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520章

苏联1991-第520章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让克瓦希涅夫斯基更感到绝望的是美国和苏联在背后的小动作,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做背信弃义。当这件丑闻被揭露出来之后,双方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澄清这件事情。而且所用的说辞简直是一模一样,只是一个俄文一个英语而已。
  “苏联/美国在波兰边境运入东德境内的所有物资都用于人道主义援助,并没有存在任何的违规物品,我们强烈谴责波兰的栽赃陷害,并且由外交部正是提出抗议。抗议这种损害我国声誉的问题。还请波兰方面尽快查清事件的始末,还给一个清白。”
  电视上的新闻发言人义愤填膺,好像这对于他们而言就是赤裸裸的栽赃和陷害,演技完全能够更奥斯卡的影帝们相提并论了,以至于普罗大众真的是因为波兰背后的教唆和栽赃才导致这样的局面。
  这样一来波兰和德国之间的关系就处于水生火热的状态,克瓦希涅夫斯基当初为自己的小算盘付出了代价,毕竟中欧和东欧国家都明白向西方靠拢才是王道,在金主的背后做小动作的下场是悲惨的。
  “不,请听我们解释,事情并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样,这期间一定有某些误会。”波兰的外交部部长亲自到德国驻波兰大使馆进行赔礼道歉,但是对方根本就不想搭理他,如果不是看在对方是外交部部长的身份,或者德国驻波兰大使馆早就给他吃闭门羹了。
  “误会,请问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有什么误会,我就问你有什么误会。”德国驻波兰大使用食指戳着对方的胸口,质问他,“难道你在质疑我们作假污蔑波兰吗?你们也不想想,波兰值得德国去造假诬陷吗?”
  波兰外交部长尴尬的回复对方,“这倒不是,我们就是想说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搞错的地方,才会导致这样的局面。我们必须要联合起来成立调查小组。”
  “不必了。”德国大使做出了一个暂停的动作,事实上他现在真的没有任何心情去理会他。何况波恩方面下达的命令也是避而不谈,直接开战。
  德国驻波兰大使表现的非常硬气,他直接对上门认错的波兰外交部部长说道,“德国现在不想,也准备听你们乱七八糟的解释,我们根本就不在乎。如果波兰是德国的敌人,那么德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报复,如果波兰问心无愧的话,那么就不会出现这些确凿的证据。我相信克瓦希涅夫斯基总统也不是蠢材,掺和到这些事件中就得做好有一天被身后两个超级大国出卖的准备,现在他还没做好这个准备。”
  德国驻波兰大使冷笑了一声,随即下达了逐客令。将他从大使馆驱逐出去,还让波兰外交部长带话给克瓦希涅夫斯基,跟他说这件事情上德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克瓦希涅夫斯基非常气愤,但是又无可奈何。对方掌握了波兰的绝对证据,无论他解释什么,都会被视之为狡辩。
  不过华沙的噩梦才刚刚开始,随之而来的噩耗是苏联和美国几乎同时取消了之前所说的低息援助,原因是估计到与德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这些无一例外都是预想准备好的阴谋,就等着现在向波兰动手。
  克瓦希涅夫斯基到现在是哑巴吃黄连,堵得无话可说。当所有人都说他违反了人道主义援助时,就根本没有人会站出来替他说话了。
  同谋抓出来了,德国没机会朝着美国或者苏联动手,但是对付一个波兰还是绰绰有余的。随即欧盟的反倾销法案出台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份法案专门针对波兰的采矿业和重型工业,限制欧洲从波兰进口矿石等原材料,这完全就是在针对波兰的经济进行有计划的打击。
  原本波兰的政策是同时与苏联和西欧保持经济上的良好合作关系,经过了这一出戏码之后,克瓦希涅夫斯总统算是跟欧盟的领头人结下了梁子。
  鉴于之前波兰联络东欧和中欧国家反对以接纳难民作为进入欧盟的门槛,傻子才会给波兰一条活路走。平独镇露的大波波终于迎来了自己倒霉的一刻。而始作俑者苏联和美国却躲在背后偷笑,尽情欣赏克瓦希涅夫斯基此时的窘态。
  在打击完克瓦希涅夫斯基之后,科尔还得回过头来收拾国内的烂摊子,东部三州已经改弦易辙了,联邦政府机构门口的国旗换上了普鲁士之鹰,之前宣布效忠联邦德国的警察和士兵也摇身一变,变成了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部下。东德三州一切都在尽力的去联邦德国化,当然包括那些可憎的幕斯林们。自从德意志民主共和军真正的掌握了东德的政权之后,他们就是被驱逐的对象。
  禁止在公共场合穿戴黑袍,禁止男子蓄胡,禁止在公共场合祷告,拆毁所有的清蒸寺。德意志民主复兴党一向遵守承诺,说要搞垮伊斯蓝教,绝对不会留下一座清蒸寺。他倒想看看是真主的力量至大,还是普鲁士的铁血手腕够强硬。
  这样反人道主义的政策在东德得到了大批民众的支持,完全可以看出东德对于难民几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正当科尔发愁德国如何弥补东德以及德国内战中的损失时,美国的金融投资银行就开始找上门,为德国的复兴“出谋划策”了。高盛仅仅只是其中一个,跟内务部长和财政部长勾搭在一起的美国金融专家们抓住了急求资金摆脱困境的心态,然后为他们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经济计划。
  “扶植金融产业的发展,大量回笼资金,这有效果吗?”内务部长有些质疑这些政策,但是高盛却通过一系列的期货操作等形式让他看起来像是稳赚不赔前途安全模式。
  高盛派出的精英代表团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效果也有,我们所要做的是将风险最小化,放心,我们不会让客户承受任何多余的损失,只是高盛银行一贯的宗旨,信任才是合作的基础,无论你去哪个提供意见的投资集团咨询,他们的建议跟我们所提出的都相差无几。”
  “而且现在德国与世界银行和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好像并不太好吧?”高盛投资的精英们道出了一个事实,现在联邦德国想要通过其他的方式短时间内筹措到资金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德国想要快速的回笼资金的话,这就最快方式。这就像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一样,政府将土地握在手里,将价格拔得越高,所能回笼的自己也就越高。最终的羊毛还是从羊的身上剪下来,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你们也可以以国债的形势回笼一笔资金,只是你们要想好,这种做法是不需要任何的偿还的。”
  高盛投资银行的专家们为德国铺好了一层柔弱的陷阱,德国最应该扶植的并不是金融产业,如果一旦涉足到金融领域的话,无数已经准备好的美国金融大鳄们正在准备做空他们,套取资金。
  “所以德国自己选择吧。”


第七百七十一章 德意志的斯大林
  “所有播报的消息都像是一块有趣的拼图,只要将他们拼凑完整就能得到一些非常有趣的阴谋论结论。”
  亚纳耶夫将报道新闻事件上一些信息给剪切了下来:比如美国准备对联邦德国进行的反倾销法案,美国风险投资银行和信贷在联邦德国的活跃,甚至是政府宽松化的经济政策还有对某些金融项目的扶持,这些细节都没有逃出亚纳耶夫的眼睛。
  “显然美国人正如我们猜想的那样,正在怂恿德国发展金融业。想必说辞也就是那些吧,什么剪羊毛之类骗人的鬼话,蓝图描述的倒是很好,但就是没有人注意到了里面隐藏的陷阱,掉进去的话,就完蛋了。”
  亚纳耶夫放下了之前的分析案例,说道,“这次美国是打算将东德往火坑里推了。”
  目前的一切都向着自己预订的方向发展,这让亚纳耶夫感到非常的满意,“对了,我想知道之前中情局和克伦茨接触的怎样了?这位前东德领导人还有回归的意愿吗?”
  在克伦茨从监狱里被释放出来之后,克格勃第一时间与他取得了联系,这也是亚纳耶夫打下的第二张牌,他需要德意志民主复兴党内部拥有坚定的亲苏势力,因为克里姆林宫已经察觉到乔尼什基斯可能并不是一位坚定而忠实的盟友。相比起同样做过东德共产党的总书记的克伦茨,亚纳耶夫将部分的赌注押在他身上或许会更好。
  “我们已经跟克伦茨聊过了,对方的确表现出那种意愿,只不过……”弗拉基米尔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只不过对方表示这件事情需要暂缓考虑,因为他在德意志民主复兴党内部还根基不稳。”
  “当然根基不稳了。”亚纳耶夫冷笑了一下,“他只不过是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拿出来作为招牌,安抚当初东德执政党旧部而已。怎么可能会真正的给予对方实权。所以他才需要跟苏联合作啊,我们有能力将前东德党成员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东德最有竞争力的一股党派。一旦我们跟乔尼什基斯的合作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那么就立刻将对方给撤换掉。”
  当然克伦茨是永远无法成为德国的总理了,这就像罗曼诺夫永远不可能成为苏联的总书记一样,政治正确这种问题哪个国家都存在。
  “还是让我来亲自跟他聊一聊吧,毕竟从1988年之后我们就没怎么见过一面了。”
  1988年时亚纳耶夫与克伦茨所见的最后一面,当时他在外交事务上访问东德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预感到了东德执政党时日无多。亚纳耶夫最后与克伦茨交换了彼此的意见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第二年,柏林墙坍塌,两德合并。
  亚纳耶夫从沉重的回忆里清醒过来,他让弗拉基米尔拨通了克伦茨的电话,跟这位老朋友叙一叙旧。
  当电话里听到陌生而熟悉的声音时,克伦茨楞了一下,当年的副总统如今已是苏维埃的总书记,他不单解决了戈尔巴乔夫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还将苏联带出了几近崩溃的深渊。
  当年所有专家都认为苏联已经积重难返,但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能够力挽狂澜。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