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骄宠 >

第568章

骄宠-第568章

小说: 骄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续续传到了京都。
    江南百姓失去居所,更有奸商抬高物价、伙同官府榨取最后一点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负,终于揭竿起义。
    这时候正值七月天,江南的百姓却苦的连树皮草根都没得吃,庄稼被长达一个半月的梅雨毁于一旦、颗粒无收;这还是夏日,若是到冬天,简直不知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江南百姓苦不堪言,此时再想起早先听说的大魏会有三年灭顶天灾,俱都开始怒骂上天不仁,皇帝昏庸。
    他们连一个月都撑不过去了,何况三年?
    可钦天监虽说没有把暴雨要下多少日的具体时间算对,然有关天灾三年的言论确实真确无疑。
    因为,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大魏当真开始了建国以来最艰巨的三年。
    夏日的暴雨,冬季的暴雪,初春的霜冻严寒和长达半月时间的降雨;到了又一年五月时,眼看后来补种的稼穑长势见好,说不定今年能有个丰收年,家人可勉强迟钝饱饭,可一夜之间鸡蛋大的冰雹从天而降,将百姓们所有的希冀和期盼全都碾做尘烟。
    街头俱是买儿买女的人家,或是卖身葬父的穷小子大姑娘,俱都被上天逼得无路可走,人人枯瘦如柴。
    草跟树皮也慢慢绝迹,失了救济的南方百姓就如同过境的蝗虫一样,一路从东南禹州等地往较为繁华的苏州和京都方向进发,然大多数却又在半路上加入各路叛军,一路烧杀抢掠,想要在这泯灭人性的世道活下去。
    这样的年景一过就是三年,三年时间果真如同当年钦天监的院监所料那样,天灾灭顶,将早先好好一个还算富庶的国家弄的民不聊生,国境内战乱四起,边境上烽烟不断。
    偌大一个大魏国被分割成数部势力,南方诸州府险些脱离了朝廷的控制,然而,即便有州长管和官兵镇守,各路叛军雄起,也弄得官府苦不堪言,在屡屡攻击下,城无粮无人,后方更无接济者,就是这样的境况,多处州府接连失守。
    大魏弘远三十年,这是弘远帝登基后第三十个年头,同样也是大魏国国内境况最惨淡的念头,这时候朝廷诸武将俱都被派遣出去剿匪或去边境打护国战,弘远帝在三年内老了足有十多岁,现在脾气暴戾,满头白发,性格阴晴不定,朝堂上一片风声鹤唳。
    弘远三十年春,又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却也是百姓依旧苦的连树根都没得吃的时候。
    京都往日最辉煌的朱雀大街上,诸多难民乞丐都在排队等着京都几家勋贵府邸的管家来施粥,一辆最普通不过的黑漆齐头平顶马车,却静悄悄的停在距离粥棚不过百十米远的一处僻静的偏远胡同里。
    从车上下来一个年约十一、二岁的少年,少年容貌雅致,眉眼隽秀含笑,透着浓浓的书卷气,看起来像个脾气好的清贵人家的书生子弟;然看他黑漆漆的眼珠子不时咕噜噜转上两圈,满透着压抑不住的狡诈和慧黠,便知这小少年绝不像他显露在外边的那么温润无害。
    而再观他身上朴素的衣着,看似简单清素,针织布料却都难寻,明显一看就非常物,又有他举手投足都透漏着良好的教养,便知这最少也应该是个勋贵子弟了。
    “婶婶,劭儿,这里没人,该下车了。”
    车内妇人慢慢“嗯”了一声,一个清脆的童声却在此时响起,“娘亲,孩儿先下去。”
    “去吧,慢着点。”
    “是,母亲。”
    伴随着小童儿这句亲昵的回答,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小少年在此时已经忍不住挑开了车帘,钻出马车。L
   

☆、472 小兔崽子们

小小少年年约六、七岁,眉眼稚嫩的很,然他长相却非常出色。
    五官干净立体,皮肤白皙水灵,一双上挑的凤眼漆黑狭长,鼻子也很高挺,小嘴巴更樱桃般红润润的,这模样活似观音坐下的小金童,说不出的俊俏。
    然他五官轮廓却和大魏某个威名赫赫的王爷像了八、九分,俨然就是其缩小版,再看其行事风度,稳重得体的简直不像是这个年纪孩童该有的模样,举止有度,审慎有方,身上一股子贵气,明眼人一看,就知其乃位高权重的勋贵世家出身,这少年确实出身不凡,盖因其乃秦王府世子秦元劭,小名叫小勺子。
    而另一个方才称呼车中贵妇为“婶婶”的,年约十一、二的少年,却是自三岁后就一直养在秦王府的魏释锦。
    小勺子站在车辕上观察了一会儿周边环境后,确定没危险了,这才朝着小叔叔魏释锦笑一笑,一下从车辕上跳下来。
    “哎呦小祖宗,你慢着点。”魏释锦忙不迭上前去接,虽说这小侄儿自三岁起就一直由他父亲亲自打根基学武,至今用上计谋和他身上各种防身物品,撂翻三、四个大汉不是问题,可他毕竟还是个小童儿呢,若是一个不慎歪了腿脚,得,待会他那婶婶指不定又该怎样给他们两个排头吃了。
    小勺子嘻嘻一笑,站稳了身子就对魏释锦说,“小叔叔别紧张,劭儿无事。”黑眸灵动的转了两圈,眸中全是慧黠狡诈,这小东西,除了在他父亲和舅舅跟前老实些。别的休想有人能制住他。
    不过,秦王府的秦王妃自有一套教养儿女的办法,因而,即便聪慧灵动如小勺子,再不想惹的母亲烦心,被知情的父亲用鞭子抽的情况下,在母亲跟前也得规规矩矩的。
    小家伙和小叔叔打了招呼。挤眉弄眼一番。再回首去接母亲,却见母亲已经从马车里躬身出来了。
    六月和七月正扶着她下车,眼前的妇人二十左右的年纪。正处在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华,她皮肤白嫩的像是可以掐出水来,远山眉钟灵毓秀,一双美眸妩媚撩人。每一寸眼波都像一段就秋情,不笑自带三分嗔。一笑便开三春颜,真真是艳比花娇。
    偏她一举一动都规矩端方,优雅如画,让人看上一眼就再不忍心移开。却又不敢心生冒犯。
    这是三年后的秦王妃,岁月没有在她脸上添加上多少印迹,却赋予了她更多的曼妙的韵味和女人独有的万种风情。一种养尊处优的贵气从骨子里散发而出,让见到人的俱都躬身行礼。
    “母亲。孩儿扶您。”小勺子巴巴的凑过来献殷勤,六月此时也拿了帏帽过来,要给池玲珑带上。
    池玲珑微微弯身,待眼前被一层黑纱遮住,才捏了捏身前儿子的小脸,没好气的嗔道:“行了,你父亲没在跟前,不用笑的那么谄媚。哼,既然跟着母亲出来了,可不许胡闹乱跑。待会就跟着你小叔叔,以及两个暗卫去街角处看看便过来,不许去别的地方。”
    “是,是,孩儿都听着呢,母亲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儿都听您的,您看这样行么?”
    小勺子扬起脑袋讨好的问母亲,虽然很喜欢被母亲捏捏小脸揉揉小脑袋,但是,此刻是大庭广众之下,他好歹也是秦王府世子,娘亲您能不能给儿子些脸面?
    小小少年已经懂得了面子的重要性,池玲珑为人母的,自然知道儿子黑漆漆的眼珠子咕噜噜转着,是在想什么,不由笑出声来,温声应了,又叮咛嘱咐了两句,便不再说其他的了。
    魏释锦看这边母子二人的感情交流的差不多了,这才走过来见礼,池玲珑扶他起来,小勺子已经自然的牵了小叔叔的手,两人结伴往前走。
    此番是魏释锦奉师命,出来体察民不聊生下的世态炎凉,小勺子好奇,也想跟着出来,看看舅舅口中的“百姓苦不堪言”到底是什么场景,池玲珑不放心,在参加完池明瑄第二个儿子的满月礼后,才让六月将两个小的送到江阁老府上,她陪着他们一道过来。
    两人小儿在前方走着,池玲珑不紧不慢的跟在后边,因为是出来赴宴的,她穿着奢华,即便眼前的黑纱直接垂到脚踝处,遮盖了发髻上的宝石珠钗,却还是遮盖不住靴子脚尖处偌大的两颗东珠,以及裙摆下边闪闪发光的流云纹金边。
    这副行头出现在乱民和乞丐聚集的南大街,肯定会引来骚乱,池玲珑自然不会轻易露面;索性小勺子和魏释锦都穿的“质朴”,即便走出去,也不会出什么事儿。
    小勺子回首看看不紧不慢跟在他们身后的母亲,和母亲招招手,就由两个已经露脸的暗卫领着,往难民汇聚的地方而去。
    池玲珑停步在胡同口,看着已经有了小少年雏形的长子走远,不知怎的,竟有一种雏鸟要飞离母亲身边的辛酸感;也还好,儿子对母亲依恋又敬爱,即便走远了,也不忘回头看一眼。
    远处的粥棚冒出滚滚热气,锅盖掀开,一股子白粥的清香向四处荡开,难民们早就排了看不见尾的长队,只为巴巴等一碗一点不能打底的稀饭。
    即便这样的景象已经看了三年,池玲珑仍是忍不住心酸,三年灭顶天灾,国库存银告结,难民四处皆是,一开始她还和秦承嗣商量,拿出她部分私银在城门口设立粥棚,秦承嗣同意了,却没用她的银钱,顾自走了秦王府公帐,开支了一大笔钱财,高价买来粮米
    然而,天灾不是一日两日,也不是一月两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结束的。
    秦王府所设立的粥棚,也从一开始浓浓一大碗粥,到了后来的稀饭,直至到了现在。只能每隔七、八日施舍一次。
    施粥数量日益减少,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不想在这乱世太打眼,成为先烂的出头椽子,毕竟连国库都没存银了,大魏国境内几个特大粮仓的粮食也已经接近告罄,若此时独独秦王府还这么大张旗鼓给难民施粥,就别怪弘远帝看不顺眼。要向秦王府“借东西”了。
    二来。因为三年天灾,秦王府中早年存的粮食只出不进,五十万大军的粮草已经成了负担。
    秦王府确实在诸多州府都设有秘密粮仓。然那些粮仓供应一个州府半年吃喝都成问题,更何况是人高马大,一人能吃普通四人饭量的五十万秦家军们?
    若不是在天灾第二年,秦承嗣手下远航番邦的船只回归。带来了池玲珑开口索要的几样画成图样的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