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381章

苏联1991-第381章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端中,何况希腊和塞浦路斯还是苏联的巴尔干盟友。但只要苏联能表态就够了,土耳其自然有方法对付塞浦路斯的现状。何况土耳其可不担心美国的针对,大不了最后一拍两散,土耳其退出北约,将遏制苏联的黑海战略要地贡献出去。到时候估计苏联领导人做梦都会笑出声。
  在另一端的莫斯科,亚纳耶夫也在思考着与马兹耶尔同样的问题,如何在联合国问题上做文章。亚纳耶夫的猜测是马兹耶尔会在塞浦路斯问题上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然后提交一份提案,要求塞浦路斯军队停止进攻北方政权的行为。
  “但是联合国维和部队都已经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了,马兹耶尔的提案还能生效吗?”谢瓦尔德纳泽不解的问道。除了美国之外,德国,法国,英国等被土耳其背后阴过刀子的国家都在盼望他在塞浦路斯事件中被狠狠算计一次。
  “土耳其需要的是我们的态度。”亚纳耶夫将手指指向塞浦路斯,然后又指向土耳其海峡。不紧不慢的说道,“看到了吗?马兹耶尔是想用海峡归属权来跟苏联谈判,换取我们对土耳其侵略塞浦路斯的支持。”
  “但这又有什么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可是拥有一票否决权啊。而且希腊和塞浦路斯还是苏联的盟友。”谢瓦尔德纳泽挠挠头,也不知道马兹耶尔这一步棋走在哪里。
  “是的,这并没有什么用。不过马兹耶尔已经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了。”亚纳耶夫讥笑对方,“当初与苏联结盟的时候对于海峡归属权问题一直在推三阻四,现在出了事就想到苏联的好了?你以为我会同情你?我差点笑出了声。”
  在土耳其和希腊面前,亚纳耶夫当然选择素来有亲俄传统的希腊。第三罗马与奥斯曼帝国时期延续下来的恩怨并不会因为短暂的外部结盟而消除,亚纳耶夫一直等待着能将土耳其彻底臣服的机会。而且亚纳耶夫对于信仰伊斯蓝的土耳其族的厌恶,不亚于他对美国的憎恶。作为将原住民从自己家园驱逐出去的幕斯林,换做是亚纳耶夫的话,早就用温压弹连同居民区一起清洗了。对付土耳其幕斯林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他们送进火狱,让那群幕斯林知道什么叫做残忍。
  对于在亚美尼亚屠杀了150万平民的土耳其畜生来讲,用不着跟一群盛产自杀人肉炸弹和恐怖分子的信徒讲同情。
  “光荣属于苏维埃,属于曾经的第三罗马。”亚纳耶夫小声念道。
  “假如土耳其真的提交了提案,我们应该怎么办?”谢瓦尔德纳泽征求亚纳耶夫的意见,亚纳耶夫下达的每一个命令,都关系到了苏联对外部在联合国上的一举一动。
  “土耳其认为我们会投下什么票?赞同还是弃权?”亚纳耶夫突然问道。
  “应该是弃权吧?毕竟这关系到三个常任理事国的态度。”谢瓦尔德纳泽思考了一会儿,小声的说道。
  “是的,弃权。”亚纳耶夫眯起了眼睛,他的脑海里已经想到了表达苏联态度的方式了。
  “安理会的决议中有四个国家会投下反对票,只有一个国家会弃权,不过弃权的国家不是苏联。所以,谢瓦尔德纳泽同志,你懂了吗?”亚纳耶夫决定用这种方式恶心土耳其一次,不过他的后手还没有完。
  “我们的S300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部署到克里特岛上,到时候给土耳其的心理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吧?哦对了,还有差点忘了我们的塞浦路斯了,也是时候给土耳其方面添点堵了。”


第五百五十四章 安理会的反对票
  从心底来讲,亚纳耶夫耿耿于怀的事情有两件,一是美国不断试图插手中东事务,挑起地区争端的问题。二是伊斯蓝全球性扩张的问题。相比起前者看得见的危害,后者隐形的祸端则显得更加后患无穷。原本只要花费力气就能剿灭的伊斯蓝极端势力在美国的纵容之下日益发展壮大,加上西欧国家的绥靖不作为,隐约有了发展壮大的趋势。
  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阿拉伯伊斯蓝联盟正在慢慢形成雏形,而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一直野心勃勃的想要光复奥斯曼帝国的荣耀。美国在中东一个接一个的拔除枭雄时,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大的祸患。整个中东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导人之后,将会迎来一场伊斯蓝原教旨主义复辟的盛宴。到时候将是人类文明噩梦的开始,没有人希望再看到一场宗教战争。
  这时亚纳耶夫所领导的苏联政权却出人意料的成为了中东国家世俗化的最后一道防护屏障,叙利亚的哈菲兹·阿萨德在苏联的庇护之下尚能维持正统,而伊拉克则正在变相的成为帝国坟场。逊尼和什叶之间的仇恨,美军与萨达姆部队之间的龃龉,成为了整个中东的导火索。
  这也是为什么亚纳耶夫坚决反对和抵制奥斯曼土耳其扩张的原因,因为除了苏联之外,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坚守人类文明不继续受到伊斯蓝扩张的侵害了。这已经不是萨拉丁的时代了,作为最后继承第三罗马意志的亚纳耶夫,坚决不会后退半步。
  我们曾经失去了君士坦丁堡,但绝对不会再失去一个莫斯科。
  所以联合国议会上各国代表中,只有苏联代表伊戈尔·谢尔盖耶维奇·伊万诺夫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似乎周围的代表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件多么严肃的事情,依旧谈笑风生。
  美国,法国和英国基本上已经串通好了,要给土耳其来一场出人意料的惊喜。毕竟美国在塞浦路斯的行动可是绕过了联合国安理会,虽然美国没有直接进行军事打击,但是英国已经为塞浦路斯的空袭提供了掩护。
  现在美国要做的就是拖延,然后再和马兹耶尔谈判。要么你乖乖滚下台,换一个亲美的总统,要么美国继续削弱土耳其,直到你难以自保。当然这个时候土耳其会惊讶的发现,自己当初几乎得罪了周围所有的国家,大家都盼着土耳其去死,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站在他身边替他说话了。
  投票开始的时候,美国代表就猝不及防的按下了反对票,紧跟着是英国和法国。而伊万诺夫则是在中国代表投下弃权票之后,才投下反对票。
  这样一来土耳其希望联合国维和部队进行干涉塞浦路斯内战的想法彻底流产,最终提案以四票反对一票弃权的情况下没有通过安理会的决议。这也板上钉钉的事实。象征着土耳其彻底成为了群起攻之的对象。
  投票结束之后,伊万诺夫没有像其他代表一样表现出喜悦的神情。这个中等个子,举止温文的男人从外表看来,似乎是一个既乏味又保守的人。加上平时不苟言笑,脸好像总是绷得紧紧的,出言谨慎,说话十分注意掌握分寸。难怪有人会说伊万诺夫是苏联作为外交官最合适的代表。
  “伊万诺夫同志,似乎你对这次的投票结果非常不满意呢?”美国代表弗兰克·威斯纳有些嘲讽的说道,“这可是我们非常罕见的站在同一立场上呢。难道我们之间不应该喝杯香槟庆祝一下吗?”
  威斯纳故意在伊万诺夫面前秀俄语,以此来嘲讽对方不地道的俄式英语。而且他还特地用上了同志这个词。
  威斯纳的话并没有引起伊万诺夫的兴趣,他只是有些漠然的回过头,用标准的英语发音对威斯纳说道,“似乎我们之间没什么好谈的,威斯纳先生,有空在这里开香槟庆祝,倒不如好好思考一下美国,哦不对,应该是西欧的未来。”
  伊万诺夫伸出手,指向那些兴高采烈庆祝的其他国家代表,不屑的说道,“看到他们了吗?似乎这些人还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蠢事,当然我是服从中央的决定,不过并不只是美国,整个世界都在犯同样的错误。”
  “恩?”威斯纳哑然失笑,“同样的错误?恕我直言,伊万诺夫先生,敢与美国作对的国家,下场都只有一个。”
  伊万诺夫似乎习惯了这种态势逼人的语气,他平静的说道,“真是典型的新保守主义做派啊,难怪美国鹰派政治人物会说出,要么站在美国这一边,要么站在恐怖分子那边的极端说法。原来整个世界都必须要为美国的利益服务呢。”
  “那是当然的。”威斯纳说道。
  自从80年代之后,新保守主义就开始逐渐掌控美国舆论阵营。尤其是在布什政府上台后,外交上锋芒毕露,四面出击,体现出竞选时提出的保守现实主义外交理念,遵循的是美国国家利益至上的准则,奉行的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单边主义外交。
  以新保守主义为准则的政治鹰派对国际合作的工具性利用很快显露出来。美国的盟国特别是欧洲盟友发现美国正在过河拆桥,甚至是倒戈一击。尤其是在各种国际行动中,在利益面前有意将其盟友的作用边缘化。很多美国高官都在不同场合表现出对欧盟的不在意甚至不屑一顾。甚至针对法国、德国政府的反战做法,曾经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大骂欧洲诸国没出息,引起美欧关系紧张。而后,在巴以问题、伊拉克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环境保护及其他全球性问题上,美国和欧盟接连出现了严重分歧和利害冲突,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裂痕。
  但威斯纳等政治鹰派却认为这种强硬和目中无人是必不可少的。
  伊万诺夫摇摇头,纠正威斯纳的观点,“让我来告诉你,威斯纳先生。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作为维护土耳其世俗化的军队,一旦在国内倒台之后,将会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包括没有了对抗土耳其国内的宗教问题。那么接下来土耳其会向哪个方面发展呢?当然是辛辛苦苦摧垮了凯末尔一手建立的世俗化政权,再次成为一个宗教国家。”
  “然后是伊拉克的问题,拔出萨达姆这位政治强人之后,伊拉克就能被如愿以偿的控制吗?当然不会,逊尼派还梦想着成为一个以教义为主的极端国家呢,到时候你们会发展你们扶持起来的根本不是民主自由的世俗国家,而是一个支持恐怖主义的政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