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星系统-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媛圆除开“外形”,她的其他四项数字都是在70出头,绝对有这个潜力,只是她不知道罢了,顾小凡在系统中,也看到高媛圆的一些作品,在未来的几年,其他的导演发觉了“纯真”人格特质,让她演出《单身男女》,《咱们结婚吧》这种的大龄女青年找到了突破口。
但是却没有人继续发挥她周芷若时期“悲情”的人格特质发挥出来,这是典型被外貌困住了自己的演技发挥。
就像是当年赵蔚的小燕子,令她被一直定型,都以为古灵精怪才是她的长处,却是忘记了“小燕子”演绎多场令人潸然泪下的哭戏才是赵蔚最大特质。
顾小凡有信心,在他的调教之下,高媛圆跟与赵蔚有一样突破。
高媛圆顿时有些为难了,哀怨地叹了口气,幽幽道:“可我真天生丽质,原本就是天然的花瓶,我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强项去挑战这种角色呢?何苦啊……”
“花瓶也有质地之分。”顾小凡道:“好的花瓶还要有内涵,你要当花瓶中的青花瓷~”
“花瓶的内涵?”高媛圆一脸不以为然地道:“我都是花瓶还需要什么内涵?用我们美貌征服观众不就完了?”
顾小凡望着她道:“青花瓷这么令人着迷,不是光因为他的工艺,而是它上面的图案与文字有故事,你要当一个有故事的女演员,才能从山寨花瓶变成青花瓷。”
高媛圆这种娇嗲圆滑的演员,你不拿皮鞭抽她,她是永远不会成长的,说着顾小凡宣布道:
“从下个星期开始,我们就去找个偏僻的村子去体验生活,为期一个月时间。”
高媛圆一脸惊讶:“真去农村体验生活啊?”
“对,我也跟你一起去,我演的田文军是农村去深圳打工的,也有农村的背景,所以你不用有什么顾虑。”
按照顾小凡的计划,体验生活的时间其实还是短了些,但是要赶在年底上映,也没办法多准备了,总不能跟王佳卫的《一代宗师》一样,让演员都学两年功夫在拍吧。
本来听到要去农村体验生活,高媛圆一脸不乐意的模样,但是听到要与顾小凡一起去,倒是来了兴致,不有上前勾住他的手问道:
“那刘施诗去不去?她不去,我就去~”
“不去……”顾小凡道。
“好极了,我觉得这体验生活太有必要了~走着~”高媛圆脸庞上洋溢着幸福,就要拉顾小凡往外走。
“等等,还没呢,下个星期才开始呢,我要准备一下剧组的筹备,还有我要想想要去什么地方。”顾小凡无语道。
“对了,我都昏头了……”高媛圆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警惕道:
“一定要找个安全的地方,必须有人照看我,要不我这么花容月貌的女明星,要是被那些边关恶汉逮到了,那可就要被他们辣手摧花了。”
顾小凡连连点头,这事他必须得花点心思,首先要找个偏僻的地方不让记者骚扰,其次这个地方要有熟人照看他们才行。
他之前也打电话也找了何铁军让厂里联系,不过集团给出的几个地点都太招摇了些,全部都是周边的江浙地区,这些地方太富庶了。
想来想去,顾小凡突然灵光一现,他之前参加协会会议的时候,不是认识了一个西北地区的女镇长吗?好像是西安附近的。
想到这里顾小凡连忙拿出了钱包,翻出了那张名片,陕西省临锡镇,副镇长陈娟……
陕西不错,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比较适合体验生活,于是顾小凡连忙打了这个电话。
只听到“嘟”了两声,就听到对面传来那个温柔的声音“顾厂长吗?我是陈娟~”语气里充满了惊喜。
顾小凡干咳两声,这才想起来这个女镇长是要来拉什么影视投资的,连忙道:
“陈镇长,我有个事情麻烦一下你,我现在要跟演员下乡体验一下生活,你的治下有没有比较穷困的村子,给外界联系不多的那种,能不能帮我安排安排……”
电话里的陈娟明显有些失望,但是依然还是热情地道:“有~太有了~我马上帮您安排,只要您能来,一切事宜您只管吩咐就是了~~”
顾小凡顿时心中一喜,没想到这个关系竟然现在用上了,旁边的高媛圆听到是上次那个女镇长,顿时脸色一变,但是也只能咬着嘴唇问顾小凡道:
“你问问她,那村里有没有星级宾馆?”
“我们要住老乡家。”顾小凡道
“那那边有没有无线网络?”
“体验生活中,手机没收。”
“那有太阳能热水器没有!?热水器总有了吧!?我习惯洗淋浴~”
“穷村子,没这玩意,直接烧水倒洗水盆里洗。”
高媛圆听着,顿时都绝望了,眼神里露出痛苦的神色:“顾导……能不能换个地方……”
“不能……只能换个女主角。”顾小凡眯着眼睛道。
“……”高媛圆顿时幽幽地叹了口气,脸上羞愤的表情,好像写着“唉,要不是为了你,打死我都不去这种地方。”
第362章人血的馒头
下午,顾小凡就把《亲**的》主要的演员名单提交上去了,开始具体的筹备各种工作。
整个上影集团都开始运转起来,每个部门都开始为了这部年底上映的新电影忙碌着。
而这几天的时间里,上影集团也发出了宣传消息,在自己官网上公布了新片《亲**的》的相关消息。
各大门户网站上,立刻登出了大标题:“顾小凡拍摄打题材,梁家晖,高媛圆加盟,改走艺术片路线~”
“顾小凡剑指贺岁档,打拐题材令人大跌眼镜,前景难料。”
多家网络媒体都对顾小凡这次的新片做出了大篇幅的报导,这都是上影部署好的前期宣传。
而同一时间,顾小凡也与高媛圆拍摄了一组定妆照片,顾小凡朴素的装束在扮演成东青时,就已经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倒是高媛圆的形象完全颠覆了大家的想象,颠覆,短发,素颜,脸上有雀斑,皮肤粗糙,穿着过时的红格子外套,显得极有故事性。
这个消息一传开,网络上的各大网站的留言板上就不断刷新出影迷们的新留言:
“这是顾小凡想干啥……农村题材已经很危险了,他还准备拍打拐?这片子有什么看的?”
“小凡哥这次是怎么了?完全看不明白吧,把高媛圆这大美女折腾成这模样是什么意思啊,难道他们要冲击奥斯卡吗?”
“别的不说,我就是光想想这个题材,我就知道这片子,一定是煽情,加煽情,继续煽情……绝对的艺术人生风格了。”
而这次,就连中国知名的撰稿人李承棚都专门写了一篇评论发表在《成都商报》上,抨击这个中国第一部打拐电影。
“我理解打拐作为一个题材被导演感兴趣的原因,因为这种故事充满了人性的煎熬和悲欢离合,是绝好的影视题材。
但是我却绝对反对打拐搬上大银幕,为此我要讲一个故事。
我曾经采访过很多被拐卖儿童的父母,多数执着寻子的主角,都是母亲;多数被执着寻找的,都是儿子。我从搜集来的众多寻子案例中,最终选择张先生作为采访对象,因为这是一位在找女儿的父亲。
我的动机很简单,要一个好故事,吸引更多人重视‘打拐’这件事(我相信顾小凡也一样)。
张先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采访,后来他告诉我,多一次曝光,就多一些找回女儿的机会。哪怕可能性再小,和所有在找孩子的父母一样,他都一定会全力配合。
张先生就这样,云淡风轻地,从丢孩子的那个下午开始,追溯自己5年的寻子路。
我始终记得他讲故事的样子,没有表情,没有起伏,那些在我听来离奇的往事,从张先生嘴里说出来,都平淡到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当然,大家都清楚故事的结局,女儿是还没找到,再跌宕起伏的剧情,对他来说,都没有意义。
张先生会为了好心算命师傅的一句指点,就远赴千里,去‘一个丘陵之中的王姓村落,找一户屋前有河、屋内有大黄狗的人家’,找被拐的女儿。任何一点线索,对他来说,都是希望,都要全力以赴。
张先生的语气里已经没有悲伤可言,可是已经把我牵扯进一场巨大的无助之中,在他依然充满希望的寻子征途,我心里无法抑制、越来越强烈的绝望,显得如此渺小软弱。
我们聊到某一段经历,他的记忆开始模糊,这时他从办公桌左手边的第一格抽屉,拿出一本满是皱痕的日记,手写的。
这个年代,已经很少遇到手写日记的人了,眼前这个糙汉子,竟然有如此细腻的习惯。我忍不住问了他原因。
他说,自己初中文化,从来不是感性的人,一直到丢了女儿。‘等女儿有一天回家,我想给她看这本日记,希望她不要恨爸爸,知道爸爸一直在想他,一直很努力在找她。’那么笃定。
一句话,彻底击溃了本来就处在崩溃边缘的我。那是我记者生涯中,唯一一次在采访期间嚎啕大哭。我下意识地中断了采访,道歉,告别,约好明天再继续采访,便夺门而出。
不自觉地,这故事燃起了我极大的同情心,以及野心。
第二天,我如约与张先生再次见面,带着摄影师。
张先生和太太又生了一个儿子,我心里有个画面,配合这个动人的故事,需要全家人配合完成,于是,张太太抱着儿子出现在我面前。
张太太始终顺着眉眼,面无表情,紧紧抱着孩子。张先生告诉我,小儿子出世后,太太几乎不让其他人抱孩子,尤其有生人在时,她会随时保持警惕。
我想摆拍一张全家福。一个充满希望的等女儿回家的画面。没有什么比这画面更接近我对这家人生活现状的想象了。
张先生、张太太、儿子、奶奶四个人位置确定,我把一辆儿童车推进了画面的右下角——这是女儿走丢前喜欢坐的车,张先生一直没舍得扔——制造某种虚位以待的感觉。构图成功,我退到摄影师身后,对着这家人说,稍微笑一笑,表现出一家人欢迎女儿回家的状态。
一片死寂。房间里只有我尴尬的回声。
我突然发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