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向世人展现他截然不同的一面。
或许亚纳耶夫自己也不知道,这次采访的无心之举让他无意之间成为了美国最受关注的国家领导人,有群众开玩笑说假如亚纳耶夫愿意放弃苏联总统的职务来美国竞选总统,他所获得的票数一定比发动战争的刽子手布什要高得多。
美国民间掀起一阵亚纳耶夫式崇拜的浪潮跟美国低迷的经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美国官方对华莱士的报道却是一片寂静,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毕竟此时布什还气在头上,谁会不长眼的去报道这种长他人志气的事情。
看到报道的亚纳耶夫还特地从莫斯科打电话给华莱士祝贺,此时华莱士正在电视进行《60分钟》节目的访谈,听到助理在外场说有莫斯科打过来的电话的时候,他果断的让助理将电话搬到摄影棚,在数百万观众面前,来一次老朋友式的谈话。
“嘿,迈克,我的朋友,最近还好吗?”说着一口俄式英语的亚纳耶夫向华莱士问好,此时握着电话的他还毫不知情,以为只是跟华莱士在私人场合讲话。
华莱士向周围的观众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其他人都屏住了呼吸,安静听着华莱士的自由发挥。他握着话筒回答道,“当然很好了,我的朋友,你猜猜我现在在哪里跟你讲话?”
“诶?不会在你的摄影棚吧。”亚纳耶夫好奇的问道。
一直憋着的华莱士此时笑出了声,他说道,“蛤蛤,没错,此时我就在摄影棚。我们的通话可是被全国几百万的观众注视着呢,不跟他们打个招呼吗?”
“哈喽,大家好。想必你们也知道我的身份了。当然,我就是你们口中口诛笔伐的苏联暴君,当然我一点也不认为我哪里残暴了。可能你们美国政府对斯拉夫民族的认知有所偏差吧,虽然我们能徒手干翻一头北极熊,仰头就是一瓶伏特加,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爱好和平啊。”亚纳耶夫幽默的自嘲让所有观众哈哈大笑,让人以为电话对面的只是一个谈吐幽默的老朋友,而不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
在幕后的导演望着这一幕,不禁流露出胜利的微笑,今晚《60分钟》节目的收视率一定是所有同行节目中最高的,有这样一位重量级别的嘉宾坐镇,说不定能突破历史的新高。
“在场所有人有什么对苏联领导人要说的吗?这可能是你们唯一一次与近距离的接触一个国家的总统了?”华莱士举着话筒,问周围的观众。
当然很多人想跃跃欲试,几乎在场的人都举起了手,华莱士挑选了一位戴着眼镜的瘦弱小伙子,然后对他说道,“你想对亚纳耶夫总统说什么吗?”
“除了我的私人隐私问题,其他我能回答的就尽量回答。”亚纳耶夫爽快的说道,“嗨,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呢?”
“凯恩,叫我凯恩就行了,总统阁下。”小伙子握着话筒,有些紧张的问道,“苏联总统,我想知道你们会实行我们一样的民主制度吗?还是说一直是领导人权利至高无上的?真的像我们政府宣传的那样是一个独裁的国家吗?”
亚纳耶夫笑着说道,“嘿,朋友。我想你对苏联的政体是有些误会了,不要老是相信政府所说的,他们说的的确是事实,但未必是政府想告诉你的真相。我们有苏维埃主席团,跟你们美国一样采用的是精英统治制度,至于你所说的领导人权利,在重大事件面前也是要通过集体讨论才能表决通过的,并不是说我一个人可以说的算。这对有其他意见的人来讲,不公平。而且从我这一届开始,最高主席并不是终身制的制度了,我们会出台明确的规定苏维埃最高主席能担任几任,每一任在位多少年。开启一个领导人在任的新时代。”
“我们认为民主制度是好的,它意味着我们能提到更多的底层话语,以及约束我们的行为,苏联历史上犯过一些错误,我们也进行过反思。同样我认为苏联的民主制度必须建立在完整完善的法制制度方面,无论是最高领导人还是普通的民众,犯法必须受到审判。不会因为他有特权就被赦免,也不会因为他是弱势群体,审判结果就会被舆论把持。”
“美国民主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的基础。诚然,我们也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决定制度,任何脱离了实际去空谈的民主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就像韩国啊,像南越啊,他们同样美式民主制度啊,可是不妨碍最高领导人是一位独裁者。还有其他问题吗?”
“我想知道那些散落在阿富汗的士兵要怎么办?你们政府真的要把他们全部救回来吗?”小伙子又提出一个问题。
“哈哈,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六年前你们推出一部抹黑苏联形象的电影《第一滴血2》,就是那部当时主演兰博为了调查越南战场上失踪的士兵而被上司出卖的电影。他当时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我到现在依旧记得,‘我爱祖国,可是祖国爱我吗?’虽然我不知道现实中美国对越南失踪士兵有没有过搜索,但是电影中的情节,我希望苏联永远不要上演。这次来找我的朋友华莱士,也是希望可以拜托西方人道主义救援组织一起帮忙,在阿富汗找回那些失落的士兵。”
亚纳耶夫讲到这里,观众已经变得安静起来,默不作声的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我想对这些沙漠里日复一日盼望军队回来迎接的孩子说,战争结束了,跟我回家吧,祖国和你们的母亲都没忘记,他们一直在等着你们回家。”
第六十一章 欢迎回家(2)
昨天晚上有多少人守在电视机前看着亚纳耶夫和西方人民谈笑风生已经无法统计了,华莱士只清楚那个晚上自己节目的收视率涨了百分之八十五,一举击败了所有时政类的收视类节目。当晚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所有人开香槟庆祝的时候,华莱士找个借口暂时离开的庆功会,在自己办公室内默默拨通了自己认识的国际救援组织成员的电话。
嘟——,经过短暂的电话忙音之后,对面的接起了电话,带着有些不耐烦的语气说道,“喂,我是皮特,你是谁?”
“嗨,皮特,老伙计,我是华莱士,很抱歉打扰到你,现在你有空吗?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华莱士给国际救援组织的朋友打电话,他靠在办公桌上,把头向左微偏,用肩膀夹着话筒,抽出手给自己点燃一根香烟,平复一下刚才录制节目时紧张的心态。
“是华莱士啊。”被称之为皮特的人立马转变了语气,肥硕的身躯懒散躺在沙发上,他端着一杯酒,用爽朗的声音回复他,“说吧,你有什么困难吗?我会尽量帮到你。”
“是这样的。”华莱士左手拿着话筒,右手双指夹着烟,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你们现在不是在阿富汗组织人道主义救援吗?就是给难民发放食物,我想拜托你们能否顺便询问一下难民,找找当年进入阿富汗失联的苏联士兵。”
“你是说帮助苏联政府寻找失踪的士兵?”皮特迟疑了一下,他将杯子放在桌子上,语气变得犹豫起来,“华莱士,你知道的,我们就算知道那些苏联失踪士兵在哪里也不可能去援救他们。因为国际救援组织的幕后赞助者就是美国的大财团,如果这些事被他们知道了,会很麻烦。指责我们不说,甚至有可能切断我们的资金援助。”
华莱士默不作声的打开了电话扩音功能,顺手将随身携带的录音器材也打开,电话对面的皮特还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说的每一句话都被华莱士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皮特,我想知道你的国际救援组织拯救苏联士兵的事情被幕后金主知道会怎么样?”华莱士假装没听见又问了一遍。
果然被带进陷阱的皮特漫不经心重复了一遍他刚才说过的话,“我是说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关系,国际救援组织不可能去帮忙寻找苏联失踪的士兵,哪怕是帮忙留意一下也不行,因为对于我们金主而言,他们拒绝去帮助这些人,哪怕眼睁睁看着苏联俘虏被阿富汗的游击队员折磨致死。对我来说,死一百个苏联人都不及一个美国人的命重要。”
华莱士将皮特的话完整的记录了下来后,按下了播放键,他平静的对电话另一头的人说道,“如果我将这些话公布出去,你觉得会引发怎样的轰动,皮特。”
当听到电话一端的录音里播放出皮特不屑的声音的时候,他顿时慌了,握紧话筒有些结结巴巴的问道,“我的上帝,你这是干嘛华莱士。见鬼,你知道这些话不能公开出去的,否则救援组织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而我的工作也很可能保不住!”
“你可以选择去帮忙留意一下,或者选择让民众来监督你留意一下。”华莱士像是想起什么,又补充了一句,“哦对了,现在苏联总统亚纳耶夫的形象可是深入那些电视群众的内心,假如你在这个问题选择失误的话我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好好好,我帮你就是了。”电话另一端的人简直欲哭无泪。得罪大金主和工作不保之间,他宁愿选择前者。
就在美国这边还沉浸在为亚纳耶夫突然访谈的惊喜之中的时候,莫斯科这边高级领导人经过特别批准,成立一个特别救援委员会去搜寻那些失踪的士兵。如果说之前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树立一个强硬的领导人形象,那么这次的救援就是为了表现亚纳耶夫仁慈的一面。
其他人都暗自抱怨这次的搜寻无意义是大海捞针,阿富汗连年的战争到哪里去寻找失踪多年的士兵俘虏。当时国防部长亚佐夫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认为这次的搜寻纯粹是浪费钱财的一向工作。
“寻找一位叫伊斯拉姆丁的阿富汗抵抗战士,他是马苏德的警卫,当然他之前还有一个身份,101摩步团的士兵,原名叫做尼古拉·贝斯特罗夫,是一名乌兹别克斯坦人。”亚纳耶夫给出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的名字。
“马苏德的警卫?就是那位被誉为‘潘杰希尔雄狮’的马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