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305章

苏联1991-第305章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苏联已经不行了,那么美国将继续加大施压的力度,马里奥跟历史上的克林顿可不一样,他在干涉某些内政方面,远远要比后者坚决的多。起码历史上克林顿反复强调美国将不会以官方身份接见岩里政男,但是马里奥连一句话都没有回复,虽然没有官方接见台湾代表,但是对此中方还是表示了强烈的抗议。
  改变的历史时间线中强大的苏联还没有覆灭,又为这场海台危机增添了微妙的筹码,历史线的改变而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起码不像当初一边碾压的局势,中方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考虑到这个缘故,马里奥总统终于做出了一步非常错误的决定。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马里奥强调将会帮助中国海湾维持秩序,避免发生大规模的激烈冲突,同时希望北京政府能够采取克制的行为,保持双方冷静态度。
  莫斯科方面听到马里奥发表的声明,表示非常遗憾。而亚纳耶夫在知道马里奥的态度之后,更是非常不屑的说了一句蠢货。美国政府的行为简直是要挑起事端冲突的节奏。一旦爆发了国际冲突,舆论和局势都会站在中方这边,中方可不是能任人欺负的伊拉克,到时候看马里奥怎么收尾。
  起码中国身边还站着一个苏联,坚定的利益一致的同盟。而欧盟那些看热闹的家伙指不定等着谁输了之后落井下石。美国靠他们还不如想着多加几个航母战斗群在南太平洋施压。
  听到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的发话之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出了强烈的抗议,甚至用上了严厉的外交辞令,“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美国负责。”
  这句话另一层意思是,可能的话,我国将诉诸武力。
  亚太地区的阴云又密布了一层,甚至还有暴风雨来临前的不安味道。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接连好几天都没有露出过笑容,如果亚太地区真的爆发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那么第一个倒霉的一定是日本。所以第一个希望保持各方冷静的也一定是日本。
  而在海参崴,中方和苏方已经完成了军舰的最后交接工作。军舰在军港经过测试之后,将由太平洋舰队的护航之下驶往中国海域,然后迅速投入到舰队编制中,似乎连磨合期的机会也没有,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充满火药味的亚太海域会在什么时候爆发。越早做好准备,在冲突爆发的时候越能占据有利的位置。
  同时最后一艘基辅级也从黑海造船厂驶出,苏联海军甚至已经帮助完成了作战状态的准备,甚至铺设了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可以随时准备应对来自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的威胁,本着饱和进攻的原则,苏联贩售给中国的每一艘舰艇,对于不知情的美国来讲,都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怕威胁。
  一场冲突在即。


第四百三十七章 永远的利益,暂时的朋友
  危机往往伴是危险和机遇相伴随,就在东亚诸国人心惶惶的时候,苏联却嗅到了军售的商机。从4月13号开始,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就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发生冲突。同时南韩总统金泳三也同样与中国进行紧急磋商,希望海峡两岸之间能够通过和平对话解决问题,暴力不是唯一的途径。在中国周边瑟瑟发抖的小国都生怕这个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飙升的国家会突然不顾一切发动战争。到时候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南韩和日本的经济肯定会遭受一定的影响。
  即使双方现在都在提倡中日友好,但是反过来背后捅刀子的事例是屡见不鲜。
  面对东亚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苏联国防部提出了一个胆大的设想,不需要让诸多国家保持棱镜克制,而是对亚太诸国进行军售,利用海台危机掀起东亚小国之间军备竞赛的热潮。
  “向日本出售我们的岸舰导弹系统?”亚纳耶夫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计划好像不怎么靠谱啊。
  亚纳耶夫说出了自己的忧虑,“现在我们和日本之间还存在着岛屿争端,而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将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当做假想的敌人,如果我们现在向日本出售岸舰导弹系统的话,确定不会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
  但是一心想要创造更多预算的国防部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方法,亚佐夫直截了当的回复他,“对日本的军售,要出售最新的棱堡系统才能引起日本的兴趣。”
  刚刚进入服役期的棱堡系统的表现的确让苏联红海军倍感满意,北海舰队在科拉半岛部署了两组配备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的K…300P“棱堡”海岸导弹系统。就可以保卫苏联将近1500公里的海岸不受海军陆战队可能的侵袭,并在巴伦支海为北约军舰划出300公里的“死亡地带”。
  黑海舰队是率先获得“棱堡”导弹系统的。它们被部署在克里米亚,使苏联能够得以控制整个黑海水域,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出海口。现在,棱堡系统又覆盖了巴伦支海,而在近期该系统就会部署在堪察加半岛和波罗的海舰队。
  “威胁苏军的同时也能够威胁美军航母,离间日美关系以便苏联渗透日本。“棱堡”系统里可以留后门,而且导弹射程缩水出售品性能缩水,导弹射程也同样的缩水,不具备口径发射能力,宝石的射程压缩到300公里。即便是300公里,对于日本来讲,依旧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探测手段采用日本国产产品,作战系统为苏军留下后门,这样既可以提升海自的打击能力又不用担心核心技术泄露,同时还可以引起美国的猜忌,便于苏联渗透。”
  苏联系统一方面出于保密,不可能出售给日本,另一方面也不太兼容,这更类似于一种合作研发,和日本合作研发棱堡系统也可以增加潜在的国际客户,苏联的导弹加上日本的雷达,可以卖给其他的使用西方系统的国家。苏联势力渗透到日本国内,这是我们苏联介入亚太争端的便捷途径之一。
  在共同的利益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可以放下之前的所有恩怨。
  “如果光明正大的进行出售,势必会引起美国人的怀疑,或许项目刚刚成立就惨遭阻拦,但是假如打着苏日合作研发的旗号呢?毕竟他们的海上自卫队也需要采购本国的产品,这样苏联的武器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入日本市场。”国防部长亚佐夫同志说道。
  “我们还需要中国朋友的拉拢,现在这个紧张而微妙的时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领土上第二天就莫名其妙的多了其他国家的旗帜。即便我们高价出售,日本方面非但没有怨言,反而会更加的感恩戴德,感谢苏联挽救日本。”
  “那么南千岛群岛问题呢?”亚纳耶夫说道,“他们完全可以将这些武器部署在北方四岛,应对我们的舰艇威胁。这样一来苏联简直就是帮助自己的敌人打造了锋利的长剑。”
  “所以我们的计划需要留一条后路,在棱堡系统中取消自行辨别并按重要性对目标进行分类,选择打击战术和实施计划的功能,我们可不是为自己的敌人献上刺破我们心脏的长剑,而是为他们送上一柄生锈的钝刀。”
  “不单单是日本,重新设置的缩水版本棱堡系统还可以出售给东南亚的国家,然后再将攻击性舰艇出售给他们的敌人,苏联则通过他们之间的军备竞赛而源源不断的获得资金。不过我们这么做等于抢夺美国人的生意,所以出售棱堡系统从一开始就不会是一场轻而易举的交易。”
  亚佐夫部长的提议让亚纳耶夫有了兴趣,现在正是藤蔓系统建造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将缩水版本的棱堡系统打开销路,那么对于藤蔓系统建设来讲,将会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或许还能更早完成十颗藤蔓系统卫星监控全球的目标。
  “亚纳耶夫总书记,这就是我们的设想。难道你不需要过目一下吗?”亚佐夫见亚纳耶夫将计划书直接合了起来,还以为对方对自己的军售计划感到不满意。
  “不,我并没有感到不满意,亚佐夫同志,我现在对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而已。近期苏联将会访问可能席卷到这场海台危机中的所有国家,所以我们也会借此兜售我们的反舰系统。”亚纳耶夫说道,既然国防部有这个心,那么他和帕夫洛夫也就推波助澜一下,为藤蔓系统的最后建设增添一份资金支持。
  “南韩,朝鲜,日本,这些利益与海洋以及亚太大国息息相关的国家往往是最担忧战争发生的,所以棱堡系统作为优秀的反舰武器,将能拓展我们的岸基导弹在亚太市场的销路。”亚纳耶夫喃喃自语的说道,“果然用军火来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比谈双赢和共同利益来的更加直接啊。”


第四百三十八章 亚太军备竞赛
  最近的局势紧张导致日本外务大臣池田行彦开始频繁的访问中国,希望双方之间能够维持局势平稳,避免波及到他们这个已经经济迟缓加困难的岛国。当然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也在考虑另外一条出路,毕竟凭借现在的日本上海自卫队的军事实力,他真担心一旦发起战争,日本会遭到灭顶之灾。
  此时担任日本自卫厅厅长的久间章生提出向中方购买导弹的计划,但是遭到了桥本龙太郎的否决,现在的美国的洛克希德和通用等一系列军事巨头们正在磨刀霍霍的掏空日本的军费预算,如果桥本龙太郎公然向中国购买军备,势必会遭到美国势力的反对。要知道日本脖子上的绳索依旧被美国牢牢控制着。
  不过池田行彦的北京之旅还是有所收获的。或许是为了答谢苏联半卖半送的慷慨军售,北京方面进行了牵线搭桥,将负责联系军售的苏联代理人介绍给池田行彦,双方之间就两国的军售问题展开了简短的讨论。
  日本需要一种牢靠的岸舰防卫武器,来防止敌人登岛作战,而苏联方面早有预谋的准备好了新式的棱堡系统,别称猴版棱堡。
  “苏联出售这种岸基导弹给日本?”池田行彦摇摇头,“那么日本方面肯定不会如愿以偿,你想想,现在有多少准备向日本出售战斗机和坦克的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