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684章

远东1628-第684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在帐篷里等得有些焦躁,但并没有怎么表现出来,只是面无表情的坐在背囊上静静的等待着。希克腾看了眼排长,对方觉察到了什么,转过头看了一眼希克腾,然后冲他咧嘴笑了一下。

    希克腾微笑的点了一下头,然后开始最后一次检查自己的装备。一顶部队来印度前新配备的“锅盖头盔”、鬼脸面具、冲压钢板冷轧而成的半身甲、装着三天野战口粮和三组急救包的杂物包、带餐盒餐具的铝制水壶、马&刀、双%管火枪以及四十发子&弹、四枚木柄手榴%弹。还有副排长标配的一支二八式骑兵型左轮手&枪。

    另外还有一个行军背囊,里面装着一个热带型的睡袋、一件雨衣、两套换洗的10∟,内%衣&裤、四双棉质袜子、一套牙刷牙具以及铝制的牙缸、一双高腰胶鞋等等随身物品。

    “嘀嘀……哒……嘀嘀……”

    坐在帐篷门口的排长“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他满脸肃然的大喊道:“全体起立,背起行囊,检查装备,以班为顺序到营房外集合……”

    大家鱼贯的冲出帐篷,在帐篷外列队集合。然后以连为单位向营区旁边的军马场跑去。原本安静的营区刹那间变得喧哗了起来,但是却没有一丝混乱,除了一声声口令的呼喊声,就是整齐划一的跑步声,显得格外的肃穆庄严。

    一列列整齐的纵队纷纷有序的跑出了营区,战士们军靴整齐的踏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音,一股威武的气势,瞬间蔓延开来,压抑的气息令人喘不过气来。

    希克腾的连队跑进了军马场,他迅速的跑到自己战马的旁边,将自己的背囊挂在战马的后部,然后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战马的,安&抚%着它的情绪。

    昨晚希克腾就已经为自己的战马佩戴好了马具,半夜的时候还为它们加喂了一次精料。战马看到了希克腾。亲昵的用头拱着他的脸,打着响鼻,呼呼喷&出的热气吹拂着他的脸颊,感觉痒 痒的。

    一阵急促的哨音传来,希克腾连忙翻身上了战马,小跑着跟上了部队。战士们在奔跑中控制着战马,组成了一个个三排纵队,向着远处的军港码头冲了过去。

    骑兵队列冲出了马场。然后慢慢的汇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壮观的骑兵纵队。万马奔腾,好像一条条钢铁洪流滚滚向前。

    突然,希克腾听到一阵阵剧烈的嗡鸣声,他转过头一看,顿时就被惊呆了。只见一个个巨大的飞艇,正在远处的起降场缓缓升空。然后转过庞大的艇身,向海岸方向慢慢飞了过去。

    巨大的飞艇一架连着一架,在空中汇成了一片,密密麻麻的几乎铺满了天空。缓缓的从他们的头顶嗡嗡飞过。

    “呜嗬……呜嗬……”

    也不知道是哪个战士激动的喊了一声,惹得队列里的所有官兵都开始扯着嗓子。大声的呼喊了起来,还不断冲着空中的飞艇挥舞着双手。最后数万骑兵都加入到了不断的呼喊之中,巨大的呼喊声震慑四野,响彻了整个天际。

    希克腾也瞪着通红的双眼,脖子上的青筋紧紧的绷着,扯着嗓子疯了似的呼喊,呼呼的海风吹拂着他,此时的希克腾感觉自己浑身上下的热血就像沸腾了似的。

    数万铁骑终于来到了海边,希克腾看着远处海面上一片片连绵不绝的风帆,一艘艘巨大的战船,几乎铺满了海面。

    面对如此壮观的大场面,希克腾的心情无比豪迈,真想继续大声的喊上几嗓子,来宣泄心中激动的情绪。

    此时此刻,无数远东军官兵都在慢慢的向海边的军港挺进,好似一道道洪流慢慢的汇聚成海,场面无比的壮观。

    公司去年就开始大规模扩建亭克马里军港,加长了岸堤码头,其中一段深水码头可以停泊两艘万吨轮船进行同时装载,其他地方也可以停泊更多的大型战舰。

    还修建了一条条延伸到海面的栈桥码头,可以让大批小型风帆船停泊在栈桥的两侧,直接可以实施货物和人员的装卸工作。

    岸堤码头上还修建了数座大型蒸汽机组,作为岸堤码头上几十座大型吊车的动力。扩建以后的亭克马里军港,不但停泊能力大大的加强了,货物的吞%吐能力也足足提高了十几倍。

    这次联合舰队从辽东驶来,也并没有一路空载,而是装载了十几万大明的流民。这些流民都是公司去年安置在济州岛、台 湾岛和琉球群岛屯田的,但这些流民并没有分田实行包产到户,而是以农场的形式进行管理的。

    他们经过了严格冬训,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组织纪律性。这些流民都经过了整编,组成了一个个流民支队,在远东军发动印度战役以后,也会陆续登陆印度沿海,在印度实行包产到户政策,进行大规模屯田。

    从今年开始,远东公司将大规模向印度地区运送大明北方各地的流民,缓解辽东地区的接收流民的压力。公司民委会也将向印度地区派遣民事工作人员,在印度地区建立各级民事机构,管理在印度各地的屯田的大明流民。

    大批港口工作人员,在宪兵的带领下,和各个部队的指挥员进行了联系,然后引领着部队向港口码头的船只而去,虽然码头人声鼎沸、战马嘶鸣,但却没有丝毫的混乱。

    各个部队的官兵在军港外排列成了一个个整齐的队列,然后放下身后的背囊,统一的坐在背囊上,安静的等待登船。港口的工作人员纷纷走出军港,应领着一支支部队有序的开始登上各自所乘坐的战船。

正文 第八百六十八章 远东虎贲

    虽然亭可马里军港经过了大规模的扩建,但是因为港口内外的船只实在是太多,而且聚集在军港外面的部队也越来越多。首先在军港码头停泊的都是大型船只,都以骑兵、炮兵等部队优先登船。

    军港外面的大批的步兵部队,干脆乘坐停在海岸边上的小船,慢慢的划向了远处海面上的风帆船。无数装满了远东军官兵小船不断的在海面上来回往返,密密麻麻的小船几乎布满了海面。

    海面上的一艘艘风帆船,也纷纷在船舷的两侧放下黄麻编织的绳网,乘坐小船的远东军靠上去,顺着绳网艰难的爬上战船。

    整个军港码头和海面到处都是一片热闹的景象,但却没有丝毫混乱,各个部队都在有条不紊的登船,偶尔还有几个远东军战士在登船的时候,因为紧张等原因,从绳网上掉进了海里,惹得旁边登船的战士们哈哈大笑。

    希克腾牵着战马,随着部队沿着长长的码头,小跑着来到了一艘巨大机帆运输船的旁边,船上的几名军官正在码头上等待着登船部队。

    港口的工作人员,马上走过去,拿出一个工作记录本,和船上的几名军∵→,官进行了一番简短的沟通之后,机帆运输船的舰长拿出一个哨子急促的吹了起来。

    大型机帆运输船上的海军官兵也马上行动了起来,只见船只的右舷的几块船板慢慢的翻到放平,早已等在码头上的劳工将一个个长长的踏板搭在了船只的甲板上,形成了几个上船的通道。

    与此同时,船身右侧突然动了两下,两块两米宽的船板缓缓的放下,搭在了码头的堤岸上。在船身前后好像打开了两个两米宽的大门。

    希克腾在船上海军官兵的引领下,小心的牵着战马沿着踏板登上船支的甲板。还有一些骑兵牵着战马,直接从船身前后那两个大门登船进入了船舱。

    海军部大型机帆船可以采用模块式标准构件,装载人员、货物等各种形式的用途。只需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轻易的拆换船舱内的模块化标准构件,进行载人或是载货之间的快速转换。

    执行军事任务的时候。标准的装载方式,是搭载陆军一个步兵加强营的兵力,以及全套装备补给,满足加强营三个月的战斗需要。并且可以保证海上一百五十天的自持力。具备一万海里以外的投送能力,并能依靠船只装载的物资补给,进行数次高强度的营级规模的战役。

    这一次因为运输的距离相对较短,而且部队的物资补给,已经在印度沿海各个贸易据点囤积完毕,所以这一次每艘大型机帆运输船装载了一个骑兵营的兵力。属于短途极限运送。

    每艘大型机帆运输船共装载一个骑兵营,共五百多名官兵和五百多匹战马,甲板和第四层船舱装载战马,第三层船舱则是装载了五百多名官兵,虽然有些拥挤,但是好在海运的时间并不长,熬一熬就过来了。

    但是五百多匹战马的装载可马虎不得,船舱和甲板都装有成排的马栏。每匹战马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并备有几天的精料和干净的饮用水。甲板上的马栏还蒙着帆布。用以遮挡海风和暴雨。

    希克腾牵着战马走上了甲板,在船上海军部官兵的引领下,将战马牵进一处马栏,将战马拴在了马栏上,并卸下了马具和缰绳,放在马栏后面的架子上。再用绳子绑起来固定好。

    然后他来到战马的旁边,搂着战马的脑袋,轻轻的安抚着有些受惊的战马。过了好一会儿,战马的情绪才算是安定了下来。希克腾从兜里摸出了一根前几天从炊事班顺来的胡萝卜,塞进了战马的嘴里。

    等战马吃完了胡萝卜。希克腾又喂了战马一些水,然后就下到了三层船舱。这里是他们的居所。为了能装下更多的官兵,共在这个舱室里额外加装五层折叠卧铺,但是依然会有少部分官兵需要打地铺。

    当然,打地铺的都是骑兵营的士官和干部,别看他们平时的待遇比普通战士要高很多,但是上了战场,所有最辛苦、最危险的工作,都要他们在关键时刻顶上去。

    所有的人员和战马都登船以后,随着几声沉闷的巨响,船身也摇晃了几下。然后就传来了一阵剧烈的轰鸣声,巨大的机帆运输船,在一艘小船的领航下,慢慢的离开了亭克马里军港。

    在军港外面的海滩上,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