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一番话,把那个委员说得脸都白了。
这时,旁边的补刀的人出现了。一个委员笑着道:“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听起来威武,但事实上是亏本买卖。前来朝拜的国家会得到很多赏赐和优待,所以周边国家当时都巴望着能得到朝拜的机会,甚至不惜动武也要得到。
说白了就是拿钱来买个面子哄皇帝高兴。有多少国家前来朝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并不是真心依附或者仰慕什么的,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个笑柄。用无穷无尽的奢华排场和惊人的浪费,来展示帝国强大无比的面子。
为了“万国来朝”这个显而易见的神话,帝国甘愿付出任何巨大的代价,用难以计数的时间、⊥,精力、财富和生命来充实这个“神话”,使它变得“真实”。这是一个庞大的面子工程,而打造它的过程,则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典型“外圣内王”的表现,就算国内遭受自然灾害,百姓都要饿死了,也依然要维持这个脸面。”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哈哈大笑了起来,那个提出反对意见的委员,被弄的满脸涨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一直没有说话的乔海鹏,也满脸严肃的说道:“我做为一名远东军的军人,虽然要时刻警惕军国主义思想的滋生,但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现在大明北方数省的灾民嗷嗷待哺,每天都在上演着人吃人的惨剧。这个时候,我们远东军就要站出来。不管用什么手段,也要尽自己一切的努力,拯救灾民于水火。
我同意老高的意见,这一次我们发动战争,并不是穷兵黩武,而是为了拯救大明的灾民。而且我们军委会也有能力,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至于那些什么道之所在,义不容辞的屁话,我是不在乎的。那么多灾民挣扎在生死的边缘,谁还特么管什么道义。只要能抢来粮食救活灾民,那就是道义。”
郭松想了下道:“可是这个时候发动战争,也需要大规模动员,一样要耗费海量的物资啊。”
旁边的李玉坤笑了下道:“虽然公司今年移民工作压力很大,但是目前公司的粮食储备足可以撑过一年。有了这一年时间的准备,我们就能制定出一个完善的作战计划。我的意见是,首先明年军委会加大力度彻底的解决日本、朝鲜问题。这样一来,公司就可以充分利用日本和朝鲜两地的资源。支撑军委会远征印度的初期物资。
在日本大肆征集武士,组建敢死军部队,再从外东北土著和蒙古牧民中选拔一批青壮,组建骑兵部队,与海外兵团共同组成远征军远征印度。我们在印度可以采取以战养战的作战方式,将会大大的减少部队的后勤物资需求。然后将部队在印度缴获的粮食等物资。用船运回大明,再装上流民返回印度安置屯田。”
韩双林也补充道:“明年河套根据地和山西游击支队的吕梁山根据地的建立,也可以在山陕地区收拢流民。如果山西游击支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战斗力达到了预期的标准。我们就会以山西游击支队的骨干,在大明其他地方建立更多的流民武装。各地的根据地也会随之建成。各地的根据地也可以收拢更多的流民,尽量缓解公司接收流民的压力。”
军委会的几名常委发表了意见后,其他的常委和委员也开始参与了讨论,会议的气氛渐渐的热烈了起来。虽然还是有部分委员反对高建国的意见,但都在积极的进行建议,会议的议题也慢慢的向如何收拢大明流民的方向转变。
王和看到大家的讨论挺热烈,就笑着道:“我们还是把公司下一步的工作方向确定下来吧,然后大家在进行讨论。首先是公司是否进行动员,全力收拢来自大明的流民。再就是高建国提出的意见,是否出兵印度和中南半岛。”
会议室的委员和常委,听了王和的话,全都安静了下来。对待这些问题,大家当然都比较慎重,尤其是出兵印度这件事,还是有部分委员持否定态度的。
王和看了眼旁边的高建国,摇了摇头苦笑道:“看来大家还是没有想好,毕竟这两件事都不小,大家还需要慎重的考虑。我看这样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还是去大明沿海看一看,在公司的流民收拢点,实地考察一下那里的情况。等大家回来以后,我们再进行决议表决。”
高建国听了也赞同的说道:“那就这样定了吧,我们远东董事局委员会的所有委员,分批去公司在大明山东、河北、江苏和河南等地的流民收拢点。”
其他委员一听,也都表示赞同,很多人还表现的挺兴奋,大家来到这个时代,还没有去过大明呢,正好趁着这次的机会去大明看一看。
王和想了下道:“那就有我和高建国、胡伟、乔海鹏,分别带领四组委员,分别去山东、河北、江苏和河南等地考察。”
他说到这里转身对李玉坤说道:“老李,公司就交给你和郭松、双林同志了,我们几天之后就回来。”
远东公司董事局会议也随之结束,大家纷纷起身回各自的单位进行了一番安排,然后到沈阳机场集合。高建国调集的四艘空军部辽东空艇大队的四艘35a式飞艇,已经赶到了这里。
临上飞艇前,高建国对王和说道:“你的这个提议不错,也让他们去看看大明流民的惨状,让他们亲身感受一番。我去河南方向,你们几组去大明沿海吧,李明现在正在河南那里主持工作,从他的几封电报看,他的压力不小啊。”(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烟茶香、soso3636、lerduo001的月票支持。
正文 第七百零四章 崇祯大旱(五)
河南洛阳北部的孟津,这里也是远东公司一处表较大的流民收拢点。沿着黄河两岸的十几个庄子,都是中原情报局依靠福王府的淫威,通过各种手段强取豪夺而来。
中原情报部沿着黄河两岸修建了大批的营地和简易渡口,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每年从入冬开始,这里就开始收拢来自山陕的流民,然后一直等到四月以后,公司的船队到达黄河云梯关入海口附近,再用内河机帆船出海,把整个冬天收拢的流民送出海。
今年原本一切正常,但随着夏季慢慢的过去,北方还是滴雨未下,大明北方数省的无数灾民开始四处逃荒。因为远东中原情报站设在黄河两岸的流民收拢点,一直在四处收拢流民,所以很多河南的灾民,也都举家逃到了这里。
另外,向山陕、山东、南京等地的流民,也都蜂拥而至。把远东设在黄河两岸的众多流民收拢点彻底的挤爆了。无数灾民聚集在黄河两岸,各个流民收拢点的秩序极为混乱,原本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早就弃之不用了,因为按照以前的方式,根本无法应付这里的局面。
李明坐着一艘内河机帆船赶到这里的¢,时候,正好赶上公司的一个船队刚刚靠岸,大批的流民疯狂的爬上了岸边的内河机帆船,原本一艘仅能装载一百余名流民的船只,如今愣是塞进了四五百人。
就算是这样,依然还有疯狂的流民死活要爬上船,负责船只安全的远东军官兵拼命的喝骂抽打,试图让挂在船边的流民脱离,可是依然有人死活的不撒手。
“嘭……嘭……”
一阵枪声传来,岸边顿时多了几十具流民的尸体。船上的远东军官兵只能开枪打死一些疯狂的流民。十几艘内河机帆船这才缓缓的离开了岸边。
李明和周比利在流民营地不远处的一个码头下了船,码头上站了十几个人,看到他们下船连忙走了过来。这是远东商行的几名掌柜和中原情报站驻孟津县的负责人。
这些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眼睛里也满是血丝,一看就是熬了几个通宵的样子。
“李常委、周部长,你们可算是来了。孟津已经坚持不住了,我们得存粮早就没了,现在仅是我们这里就聚集了几万人,我们天天从早忙到晚,几天都没睡了。公司的支援什么时候能到啊?”
为首的孟津县负责人看到两人,就开始苦着脸大倒苦水。其他人也纷纷开口请求公司的支援,这几天已经快把他们逼疯了。
周比利苦笑着看了一眼李明,转过头对他们安抚道:“大家这几天辛苦了,我们已经把情况反映给了公司。公司那边也需要准备,支援还得过几天才能到,大家再坚持两天。”
一帮人听了周比利的话,脸色也好了不少,虽然公司的支援还得等几天,但至少现在有盼头了。李明和周比利在孟津县一帮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流民收拢点。
各个流民收拢点的粮食等物资早就消耗殆尽,如今聚集在这里的灾民只能挨饿。只有爬上船的流民,才能得到一些两天量的炒面。所以现在所有的流民都拼了命的想爬上船。
这里到处都是各地赶来的流民,根本没有丝毫的秩序,远东的工作人员现在也干脆不管了,所有的人员几乎都守在岸边码头那里。
孟津县的官府也组织了一些民壮和当地的驻军,帮着远东的流民收拢点维持秩序。如今大明北方各地的流民遍地,大批的流民没有了活路。干脆就纠集到一起,四处劫掠大户。
大名各地也出现了一支又一支的流民军,河南当地也是遍地烽火。大明朝廷发下来那点可怜的救济粮,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各地的粮仓也早就被一帮硕鼠贪污一空。根本无法应付如此规模的灾荒,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流民饿死。
最后各地官府索性也不管了,纷纷组织青壮乡丁守在城下,阻拦流民进城。各地的官老爷天天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在自己的治下闹出民乱。
远东在各地的流民收拢点,倒是得到了当地官府的照顾,附近州县的也拼命的把灾民向远东流民收拢点驱赶,期望远东把这些流民都拉走。孟津县的几位大老爷甚至组织一些地主大户筹集了一些