
亚纳耶夫不敢轻视中情局的情报能力,否则克格勃也不会提心吊胆,日防夜防这么多年,同时也在暗中调查是否德国方面有人出卖了自己的谈话。他立刻拿起电话,通知总书记办公室助理立刻让亚佐夫,克留奇科夫和多勃雷宁,普里马科夫迅速来一趟总书记的办公室。
如果对方真的看透了苏联的战略意图,原本的蚕食计划就变得很危险。
在钢丝上走的人,每一步都要落脚精准,失算就是万劫不复。
很快办公室里占满了亚纳耶夫集团的核心智囊团成员,期初他们的表现还算镇定,但是等到亚纳耶夫将情报给众人传阅完毕之后,就没有人能镇定自若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份情报暴露了苏联的战略意图,而美国正在利用这种手段,巩固自己的东欧联盟,成为阻碍苏联前进的拦截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