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673章

远东1628-第673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34年,林丹出病痘,殂于锡林郭勒。$∈,察哈尔部的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在其母林丹汗福晋的苏泰的支持下,成为了察哈尔不的新主。但额尔克孔果尔额哲根本无法压制察哈尔各部,使得漠南的土默特和喀喇沁等蒙古诸部,纷纷再一次脱离了察哈尔的统治。所以土默特部还一直掌管着归化城,实力也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

    北上集团军在北上计划第二阶阶段战役作战的过程中,缴获了大批的牛羊马群、粮食、皮货毛毡和金银珠宝等战利品。这次战役光是在草原各部,以及归化城等地,缴获的粮食等各种农作物。就有数十万石。

    其他战利品也有不少,数量之大,种类之多,让李明等人都为之咋舌。

    不是说草原上都是穷逼吗。这草原上的蒙古右翼也太尼玛富裕了吧。就连在套内游牧的鄂尔多斯部,虽然牛羊马匹的规模,没有嫩科尔沁部大。但是粮食金银等物资,可就要比岭南的蒙古各部富裕多了。

    自从俺答汗控制了蒙古右翼地区,实力发展的颇为强大,不但将察哈尔宗主汗迫往辽东。还在嘉靖二十九年兵临北京城下,胁求通贡,史称庚戌之变。次年明朝迫于俺答威势,开马市于宣府、大同等地。次年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

    后又议定通贡互市条款,还先后于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近边地区开设马市十一处,互市贸易。与市人数年有增加。从此开始了明蒙几十年和平友好的局面,促进了蒙古右翼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通过与大明互市,土默特部获得了极大的财富。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地的商人、士绅官员、边关的军头,甚至大明的王侯,几乎全都私通草原的蒙古各部,每年往返于归化城和草原的商队连绵不绝。

    因为大明和蒙古右翼各部几十年的和平,使得大明境内的大批破产的军民、匠户越过长城,到口外开荒。所以山西、陕西和宁夏北方草原的蒙古右翼诸部。都非常的富裕。

    这对于河套根据地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有了这些粮食。基本解决了根据地建设初期的吃饭问题,让李明等人兴奋不已。

    另外就是数量庞大的牛羊马群、毛毡皮货、肉干,也让河套根据地的家底儿厚实了不少。

    北上集团军还在口外收拢了五六万汉人,都是这些年从长城内逃到草原各部的流民。这些人以破产的农民为主,还有逃亡的军户、匠户,犯了官司的逃奴和罪犯等。都是在大明没什么活路的人。

    还有一些汉人是草原发生白灾的时候,蒙古各部在大明打草谷,劫掠到草原上的奴隶。也都特么是苦命人,这些年遭老了罪了。远东军把这些汉人也都集中整编成了一个个基层中队,参与根据地的各项基础建设。

    这些口外谋生的汉人和漠南蒙古各部的汉人奴隶。绝大多数都能熟练骑乘马匹。尤其是那些被劫掠到草原上的汉人奴隶,常年起早贪黑的照顾牛羊马群,都是放牧的一把好手。

    还有不少汉人原来是边军的匠户出身,因为大明边关的匠户生活非常凄惨,根本都没什么活路,所以这些年很多边关的匠户都举家逃到了口外,漠南的草原各部都愿意收留这些大明的匠户。这些匠户以后在河套根据地经过一番培养,将会在未来根据地的各个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

    河套根据地管委会首先对这些口外的汉人进行了整编,编制了十个支队,其中六个农业支队,一个匠户支队,三个畜牧支队。李明还从加强野战团抽调了一批士官骨干,对他们进行了几天的整训,让他们学会了基本的组织纪律。

    负责根据地的工业基建等工作的常委林菁华,已经最先进入了角色。他和公司的几个员工,组建了根据地工业小组。率领着一个匠户支队,在工兵团官兵的支援下,在河套地区开发了几个工程项目。

    工业小组首先在归化城北部山区找到了一处露天煤矿、一个采石场和一个林场,目前正有近万蒙古俘虏青壮在那里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采煤、伐木和采石,因为缺乏足够的设备,产量根本形成不了规模。

    他们还在归化城北部建立了一个砖厂和一个土法水泥作坊,也是用土法进行生产。在包头北部山区,还发现了一处小型铁矿,属于磁铁矿,品位也一般。但也足以满足河套根据地目前的需要了。

    这些土作坊的技术,大都来源于大跃进时间,但都经过公司的技术部门进行了合理的改进,虽然炼制的生铁、焦炭和水泥的质量一般,但是在根据地的建设初期,却能暂时解决根据地的需要。毕竟这些土作坊建造周期短,十天半个月就能出产品。

正文 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套根据地(三)

    河套根据地目前就是这样的条件,从公司带来的物资数量很少,从辽东带来的物资,是能不用就不用。现在是根据地的建设初期,各方面物资的需求极大,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在根据地就地解决。

    例如在归化城北部山区发现的露天煤矿旁边,就建有几座土法炼焦的作坊。炼焦方法简单的令人发指,挖一些四方的深坑,墙壁抹上粘土,将洗好、选好的煤炭,放在深坑里,上面用耐火砖密封好,然后点燃深坑里的煤炭,经过一段时间,煤气全部烧完,就算是练出焦炭了。

    还有包头黄河北岸,也建了一溜的土法炼铁的土高炉。这种高炉用耐火砖就地砌筑而成,形状为圆形,中空如坛以装矿石和燃料,炉前开门出铁,炉后开一门鼓风,燃料采用公司土法炼制的焦炭,鼓风设备用的是原始的皮质风箱,利用黄河中的水车作动力,土高炉容积为三十多立方米,一炉可出四五吨生铁。

    土法水泥是把石灰石、粘土用火坑烘干,再用农村的石碾磨成面儿,还要用农村的面箩筛细。石膏矿石用铁锅加热至130…180度炒至黄灰色,同样磨细、筛细,用以调解水∮,泥凝固速度之用,把以上各种磨细的材料按比例掺混在一起,煅烧成熟料后,再和炼铁剩的矿渣同磨,最后就成了土法水泥。

    虽然土法水泥的标号根本不够,但是土法水泥抗腐蚀效果要优于普通水泥,可用于厕所便池、猪圈、畜棚、粪池、氨水库、堆肥窖、牲口槽、青贮饲料池、灌溉水渠等,特别是用于地下工程,效果都优于普通水泥,

    土法烧砖就更简单了。首先往粘土上面浇水,用水把粘土浸泡透。人工充分搅拌,让土的粘性达到最大,要达到含水率适中,再把泥团外圈滚满沙,装进坯斗内端到凉坯场倒出来。把干燥好的土坯码在窑里边烧制成砖,土坯已烧制成砖,在土窑顶部,用土封起来,并用土围成圈,往土圈里灌水,用水激变的方法让烧制的转变成青色。

    这些用土法生产的各种建材、原材料,虽然各方面的数据不达标,产能也很低。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但是对于根据地初期的基建工作,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负责根据地农业的常委是周林,他也和公司的几名员工,成立了根据地的农业小组。而且他在巴彦淖尔实地考察期间,也制订了今年的夏耕计划。

    根据地农业小组动员了六个农业支队沿着黄河北岸大肆开荒,种植秋玉米和地瓜,虽然土豆的最佳播种期已经过去。但周林还是种上了不少,至于产量。低就低点儿吧。

    目前河套根据地最不缺的就是牛马,而且这段时间,造船厂的几台木工机械一直在日夜开工,生产了大批的木质曲辕犁和其他木质农具。根据地这段时间,一直在“大炼钢铁”,所以造船厂的铸造车间。也是日夜开工,加班加点的生产各种铁质工具、农具。

    根据地的建设初期,各种工具、农具需求量极大。虽然根据地的工业都是小作坊的土法生产方式,生产的产品质量极差,但还是有力的保障了根据地各个方面的基础建设。

    吕永仁现在的工作主要的任务是管理蒙古俘虏集中营。这段时间他甄别出了大批的贫苦牧民,然后送到远东漠南草原上的各个基层游牧中队。

    剩下的则是安置在河套根据地的各个工地,包括接过矿场、林场,以及归化城至乌兰察布公路的施工路段。还有一批蒙古青壮牧民,则是被安排到各地种植牧草。

    根据地新编的三个畜牧支队,也被安排了任务,他们正在黄河南岸建立河套根据地的畜牧基地。以后鄂尔多斯的游牧草场,将会成为河套根据地的畜牧基地。这三个畜牧支队以后也将在会在公司的牧场里工作,进行驻地畜牧。

    牲畜的品种也部仅仅局限于牛羊和马匹,还将大规模开设养猪场、养鸡场,争取在几年内,将这里建成根据地的畜牧基地。

    现在这里正有大批的蒙古牧民在套内地区的黄河南岸,进行大规模的牧草种植。远东公司在辽东和岭南草原,进行大规模牧草的种植,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

    远东各个游牧支队每到一个草场,等牛羊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会组织支队的所有牧民,集中进行牧草种植。除了要选择丰产的品种以外,还要优先考虑再生能力强、密度大的品种,而且还要耐践踏。

    辽东各地的农户,每年的农闲期间,各个基层支队也要组织农户,开展大规模种植牧草的活动。种草是水土保持的有效措施,在15度左右的黄土坡地种庄稼,每亩每年流失雨水18。5吨,冲走土壤2。7吨。同样的坡地种苜蓿,每年仅流失雨水1。2吨,冲走土壤o。31吨,比种庄稼减少径流量93。75%,减少冲刷量88。65%。

    部分牧草还有肥地的作用,紫花苜蓿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增加土壤氮素,又有强大的根系,每亩能产生上千斤至数千斤的鲜根,能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民间就有“苜蓿连茬4年…5年,翻后三年劲不完”的说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